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898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898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圈敬酒下来,刘一民可没少喝,但是也没把气氛活跃起来。

直到蔡中领着人把李凌风和柳絮、王老虎和李平推上来,像模像样地给两个女同志盖着红盖头,院子里的气氛才欢乐起来。

李凌风实际上结婚时间长了,只不过当时刘一民由于唐星樱和他离婚,心情不好,李凌风没有请客而已。王老虎和李平倒是新婚夫妻,当时在冀中也举行了婚礼仪式。

这时,两对年轻夫妻都被推了上来,柳絮还扛着个大肚子,大院里一下子就笑成了一片。

蔡中刻意营造喜庆气氛,拉着李凌风两口子、王老虎两口子按着婚礼程序走了一遍。李凌风、王老虎站在那里木偶一样被蔡中牵着鼻子走,脸上一直挂着傻笑,倒是柳絮和李平两个女同志有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让战友们好一阵笑话。

吴征、杨至诚、曾照、比尔…克莱门、李强、钱志道坐的这一桌成了全场的中心,因为罗政委开始就说了,军工部门取得了很大成绩,今晚也是为他们摆酒庆功,干部们心思灵动,马上就猜到又有好宝贝了,旅长们、团长们一个个都过来敬酒,想从他们嘴里掏点消息,同时也反映一些实战中发现的武器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想要后勤司令部多补充点弹药和物资。

骑兵旅长胡老虎拉着吴征和杨至诚,亲热的象亲弟兄一样,一连喝了六个,然后就说:“吴司令、杨政委,战士们使过我们的八一自动步枪后,就觉得什么三八大盖、汉阳造、水连珠都不带劲儿。司令员早在建立骑兵连的时候就说过,靠马刀拼杀的时代早已过去,要我们把部队训练成马背上的神射手、神炮手。这一点,我老胡可以拍着xiōng脯向你们保证,骑兵旅绝对不含糊。但是战士们有个请求,能不能多生产点八一自动步枪,把骑兵旅给全部换装了。你们想啊,要是我的三个骑兵团人人一支八一自动步枪,扑向日军阵地的时候,那绵密的火力,小鬼子那敢露头么!等着他们的只有一个死字!来,我们再喝两个,等于我先预定了!要钱要钢轨、要日军军官的指挥刀,要什么都行,只要给我们多弄点八一自动步枪就中。来,喝谁不喝谁是狗!”弄得吴征和杨至诚哭笑不得只能陪着胡老虎一饮而尽了。

李昌的要求和胡老虎不同,他要的是火箭炮。

李昌拉着曾照和比尔克莱门的手,给他们描绘火箭炮实战情景,听的比尔,克莱门嘴张成了O型,不停地说“OK”。

李昌拿着酒碗和比尔连碰三碗,告诉他如果能装备一个火箭炮团,打小鬼子就象这喝酒一样,一饮而尽。

比尔不知道火箭炮怎么和喝酒一样一直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追问。

李昌解释不清,惹急了就搂着比尔说:“亲爱的比尔,你还算回家让刘倩倩给你解释吧。老子给你说不清!”

吴征等人听的哈哈大笑!

上热菜了,每桌一大盆,是山猪肉、獾肉、黄羊肉、兔子肉盹豆腐、萝卜白菜粉条。

茅台酒确实是数量有限不够喝,但是景芝镂产的芝麻香高粱烧二锅头却是管够喝。干部们吃着、喝着,有的都开始猜拳行令了。

这个时候,红军百灵赵小曼站了出来,走到篝火旁边,先唱了一首《清清的骆马湖》然后接着唱了《三十里铺》、《五哥放羊》、《兰花花》三首陕北民歌。

赵小曼的歌声对于全军将士来说,从来都是最美的享受。这又是寂静的雪夜,声音穿透力强她这一唱,连树上鸟巢里栖息的越冬的鸟儿都惊动了嘎嘎叫着,扑棱棱飞出窝巢,在夜空中飞开了。

黎玉感叹地说:“我们八路军真是人才济济,想不到赵小曼同志的歌声这么美。古人说的响遏行云、余音绕粱,应该就是这样吧!”蔡中马上就打趣说:“黎玉同志,你也上去唱一个吧!”

黎玉直摆手:“我唱歌不行,还是听的好!”

也参加了今天的聚会,还特意准备了节目。赵小曼唱完,大大方方地走到篝火旁,唱了《打渔杀家》选段。

是这个时代标标准准的电影明星,虽然穿着八路军棉军装,显得多少有点臃肿,但是眉目传情,举手投足间都韵味十足,看的干部们一阵解叫好。

到了此时,干部们才知道山东根据地来了大明星。李昌的活宝脾气又上来了,借着酒兴,站起来喊道:“女同志表现过了,爷们们也该露一手。这样,一个旅出一个节目,我们炮兵旅先来。没办法,谁让我们炮兵是步兵的老大哥呢?”李昌这一嗓子喊的,全场都净了下来。不等各旅旅长反应过来,李昌就喊道:“一团长,集合队伍,唱我们的《八路军炮兵之歌》!”

《八路军炮兵之歌》是文工团在泰西之战后创作的一首歌曲,歌颂八路军炮兵的,原名叫《炮声隆隆》,后来报到总政治部,经过修改,朱总司令亲自定名为《八路军炮兵之歌》

炮兵旅一直随司令部行动,驻地就在大店周围,李昌的炮兵司令部也设在大店镇内,来的干部也多。这一集合,还真的有合唱团的架势,连李昌和王山柱都站在队伍中间,就在这雪夜中放声高歌了:“我们的炮兵在战斗里成长,我们一天天的越强壮。从来不怕危险,我们有力量克服困难。毛〖主〗席告诉我们斗争的方向,朱总司令引导我们前进。团结一致似钢铁,和人民在一起奔向前程。加紧地锻炼要掌握技术,我们是坚强的主力军。努力学习认真干,个个有本领,

文武双全。我们的阵地在反攻的前线,炮火的威力如山崩。无情地打击敌人,瞄准那要害,百发百命。迅速确实勇敢坚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清扫敌人立战功。”炮兵旅这一唱,气势威武雄壮,各旅都坐不住了,也开始组织唱歌了。有唱八路军军歌的,有唱八路军进行曲的,一时间,山东军区司令部大院里的篝火旁成了赛歌台,刘一民、罗荣桓让干部们从曾中生牺牲的悲伤中走出来的意图总算是达到了。

到最后,不知道是谁喊了声请司令员唱三个,马上就赢得了干部们的响应,全场一片掌声。

罗荣桓推推刘一民:“唱一个吧,同志们都眼巴巴等着呢!”刘一民目光朝院子四周扫去,见干部们一脸期盼,想想得知曾中生殉国消息时全军上下象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的样子,刘一民心里就翻腾不已,也不站起来,坐在凳子上就唱开了。

刘一民唱的还是在榆林唱过的méng古长调《走马》、《走势强劲的马》、《金色圣山》,充满磁性、浑厚无比的男高音在夜空里飘荡,一下子就把院子里的干部们的心给抓住了。

赵小曼不由自主地再次出场,就在篝火旁跳起舞来。

等刘一民唱完,赵小曼才从陶醉中醒来,四下瞟了一眼,捂着发烧的脸蛋儿飞也似的逃回了自己的座位。

有保底月票的话,能不能投给山人啊?!。

第一00四章送别

重生之红星传奇100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一00四章送别

让刘一民想不到的是,罗荣桓和蔡中还没有拿出部队整编扩编方案,主席的电报先到了。

主席这人啊,那是领袖群伦的人物,气魄极大,他给刘、罗的电报上说的很清楚:“沉下心来,埋头恢复根据地,恢复部队战斗力,利用山东雄厚的兵源,发展武装。在现有主力基础上,用一到两年时间,将野战军主力发展到30万,地方武装发展到20万以上,实现东进山东前刘一民向中央报告的奋斗目标。为完成此目标,除鲁中南地区外,鲁西、鲁西南、胶东均应派有力部队、有力指挥人员坐镇指挥,与敌反复争夺,直至建成真正巩固的根据地。当务之急,是要在主力完成休整补充后,向胶济路、津浦路、陇海路发动攻势作战,调动鲁西、鲁西南、冀鲁边、冀南、冀中、胶东之日伪军,给上述地区我军恢复根据地创造条件。”

主席的电报还牵涉人事问题,提出调朱瑞、谭政、许光达回西安加强陕西守备工作,调郭洪涛等一批干部回西安参加党校学习。考虑到曾中生殉国,主席要求刘、罗调整陈士渠工作,另派鲁西南警备旅领导,让陈士渠能够履行山东军区副参谋长职责,协助刘、罗指挥作战。

关于山东军区参谋长人选问题,刘一民实际上也在思考。

历史上在中央明确罗荣桓主政山东之后,把朱瑞、陈光都调走了,把陈士渠派来担任115师参谋长。

当时中央之所以调走朱瑞,是为了统一山东党政军领导。调走陈光也有这层含义,但同时陈光还存在个人问题,那就是陆房之战陈光先行突围问题。当时罗荣桓不在部队,由陈光指挥,战斗的最后结果很好,打出了我军的威风。可惜的是。115师代师长陈光在组织部队激战后,撤退时没有与主力686团一起突围。而是率骑兵连单独先行突围了。后来,罗荣桓为此严肃批评了陈光。陈光有一段时间情绪极度低落,还是罗荣桓给他做工作,又给部队做工作,才维护了陈光的威信。可能也是从这次事件开始,陈光在部队和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后来主席自然是要选择罗荣桓主政山东而不是115师代师长陈光了。事实证明主席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陈光后来的悲剧令人痛惜。

陈士渠是秋收起义后随主席上的井冈山,红军时期当过师参谋长。历史上他担任115师参谋长后。就一直在山东、华东奋战,先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野参谋长、三野参谋长、陈唐兵团司令员,是主席的爱将。

问题是现在山东部队里有比陈士渠更适合担任参谋长的人选,论资历,朱瑞、袁国平、许光达、程翠林都比陈士渠的资历老;论战功,在山东部队序列内,高原、刘建立、李清、雷鸣、洪超远、张洪涛、陈大勇、赵山都比陈士渠要来的早。应该说经历的战事多。战功也大的多。

刘一民最中意的参谋长人选是教二旅旅长刘建立,那是红十八团和中央警卫师时的老参谋长。但是考虑来考虑去,觉得高原、刘建立这些主力旅现任旅长们不能动,部队马上要扩编,他们都要当师长,实际上也是取消旅级编制后的军长,责任重大。倒是朱瑞、袁国平、许光达、程翠林这四个人中选一个比较合适。这四个人中,朱瑞、袁国平、许光达都是红军时期到莫斯科留过学的我军名将,如果不是为了加强山东力量。袁国平会去新四军,许光达会一直担任抗大教育长。程翠林也不含糊,红34政委出身,北上抗日后,担任过教一旅政委兼教二旅政委,此时是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教一旅政委兼新一旅旅长、政委,此时升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很合适。而且。这四个人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山东军区副职领导使用的。其中,朱瑞还是山东局常委。

主席电报一发,不用再考虑朱瑞和许光达的问题了,主席调朱瑞、谭政、许光达回陕西,说的很清楚是要加强陕西的守备力量。这三个人回去。就是一个司令部,司令、政委、参谋长全有了。甚至可能是两个司令部。看来,主席是被蒋介石对陕西的攻击激怒了,说不定彭老总率领的回援陕西部队一部分会留在陕西单独编组,交由这三个人指挥了。

刘一民原来还设想部队整编时,纵然朱瑞和许光达当不成参谋长,也要让他们两个当主力师师长,独当一面。现在主席的电报到了,这个计划也被打乱了。

还有个问题,陈士渠在鲁西南干的很不错,刘一民很欣赏他,由他坐镇鲁西南,刘一民放心。刘一民原来心里的扩军方案,是要陈士渠任鲁西南军区司令的,要是现在把他调回来,马上就得重新派人去鲁西南。

战争年代,干部问题也是很复杂的。主席可能就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在电报上说让陈士渠履行山东军区副参谋长职责,而不是直接任命为参谋长。

曾中生啊,还真的是不该牺牲啊!

看完主席的指示电报,罗荣桓说:“司令员,主席的要求和我们的意见一致,都是要埋头恢复根据地、扩军。看来,我们得赶快拿出扩编方案。晚了就被动了。”

刘一民说:“政委,现在要考虑个问题。陈士渠调回军区后,派谁去鲁西南呢?”

罗荣桓也在为这个事情犯难,他知道山东我军精锐必须高度集中,以后各地方军区承担的任务是游击战,环境相对更加恶劣。陈士渠在鲁西南时间长了,熟悉风土人情和地理,在鲁西南有一定威望,贸然调走,去个生手,最起码有个熟悉过程,搞不好还会蒙受损失。

罗荣桓果断地说:“给主席回电,陈士渠暂不调动。待部队扩编方案确定、整编大体完成后。再作变动。眼下,鲁西南离不开陈士渠。参谋长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暂时有刘、罗、蔡分别承担。”

刘一民一听罗荣桓的话,就知道自己又想的太多了,政委就比自己想的简单。看来,自己想那么多都是多余的,这个时候的干部和后世不一样,心里没有那么多道道,都是一声令下就打起背包走人,不考虑什么级别之类的问题。

刘一民斟酌了一会儿。对罗荣桓说道:“给主席的回电上还要加上一条,能不能让谭政、朱瑞、许光达少回西安一个,还有洪涛同志是不是考虑暂不回西安学习,山东现在摊子大,需要骨干干部。建议朱瑞和许光达回去一个就行,郭洪涛留下。等形势再好转一点,山东局专门抽调干部回党校学习。”

罗荣桓不同意刘一民的看法。说是山东重要。陕西更重要。守不住陕西,中央就得再次转移。虽然暂时间蒋介石从汉中、商洛撤退了,但是他们占据川北、陇南,随时可以再次向西安发动攻击,必须加强陕西的守备力量。另外,警备师向川北、陇南、安康防御,保安师在商洛、潼关防御,陕西还得向北防御、向黄河一线防御,应该有四个不同区域的警备司令部。没有骨干军事干部怎么行?

罗荣桓说的句句在理。

刘一民不再坚持了,交待罗荣桓给主席回电,抓紧制定整编方案,安排给郭洪涛、朱瑞、谭政、许光达送行。

腊月二十三,小大,奉调回陕西的干部在大店集中。刘一民就在司令部里设宴,欢送同志们。

朱瑞到山东的时间早。原来分工地方武装建设,后来兼任教四旅政委、鲁中军区政委、区党委书记、新四旅旅长兼政委,和刘一民共事时间比较长,很有感情。他这一走,新四旅登时就没有旅长和政委了。得重新配备。

谭政和许光达到山东时间短,但是刚来山东就遇上鬼子扫荡。负责鲁东指挥部的工作,也是独当一面。两个人这一走,也让刘一民感到少了一个得力臂助。

这顿送别晚宴吃的很沉闷。

朱瑞、谭政、许光达、郭洪涛,从心眼里说,没有一个人愿意走。山东的小鬼子这么多,一打就是大仗,谁愿意错过啊?但是,军令不容违背。陕西虽然暂时稳定,但以后形势会不会继续恶化,谁也说不准,回去保卫陕西根据地,也是无上光荣的任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罗荣桓在祝酒时说,陕西遭到国民党袭击,主席调同志们回去,目的是要加强和整合陕西守备力量,守好我们的大本营。山东舍不得同志们走,部队舍不得同志们走,战友们舍不得同志们走。可是,新的岗位在等着同志们,新的任务在等着同志们,只能欢送大家了。祝同志们在新的岗位上为革命再立新功!

刘一民说的实在,说是洪涛同志、朱瑞同志在山东工作时间长一点,彼此谈心交心的机会多。谭政同志、许光达同志来的晚,一来就投入战斗,很少有机会在一起谈心。刘一民说,我这个人啊,有很多缺点,比如说遇到战机的时候容易专断,往往是自己考虑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