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398章

天下枭雄-第398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咬金心一黑,抽出刀,举刀正要砍向魏铁生的脖子,他忽然犹豫了一下,他可是和魏铁生结拜过,这样杀了魏铁生会坏他程咬金的名头,会遭报应,程咬金比较迷信这个,他当即招过一名手下,把刀递给他,“把此贼首的脑袋砍了!”
  士兵手起刀落,一刀便将魏铁生的头给剁了,程咬金嘿嘿一笑,拾起人头扔给了手下,“这个功劳让给你,老子欠你的钱就一笔勾销!”
  他转身大步向城门走去,这时,一名士兵奔了回来,“将军,城门守军全部醉倒了。”
  程咬金一撇嘴,不屑一顾,“老子就知道这帮鸟人会偷喝酒。”
  他战刀一指城楼令道:“点火开城!”
  片刻,城楼点燃了,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在黑暗中显得格外亮眼,吊桥放下,城门轰隆隆打开了。
  躲在森林中的隋军看到了炙烈的大火,纷纷振奋起来,秦琼一声令下:“冲进去!”
  一万隋军冲出森林,向飞狐县奔涌而去。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三章 黑脸魏刀
  次日中午,杨元庆率三千军抵达了飞狐县,其实秦琼的担忧只是对自己的不一种自信,他的猜测并不正确,杨元庆亲自来督战并不是不信任他,相反,他正是因为信任秦琼才让他主管雁门郡,那是北隋即将发动河北战役的起点。
  只是这场战役太重要,他才亲自前来过问,能否能顺利拿下上谷郡事关他整个河北战役能否顺利展开。
  之所以让秦琼打易县,是因为易县更难打,易县是上谷郡的郡治所在,城池高大宽阔,魏刀儿在易县驻扎了重兵,程咬金是打不下来,只有靠秦琼的统帅能力,或许能打下。
  当然,杨元庆绝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考虑三个方案,飞狐陉方案只是其中一个,其次是井陉方案,有罗士信率领四万军,部署在井陉关内,如果如果秦琼拿不下上谷郡,那么井陉方案就会启动,罗士信将率军攻打恒山郡,将恒山郡作为隋军进攻河北的跳板,只是恒山郡比较难打,将会付出较大的伤亡。
  再一个方案是河内方案,徐世绩也率三万军部署在河内,一旦前两个方案都失败,那么河内方案会启动,由徐世绩率军攻打安阳郡,和死守邺县的南隋孤军呼应,不过这个方案是直接面对窦建德,杨元庆并不想采用。
  所以在三个方案中,飞狐陉方案是最优的方案,杨元庆非常期待这个方案能成功。
  杨元庆的军队缓缓来到了飞狐县前,程咬金迎了出来,他单膝跪下行礼道:“末将程咬金不负总管重托,顺利拿下飞狐郡。”
  杨元庆赞许地点点头,“做得很好,我会记你首功。”
  他又看了看城内,不见秦琼,便问:“秦将军何在?”
  “回禀总管,秦将军昨天一早便率军去攻打易县去了,他让末将转告总管,他一定会拿下易县,不会让总管失望。”
  杨元庆的眉头略略一皱,他本来想和秦琼协商一下军情,不料他却匆匆走了,杨元庆虽然能理解秦琼立功心切,但秦琼这种急于立功的心态反而会让他难以冷静,欲速则不达,而且秦琼兵力也不够。
  杨元庆取出一封信,回头对鹰扬郎将邓迟年道:“你速率两千士兵前去支援秦将军,并将这封信交给他。”
  “末将遵命!”
  邓迟年接过信,便率两千士兵赶去了易县,杨元庆随即又命亲卫,“可以将信鹰放回太原了。”
  一只苍鹰扑打着翅膀腾空而起,在天空盘旋几圈,展翅向西南方向飞去。
  ……
  易县要比飞狐县难打得多,易县是上谷郡郡治,有人口上万户,城池周长二十里,城墙高大宽阔,驻军两万人,上谷郡虽然是魏刀儿的起家之地,但他的都城却在恒山郡的正定县,在正定县附近聚集了八万军队,他命心腹大将翟雀儿率两万军驻守上谷郡,兵力几乎都集中在易县城内。
  易县的难以攻打并不仅仅是城池本身难打,而且还在于易县位于上谷郡纵深,隋军入境很容易被发现,不像飞狐郡不知道隋军到来,可以用计取,而易县几乎不可能用计取。
  一万隋军在秦琼的率领下沿着易水河谷急速向易县方向进军,时值严冬,河水冰冻,如一条白玉带,延绵不尽地伸向远方,冰河两边的树枝缀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条,这是一种美奂绝伦的景色,但并不利用作战。
  这时,队伍的前方略略出现一点骚动,秦琼催马上前,只见百余名斥候押着几名魏军探子走来,探子被绳子捆绑,身着皮甲,衣衫破烂,他们被按跪倒在秦琼马前。
  “将军,这是我们在前方抓到的几名探子。”
  秦琼翻身下马,走到一名探子前问道:“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探子低头不语,秦琼见他已经有开口之意,又看了看旁边几人,一摆手,“其他人都押下去。”
  其他几名探子都被带走,只剩下一人,秦琼又对他道:“只要你肯说实话,我就放你走,绝不食言。”
  探子半响低声道:“我们一共有二十人,我们都发现了隋军,只是我们五人逃得慢而被抓住。”
  “其他逃走之人都看见了隋军?”
  “我们藏身在那棵大树上,看得很清楚。”
  秦琼抬头望去,只见最面高处露出一株体格庞大的树冠,这棵大树足有十几丈高,被白雪覆盖,至少有千年以上,矗立在半空中。
  确实,如果藏身在这棵大树上,十几里外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秦琼又问他:“易县有多少驻军?主将是谁?”
  “回禀将军,易县有两万驻军,主将是翟雀儿。”
  秦琼又问了他十几个问题,包括装备、粮食、民心等等,探子都能一一回答,基本上都属实,这个时候秦琼已经大概了解易县的情况了,居然有两万驻军,而自己只有一万人,也没有带攻城器,攻城会很不利,不过隋军的装备和士气要远远胜过对方,从对方穿的皮甲便可看出,而且只有斥候和亲兵才能穿皮甲,其他士兵都衣着褴褛,平时也吃不饱,士气十分低迷。
  秦琼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大将,他迅速分析了自己的有利和不利,他也意识到自己没有必要这样仓促进军,对方已经知道了他的到来,仓促进军只会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极大,反而让他被动。
  至于攻打城池,秦琼一时也无计可施,好在四周随处可见高耸笔直的大树,非常适宜制作攻城武器。
  想到这,秦琼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队伍就地休息!”
  隋兵已经急行军一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大家纷纷找地方坐下休息,喝水吃干粮,那名探子怯生生道:“将军,我已全部交代,能否放我回家?”
  秦琼笑道:“现在放你,怕你泄露我的军机,等打完仗我会放你,并会给你钱粮作为奖励。”
  “多谢将军!”
  秦琼找一块大石坐了下来,接过士兵递给的一块面饼,一边慢慢啃咬,一边思索着破城之策。
  ……
  杨元庆之所以选择了拿魏刀儿做进攻河北的突破口,就在于魏刀儿在整个河北势力中是最弱的一个,他虽然号称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他只控制了上谷郡和恒山郡,民力严重不足,几乎是全民皆兵,上至六十岁老翁,下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全部被强迫从军,这才勉强凑齐了十万大军。
  他几乎还延续着前几年的造反模式,全民皆兵,竭泽而渔,严重破坏生产力,这种模式目前已经被几大势力摒弃了。
  但魏刀儿也有他的幸运之处,他抢到几座涿郡粮仓,搬运了几十万石粮食回恒山郡,这些粮食便勉强维持了他最低限度的军粮,再加上窦建德鼓励魏刀儿对抗幽州罗艺,也送了他一些皮甲和武器,又在粮食方面给了他一点支援,这便使魏刀儿的十万大军能够维持下来,而且罗艺因为对窦建德颇为忌惮,也迟迟没有对魏刀儿动手。
  魏刀儿就像一只在夹缝中生存的壁虎,依靠着窦建德,苦苦守着自己的一块地盘,几个月前,他几次想趁隋军主力在河东道南部和李世民军对峙的机会,出兵劫掠太原郡,但最终他没有这个胆量。
  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隋军东征河北,但隋军并不会因为他害怕而放弃东征,在和唐军达成和解协议后,隋军的东征便拉开了序幕。
  魏刀儿是在年初时登基为魏帝,他仿造窦建德的金城宫给自己也造了一座宫殿,娶了二十四名妃子,只是他没有足够的人才担任公卿大臣,使得他的朝廷成了空架子,把各个大臣头衔封给了部将们,成了天下笑柄。
  这几天,魏刀儿心中担忧到了极点,他也听说了隋唐达成和解协议,南方又和王世充结盟,那么隋军的下一步必然就是东征河北,他魏刀儿就是第一个挨刀者,这让魏刀儿心中又烦又乱,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一面大铜镜前,魏刀儿身着龙袍,头戴冲天冠,眯着眼打量着大铜镜中的自己,眯缝的眼睛充满了留恋,他这身龙袍还能再穿到几时?
  他轻轻抚摸着脸上长长的一道疤痕,这道触目惊心的疤痕是他少年时代留下的纪念,伴随了他整整三十年,难道这道伤疤就要在人世间消失吗?
  魏刀儿心中长叹一声,他着实不甘,可他又怎么办?他的军队能打得过精锐的隋军吗?魏刀儿心里有数,他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连刘武周的军队都打不过,怎么可能和杨元庆的军队对抗。
  就在这时,宫门口有侍卫禀报:“禀报王上,北隋有使者求见!”
  魏刀儿精神一振,连忙道:“速请他进来!”
  他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北隋使者找自己,会是什么事?
  片刻,侍卫带进来一名三十余岁男子,向魏刀儿拱手施一礼,“在下隋朝鸿胪寺少卿刘崇运,奉楚王殿下之命特来和魏将军谈一谈避免双方兵戈相见的条件。”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四章 苛刻条件
  尽管对方称他为魏将军,而不是皇帝,但魏刀儿此时一点都不在意,他就像要溺死的人忽然抓住一块木头一样,脸上因激动而变得有些抽搐,伤疤也显得格外狰狞,隋军居然要和他谈判。
  他尽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对刘崇运拱拱手道:“刘少卿请坐!”
  刘崇运坐了下来,魏刀儿也坐下,他深深吸一口气道:“刘少卿请说吧!楚王殿下是什么条件?”
  魏刀儿心里明白,杨元庆的条件必定十分苛刻,他能否接受得了还是一回事,但至少他有了一线希望,魏刀儿十分紧张地注视着刘崇运。
  刘崇运不紧不慢笑道:“这次我们东进,实际上是为了攻打幽州罗艺,所以们选择了走飞狐道,我们已经拿下飞狐县,兵临易县城下,想必魏将军也知道了,我们的条件就是希望贵军让出上谷郡,那我们可以暂时停止攻打恒山郡。”
  魏刀儿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对方的条件果然苛刻,竟然是让出上谷郡,他一共只有两个郡,让出上谷郡后,他只剩下恒山郡,这未免有些太过分。
  但魏刀儿也知道,对方进军河北已经势在必行,要么对方打下上谷郡,要么就是他让出上谷郡,确实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只是前不久窦建德还派使者告诉他,要他务必守住上谷郡和恒山郡,自己现在答应让出上谷郡,叫他怎么向窦建德交代?
  魏刀儿背着手在宫殿内来回踱步,他心中着实拿不定主意,其实他还抱有一线希望,那就是窦建德来援助自己,如果他答应隋军的条件,那么窦建德援助的希望就完全丧失了。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大殿,来到魏刀儿身边低声道:“王上,土门关传来紧急消息,隋军前锋数千人已经通过井陉抵达了土门关,目前正和我们在土门关的守军对峙。”
  这个意外的消息令魏刀儿又惊又怒,对刘崇运怒斥道:“你们不是说不攻打恒山郡吗?可你们的军队已经过了井陉,到土门关了,你怎么解释!”
  刘崇运不慌不忙道:“我说得是只要你们让出上谷郡,我们便可以暂时停止攻打恒山郡,可是现在魏将军并没有下令让出上谷郡,隋军当然不会停止用兵,魏将军明白吗?”
  魏刀儿恶狠狠地盯着刘崇运,他当然明白,隋军兵临土门关,就是为配合眼前这个隋官给自己施压,他心中恨极,半晌他才悻悻道:“如果我让出上谷郡,那隋军可退出井陉否?”
  刘崇运微微一笑,“我们可以退到井陉关,那里便是属于河东地界了。”
  魏刀儿无可奈何,从井陉关到土门关一段无险可守,实际上退和不退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隋军做的一个姿态,他沉吟片刻便道:“让我考虑考虑,最迟明天上午答复刘少卿。”
  ……
  易县,一万隋军屯兵于北城,另有两千隋军守在易水河道,保护粮草的运输畅通,秦琼已经得到了杨元庆的信,知道杨元庆正利用政治手段压迫魏刀儿的军队退出上谷郡,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最好,秦琼也是经验丰富的大将,他没有任何抵触,而是积极配合杨元庆对敌军进行政治施压,他驻兵在北城外,将南城留给城中军队撤离。
  北城外也一样是白雪皑皑的世界,田野里被一尺深的积雪覆盖,在距离城墙约两里的一片原野里,隋军已经清理出一片空地,安营扎寨,一顶顶帐篷整齐有序排列,他们砍来树木,在四周围成一圈营栅,六座眺望塔高高矗立,一条小河从营盘内穿过,河面结了厚厚的冰层,隋军凿冰取水,忙碌地取水做饭。
  隋军在这里扎营已经有十天,十天来隋军没有任何攻城的举动,秦琼依然在耐心地等待着时局的变化。
  清晨,天色刚麻麻亮,一辆巨型投石器被百余名隋军慢慢推出了大营,沿着小河光滑的冰面向城墙推移而去,城上的千余守军立刻聚集过来,他们并没有紧张害怕,而是带着一种兴奋的目光。
  今天主将还没有来,或许他们能拿到隋军投来的文书,巨型投石器在距离城墙约两百步外停下,安扎在原野上,百余隋兵一声呐喊,挽拉投掷杆,其中一名隋军士兵将一只巨大木壳球放进钢兜,随着一声令下,长长的臂杆甩出,将巨大的木壳球向城内投掷而去,无数双眼睛都盯住了这只木壳球。
  这是十天来,隋军第四次投掷宣传单,前三次都没有见到效果,秦琼怀疑是被敌将没收了,所以天还没有亮,隋军便执行第四次投掷。
  木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向城内飞去,这一次隋军特地将木壳球的合扣松开,或许是风力太大的缘故,木壳球在半空中打开了,数千张宣传单飘落而下,借着北风向城内纷纷扬扬飘去。
  城头上,士兵们一片惊呼,纷纷跳起来抓空中飘扬的宣传文书,有的士兵抓了五六份塞在怀中,虽然自己不识字,但可以找识字的人读一读,而且上面好像还配有图画。
  前三次因为木壳球落地后才破碎,结果里面的文书都被主将翟雀儿命亲兵抢走,没有人看到里面的内容,而今天隋军居然天还没有就来了,而且全部飘散出来。
  隋军撒传单之事令主将翟雀儿非常紧张,他特地命亲兵在城头轮流执勤,盯住隋军的动静,就在传单撒出一刻钟后,翟雀儿闻讯赶到了。
  他见传单已经散开,满城飘散,不由暴跳如雷,厉声喝道:“所有人必须把隋军文书交出来,不交者以通敌之罪论处。”
  在主将翟雀儿强大的威压下,士兵们不得不将手中的传单交出来,翟雀儿不肯罢休,他又命人将清晨当值士兵一一搜身,又派军队去大街小巷追查传单,整整一个上午,两千多翟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