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312章

天下枭雄-第312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深深看了江佩华一眼,转身走了,江佩华呆住了,她是第一次被男人亲吻,想怒却怒不起来,只觉心慌意乱,简直乱作一团,她呆呆望着杨元庆背影走出房间,低低叹息一声,慢慢闭上了眼睛,杨元庆这一吻,把她的芳心吻乱了。
  杨元庆走到院子,正好遇到裴敏秋要进屋,她一抬头看见杨元庆,不由一愣,夫君怎么在这里?她又探头向屋里看了一眼,眼中更加疑惑。
  杨元庆笑了笑,“听说她生病了,我来看看她。”
  裴敏秋是何等是聪明,哪有男人单独来探望女病人道理,要来探望江佩华,也应该是和自己或者出尘一起来,她心中暗暗一叹,她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临。
  “夫君,刚才有人找你,好像是李司马来了。”
  “我知道了!”
  杨元庆快步向前院客房走去,裴敏秋回头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她摇了摇头,这才挑帘走进江佩华的房间。
  她见房间里只有江佩华一人,连丫鬟都没有,心中更加明白,两人单独处一室,不发生情愫才怪。
  裴敏秋并没有生气,她早就知道杨元庆对江佩华有意思,她也知道江佩华也喜欢杨元庆,否则她就不会来丰州,更不会改名姓江,江佩华已经二十六岁,再不嫁,这辈子就真的孤身一人了,连孩子都没有,这对她太残忍。
  还有尉迟绾,裴敏秋想想头都大了,这些都要她解决,她心中叹了口气,走进房间笑道:“好像已经好了,脸色都红润了。”
  江佩华脸更加红了,她克制住心中的慌乱,勉强笑道:“敏秋,刚才听元庆说,真的要南迁了。”
  裴敏秋坐下来,也握住她的手,似笑非笑道:“我觉得你该换个称呼了,你应该改口叫我大姐。”
  “我……”
  江佩华慢慢低下头,羞愧地小声道说:“敏秋,对不起。”
  裴敏秋伸手替她抚平了几根坐起身时弄乱的发丝,柔声道:“其实是我对不起你,两年前我就应该考虑你的事,却拖到现在,还有尉迟绾,其实我也明白她的心思,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出尘也又有了身孕,我们都只想着自己,却忽视了你们的孤苦无依,这是我的不对,我会尽快安排,至少在新年会祭时,你们两人也能参加。”
  江佩华心中感动,眼睛有些湿润了,她知道裴敏秋是个宽厚之人,却没有想到她竟如此大度,她想说点什么,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她不知从何说起。
  裴敏秋又微微笑道:“只是有点委屈你,佩华,没有明媒正娶,你不介意吗?”
  半晌,江佩华摇了摇头,“敏秋,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不想嫁,让尉迟做他的妾吧!我已经习惯独身,再说,我若嫁给他,天下人会耻笑他好色,他把我救出突厥,我心中对他只有感激,不想再连累他。”
  裴敏秋明白她的矜持,便拍拍她的手笑道:“我心里自然明白,你不要再多说了,现在才十一月中旬,还有足够时间,让我从容安排一切。”
  ……
  杨元庆快步来到外客房,李靖已经等了他一会儿,见他进来,便起身施礼道:“参见总管!”
  “生铁和匠人都走了吗?”杨元庆坐下笑问道。
  李靖负责南迁军资物品,他点点头,“第一批已经走了,但库房内还有两百万斤生铁以及大量兵甲帐篷,估计至少还要搬运五趟,到年底也未必能搬完。”
  杨元庆微微叹息道:“搬一次家谈何容易,还那么多粮食,其实搬运物资不难,难的是居民南迁,二十万户居民,我打算迁走十五万户,还有河套五县的居民,都要全部迁走,还要重新分田,建造房屋,建立村庄,一一妥善安置,有大量琐碎的事情,当初朝廷移民用了三年时间,我们至少也需要一年,如果到明年年底前能南迁完成,便已很不错了。”
  “总管,若到明年年底,是不是有点危险了。”李靖眉头一皱道。
  杨元庆笑了笑,“我说得是正常移民南迁,若是有危险,那就叫撤离,一个月之内,就必须全部撤离完。”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二十二章 独孤暗线
  正在杨元庆和李靖谈话之时,一名报信士兵在门口探了探头,杨元庆看见了,便问:“什么事?”
  “总管,裴将军有情况禀报。”
  “让他进来!”
  片刻,全身盔甲的裴行俨快步走进了客堂,他今天正好当值巡防,裴行俨上前单膝跪下道:“卑职参见总管!”
  “裴将军请起,发生了什么事?”
  “禀报总管,今天卑职在巡街时,发现一家新开的店铺,卖得东西很引入注目。”
  “他们卖什么?”杨元庆好奇地问。
  裴行俨回头一招手,“拿进来!”
  几名士兵走进客堂,手中拿着弓箭或者弩,杨元庆的脸色阴沉下来,“军弩是严禁销售之物,在大隋是,在丰州也是,竟然有人敢销售军弩。”
  “店铺查封没有?”
  “回禀总管,店铺暂时停止销售,不过店里只卖弓,弩只是他们的陈列品,并不出售,而这两支军弩非同寻常,卑职觉得有必要让总管看一看。”
  裴行俨的意思并不是店铺卖弩违规,而是军弩非常寻常,这让杨元庆倒有了几分兴趣,他站起身走到军弩旁,拾起这把弩,这把弩属于蹶张弩,弓臂尤其长,比军中配备的弩要长一半,如果是这样的话,射程会大大增加,弩弓加长,射距会增远,这个道理谁都懂,可问题是,弓臂加长,耗力也就越大,普通士兵未必拉得开,所以一般弓弩都是在普通士兵能正常拉开弩弓的情况下设计弓臂长度。
  杨元庆用脚踩住弓背,缓缓拉弦,出乎他意料的是,弓弦竟然很轻易地拉开,比平常地军弩还要轻松省力,这让他大感意外。
  杨元庆接过一支弩箭,放入箭槽,瞄准了客堂外的一棵三十步外的大树枝干,轻轻扣动悬刀,‘咔!’地一声响,弩箭脱弦而出,箭力强劲异常,正射在枝干上,凭感觉,杨元庆便知道,这支弩的威力要比军弩大得多,“好弩!”杨元庆忍不住赞道。
  片刻,亲兵将枝干取回,这一箭竟然射穿了枝干,李靖也惊讶道:“如果是这样,这支弩两百步外也有很强的杀伤力。”
  杨元庆按捺不住心的激动,他知道这两百步的杀伤距离意味着什么,尤其对突厥人,这就是杀敌的神器,他立刻道:“带我去看看店铺!”
  杨元庆翻身上马,带着一行人向大街疾速而去,片刻,一行人便来到了卖弓的店铺前,店铺今天是第一天开张,便被巡街士兵发现卖违禁品而临时关闭了。
  店铺前站了十几名士兵,一群围在店门前看热闹的行人见来大队士兵,都吓得连忙散开了,杨元庆下马,走进了店铺。
  店铺内挂在墙上的弓和弩都被摘下,放在长长的柜台上,十几匠人和店铺掌柜都靠墙站着。
  “谁是掌柜?”杨元庆走进店铺便问道。
  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走上前躬身施礼道:“在下便是!”
  杨元庆打量他一眼,年约三十余岁,身材很高,五官端正,长得也很精神,便点点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在下叫张雷……长安人氏。”
  这个掌柜说话有点结巴,这时李靖也走进店铺,看见这名掌柜,不由愣了一下,但他却没说话。
  杨元庆拿出那把军弩放在桌上,肃然问道:“这把军弩是你们从哪里弄来?”
  张雷更加紧张,结巴道:“是在下……制作。”
  杨元庆的态度立刻变得和缓起来,脸上也有笑容,“弩机也是你亲手制作?”
  张雷点点头,“是我制作。”
  李靖拉了杨元庆一把,“总管,外面说话。”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张雷一眼,张雷脸上露出了苦笑,家主千算万算,却忘记李靖在丰州,李靖和他认识。
  “什么事?”店铺外,杨元庆问道。
  李靖指了指店铺内道:“刚才那个掌柜我认识。”
  “你认识?”
  李靖点点头,“他不姓张,姓独孤,叫独孤雷,是独孤陀之孙,在少府寺任掌弩丞,号称大隋第一弩匠。”
  杨元庆却没有料到会是这个结果,莫非是独孤家派来的探子?但又似乎不太可能,独孤家就算派探子,也不会涉及军弩这样的违禁品,这明摆着是想被抓住,李靖笑道:“我倒觉得他是有意让丰州军注意到他们。”
  杨元庆心念一转,便明白过来,独孤雷化名张雷其实并不是要隐瞒自己,而是要瞒住丰州以外的人,这是独孤家族布下的一条暗线,独孤家族倒是很会做生意。
  杨元庆也不进店铺了,便裴行俨道:“把这些人全部带去总管府衙门,再把掌柜单独带来进我。”
  杨元庆翻身上马,催马向总管府衙门而去。
  ……
  不多时,裴行俨将掌柜张雷带了杨元庆的公务房,杨元庆看了他半晌,笑道:“我是该叫你独孤雷,还是该叫你张雷?”
  张雷叹息一声,第一天就被杨元庆识破了,这事做得还是真是失败,他上前躬身行礼,“在下独孤雷,参见杨总管!”
  杨元庆点点头,只要肯承认就好办,又问他,“你来丰州做什么?”
  “回禀总管,在下奉家主之命,化名张雷,特来丰州从军,希望杨总管不要声张。”
  杨元庆注视他片刻,又将那把军弩放在桌上,问道:“这把弓弩很难制造吗?”
  张雷摇摇头,“这把弓弩是我两年前做成,但朝廷没有大量制造,和普通弓弩相比,就在于弩机不同,这把弓弩的弩机中多了两个青铜机关,便大大减轻了拉弦所需的力量,不仅可以加长弓臂,增加射程,在骑兵弩中也可以运用,减轻骑兵拉弦的力量,另外运用在床弩中,使床弩的威力加大,我还擅长做大型石砲和投石器。”
  张雷说到自己擅长的弓弩,他不再结巴,说话变得非常流利,杨元庆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我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或者以前叫什么,从现在开始,我任命你为丰州军器副监,希望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你能让丰州的大型防御武器焕然一新。”
  张雷大喜,他深施一礼,“卑职愿为杨总管效劳!”
  ……
  杨玄感的东山再起震惊天下,他号召天下英雄起来推翻昏庸的隋朝皇帝,在官府中虽然响应不大,但天下各路反王再次风起云涌,尤其南方也拉开了声势浩大的造反,城父人朱桀在淮南聚众十余万造反,自号迦罗楼王,率十余万人一路烧杀抢掠荆襄各郡,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鄱阳郡豪强林士弘、操师乞聚众造反,操师乞战死,林士弘则大败隋军,率军攻破豫章城,林士弘则自立为帝,国号楚,有兵力二十余万,北进九江,南下临川,攻城掠寨,成为南方第一大造反势力。
  在关陇,声援杨玄感的各大豪强势力更是顺时而起,西凉名门李氏子弟李轨在家族和隋官的支持下起兵占领武威郡,自称河西大凉王。
  金城郡豪强、鹰扬郎将薛举也举兵造反,迅速占领金城郡,募兵十万人,自称秦帝,率大军向河湟方向挺进。
  而这时,处于中原腹地的瓦岗寨也出现了异动。
  一名骑兵从官道上疾速奔过,向不远处的蒲山公大营飞驰而去。
  中军大帐内,李密和几十名手下大将正在协商进攻荥阳事宜,现在已是十二月,李密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他的军队,随着杨玄感在关中造反兴起,他认为攻打荥阳的时机已经成熟。
  “隋帝逃往江都,杨玄感占领关中,各地响应,隋朝瓦解之势已经形成,现在时机成熟,瓦岗军要想成为中原领袖,就必须东进荥阳,占据中原大城,不能再龟缩于东郡偏域,就算翟老大不肯出兵,我们也要出兵。”
  李密的态度非常坚定,大帐内一片窃窃私语,这时,他的幕僚李玄英站起身道:“各位大将,请听我一言。”
  大帐内又安静下来,李玄英高声道:“现在天下各地流传一首谶语,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淮道许,这首谶语中,皇后绕扬州,指的就是隋帝杨广逃往江都,宛转花园里,说明他必死在江都,而桃李子指的就是我们首领李密,这就是天意,上天认为,取天下者,必是蒲山郡公,各位将军,这是大家荣华富贵的时刻到来,莫要再迟疑。”
  李玄英说得太露骨了,李密又站起身解释道:“将来夺取天下,翟大哥为上皇,我为下皇,在座诸位皆为大将军,各位,愿跟我起兵否!”
  “起兵!起兵!”群情激动,纷纷振臂高喊。
  这时,一名报信兵奔进大帐,“禀报李公,隋朝十万大军已经过了洛阳,向长安方向而去。”
  李密喜出望外,他就是在等这个消息,宇文述率十万大军向长安方向去了,中原空虚,那他的机会就来了。
  李密当即立断道:“传我的命令,大军收拾营帐,准备出发!”
  他又取出一封信,交给亲兵道:“你去一趟韦城县,把这封信交给翟让,如果他愿意跟我去荥阳,那就请他立刻出兵来汇合。”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二十三章 男扮女装
  “浑蛋!”
  接到李密的信件,翟让勃然大怒,他重重一拍桌子,“没有我的命令,他竟然擅自出兵,他真是想自立吗?”
  旁边,翟让的心腹王儒信道:“翟公,此人野心勃勃,自立之心久矣,他若攻下荥阳,我担心弟兄们都受不了他的诱惑,大家都跑去投他,翟公就是孤家寡人了,翟公,卑职还是那句话,越早杀他越好。”
  翟让沉思良久,冷笑一声道:“现在不是火并的时候,既然他愿意去夺取荥阳,那就让他去好了,我留在瓦岗寨,等他狼狈逃回来向我哭诉时,我再收拾他。”
  坐在另一边的徐世勣劝道:“大哥,我倒觉得李密夺取荥阳是高明之举,现在杨玄感在关中起兵,朝廷无暇顾及我们,趁这个机会夺下荥阳,攻占洛口仓,必然会震动中原,使我们取得领袖之势,吸引更多人才来投靠,这是瓦岗军壮大的契机,大哥应该顺应天时,率军联合李密,这样,夺取荥阳就是大哥的功劳,而非李密。”
  翟让哼了一声,冷冷道:“我知道你早就想去投靠李密,你尽管去,我不会拦你。”
  徐世勣骨子里的倔牛脾气也发作了,他硬声回答道:“我只是就事论事,夺取荥阳是瓦岗建立霸业重要一步,大哥非要说我是想投靠李密,我无话可说。”
  “三弟!”
  坐在旁边的单雄信一声怒斥,“你怎么能这样对大哥说话,还不快谢罪!”
  徐世勣也觉得自己语气太硬,歉然道:“小弟一时情急,失礼之处,请大哥见谅!”
  翟让‘嗯’了一声,不冷不热道:“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想去,你就去,我不会拦你。”
  说完,翟让站起身向外走去,众人也纷纷跟了出去,房间里就只剩下单雄信和徐世勣两人,徐世勣长长叹息一声,“我不想背负背叛之名,但跟庸碌之主,确实让我难以忍受。”
  “三弟,你还是想跟李密吗?”单雄信平静地问道。
  徐世勣默默点头,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可是我又不想背叛大哥。”
  单雄信笑了笑,“跟李密其实也并不是背叛大哥,李密也是大哥属下,将来夺取霸业,大哥登基为帝,李密不过是相国,你尽管去,只要你心不背叛,我来向大哥解释。”
  徐世勣站起身,深施一礼,“那就多谢单二哥!”
  徐世勣回到自己府中,简单收拾行装,便率领自己的一百亲卫奔出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