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277章

天下枭雄-第277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请坐!”
  周元慌忙请他坐下,赵县令也坐了下来,他和张庭是同乡,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极好。
  张庭坐下,便不慌不忙道:“不久前一支刘迦论的乱匪跑到五原抢掠,一个村庄被他们毁掉,被杀死五十余人,几千头牛羊被抢走,杨总管震怒,决心要铲除刘迦论部,今天,我来太守这里,是商量借道一事。”
  “借道?”
  周元脸上涌起一丝苦笑,按理,跨境剿匪是需要兵部批准才可,但这话对杨元庆说,有用吗?
  他不敢回绝,沉吟一下便道:“这一带的长城都修建在风沙滩区,长年风沙侵蚀,很多地段都坍塌了,无险可守,去年我派人沿途视察,绘制了一张长城境况图,我愿将此图副本给杨总管。”
  周元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丰州骑兵可以从很多地方越过长城,没必要非走县城不可。
  赵县令在一旁急道:“太守,杨总管说,不仅是借道,另外还可以提供给我们两万石粮食的援助。”
  听到有粮食,周元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粮食啊!现在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怎么可能拒绝,他又小心翼翼问:“一定是借道,才能给粮吗?”
  张庭毫不含糊地点了点头,“这是必须。”
  “好吧!”
  周元心一横,终于答应了,谁叫朝廷不睬他的求援奏折,“我们就一言为定。”


卷十二 风云激荡第九年 第十七章 争夺铁矿
  太守周元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他答应的第二天,杨元庆就亲率两万骑兵出现在县城外,他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黑压压的两万军队,他眼睛都有点花了。
  而且他看见骑兵除了帐篷外,其他就没有带任何辎重,那么杨元庆答应的粮食在哪里?周元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时,大将裴行俨骑马飞奔上前,大声道:“太守可在?”
  周元在城头拱手道:“在下便是!”
  “我家总管请太守去军营中一叙,商量过境和粮食问题。”
  周元心中有些犹豫,去军营中和杨元庆会面,似乎有点危险,旁边赵县令道:“对方两万骑兵,向杀我们易如反掌。”
  想想也是,杨元庆要杀他,确实不费吹灰之力。
  “好吧!我这就前去!”他只得无可奈何答应了。
  太守周元带着两名随从,骑马来到了丰州军营,此时两万骑兵已经在城外扎下了大营,一顶顶大帐矗立在荒原之上,足有数千顶大帐之多。
  周元被士兵带到中军大帐,杨元庆拱手笑道:“周太守,几年不见,有没有再娶几房小妾?”
  周元在盐川郡做了十年太守,杨元庆也在丰州从军十几年,他们自然是认识,杨元庆的一句玩笑话顿时让周元心中轻松下来,他也拱手还礼笑道:“去年又娶了一房匈奴族小妾,以后就不想娶了,实在是有点应付不过来。”
  两人会意一笑,走进大帐,分宾主落座,杨元庆不等他先开口,便笑道:“粮食会从水运过来,晚两三天,太守不用担心。”
  从丰州走黄河到灵武郡,再转支流盐川水,便可直接抵达县城,周元顿时放心了,他又问道:“刘迦论的军队主力在延安郡,杨总管还要去延安郡剿匪吗?”
  “剿匪问题不大,这个我有计划,今天把周太守请来,是想商量以后的防御,我打算在盐川郡筑城,并驻兵三千,协助周太守防御匪患。”
  周元一下子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杨元庆是为了守卫矿山。
  ……
  丰州军目标之一的红铁山便是位于盐川郡的西部,距离县城五十里,北方数里外便是盐川水,水流平缓,可以行五百石的大船,从前这里设有矿监,大量开采铁矿山上船,矿船便从盐川水进入黄河,运到灵武郡冶炼。
  如果杨元庆占领矿山,他的运矿船只进入黄河后北上,便可以直接抵达五原郡,交通非常便利,更重要是灵武郡太守韦嗣云便是当年丰州总管府长史,他一般不会阻拦丰州矿船。
  这座矿山在半年前被奴贼白瑜娑的军队占领,但两个月前,延安郡胡匪刘迦论为了夺取矿山,派三万大军在矿山北面的盐川水沿岸与白瑜娑的军队爆发了大战,最后以白瑜娑的军队败退而告终。
  刘迦论占领了矿山,但数千采矿奴隶早已趁两军大战逃亡一空,刘迦论无奈,只得从延安郡和弘化郡强行驱赶一万民夫前来采矿,又留下三千驻军监视。
  但刘迦论又面临另一个难题,那就是怎么把矿石运到延安郡,这里没有直通河流,唯一的办法便是用畜力来运输,用一万匹马托运,每匹马负重百斤,一次便可运送百万斤铁矿,因此需要积攒到一定量后才能统一运输。
  两个月时间,已经开采了数百万斤铁矿石,堆放在几座巨大而简陋的仓棚中,也就是这些天,刘迦论就要派大队马匹前来运矿。
  此时已是九月下旬的深秋时节,早晚格外寒冷,入夜,一轮半圆的明月从仓棚后面升起,清冷的银辉洒满了红铁山,黑黝黝的山影笼罩着山脚下的劳工大营和一片军营,劳累一天的民夫们困乏地熟睡着,军营里也格外安静,只有两座木哨塔上,各有两名士兵在来回巡逻,哨塔相距一里,一东一西。
  这时,两队隋军斥候悄悄地摸近了木塔,两名弩手用岩石掩护,在五十步外举起军弩,瞄准了哨塔上的敌军哨兵,箭尖上在月光下闪动着绿色的磷光,上面涂有来自粟特的剧毒之药‘帕帕木’,见血封喉,连声音都喊不出,是斥候暗杀的最佳毒药。
  只听‘咔!咔!’两声轻响,两支弩箭如闪电般射去,几乎是同时射中了两名哨兵,没有喊叫,只有两声闷哼,其中一名哨兵从两丈高的哨塔上摔下。
  西面传来寒鸦的叫声,这是另一座哨塔得手的信号,这边也跟着应和两声,不多时,哨塔上又出现了哨兵,已经换成了隋军。
  不多时,一支千余人的隋军骑兵从西面杀来,马蹄上包着厚厚的麻布,尽管声音不大,但千余骑兵冲刺所卷起的气势依然如暴风雨一般席卷而来,很多敌军士兵还是被惊醒,奔出营房察看,他们看到的却是寒光闪烁的长矛和气势如奔雷般的铁骑。
  隋军骤然间冲进了敌营,哭声、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骑兵踹翻营帐,长矛无情地刺穿敌军胸膛,战刀劈砍,血光四溅,稽胡军四散奔逃,很多人没有穿鞋,他们跑不过战马,骑兵瞬间追上,将一个个奔逃的敌军杀死……
  半个时辰后,杀戮渐渐停止,三千稽胡军被杀死两千余人,其余皆跪地投降,只有十余人骑马逃走,奔回延安郡禀报。
  一万民夫的营帐在百步外,隋军的屠杀没有冲击到他们,也没有人敢逃走,一群一群,呆愣愣地聚集在大营内,每个人的眼睛充满了恐惧,这时,几名骑兵飞奔而至,大喊:“尔等不用害怕,我们是丰州隋军,来解救你们!”
  沉寂片刻,大营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
  天渐渐亮了,杨元庆率领十几名将领,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来到了矿山,他眯着眼打量这座山脉,长约十余里,是一座岩石山,山体上寸草不生,但也并非全部都是红色,只有西面数里是红色,红铁山指的就是这一段。
  十几年的开采使山体出现了一个大缺口,但铁矿资源依旧丰富,足可以开采数百年。
  此时战场已经打扫结束,战俘被反捆双手,一堆堆地坐着,大部分是胡人,也有极少数汉人,尸体都已经焚烧掩埋,缴获了两千多匹战马和大量的劣质兵器,以及几百顶帐篷。
  一万多民夫都很安静,呆在营帐里,等待着隋军的安置,今天整个矿场都停工了。
  但杨元庆感兴趣地并不是这些,他要的是铁矿,他催马来到几座大仓棚前,里面都是堆积如山的矿石,大部分是铁矿石,但也有几十万斤黄铜矿石。
  这时,丰州兵铠司曹何钧翻身下马,奔进仓棚中,他拾起矿石仔细查看,片刻,他拿着一块矿石出来,对杨元庆施一礼,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道:“总管,这里可是宝山啊!这些铁矿石的含铁量至少在六成以上,杂质很少,可以炼出上好的精铁,极为适合制作兵器和铠甲。”
  “很好,这些矿石要尽快运回丰州。”
  望着堆积如山的铁矿石,杨元庆忍不住笑了起来,回头对众人道:“那刘迦论辛辛苦苦开采了数百万斤铁矿石,连生铁的影子都没见到,便被我们夺走,我很想知道他的表情如何?”
  众将领轰然大笑,杨元庆一摆手,对几名校尉令道:“组织这些民夫,用缴获的战马,尽快将铁矿石运到河边!”
  “遵令!”
  几名校尉跑去招呼士兵,杨元庆又对裴行俨道:“刘迦论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大举来争抢矿山,你要多派斥候,掌握他们的动向。”
  裴行俨躬身施礼,“卑职明白!”
  安排完矿山的琐事,杨元庆回头对军官们道:“诱饵已经抛出,下面该我们出手了。”
  他调转马头,带着大队骑兵向县城方向疾奔而去。
  ……
  关内北部的延安、盐川、雕阴、朔方、榆林等郡,以及弘化、灵武和五原的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不利用农耕,一直便是中央朝廷用来安置内附少数民族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部族数十万人。
  在中央朝廷强大时,这些稽胡平静而本份,没有逾规之事发生,可一旦中央朝廷软弱或者中原大乱,这些胡人中的贵族便开始野心勃勃,兴风作浪,掀起造反风潮以抢掠汉人财富,杀戮汉民。
  刘迦论便是一名匈奴贵族,在大隋各地开始爆发造反之时,他也认为时机来临,开始聚集本部人马造反,又联系其他民族的首领,力量迅猛发展,短短数月,拥兵便达十万,他自称皇王,以延安郡和雕阴郡为据点,率军在关内北部大肆抢掠杀戮,一个个村庄毁于他们的铁蹄之下,除了一些比较大的城池没有陷落,关内北部数郡,几乎都被他的军队占领。
  和其他造反者一样,刘迦论最大的困扰便是装备落后,极度缺乏兵甲武器,因此,获取生铁,打造兵器便是他们的燃眉之极。
  两个月前,刘迦论命大将刘鹞子率军三万去抢夺被白瑜娑占领的赤岭矿山,一场恶战,他们最终赶走白瑜娑,夺下矿山。
  就在刘迦论引颈盼望铁矿石即将运来时,一个噩耗却传来,矿山被隋军夺走,他们辛辛苦苦开采了两个月的几百万斤铁矿石全部被隋军夺走。
  刘迦论暴跳如雷,他怎肯白白给隋军做嫁衣,在接到报告的第二天,他亲自率领六万大军向矿山猛扑而来,他要将胆敢抢夺他矿山的隋军踏为齑粉。


卷十二 风云激荡第九年 第十八章 血腥镇压
  在占领矿山两天后,来自丰州的一千余艘平底大船抵达了盐川郡,除了部分船只运载了粮食外,其余皆是空船,前来接运铁矿石。
  民夫迅速地搬运矿石上船,一支支斥候队深入延安郡和雕阴郡去探查消息。
  然而就在这时,刘迦论率领六万大军杀向矿山的紧急情报送到了杨元庆的大帐。
  中军大帐内,杨元庆正背着在一幅关内地图前来回踱步,他刚刚收到一封裴矩的来信,信中告诉他,杨广并没有对丰州动武的意图,也没有清洗朝官中的山东士族,换句话就是说,杨广暂时默认了他的拥隋自立。
  杨元庆很清楚杨广被迫妥协的原因,并不是军事上的问题,他既然可以发动百万大军两征高丽,他就有魄力发动大军来围剿丰州。
  根本原因还是政治上的问题,杨广不可能再对关陇贵族下手的同时,再清洗山东士族,还有南方也出现了问题,政局开始变得不稳定,杨广应该也意识到了危机,所以只能说,他是暂时顾不上自己,一旦他将中原局势稍微稳定下来,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调头对付自己。
  对他杨元庆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必须要趁这段宝贵的时间积极备战,扩张势力,扩大防御圈。
  尽管魏征劝他用关陇的人力,占山东的土地,但并不等于他的军队就不能踏入关内,恰恰相反,他必须将势力南扩,必须要把战场放在外围,他不可能在自己的丰州内和围剿他的隋军作战,那样会毁了他的根基。
  如果隋军来围剿,他们之间爆发的激战只能放在盐川、朔方、榆林或者灵武郡,而绝不可能在五原郡。
  这次率军南下,杨元庆不仅仅是要夺取矿山,同时也要将势力渗透进关内,跨境剿匪就是最好的借口。
  “禀报总管,紧急情报!”帐外响起士兵的禀报。
  “进来!”杨元庆迅速把思路收了回来。
  报信兵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将一份红色情报呈上,红色表示情况最为紧急。
  杨元庆接过情报打开,果然是刘迦论大军来袭,比他预料的还要猛烈,六万大军,估计是刘迦论是要连同县城一起踏平。
  杨元庆自嘲地笑了笑,他就怕刘迦论不肯来,才派一千人去偷袭矿山,现在看来,他的担心完全多余,刘迦论根本就不在意他的军队多少,他或许以为是盐川郡的军队所为。
  杨元庆立刻转身令道:“传我的命令,所有鹰扬郎将全部到大帐开会。”
  ……
  一望无际的荒原上黄尘铺天盖地,一片胡杨林也被黄尘覆盖,树林外一条浅浅的小河,水位也陡然降低,在数里外,黑压压的军队正越过小河,无数的士兵和战马痛饮河水,继续奔跑,密集的马蹄阻断了河水,各色旗帜聚集成云,队伍声势浩大,足有十余里长。
  队伍杂乱无章,衣甲斑驳,武器各式各样,有刀有矛,也有木棍锄头,和中原造反的乱匪有着同样的特点,人数众多,但缺乏训练,缺乏装备,刘迦论造反只有半年不到,他不能把一支十万人的稽胡队伍打造成为精锐之军。
  但这支军队也有着中原乱匪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战马众多,他们都是关内北部的游牧民族,基本上人人都有马匹,马术精湛,机动能力极为强大。
  此外,这支军队身上还有一种野兽般的凶悍,尽管他们队伍混乱无章,但每个人都凶残异常,面容狰狞,他们半年来横扫关北,在他们铁蹄下不知有多少汉民丧生,不知有多少妇人哀号。
  这一次,他们又有了新的猎物,不仅要夺回矿山,而且要踏平盐川郡唯一的县城,据说,里面藏身数万汉人,无数的财富等着他们去抢掠,有无数的女人可以让他们蹂躏。
  “攻下县城,一切财物妇人任尔等夺取!”
  这是刘迦论下达的命令,令所有人血脉贲张,原始的欲火在他们心中燃烧,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加快速度,迅猛地向盐川郡疾奔。
  这天上午,刘迦论的六万大军进入盐川郡,远远已经看见巍巍长城,但军队前进的速度明显减慢了,在他们前方的旷野里出现了一支骑兵队,黑压压的军队足有一里宽,队伍整齐,气势威猛。
  刘迦论俨如一盆冰水泼面,狂躁的内心顿时冷静下来,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了,不是盐川郡的军队袭击矿山,这里足有一万骑兵,那只能是杨元庆的丰州军。
  刘迦论只觉两股一阵阵战栗,心中懊悔无比,但现在他不可能再撤退,撤退就意味着兵败如山倒。
  好在对方只有一万人,而自己有六万,占有绝对兵力优势,这也能弥补军队装备不足的弱点,他心一横,战刀挥出,厉声大吼:“冲锋,击溃隋军!”
  刘迦论心中比谁都清楚,他的军队全靠一股杀掠的勇气支撑,他必须赶在自己士兵勇气消失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