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994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994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助中国收复东北;另一派则说苏联远东红军应该提高警惕,严防关东军偷袭,因为日军善于冒险。已经发生的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会战,日军投入兵力都很有限,而苏联远东红军则每次都是全力以赴。就这,诺门罕会战中,日军虽然伤亡惨重,远东红军伤亡也很大。要不是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出卖了日本,很可能关东军现在已经占领海参威了。

也不知道坚持苏联远东红军应该提防关东军偷袭的读者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竟然分析说,诺门罕会战时,在诺门罕方向日军被击毙18000人,受伤的、失踪的不计,而不是日军公布的阵亡7696人,负伤8647人,下落不明1021人;苏军战死9000人,失踪超过1000人,负伤16000人。但是加上后期日军精锐师团在海参威方向的攻击,苏联红军伤亡人数应该远远高于日军。

就这还不算,这些读者来信还把关东军、伪满军的兵力部署说了个七七八八,甚至连日军在边境线上修筑的秘密永久性工事筑垒的方位也说的大致不差,等于是为苏联远东红军的轰炸机、大炮指引目标呢!

这可都是几十年之后才揭秘的绝密档案啊,这个时候的读者来信中竟然说的一清二楚。日本人也好,苏联人也罢,想不关注《文汇报?军事论坛》都不行,想不认真研究都不行。在重庆的苏联大使馆每天第一时间派人守候在文汇报报馆门前,等着购买新出的报纸。日军更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直接命令派出人员,化装后到占领地区购买当天的《文汇报》,为此还损失了不少便衣特工。

特别奇怪的是,松冈洋右刚被击毙的时候,没有人报告是自己取得的战绩。到了这个时候,乱套了,一下子冒出了五六支敌后武装报告说是自己击毙了松冈洋右。什么三江山林队、大兴安岭游击军、哈尔滨抗日锄奸铁血团、韩人爱国团哈尔滨情报站、蒙古抗日三人团、忠义救黑吉辽支队等等,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发布消息,称是自己击毙了松冈洋右。一时间,搞得关东军情报部都目瞪口呆,不知道什么时候东北突然又涌现出了这么多的抗日武装,更分不清那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这中间说的情节最详细、让哈尔滨日军宪兵收获最大的是自称蒙古抗日三人团的武装。他们提供的消息说是那两天他们正好混进了哈尔滨,从哈尔滨的一个日本商人那里购买武器,共购买了两支日式七九狙击步枪,又从一个德国人手里买了链各个消音器,想找个目标试枪。选来选去,他们看中了火车站对面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就混进了教堂,爬上了钟楼,在钟楼的大钟下面隐蔽,将枪口指向了火车站出入口。本来,他们没想到要击毙松冈洋右,也不知道松冈洋右是干什么的,只是想试试新买的枪射程和准头。结果,刚在大钟下隐蔽好,就见到一群日军簇拥着几个穿黑呢子大衣、头戴礼帽的人在火车站广场排队照相,正好当靶子。于是,他们就瞄着中间的四个人开枪了,透过瞄准镜清楚地看到子弹钻进了这四个人的脑袋。被击毙的四个人一个是穿黑呢子大衣的留八字胡戴眼镜的矮个子,剩下三个是军人。射击完,他们溜出教堂,又去了卖给他们枪的日本人的店铺,在那里躲过了日军的疯狂搜查,安然无恙地出了哈尔滨。后来才从报纸上、电台里知道被打死的是日本外相松冈洋右。

日军情报部门如获至宝,将这条消息迅速通报在哈尔滨负责缉拿凶手的关东军宪兵司令竹内宽中将。竹内宽亲自登上了教堂的钟楼,拿着步枪爬下试了试,马上就断定这里应该就是狙杀松冈洋右的狙击阵地。只是这阵地上什么也没有,连个弹壳都没找到,说明并不像情报里说的那样,是什么蒙古抗日三人团所为,而是久经训练的狙击手所谓。莫非是从苏芬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苏军狙击手到了这里?

让竹内宽更加怀疑的是,他在哈尔滨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象蒙古抗日三人团说的卖给他们狙击步枪和消音器的日本商人、德国人。走私军火的商人有,但绝大多数都是走私一般的苏式步枪,走私大日本帝国七九狙击步枪的根本就没有!这让竹内宽越发的怀疑了。

竹内宽的怀疑在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心里留下了阴影,这家伙不停地大本营发报,要求调第二师团、第七师团、第十一师团、第十二师团和第二十八师团回归关东军建制,并请求准许关东军从在东北的复员退伍军人中紧急招兵扩军和准许伪满军扩军。

与此同时,日军各边境独立守备队加强了战备警戒和侦查搜索。

一些追随溥仪到东北去的满清皇族遗老也不知道是受谁指示,竟然也开始表演了,在报纸上写一点豆腐块大的文章,不咸不淡地说什么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大清的一部分,历代大清皇室都和蒙古通婚。大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皇后、皇妃都是蒙古族出身。蒙古理所当然地应该由满洲国统治、治理。

这样的文章一出,必然遭到苏联的反击。负责苏联外交的莫洛托夫当即召见日本驻苏大使建川美次,提出严重抗议。

迫于这种形势,加上驻中国大使馆传回来的情报也确实太详细,苏联远东红军不得不提高警惕,开始对边境线日满军阵地进行隐蔽侦查搜索,验证情报的准确性。

一时间,日苏关系也骤然紧张起来。

由松冈洋右遇刺引起、由《文汇报?军事论坛》发起的这场讨论,由于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竟然掩盖住了上高会战的光彩。结果,就在民众都关注松冈洋右到底是谁杀的、苏联远东红军到底应该不应该南下消灭关东军的时候,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打的最主动、战果最辉煌的上高会战降下了帷幕。日军第101师团、106师团等部队丢下16000具尸体,逃回了出发阵地。

因为下雨大面积停电,山人只好跑到外面来码字。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书友们投票支持么?热切期盼票票啊!

第一一四0章偷着乐(三更求票)

第一一四0章偷着乐(三更求票)

感谢书友东门吹水投2票支持,感谢书友剑试人间、沧海一鱼、hyydf206投票支持!感谢书友1999存在打赏100币!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这段时间,刘一民心情特别愉快。

赵勇刚他们击毙松冈洋右的捷报传来后,钱壮飞拿着电报来向刘、罗首长报告,罗荣桓激动的不得了,提出在大店举行庆祝大会,鼓舞人心。因为击毙的是日本外相啊,天大的战绩啊!

刘一民给罗荣桓泼了一盆冷水,说是击毙松冈洋右一事比较复杂,虽然这家伙提出满蒙是日本生命线论断,筹建满铁情报部,两次担任满铁总裁,是标标准准的侵华元凶,而且还促成德意日三国同盟,不但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也是世界人民的公敌,将其碎尸万段都不解恨!但是我们搞不清他为什么不直接乘飞机或轮船去德国,而是绕道西伯利亚去德国。这中间会不会真的象《泰晤士报》、《大公报》上说的那样,小日本想欺骗苏联与他们签订什么友好中立条约。因此,这个事情不能大张声势地宣传,要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后果。

罗荣桓问怎么向中央和总部报告?

刘一民答复是以刘、罗名义给主席、老总二人发绝密电报,报告隐蔽在哈尔滨的北进特遣小队从报纸上得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即将抵达哈尔滨,提前布置,将其一举击毙。同时被击毙的还有日军驻哈尔滨部队一个中将指挥官和宪兵司令、特务机关长。并且要提醒主席和老总,此事需要观察后果,不能对外宣传,最好也不扩大知情范围。

至于山东局、山东军区,刘一民指示钱壮飞,仅限他和罗政委知道,不得向其他人扩散。

罗荣桓、钱壮飞那都是多么聪明的人,刘一民这一说,就等于赵勇刚他们击毙松冈洋右一事石沉大海了。包括北进特遣小队,也接到了钱壮飞发去的密电,对击毙松冈洋右一事严格保密,不得泄露一个字。

电报发出后,主席和老总分别用刘、罗亲译密码发来电报,都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刘一民现在越看越觉得黄薇这丫头聪明能干,什么事情一点即透,除了长相不同外,行事作风越来越像晶晶了。而且,由于这丫头是喝洋墨水长大的,思路比晶晶更开阔。刘一民仅仅说了个大概,黄薇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捉刀操持开了,很快就把远在重庆的《文汇报?军事论坛》给弄的红红火火的。

黄薇原来到山东采访的时候,带着一部小电台,用于和《文汇报》联系。这部电台后来在黄薇参加八路军时上交了,为了方便宣传报道,经主管宣传的蔡中特批,电台又发还给她,一直归她使用。这样一来,黄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写、发发,没有人知道她在忙什么。

这一次,黄薇没有署自己的名字,而是把稿子用电报传给《文汇报?军事论坛》自己最信任的编辑后,交待他务必用不同的署名发稿,待读者来信多起来后,立即请假,离开重庆,改名换姓,另谋新职。

黄薇生怕好友生活出现困难,告诉了他个账号,要他到重庆的中国银行提一笔款子,可以保证生活无忧。

黄薇出身于南洋的橡胶园主,家庭豪富,这笔钱自然是她父亲给她准备的。

黄薇这样安排自然是出于刘一民的授意。不过,事实证明着是多余的。戴笠不但没有去查《文汇报?军事论坛》最早关于松冈洋右被击毙的报道来源,反而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推波助澜,把《文汇报?军事论坛》上的讨论弄得热火朝天。刘一民稍微往里面添一点点干柴,火就烧的特别的旺。弄得刘一民一天到晚乐乐呵呵的,好像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他乡逢故知一样。

心情大好的刘一民,和罗荣桓、项英、叶挺、蔡中、黎玉等山东局、山东军区领导人抓住日军进攻间隙,全部下到了集中于鲁中南的一纵、四纵、五纵、九纵、十二纵、炮纵、骑纵、防空旅、工兵旅、辎重旅和鲁中军区、鲁南军区、鲁东南军区、泰沂中心根据地,检查扩军整编进展情况。

在一纵,刘一民深入到每一个连队,检查部队训练情况,给战士们批改学习本,亲自下厨房和炊事员一起为战士们做饭、打饭,和战士们谈心,了解战士们真实的思想动态、训练水平。

高原、程翠林、周毅一直陪着刘一民下部队,一个连队一个连队的过,发现不足就地纠正。

直到4月上旬上高会战捷报传开,刘一民才回到司令部。

上高会战如期结束,刘一民心里高兴,脸上满是笑意。弄得听说他回来跑来看他的唐星樱和赵小曼都大惑不解,直问他最近是不是又想出了打鬼子的好主意。

回到司令部的刘一民,把《大众日报》的记者们找来,发表了题为“祝贺上高会战大捷”的谈话。

这是继临沂事变后刘一民公开发表谈话。

刘一民在谈话中指出,上高会战,是继台儿庄大捷、第一次长沙会战后正面战场取得的又一次辉煌胜利。之所以能够取得大捷,原因很多,比如装备改善、整训编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九战区上下、特别是罗卓英将军第十九集团军上下同仇敌忾,敢于与日军血肉拼杀!

刘一民说,上高会战检验了的装备水平、指挥水平。从装备上说,我军74军换装美式装备后,已经不弱于日军任何一支部队。以后,我军还应该加快换装速度,不单单是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第74军换装美式装备,而应该给包括第十八集团军在内的各个集团军全部换装,力争在武器装备上超过日军。这样,既可以提高战斗力,又能减少伤亡。从指挥水平上看,此次战役,我军一直牢牢控制着战场主动权,打的主动,打的自如,攻守进退皆有我军说了算。说明,经过抗战以来的战场磨练,我军各级指挥员的战场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薛岳、罗卓英、王耀武三位将军,展现了杰出的指挥才能,值得各战区、各部队主官学习。

这是发表谈话,不需要记者们提问。刘一民就坐在板凳上,面前放着一个茶缸,手里点着一支烟,说一阵抽几口烟,喝口茶。

刘一民接着说道:“上高会战还说明个问题,那就是主动进取就能赢得胜利,被动防御只能打毫无花哨的阵地战、防御战,结果只能是被动挨打。”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话锋一转,开始点名批评了:“可惜的是,我军很多高级将领不是主动向日军进攻,而是天天求神拜菩萨,期盼日军去打别人别来打自己。这还是好的,更有甚者,个别战区、部队,打鬼子未见寸功,搞摩擦却充当急先锋,天天干的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这里面最典型的战区是冀察战区。该战区成立以来,未曾见其打鬼子,反而是积极向八路军根据地发动进攻。其军长朱怀冰被八路军活捉,集团军司令石友三投敌不成被处决。这样的战区要它何用?还有第三战区,该战区几十万大军,在顾祝同司令长官指挥下,开战以来,从未成建制地消灭日军一个联队。这不是士兵不勇敢,部队训练水平低,而是军事主官脑子里进水,只知道被动防御,军委会命令他反攻,他才反攻;军委会命令他固守,他就老老实实固守,绝不主动向日军阵地发起反击。倒是在对付新四军上,该战区表现积极主动。特别是该战区的第三十二集团军司令官上官云相,反攻南昌冤杀第七十九师师长段朗如,追击皖南新四军军部过江部队充当前敌总指挥。这样的人,标准的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令人不齿!还有,第一战区,自从豫北沦陷后,该战区从未积极规划收复失地,反而与日军隔河对峙。该战区在黄河以北的游击部队更是典型,摆出一副与敌和平相处的架势,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就撤,敌一退我再来,深得游而不击三味。”

刘一民扔掉烟头,端起面前的茶缸咕咕噜噜一口喝干,这才又继续说道:“说起第一战区,原来卫立煌将军在忻口会战中大展神威。不料退守中条山后,竟然和日军打起了阵地攻防战。日军来攻就打,日军不攻就稳稳当当地坐在那里观战,似乎中条山就是一座攻不破的堡垒。我想问问卫立煌将军,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比你的中条山防线如何?不照样挡不住德军么?阵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凭一座中条山就想挡住日军,未免也太天真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日军正在秘密部署对华北实施大规模作战,蒋委员长却把卫将军召去述职,而且是一去不归。蒋委员长和卫司令长官难道就不想想,如果日军此次攻击重点不是八路军、而是中条山守军,他该如何是好?失去统一指挥的部队该如何迎敌?可别第九战区刚刚打了个大胜仗,第一战区紧接着就来个大溃败,那可真是赢一把输一把,最后落个资不抵债!”

今晚大面积停电,耽误了。现在来电了,山山决定拼老命更新,请各位投票支持!谢谢大家!

第一一四一章警告

第一一四一章警告

ps:求票求订阅求打赏!

感谢书友morgan9777投2票支持,感谢书友101025111302516、只咬你一口、大漠孤烟直、宛裕子、dingluo、李义是我、l599xl、光头狼哥、家乡明月投票支持!谢谢了,我亲爱的朋友!

四月上旬,春色宜人。风儿轻轻地拂过院子里的树啊、花啊、草啊,把一阵阵花香直往人的鼻端送。

赵小曼一身灰军装,两条长辫子搭在肩上,提着个茶壶走上前来,先给刘一民的茶缸里续上水,然后又给记者们都续上水,这才走到刘一民面前,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