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12章

天下枭雄-第412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遵旨!”
  裴寂沮丧万分,他本是兴匆匆跑来弹劾盛彦师,不料自己的吏部尚书之位却丢了,圣上嘴上宽容,不追究了,可刀子却比谁都狠,他现在只希望这次闻喜事件不要再留下什么病根。
  “微臣告退了。”
  李渊见裴寂有些心灰意冷,心中不由笑了起来,其实他并不是为裴寂的欺君而恼怒,不肯说遇到杨元庆这是人之常情,他能理解,关键是裴寂身为尚书左仆射同时兼吏部尚书,他占的位子太多,李渊一直想找个机会将他的位子罢去一个,今天正好机会来了。
  李渊微微笑道:“裴相国见朕不是事情吗?怎么不说事就要告退?”
  裴寂叹了口气,“其实只是一件小事,前两天陛下在朝会上问北隋派去西梁朝的使者是谁,臣已经打听出来了。”
  李渊已经记不太清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当时自己随口问了问,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裴寂有这个心去替自己打听,这倒不错。
  “这件事朕有点记不起了,那你告诉朕,使者是谁?”
  “回禀陛下,使者是北隋的兵部侍郎谢思礼。”
  “嗯!好像出使西秦的人也是他,以前还担任过杨玄感的幕僚,此人好像很受杨元庆信任,他是什么来头?”
  裴寂等的就是李渊这一问,他躬身道:“陛下,此人是杨元庆心腹,是丹阳谢氏子弟,杨元庆军中大将谢映登便是他的族弟。”
  李渊眉头一皱,“那他和谢方叔是什么关系?”
  裴寂的目的就是要把谢方叔引出来,但他不能直说,那会使李渊怀疑到李世民,他必须转几个弯让李渊自己问,这就是官场中的提醒,太直截了当的提醒,不仅会暴露自己的企图,也会使上位者难堪,必须要巧妙的引导,而且上位者恍然大悟了,自己仿佛还一头雾水,这才是高明的手段。
  裴寂绝对不会说出答案,他只要让李渊将谢思礼和谢方叔联系起来,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半晌才为难道:“回禀陛下,这个……臣不了解,如果陛下需要,臣可以去调查。”
  “算了,朕只是随口问问,你告退吧!”
  李渊的随口问问,便将谢方叔排除在蒲津关守将之外,他决定任命广通仓守将何常接替盛彦师的蒲津关守将之职。
  次日,早朝上传出旨意,任命裴寂为巴蜀十三郡安抚使,出使巴蜀各郡,免去他的吏部尚书之职,任命陈叔达为吏部尚书,同时调盛彦师为咸阳将军,率两千军驻守咸阳,任命广通仓守将何常接替盛彦师的蒲津关守将之职。
  ……
  新年终于来临,长安利人市和都会市两大市场都进入了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时刻,不过今年的生意似乎更加火爆,销售的货物比平时增加了三成。
  牛马行内一家卖驴的店铺前,十几名从河东来的商人正在和掌柜讨价还价。
  “不!不!不!你们不能买这么多,我的骡子和驴一共只有一百二十头,若你们全买走,后面我就没法做生意了。”
  “我们买一百头,留二十头给你。”
  “我看在你们是老客人的面上,每头再加十吊钱,否则我不能答应。”
  “十吊,一言为定,我们成交!”
  ……
  一家茶叶铺内,掌柜领着几名商人走进后面的仓库,仓库内堆放着几百担茶叶。
  “这些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你们若全部想要的话,我可以便宜半成。”
  “罗掌柜,你开玩笑吧!再过两个月,新茶又上市了,你这也叫新茶,便宜两成,我们全部买下。”
  “最多一成!”
  “一成半,否则我去别人家。”
  “那好吧!就一成半。”
  ……
  牲畜、茶叶、木材、布匹、丝绸、药材,除了粮食、油盐和食肉外,其余几乎所有的行当都遇到了这样的采购,一队队从河东来的商人购买着大量的货物,他们同时也缴纳了大量的商税,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官府也也收税丰厚,每家商铺的伙计们都在年末领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几乎是皆大欢喜。
  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一队队骡驴满载着货物,或者北上,或者东进,他们的目标都是一个地方,河东郡。
  很快又陆陆续续出现了零星的河东商队,他们并不是一起出现,而是分批而至,也不仅仅来长安来,关中和关内的每一个城池都留下了他们足迹,大唐的商业开始繁荣起来,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通,米价在一点点上涨,直到三个月后,米价竟翻了三倍,从斗米百文涨到斗米三百文,无论关中还是巴蜀,各种物资开始出现短缺,惟独不短缺的就是钱,市场上到处都是大业钱,人们拿着钱就是买不到东西,大唐的物价开始暴涨,直到此时,商人们才发现,他们卖给河东商人的东西实在是太便宜了,但河东商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二十七章 夺取河阳
  河内郡河阳县,黄河依旧是千里冰封,河面上铺着厚厚的冰层,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在这片冰天雪地的天地间,不时可以看见有商贩和马车在冰面上往来。
  黄河北岸排列着数千骑兵,杨元庆在徐世绩的陪同下视察着黄河内的情况,杨元庆在河东郡只呆三天转道来了河内郡,来河内郡是安抚将士,和将士们共度新年,但徐世绩却告诉了一个意外的情报。
  “总管,就是那里!”
  徐世绩指着黄河内一处隐隐可见的黑点,“那里就是中潬洲,岛上有河阳关!”
  中潬洲是黄河内的一座岛屿,占地上千亩,岛上筑有河阳关,是黄河内一处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塞,目前被李密所占,中潬洲距离黄河南岸只有两里,距离黄河北岸却有八里,当初李密想借窦建德入侵河内的机会趁火打劫,便是以中潬洲为跳板。
  夺下中潬洲,就掌握了南下的一座重要桥头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初李密偷袭河内失败后,徐世绩便一度想夺下中潬洲,只是时机未成熟,暂时没有动手,而现在李密的主力被宇文化及拖在彭城郡,无力再和北隋军队两线作战,时机便成熟了。
  午后的阳光之下,天空格外晴朗,视线可以看得很远,杨元庆看到了远方的中潬洲,脑海里却在考虑着徐世绩的建议。
  这处岛屿对岸便是著名的盟津渡,再向南三十里便是李密的都城洛口城,再向东南约百里就是洛阳城,如果能拿下中潬洲,确实可以成为将来夺取洛阳城的一块跳板。
  但此时杨元庆考虑的并不仅仅是一座中潬洲,还有李密的其他战略资源,李密现在被宇文化及大军拖住,其余军队严守洛口城不敢出来,而王世充正虎视眈眈准备对洛阳君臣下手,黄河两岸的力量就是一片空白,只有河内郡一家独大,他不趁机谋取一点好处,那才是傻了。
  “中潬洲内现在有多少守军?”杨元庆不露声色问道。
  “约一千人。”
  “那李密的船只分布呢,你可了解?”杨元庆又继续问道。
  “回禀总管,属下一个月前曾派斥候去巡查,李密的船只大约有四千余艘,主要分布在盟津渡和黎阳渡,他南下彭城郡带走一千余艘运送粮食,中潬洲前后港湾内就有停有四百余艘。”
  “那黎阳城有多少驻军,你知道吗?”
  徐世绩的眼睛渐渐亮起来了,“总管的意思是夺取黎阳城?”
  杨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你知道黎阳城的守军情况吗?”
  “属下大概知道一点,守军约三千人,由大将张童仁率领。”
  杨元庆沉思片刻,拾起一根树枝在地面上画出河道,“如果走北岸要经过汲郡,容易被对方发现我们企图,如果我们走南岸,过了东郡后再偷袭黎阳城,就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可是……如果我们拿下黎阳城,窦建德能接受吗?”徐世绩有些担忧地问。
  杨元庆笑了笑道:“黎阳城过去有粮食时确实是很重要,现在粮食空了,黎阳和普通城池也并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几千条船,对窦建德也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但对我们则不然,我主要考虑到将来船队北上,拿下黎阳城,将拔掉阻碍船队北上的最大障碍,当年黎阳城就是你率领瓦岗军夺取,你应该很清楚。”
  徐世绩默然无语,他确实知道,站在黎阳仓城上可以居高临下攻打运河内的船只,架一百架投石机,便可将千艘大船摧毁殆尽,夺下黎阳城,便可以成为南线进攻窦建德军的后勤重地。
  “总管,攻打黎阳城就让我去吧!只有我最合适。”
  说了半天,杨元庆就是这个意思,他笑了起来,对徐世绩道:“今天是腊月二十七,离新年还有三天,是防御最为薄弱的时刻,你现在就出发,我给你五千骑兵,三天后,务必给我拿下黎阳城,同时夺取黎阳渡的船只。”
  “末将遵命!”
  徐世绩翻身上马,带领百余亲卫向新乡县疾奔而去,杨元庆又回头眺望中潬洲,眼中露出浓厚的兴趣,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上阵了。
  ……
  夜幕渐渐落下,夜色笼罩着黄河两岸,夜空中布满了漫天的星斗,黄河冰面上的积雪反射着微弱的星光,使河面仿佛撒上了一层银辉,夜色中,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在河面上疾速行军。
  黄河已冻得异常结实,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积雪,使河面并不打滑,踩上去‘嘎吱!’作响,杨元庆骑在马上,注视着远处越来越近的中潬洲。
  中潬洲是一座长条形的岛屿,岛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木,它本身是陆地的一部分,不知何时的一次黄河水患,使南面的土地被黄河吞没,原先的河中半岛便成了一座孤岛,中潬洲面积有千亩,有一座渔村,百余年前,岛上又建了一座城堡,叫河阳关,城堡也呈长方形,周长有三里,可以驻扎千余人。
  目前,城堡内确实有一千士兵,守军叫做孙伏,是李密军中的鹰扬郎将,两天前,孙伏便得到探子禀报,大量隋军在河阳汇集,孙伏立刻便意识到,隋军很可能要攻打河阳关了,如果不是打河阳关,那就是去攻盟津渡。
  孙伏异常紧张,一方面派人洛口城向守将王伯当紧急求援,另一方面,他派探子昼夜巡逻,观察河北岸的动静。
  此时,孙伏正在城头上巡视,尽管夜晚天气寒冷,他依然不敢有半点大意,白天由于视线可以看得很远,隋军一般不会白天进攻,极可能会在防御和视力较弱的夜里进攻。
  他把一千军队分为三班,昼夜不停在城头上巡逻,这时,一名巡哨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在城下大喊:“启禀将军,我们发现一支隋军正向我们城堡而来,大约有三千人,已经到了河面两里外。”
  孙伏大吃一惊,敌军果然来了,他立刻回头喊道:“敲警钟,命所有士兵上城防御!”
  ‘当!当!当!’
  刺耳的警钟声敲响了,在寂静的夜里传得格外遥远。
  杨元庆勒住了战马,他清晰地听到了警示钟声,对方竟然已经发现他了,他当即喝令道:“全军停止前进!”
  队伍停止前进,这时他们距离中潬洲还有一里,可以清晰地看见岛上的森林,但看不到河阳关,被茂密的森林阻隔的视线。
  杨元庆回头对两名亲兵道:“去告之城内,就说我杨元庆亲自带兵而来,让主将投降,可以封官加爵,否则他活不到明天天亮!”
  两名亲兵催马而去,绕过了森林,片刻奔至城下,数十步外,一名士兵大喊:“城上主将听着,楚王殿下亲自领兵而至,命你放下武器投降,可以封官加爵,若敢抗拒天兵,你活不到天亮!”
  城上守军一片哗然,竟然是杨元庆亲自领兵到了,很多人眼中露出惧意,孙伏曾是李密的亲兵,对李密忠心耿耿,没有半点投降的念头,他冷笑一声,回头厉声喝令:“放箭!射死他们。”
  城下乱箭齐下,两名亲兵巨盾相迎,迅速后退,一匹战马不幸被射中,惨嘶倒地,将亲兵掀翻在地,另一人连忙上前护卫,两人合骑一匹马,迅速逃远了。
  两名亲兵的禀报使杨元庆勃然大怒,一个小小的守将竟敢欺他,他拔出战刀挥出,高声令道:“夺下城池,双倍赏赐,先斩下守将人头者,官升三级,赏银千两!”
  隋军士气振奋,三千士兵向河阳关疾奔而去,三千隋军带了十架攻城梯和一根攻城槌,攻城槌由三十匹马拖行。
  片刻,军队抵达了河阳关,他们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在一百五十步外列队整齐,等待杨元庆的命令。
  杨元庆立马在一座土丘上,打量着这座城堡,星光下,河阳关城头高约两丈,只有一座北城门,一丈宽的护城河已经冻成冰,城上站满了密密的士兵,看得出对方已经有准备,城头上泼了水,使整座城变得晶莹剔透。
  用攻城梯不太容易攻下城,杨元庆目光落在城门上,用攻城槌要更为可靠,他当即令道:“先查铁蒺藜!”
  立刻奔上去几名士兵,趴在地上摸索,片刻回来禀报道:“启禀总管,地上撒有大量铁蒺藜!”
  果然在他的意料之中,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四周茂密的森林,他战刀挥令,“砍松林铺路,!”
  对付铁蒺藜最好的办法就是铺一条新路,比如用袋子装土铺路、比如用木板铺路,如果周围树木多,用树木铺路也是一种简易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松树,松树高大茂密的话,几十棵树便可以铺出一条新路。
  千余士兵一起动手,片刻便砍下了百余棵松树,士兵们拖着松树飞奔而至,这时城头上乱箭齐发,隋军举巨盾防御,在密集的箭雨铺设松路,松树五根一排,很快便铺出一条宽阔的松树路,满地的铁蒺藜失去了作用。
  这时,百余士兵一手执盾牌,一边扛着火油桶,冒着箭雨,沿着松树路向城门奔去,一桶桶火油砸在护城桥上,黑油流满了一地,士兵们飞奔而回,一支火箭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射在火油中,大火顿时熊熊燃烧而去,火焰吞没了护城桥。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二十八章 洛阳来使
  在离中潬洲约两里外的盟津渡,数十名骑马人躲在一片树林内,远远地望着黄河南岸延绵数里的一片火海,这是被冻结在河中的上千艘大船被点燃了,烈火蔓延成火海,浓烟滚滚,只见一队队隋兵骑兵拿着火把在河面上奔驰。
  这些战船都是瓦岗军的战船,隋军无法将它们俘获,便一把火将它们悉数烧毁,这些战船大部分都是隋朝的船只,在隋朝全盛时制造,而民力困乏的今天,再想造这么多战船已经不现实了,骑马人都忍不住叹息一声,杨元庆的绝户计使他们的军队北渡黄河成为泡影。
  “将军,中潬洲内也起火了!”一名骑士指两里外黄河内的火光喊道。
  在队伍前面,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正眯缝着细长的眼睛,注视中潬洲内燃起的火光,那里应该是河阳关,隋军竟然开始攻打河阳关了。
  这一群人是王世充派去河内见杨元庆的使者,杨元庆刚到河内便被王世充的探子发现了,为首之人正是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他们昼夜赶路,准备夜过黄河,却发现了河阳关的战况。
  王仁则眼睛里十分复杂,中潬洲内的城池虽然叫做河阳关,但它实际上应该属于黄河南岸的土地,虽然也可以解释为隋军要加强河内郡的防御,但夺下河阳关的更大战略意义却是直接压迫河南,盟津渡几乎就是它的囊中之物。
  这让王仁则心中充满了惊疑,隋军夺取河阳关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难道隋军真有染指河南的意图?
  但王仁则也知道,隋军短期内不可能考虑河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