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38章

盛明远扬-第38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出,就连一直对其不理不睬的方孝孺,都在不知不觉间,转过头来,望着唐明的眼里满是赞赏之意。心里暗想:“还真是看不出来,这就是今日那个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犹如街头无赖般,把自己给骂了个狗血淋头的唐明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第85章 方孝孺的转变

方孝孺其人虽然可以称之为老顽固一个,但其人并不是就真的一点道理都不讲。只是他对儒家思想的坚持,令旁人有些不理解,从而误解其为老顽固。

从他立场来看,其做法还是值得令人敬佩的,但自古成王败寇,对与错都是由胜利者说了算。方孝孺此刻不但是一个失败者,更成为一个阶下囚,在胜利者面前,你就算道理再大,做得再对也于事无补。

更何况方孝孺这个老顽固,居然还要拉上全族的性命做赌注,这是令唐明最看不惯的地方。你要是真的高风亮节,你有本事就独自一人去抗,把家人的性命都给绑上战车,算什么男人。

方孝孺会如此,也是迫于无奈,就好比现在事情过后,他虽表面上还是坚持己见。但内心却早已感到后悔,经历过生死的一瞬间,他似乎对官场上的一切都觉得厌倦。

如今一家人能远离纷争,安心度过余生,也不失为一种平淡的幸福。其对于自己被唐明当众辱骂之事,气过之后便早已放下,如今更对唐明心存感激。表面上装冷清也只是装装样子。

此时听闻唐明提起爱女佳澜,方孝孺顿觉感慨:“自己还是无法彻底放下心里的那点自尊,家人可以为了他无条件支持,甚至连性命都搭上却无半点怨言,处处为其着想。而他自己又何尝有为他们哪怕着想一下?”

想到此处,方孝孺再也坐不住,突然起身向唐明走来,许久不见的笑意挂在嘴边,轻言道:“老夫没有看错你,佳澜能嫁与你也是她的福气,至少你让老夫看到了一个男人,并不是只有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更应该兼顾到家人的感受,成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

“伯父……。”唐明没想到方孝孺竟出此言,正想劝解一下,却被其阻止。

方孝孺呵呵一笑,摆手言道:“不用劝老夫了,你今天在皇陵之上骂得确实不错。我的确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做了大半辈子的官却连身为一个男人,最基本的担当都没有,唉……你小子也算是把老夫给骂醒了!”

“伯父言重了,小侄因为心系伯父的性命,一时急了眼出口成脏,不妥之处还望伯父莫要放在心上才好。”唐明有些惶恐,这方孝孺转变得太快,他一时间还有些接受不了。

方老夫人见丈夫终于回心转意,乐得见牙不见齿,她还一直担心着方孝孺被女婿当众辱骂,而记恨在心。要真是这样,以后见面之时定会很尴尬,家和万事兴,如今一切都解决了,一家人能和和美美的相处比什么都重要。

“好了,好了,误会解除了就好,唐明骂你虽难听了点,但也不无道理。夫君既能释怀自是再好不过,此事到此打住就休要再提了。”方老夫人似乎很怕两人再议此事,赶紧制止此话题。

事关方孝孺丢脸的事,他自己自然也不想再说下去,唐明万万没想到方孝孺会突然开窍,没有怪罪他的无礼之外,不仅远原谅了还夸了他几句。这与他之前烦恼着还不知要如何面对,相差何止千里。

现如今事情能如此美满结束,他自然见好便收,顺着老夫人的话,转开话题:“伯父伯母,皇上如今也算是放下此事,并把审案的权力全部移交给我,为了防止发生什么意外,小侄在此恳请伯父伯母一家先到苏州小侄家里定居几天,等小侄安排好这里余下的事情,到时便可一起上路前去我的封地上生活,不便之处还望伯父伯母见谅。”

无官一身轻的方孝孺,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情上发表任何意见,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以后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和家人度过余生。不过他在想到已经远逃他处的建文帝时,方孝孺还是皱起了眉头。

朱棣现在虽然是胜利者,也安然登上皇位,可建文帝虽远逃他国,但其眼线却隐藏在暗中,踪迹更是遍布全国。他自己最终虽没有为朱棣写诏书,但也没死,难保建文帝会对他起了疑心。

如果这样的话,那他和家人还是随时都有危险,一但踏入官场这个泥沼里,想要安然退身何其难。他方孝孺两朝的元老,曾经建文帝的臣子中,数一数二的一代大儒家。如今也落得两边不是人,更把家人的安危置于前方,随时都有被杀的可能。

“一切全凭贤侄安排便好,老夫现在算是无官一身轻。经历了这段时间的苦难,也算是看透了一切。你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功绩,又有姚老友在后面相助,它日的前程自是不可估量。”

停顿片刻,方孝孺才继续言道:“但在朝为官之道并不平坦,害人之人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如今我大明国内外表看起来虽已太平,可暗里却比以前战乱的时候来得还要汹涌。”

唐明赞同的点点头:“伯父所言极是,其实小侄也从没想过要在朝为官,但如今在这样的世道上,若没有任何权利的话,遇事只能任人宰割。尤其是有了家人的牵绊,心里有了顾虑便会促使你一步一步踏上这一条不归路。”

“你能明白便好,在朝中有姚广孝照顾,只要他不倒,你也不干出什么太过出格的问题,自然不会出什么大事。但如今为了老夫的事,建文帝定会对你怀恨在心,其眼线更是遍布在整个大明,几乎无所不在,以后你可得多加小心。”

方孝孺在一番犹豫之后,还是觉得应该给唐明提醒一下,免得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了意外。如此做虽对他一直忠心耿耿的建文帝,有些不妥之处。但他已经放下心里的负担,皇上与家人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家人。

唐明经方孝孺这一提,他才猛然想起,建文这个躲在暗中的敌人,好似平静了太久。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之前自己与他早已结下仇怨,现在又多加上方孝孺这事。依照建文的做事风格,唐明敢肯定在这平静的背后,一定是在计划着什么大计谋。

第86章 软的不行来硬的

方孝孺的提醒让唐明顿觉背后发凉,在明处他现在虽没有实权,但无论是何人除了皇上之外,敢与他叫板的,他都可以直接无视。也有能力去与之周旋,可躲在暗处的建文,唐明就不得不正视其人了。

防不胜防的冷箭无处不在,以唐明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无法于建文对抗,只能被动的防守着。除此之外唐明别无它法,在没有能力弄清楚建文躲在何处之前,就算唐明有能力去反抗,也是有力无处使。

郁闷归郁闷,对于这种无解的事情,唐明一向都是把其抛著脑后,想多了也只是自寻烦恼而已。

不过方孝孺既然能提醒自己,那么他应该不介意把建文的藏身之地告诉自己,想到此处,唐明躬身言道:“小侄有劳伯父挂心,建文一事小侄以前便与他结下梁子,如今再多加你这一件又有何妨,不过这建文帝确实令人头疼不已,其手下众多不说,更是勇猛异常,一但被擒都会咬破事先放其嘴里的毒药自尽身亡。”

“小侄曾与他们交锋多次,但每一次都无法生擒他们,因此对建文帝的藏身之处一直无法得知。小侄斗胆向伯父问一声,可知建文藏身何处?”

方孝孺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不过很快便恢复正常:“伯父虽乃是建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可在建文帝逃走之时,伯父为保其安全,并不能得知其藏身之地。只知其没在大明的国土之上,至于会藏身到何处,伯父确实不知。”

唐明闻言虽有些失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他自然不会怀疑方孝孺会隐瞒不说,方孝孺也绝对不会这么做。毕竟他现在也算是建文必须铲除的人,为一个要杀他自己的人而保守秘密,方孝孺还没糊涂到这种地步。

与方孝孺闲聊了片刻,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已到深夜,大家都是奔波了一整天,自不能再聊下去,唐明随告辞而去。

本来想着明天不会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可以睡得晚一些。但老天似乎总与唐明有仇似的,一大早整个郑府便在吵闹声中醒来。原因竟然是皇后亲临郑府,这无缘无故的皇后怎么会不声不响的来到郑府?

唐明在睡梦中被人叫醒,还没来得及大发脾气,便听到下人禀告说是皇后亲临府上,还点名要见他。这下子没了脾气,胡乱洗漱一番穿上衣服便匆匆赶来前堂见皇后。

只带着两个婢女几个侍卫便来到府上,这么低调的作风似乎并不是为公事而来。唐明心里暗暗猜测,人早已拜倒地上:“微臣不知皇后娘娘到来,未能出门远迎还望恕罪!”

“起来说话吧,哀家这是不告而来,迎不迎接的也无所谓了,倒是哀家今日前来有些私底下的事情要与侯爷聊聊。”皇后一双美目不停的扫向周围的下人,意思再明显不过。

唐明微微一愣,而后反应过来,随命下人全部出去,皇后似乎还不放心,命他的侍卫守在门口,等一切安排妥当这才笑言道:“威海候不愧为高人子弟,昨晚宴会之上,那一番酒的伎俩可谓是惊动四方,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哀家以前总认为你年龄还小,聪明是聪明总归所学有限,但从昨晚你的表现来看,哀家还是低估了你的聪明程度。”

这皇后无缘无故的一大早便跑来府上,神神秘秘的一张口便是不停的夸自己,要是这样心里没鬼的话那才怪呢?以皇后身为一国之母的身份,如果真有什么事需要自己代劳的,只要她开口,自己也无法拒绝,何必要整得这么虚伪。

既然皇后娘娘都觉得不好意思开口的事情,定然是很难办,你不说我也乐得装糊涂。想到此处,唐明躬身礼道:“皇后娘娘太看得起微臣了,要说这酒一事,微臣只不过是占着对自家酿造的酒知根知底,所以才敢夸下海口。”

“并不是微臣有多聪明,若是昨晚的不是自家的酒,而是换成另外一种微臣不熟悉物件来。那么定然无法达到此种效果。”

做人莫装,逼,装,逼招雷劈,在情况不明之下,做人必须得低调,低调,低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突闻此言,细心而又精于计算的皇后娘娘也不禁双眉紧皱。唐明刚才所言确实没错,也合情合理,可要是真如他所说的那样,那岂不是自己要空欢喜一场。

昨晚宴会过后,她便与皇上商量好,想借唐明的才能来解决一下眼前的财政危机。但依照唐明刚才的解说来看,并没有她和皇上预想中那样有才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她和皇上不就是白高兴一场了吗?

皇后脸上的笑意渐渐收起,对于唐明的解释她已经信了九成,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就不会轻易放弃。皇上已经被眼前的财政危机逼迫得放吓面子,找名义向臣子要钱。可这事你偶尔为之那还没事,若是长久这样下去定然是不可行的。

皇后的神情随着她的想法在不断的变化着,唐明自然把这一切尽收眼底,这更加让他坚定,皇后此次前来所为之事定然不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再次坚定了自己猜想的不错。

思虑片刻之后,皇后还是觉得有必要明言:“威海候,哀家跟你明说吧!皇上近期为国库空虚一事烦恼不已,昨晚观你酒的本事大为称赞,今日特叫哀家私下来与你说道一番。”

停顿片刻,皇后眼观唐明的神情,见其不为所动,只得继续言道:“就是想看看你有没有办法帮皇上解决这个烦恼,若是能妥善解决的话,封赏定然不会少给你。而立之年便封你为威海候,皇上一直对你也是喜爱有加,曾不止一次在哀家面前夸赞过你。”

“如今皇上有事需要到你来帮忙,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威海候若能相帮的话,还请不要推脱才好。”

这话说得唐明差点一口血直接就喷出来,***,本来以为皇后定然不会像朱棣那样,油盐不进。在民间一直享有善良之称的徐氏,应该不会拿权力来压自己。

如今看来自己还真是太嫩了,皇家的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善良,软的不行便来硬的,自己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第87章 没一个是好人

唐明知道自己是再也躲不过去,虽说这事很棘手,但也不是不可为,毕竟这个年代是君主制度,天下之大莫非皇土。←百度搜索→整个大明的一切都是皇上的,正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想怎么弄还不是皇上说了算。

“回禀娘娘,这皇上用得着微臣,那是微臣的荣幸,但有能力做到的事,微臣自然不敢推脱。微臣也自信想点法子弄点小钱并不难,可毕竟事关国家大事,皇上缺的钱又不是一两百万两,而是一个无底洞。”

“这些涉及到天下百姓的民生,国家的制度,兹事体大,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有所见效。好在现在国内已经太平,皇上又连施仁政,百姓已经恢复生产,只需熬过这段艰难的时期,以后的路便可平坦许多。”

唐明并不敢大包大揽,正如刚才所说,皇上穷了并不单单只是皇上一个人穷,皇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而一个国家富裕不富裕也不是单看皇上一人就能体现。所以皇后所说之事,并不是如其所想的那么简单。

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彻底让大明脱贫致富,也不是他唐明想个点子就能办到。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向皇后陈诉一下事情的利害关系。

身为一国之母,又是一个贤内助的皇后娘娘,自然懂得此事很难办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成果,会如此逼迫唐明,她也只是在其身上看到了希望,故才想试他一试。

现在看来唐明并非什么都不懂,反之,从刚才他能说出那番话来看,满朝文武大臣中,唯有他一人能看到事情的实际问题所在。

皇后心里暗想:“这小子就是一只懒驴,抽一鞭走一步,有能力却总藏起来,也不知主动帮皇上。小小年纪便这般滑头,这以后长大了还得了,自己非得好好管教管教不可。”

“威海候所言极是,但哀家也看出来你似乎胸有成竹,待哀家回去以后和皇上商议一番,午后再谴人来接你进宫详谈。”这已经不是在征求唐明的意见了,一锤定音容不得半点反抗之意。

事已至此,唐明唯有答应下来,送走满脸喜气的皇后娘娘,他连饭都来不及吃,便命人备马直奔庆寿寺。

皇后娘娘一大早便来府里发威,硬是逼迫着自己但此重任,这事要是姚广孝不知,打死唐明都不相信。他甚至还在怀疑,皇后娘娘会如此迅速的找上自己,里面可能还是姚广孝在后面煽风点火。

庆寿寺依然冷冷清清,与其说这是个庙还不如说是皇上,专门为姚广孝找的住所。皇上曾不止一次提及要为姚广孝建造府邸,可已经萌生退意,想要淡出官场的姚广孝,一心向佛自不肯答应。

投其所好,朱棣实在没办法,最后便把离皇宫不远的庆寿寺,赏给姚广孝当住所。

太阳刚刚升起,金黄的光华撒在大开的木门上,显得异常宁静,院子里不见小师兄在扫地。却见一个秃头的老和尚,在院子里的古树下坐禅,此人正是姚广孝。

不对劲?唐明踏进院子便闻到一股熟悉的酒味,这酒味除了他酿造的蒸馏酒之外,别的任何酒没这个味道。顺着酒味的方向望去,只见姚广孝面前的石桌上正摆着昨晚他送给皇上的蒸馏酒。

难道老和尚也会喝酒了?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唐明上前问候:“弟子唐明拜见师父。”

姚广孝似乎一早便知唐明会来,却装不知言道:“你小子一大早的便来我这里,是不是又遇到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