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132章

盛明远扬-第132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船厂的周边虽有三千禁卫军把守,可从隐约中的月光下,还是能够看到影影绰绰的成片黑衣人再向他们靠近。本来这码头的周边都是空旷的地方,并没有可供黑衣人藏身的地方,可惜这里现在已经被船上所卸下来的货物所堆满,这便给准备偷袭的黑衣人一个很好的隐蔽。

为首的右护法满脸的狞狰,上次在鞑靼的惨败,手下更是死伤无数,心里憋着气要报仇的他。今晚终于等来这个好消息,望着那些站岗值守的禁卫军,他眼里冒出嗜血的光芒。今晚便是他报仇雪恨的时候,而这三千禁卫军都会成为其刀下的亡魂。

天上飘过一朵云,刚好遮住高悬空中的月亮,整个码头为之一暗,右护法拔刀在手,一个闪身便冲向前方不足十米远的禁卫军。两道血柱悄无声息的狂喷而出,两个禁卫军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手捂着脖子当场倒地不起。

右护法那把粘上鲜血的刀在两个禁卫军的身上随意的擦拭一番,收刀回鞘。其耳中已经能听到连续不断的重物倒地的沉闷声。二十几个呼吸之后,便有手下来报,所有禁卫军全部被干掉。

右护法抬头望了眼空中月亮的位置,感觉到时间上有些紧迫,随下令把那些他一早就打探好的贵重物品,全部搬走。而就在此时,海上停靠在岸边的郑和船队突然发生细小的骚动,但片刻之后那些还未来得及卸下物资的船只,全部灯火大亮了气来,顺着吹来的海风,右护法隐约能听到有人大喊着船舱进水的话。

这是一个信号,也是那些潜伏在水里的左护法开始动手了,最后一马车金银珠宝被拉走的时候,右护法立刻下令所有的手下点火。浇上猛火油的木箱顷刻间便燃起熊熊的火焰,右护法与其众多的手下,便在这火光之中从然退去。

井然有序的码头立刻变得混乱无比,负责卸货的工人全部赶来救火,但为时已晚,猛火油的燃烧的火焰在海风的助力下,居然烧起高达几米的火焰。呛人的黑烟更是瞬间覆盖了整个码头。而海上那些被凿穿船底的船只,也渐渐开始下沉,当老王得知消息赶来的时候,他双腿一发软直接便晕倒过去。

第333章 满目疮痍

码头处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远在十里外的南京城都可见到那一片红彤彤的天空,几匹快马更是狂奔而来。未到城门的时候几人便高声狂呼起来:“快快告诉皇上,码头已被大火吞噬,货物已经所剩无几!”

城楼上的守城兵闻听此事不敢有任何的耽误,一边派人去皇宫通知皇上,一边下令快速打开城门。

宁静的南京城在半个时辰之后,被东厂的幡子给搅醒过来,候显在睡梦中被皇上一道急令惊醒。码头被袭击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小心怠慢了,皇上一旦怪罪下来定然不会饶了他。

来不及召集人手的候显,只能一边命人去通知手下,一边带上留守的手下匆匆向码头赶去。于是整个南京城便被叫门声给惊醒,全城的东厂潘子在这一刻被叫醒,渐渐加入候显的队伍中。

此刻已是凌晨时分,城里的百姓也刚好起床准备着一天的买卖,听到外面的动静他们纷纷躲在门缝后面偷瞧。入眼的是大批的官兵在向城外赶去,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皇城内在朱棣的怒吼声中彻底苏醒过来,负责伺候朱棣的太监宫女都小心翼翼,连大气都不敢出的他们,并不知皇上为何大发雷霆之怒。就在刚刚一个一脸急色的侍卫进去之后,御书房便响起一阵阵凌乱的噼啪声。

再过不久,那个急报的侍卫便鼻青脸肿的跑出来,而朱棣却依然在御书房内疯狂的砸着东西。以前若是发生这样的情况,太监会很快去禀告皇后,也只有皇后能安抚下暴怒中的皇上,但现在没有人敢去向皇后告知。他们都明白皇后现在已经病入膏盲,再也无力来安抚暴怒中的皇上。

“来人啊!备轿,朕要出宫!”朱棣一声满含愤怒的喝声,顿时令门口的太监一个激灵,拜下答应一声便立刻去安排。

大批的侍卫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护送着朱棣乘坐的马车赶向码头。郑和很快也得到消息带着十几个府丁赶上了朱棣的队伍。而唐明和姚广孝他们住在高淳这会还未得到消息,直到朱棣等人到了码头,他们才被通知码头的事情,自是不敢耽误,立刻带人出发。

朱棣此刻的心在滴血,眼前那些本是满载而归的货物,此刻都被大火烧成一堆堆的破烂,有些易燃的东西更是直接烧成了灰烬,风一吹便满天飞扬。下午回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清点账本,初步估算这些东西不会少于十亿两白银,可就是在他还未来得及高兴,这会却全部化为流水。

落差太大,胸膛剧烈起伏着的朱棣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怒火,嘴一张一口鲜血毫无征兆的喷涌而出。向来还算健康的身体这会却连站都站不稳,眼看就要倒在地上。身边跟随着的太监发出一声惊呼,立刻一涌而上把朱棣抬到宝船厂里。

郑和此刻已经顾不上气急攻心的皇上,他此刻比朱棣也好不到那里去,朱棣心疼的是那些货物。而郑和却是为那些被凿沉的船而心疼,幸好的是宝船没有任何的损伤,被凿穿的都是比较小的战舰。

几十艘战舰一字排开,全部是那些还未来得急卸货的船,而那些已经卸好的全部安然无恙,这明显就是针对这些货物而来的袭击,郑和没有继续伤心下去。长年在海上飘游的他,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这点损失他还接受得了。

姚广孝年纪大了并没有跟随唐明一起来码头,他已经不再参与朝政,所以也必要来此。唐明来的时候也为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惊,整个码头几乎已经成了废墟,到处都是被烧剩下的残渣。大火虽然已经被扑灭,可有些地方还在不停的冒着烟,许多的工人与官兵正在清理现场。

皇上吐血昏迷的事情唐明已经听说,可他并没有去找朱棣,而是随便抓个人问出郑和的去处,快步赶了过去。一具具被烧焦的尸体散发着一股股的臭味,从其残存的衣甲唐明可以很轻易辨认出,这些死尸都是那三千在此值守的禁卫军。

尸体倒得满地都是,唐明已经无法数清到底有多少人,在他仔细观察过这些被烧焦的尸体时,发现他们并不是活活被烧死的。因为他们被火烧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到附近曾有过挣扎的蛛丝马迹。再结合他们那相同的伤口哦,都是脖子处被切到骨头的刀痕,这明显是一起有预谋的偷袭。

他们匆匆来到郑和的所在地时,只见他正在安排候显带人在陆地上追踪贼人的踪迹。而郑和那些卸好货物的战舰和宝船,也在他的一声令下,全部分成四个方向在海上寻找任何可疑的船只。

待到全部人领命离开的时候,郑和才注意到唐明到来,张口便问:“现场那些禁卫军的伤口可曾看到了?”

唐明也不啰嗦,点点头说:“看到了,都是被一刀抹了脖子而死,周围都是没有任何挣扎的痕迹,这是一起蓄意的袭击。”

郑和赞许的望着唐明,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发现这些,说明唐明这些日子没再朝堂上胡混着。可他哪里知道从他离开之后,唐明几乎就没上过朝。

“袭击的人数必定很多,这么多的人居然能悄无声息的摸到码头来,定然不是普通的盗贼所为。很有可能是……。”

“是建文的那些余党,我们的死对头!”

唐明接下郑和的话,神情很是肯定,如今全大明敢让朱棣难受的除了建文,唐明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人有这个胆量。

郑和冷笑着点头说:“确实只有他的光明教有这个能力,可为何他居然能够这么快的组织起这样多的教众,而且安排好这样一场偷袭,难道我归来的消息他们一早便得知了吗?”

唐明脸上浮现一丝苦笑,想想朱棣把郑和归来的消息,张贴皇榜告知全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建文的光明教还未能得知这个消息,那还有天理了。

第334章 共同的忧患

郑和看到了唐明脸上的苦涩神情,霎时间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他在归途的时候,在古朝国便遇上护送商队过去的费信。他也有让费信把自己归来的消息告知唐明与姚广孝,难道是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唐明没有让郑和瞎猜疑下去,而是告诉他:“皇上得到你归来的消息之后,高兴之余便这这消息传得满城皆知,估计此时的皇榜上海张贴着你在几时到达的告示。”

这下子轮到郑和傻了,自己归来虽值得高兴,但怎么说自己也是代表大明官方出使海上各国的使者。船上又带着满满的交换而来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一路上都不敢太过张扬,那里想得到皇上居然会糊涂到把这种事往外传。

郑和此刻已经无话可说了,皇上自己要作死他还能怎么样?现在皇上吐血晕倒过去,还不知怎么样了?追踪的人已经出发,至于能不能追得到,就要看运气了。倒是这么久了都没去看望皇上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虽然在暴怒之下的朱棣,并不宜见面,但身为臣子总得礼数周到一diǎn。郑和与唐明一起来到宝船厂,朱棣已经清醒过来,在太医的诊断之后,发现并无大碍,只需静心休养便可。可今晚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朱棣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这样的情况下他几乎就没有可能静得下心来。

朱棣的怒气未消,一时间又找不到宣泄口,唐明与郑和的到来刚好撞到了枪口上。朱棣怒容满面恶狠狠的问郑和损失情况。

郑和见朱棣正在起头上,一时间倒不知要不要如实相告,他这一犹豫不要紧,朱棣可就更加悲观了。码头上的那些货物残渣犹如魔鬼般的缠绕于心头,差一diǎn又一口血喷出来的朱棣,咬牙切齿的再次问道:“到底损失了多少,说!”

自知无法再隐瞒的郑和,也不再吞吞吐吐,直接便回道:“货物损失在一半有多,近百艘战舰连同货物被凿沉在海底,禁卫军三千人没有一人生还,全部死于暗杀。而偷袭者根据初步的猜测很有可能是建文余党所为。”

“噗……。”

一听是建文造成昨晚的后果,朱棣再也忍受不住心中的怒火,一口血再次狂喷而出。一直在其身边伺候着的太医惶恐的想要上去给朱棣诊断,那知被其一脚踹开。愤怒的怒吼声自其嘴里爆吼而出:“建文小贼,朕不杀你誓不为人!”

早已离开大明海域的建文,其大船还在海上缓缓悠悠的慢慢前行。自从澎湖岛被朱棣端掉之后,他就一直怀恨在心,一直在暗中谋划着要狠狠的报复朱棣。昨晚的行动很顺利,近亿两白银到手,他随时都可以在海外建造更多的秘密据diǎn,光明教更可补齐最近鞑靼上的失利。

“阿楸!”

一个喷嚏突然打出,建文那张马脸上却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他在想是不是朱棣得知货物被自己所毁而怒不可歇的正在臭骂这自己。但只要朱棣越不好过他便越开心,他早已知道郑和出海其实是以贸易为主,交好邻国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迁都北平的事情建文早已得知,皇宫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时的朱棣根本就无法供应北平皇城的建造。郑和此次所带回来的东西定然会被用到北平建造皇城之上,如今被自己足足毁去一半有多,他很自信朱棣此刻定然不会好过。

朱棣确实如建文所料的那样,差diǎn没缓过气来,但他却很快便冷静下来,问清楚郑和有没有派人出去追捕逃犯之后,他还不放心。再次下了圣旨,命周边各县城全部查找任何可疑之人,宁可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

这圣旨一下,必定会兴起轩然大波,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定然会借机灭了自己的政敌。唐明很想劝告朱棣勿要意气行事,但看其依然忿忿不平的摸样,他还是觉得闭口不谈才是明智之选。

郑和还需要去码头指挥,因此先行告辞,唐明本来也想借机开溜,但朱棣却不让他走,把其留下来,阴声说道:“你那神枪营一百人,朕已经派出去暗杀建文的余党,但似乎成绩很有限,这是为何?”

朱棣从把李大锤他们调走之后,便没有告诉唐明有关于他们的任何行踪,此刻却眉头没闹的责问唐明,神枪营的人办事不给力。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唐明心里有股冲动,他真想上去猛踹朱棣几脚。

但这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真要这样做借他几个胆子都不敢,无奈的唐明只能苦笑着解释:“皇上,这神枪营微臣训练的时候就没有要求他们能够收集消息,这要暗杀总得知道被杀的人身在何处。再说了,光明教的教众都是分布极广,又多是隐藏于民间,本来就比较难觅其踪迹,更何况还要想方设法的暗杀了。”

朱棣也并不是真的在针对唐明,他只是想要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老想着建文的事情。此刻他已经冷静下来,头脑自然也恢复思考,迟疑了片刻说道“你今晚在现场可有何发现,建文这小贼始终都不曾现身过,朕很想除之而后快,你可有有什么好的计划。”

要说到计划,唐明心里早已想到了许多个,李大锤那个神枪营便是他预备拿来防建文的,只可惜朱棣闷声不响的就把他们给调走,计划自然便泡汤。这会却想到要来问自己了,唐明很想回答朱棣自己没有计划,但建文始终也是他潜在的最大一个威胁,如果能得到朱棣的支持,自己便可少走许多的弯路。

“皇上,计划微臣是有的,不过需要你把李大锤他们召回来供我使唤,还有给我一切需要的支持,这些皇上如果能答应的话,两年内微臣定能把建文的人头提来见您!”唐明自信满满的摸样让朱棣顿时颇感兴趣。

第335章 军令状

朱棣不明白唐明的自信来自于那里,但唐明向来不会空口说大话,这点朱棣倒是信了个十足。可是需要无条件的支持他,这就很值得他去深思考虑了。可他对建文的仇恨似乎要远远的超过对唐明的担忧。

恢复理智的朱棣慢悠悠的坐回到床上,斜着眼说:“支持你并不是问题,说说你的计划吧!如果值得我去支持,朕绝不二话。”

朱棣此刻完全是认真的,唐明从他的神情中已经看得出一二,想要从朱棣这只铁公鸡的身上拔几根毛,自己不付出点什么定然是无法做到的。事已至此也没有再藏着掖着,稍微组织了一下言语,唐明一本正经的为其解释道。

“敌暗我明,吃亏的永远是我们,所以微臣一直想在暗中培养另一个势力,再用这个势力来跟光明教对抗。而本来李大锤的神枪营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他们现在被皇上派出去暗杀光明教的人,所以这些人已经不能再用于暗中,而微臣这个暗中的势力必须需要很多的生面孔,这些生面孔得是身手都属上乘的习武之人。”

“暗中培养另一个势力?”

这样的方法,其实朱棣一早便尝试过,只不过他的势力并不是在暗中,而是光明正大的四处搜罗光明教众,这个便是以前的锦衣卫。现在这个组织已经名存实亡,早已被东厂所替代,但就是更加强势的东厂也是收效甚微。

“你这方法似乎并不妥当,如今东厂的势力你应该也清楚,比之以前锦衣卫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眼线更是遍布大明的各行各业,稍有对朕不利的消息都会被他们收集到,朕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并且防范于未然,而你口中的暗中势力,又能比得过这东厂吗?”

朱棣的想法是对的,但坏就坏在他的做法完全偏离了暗中的释义。东厂在暗地里虽有眼线,在民间也确实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光明教的事情在内。但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针对性。

东厂收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