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726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726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租减息。

只有做到这两点,皖东北的老乡们才会真心实意的拥护抗日〖民〗主政府。

说完减租减息,刘一民又说了个顺口溜,说是“乡长砌楼房,保长砌瓦房,甲长两头忙,百姓喊冤枉。”啥意思呢?就是苛捐杂税太多,基层政权贪污成风。

刘一民说这段时间他在皖东北搞了个调查,发现官府加在农民头上的苛捐杂税有30多种,且贪污风行。他举了个例子,如战前征收的导淮工程基金,只见征收,不见工程。钱都到哪里去了呢?看看区长、乡长家的砖瓦门楼就知道了。最可恨的是,有些官员还层层加码,巧立名目,进一步盘录农民。有个叫王少甫的导淮工程督导员串通区长罗中书,在已公布周知的黄河代金基础上,要求每保再摊派无名款项40元100元,有的乡保又乘机追加,并限三日缴齐,否则就关押收禁,王少甫甚至将40副大镣带下乡威吓。都象他们这种搞法,那是典型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事实证明,原来的保甲制已经不适应抗战需要,必须统统砸掉,换成代表人民利益的县、区、村三级政权。

刘一民讲到愤激处,大声说道:“八路军是老百姓的军队,就是要为老百姓出头,为老百姓讨个公道,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能本分做人、老实种地的环境。〖日〗本鬼子想来欺负老百姓,不行!贪官污吏想欺负老百姓,也不行!谁欺负老百姓,谁就是八路军的敌人!”

这几句话通俗易懂,谁都能听明白。后来被张爱萍他们刻在了木牌上,竖立在了皖东北县、区政权驻地的门口。

刘一民讲整合皖东北武装,重点抨击了遍布皖东北的地主武装,说这些武装打着聚众自保的旗号,号称既打日伪军也打国军、八路军,这个说法本身就反动之极,国军、八路军都是〖中〗国的正规军,是抗日主力部队。小小的地主武装就敢口出狂言、对抗正规军,想干啥?实际上没见他们打死过一个小鬼子,倒是给八路军制造了不少麻烦。遇到鬼子扫荡,说不定他们还会与鬼子暗通款曲、开门揖盗、沦为隐蔽的汉奸武装。比如八路军特务营某连在夹沟附近与日军特战队激战、导致牺牲”个战士的事情”就是因为据守土围子的地主武装开枪拦路,才让日军听到了风声追了上来。这”个战士就是去炸徐州火车站、立了大功的英雄,结果倒在了宿县土地上。这股地主武装罪责难逃,必须予以缴械整合。其它地主武装也是这样,由八路军主力部队负责,统统缴械整编,进行思想转化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变成真正抗日的、服从皖东北警备司令部指挥的武装力量。说到底,皖东北警备司令部是皖东北抗日〖民〗主参政会筹备会决议建立的”是皖东北民众自发抗日的武装领导机构。以后皖东北地区所有武装力量都必须服从皖东北警备司令部指挥,建立起以皖东北警备旅为主力,县大队、区中队、民兵认为地方武装的武装体系,承担起保卫皖东北的任务。凡是不服从皖东北警备司令部命令的各类武装,一律缴械整编。

八路军教导师战绩辉煌,刘一民又盛名在外,他这样说”就定下了皖东北武装力量整合的基调。当然”他打的是〖民〗主抗日的旗号,让一些有心人无话可说。

第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晚上进行座谈,讨论张爱萍的报告和刘一民的讲话。

刘一民也参加了座谈会,听大家的意见。

有个黑髯飘飘的人在座谈会上对刘一民说道:“老哥,你说的都是道理,但地主也有地主的道理。他们中间有靠强取豪夺发家的,也有的当了汉奸”这些人自然是应该吃枪子或者挨骂。但也有靠自己辛苦劳作发家的,放地收租子也天经地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那些佃户种俺们的地给俺们交租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人老多少辈都是这规矩。难道还有白种的道理么?减租减息我拥护,但是比例得调整,不然大部分人不会同意的。”

刘一民一看,说话的汉子叫苌宗商,和他身边坐着的姚隆源、陈北余都是跟着灵璧县长许志远经营粮草的。许志远没来开会,让他们来探风声来了。

苌宗商的情况刘一民了解一些,知道他是大地主、民团团长。这帮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平日里好习文弄墨,舞枪使棒,上联官府”下结豪强,标榜豪爽仗义,抱打不平,在地方上形成势力,很有些人气。他们办有一牟龙源糟坊,题名“抗日大饭店”南来北往之客,凡和抗日沾边的,一律免费食宿,临别还增钱粮。历史上张爱萍到皖东北时,得到了苌宗商的帮助,他的儿女也都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后还让他当了水利委员会委员。

刘一民示意苌宗商坐下,刚想说话,前来参加会议的皖东北独立营营长丁茂修就不愿意了,马上站起来说道:“苌宗商说的道理是地主的道理,也让我说说佃户的道理。这年头活人难,辛苦一年,小鬼子一来,连命都保不住,哪里还能顾得上粮食。侥幸保条命,鬼子把粮食抢走,本来都活不下去,地主又来要租子。我到哪里给你弄租子么!地主老财又不依,去年欠的租子算借的,利滚利,到最后得把老婆孩子卖了还租子。如果侥幸一点粮食没让小鬼子抢走,那也不行,地主要租子,这县长那区长,这司令那队长,一个个都象煞神一样,拿着镣锋绳索,端着钢枪,一遍遍地要捐,什么抗日捐,什么壮丁捐,什么河工捐,等等,收完一茬又一茬,还不如直接把人杀了呢!刘师长说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叫我看就应该免租免息、平分土地。苌宗商说大多数人不同意减租减息,那是说大多数地主收租子上瘾,少收一点就不愿意。我说,皖东北所有的庄稼人都愿意,而且都愿意免租免息、平分土地。”

丁茂修是宿县地区的老党员,名声大。他这一说,许多来参加会议的党员们都表示赞同,双方针锋相对,马上就开始吵开了。

刘一民让大家吵够,才语重心长地说道:“苌老哥说的话代表了许多乡绅的想法,丁茂修说的代表了穷苦老百姓的说法。两种说法都有理,但也都不完全对。现在是抗日时期,小鬼子的刺刀随时都可能戳到我们的心口上,不是吵架的时候。地主也好,穷苦人也罢,都得团结起来,把小鬼子打跑。也只有把小鬼子打炮,我们才能安安生生种地、做生意、办工厂。大家想一下,如果没收地主土地,地主必然对我们的政策不满,甚至会投敌当汉奸。如果不减租减息,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会跟着你去打鬼子?鬼子来了是死,交不起租子也是死,抗日不抗日管老百姓什么事?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老百姓没粮食,鬼子来了,从老百姓手里抢不到粮,就会抢地主的。你就是当汉奸给鬼子办事也不行,他们照抢不误。原因很简单,他们也要吃粮,不抢你抢谁?抢了你的粮,烧了你的房,顺路还要糟蹋你的女人,你还有活路么?因此,暂时间必须得按照国民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办。”

刘一民说的都是大实话,也是大白话,没有一点修饰和掩饰,参加座谈会好同志都听的懂,而且愿意听,听的进去。

皖东北抗日〖民〗主参政会筹备会开的很成功冖会上,成立了皖东北抗日〖民〗主参政会筹备会,推选五河县长李东逸和江上青担任筹备会正副主任,负责筹备工作,李东逸原任五河县长一职暂由随盛子瑾到皖东北的共产党员吕亮平代理:成立了皖东北警备司令部,由张爱萍任司令员,泗县县长黎纯一任副司令;选举产生了两个副专员,一个是皖东北特委委员杨纯,另一个是在皖东北享有盛誉的著名画家、宿县人梅雪峰。

梅雪峰这年引岁,是宿县东梅村人,历史上被誉为安微五老之一、徐淮画派中坚之一,担任过安徽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二届、第三届人大代表。二十年代,梅雪峰就已经成名,画作流传〖日〗本。

日军占领宿县后,登门求画,被梅雪峰严词拒绝。日军无奈,只好在各乡村搜求。这个时候,梅雪峰因不愿与日伪合作,在村里当开了私塾先生,教书商人。

主持会议的盛子瑾有点迷迷糊糊,他心里有点吃不准,不知道这种搞法能不能得到安徽省政府和戴老板的认可。不过,他觉得刘一民这人还行,考虑机构人选时能充分照顾各方面利益。象李东逸当皖东北抗日〖民〗主参政会筹备会主任,黎纯一当皖东北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都是刘一〖民〗主动提出来的。这样一来,盛子瑾觉得应该能向安微省政府交待的过去。

会议最后通过了《皖集北抗日救国共同纲领》。

《纲领》开宗明义,号召皖东北人民团结抗日,消灭汉奸,保卫家乡。政治上,号召皖东北人民积极参政议政,行驶国民权力,监督政府各项工作,杜绝贪污腐败,杜绝苛捐杂税。申明皖东北抗日〖民〗主政府即安微省第六专区,实行国民党、共产党、〖民〗主代表三方联合执政,实行专署、县、区、村四级政权。军事上,组建统一的抗日〖民〗主武装,指挥部为皖东北警备司令部,实行以皖东北警备旅为主力部队、县大队、区中队、村民兵队的武装力量体系,整合所有民间武装。农业生产上,全面执行国民政府二五减租减息法令,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保护商业流通,实行统一的税率,不重复计税。建立皖东北银行,法币、人民币同等流通,杜绝日伪货币。军队和机关、教育、卫生按照战时供应办法,实行津贴制。反对贪污腐败,政府各部门都必须接受抗日〖民〗主参政会监督,开支需经参政会通过预算批准。惩治汉奸,没收汉奸一切财产。

皖东北抗日〖民〗主参政会筹备会结束后,皖东北淮河以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

第七八0章西尾寿造再次登场

八路军在皖东北、苏北突然发起攻击,一时间让华中派遣军摸不清阵势,不知道八路军想要干什么。等到灵璧、五河、泗县、盱眙和宿县的时村等据点丢失的消息被确证后,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里乱成了一团。日军华中派遣军参谋长河边正三心里明白,让华北方面军丢尽脸面的事情落到华中派遣军头上来了。

这河边正三是〖日〗本富山县地主村长河边俊三的第三个儿子,先后陆军士官学校第第十九期步兵科和陆军大学第二十七期,是军刀组。卢沟桥事变时,河边正三担任〖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7月,日事件发生时,河边正三正在秦皇岛视察部队,接到〖中〗国住屯军参谋长桥本群的命令,河边正三于7月8日赶回丰台直接指挥作战,充当了侵华急先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河边正三一路升迁,当上了华中派遣军参谋长,成了陆军中将。

现在的河边正三已经不是发动卢沟桥事变时的河边正三了,那个时候的河边正三和许多侵华狂人一样,视〖中〗国军认为无物,觉得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时间都有点长,只要他的战刀一挥,〖中〗国军队就会落荒而逃,直至被消灭。现在战争已经进行整整两年了,河边正三之流也有点醒悟了,知道日军是彻底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潭了。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政府由于被切断海上贸易补给线,补给变得更困难了,应该距离投降不远了。但是让日军想不到的是,〖中〗国政府不但不投降,反而越来越坚强了。特别是活动在华北的八路军,似乎规模越来越大,战斗力越来越强,战法也捉摸不定。照这样发展下去,仅靠华北方面军恐怕是对付不了八路军了。

河边正三有时候还偷偷地庆幸,觉得自己在华中派遣军比在华北方面军强多了”不用忍受天皇陛下的指责和民众的愤怒。因此,他只要有机会就象大本营报告,务必请华北方面军守好陇海路防线,将八路军固定在华北地区,万不可让八路军南下与新四军合流。一旦八路军、新四军合流,华中腹地就危险了。

怕什么来什么,河边正三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八路军竟然在皖东北、苏北动手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共产党、八路军要来抢占华中了。以后,华中派遣军的后方再也不能安生了。

由于司令官缺位,华中派遣军实际上是由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河边正三不敢迟疑,立即电报大本营,称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南下,现已在皖东北和苏北展开,攻陷了泗县、五河、灵璧、盱眙、泗阳县城,兵锋直指苏北腹地的淮阴、淮安地区。也有可能渡淮河南下”与在皖东活动的新四军会师。部署在苏北、苏中的部队该如何反应,继续紧急战术指导。

发完给大本营的电报,河边正三又给口师团发报,命令他们固守津浦路和淮河防线,严防八路军渡河南下。命令在苏北、苏中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迅速收拢部队,严防八路军偷袭。同时命令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做好抽调部队增援皖东北、苏北的准备。

接到河边正三的电报,〖日〗本大本营的几个侵华元凶再也坐不住了。本来,日军大本营正在关注关东军的诺门罕战役,正在考虑是不是按照关东军的请求,成立统一的指挥机构”指挥诺门罕战事。现在河边正三的电报一到,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陆相烟俊六、军事参议官寺内寿一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问题:原来华中腹地喜然如此空虚啊!

感叹之余,闲院宫载仁亲王提出了个问题”那就是华中派遣军的统一指挥问题。现在华中派遣军没有司令官,日常工作由参谋长河边正三主持。无论是资历声望还是指挥才能”恐怕都不是刘一民的对手,必须得立即派遣大将到南京去,统一指挥华中作战。

这个职务本来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陆相俊六,让他返回原任即可。但是烟俊六现在毕竟是陆相,是内阁成员,他一卸任,内阁马上就得垮台。虽然平沼内阁眼见也支撑不了多久了,但谁也不愿意当导致内阁垮台的罪魁祸首不是?

这样一来,最合适的人选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军事参议官寺内寿一大将。他当过陆相,尊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在日军中拥有很高的威信和权威,由他前往华中坐镇,应该可保华中无虞。

说实话,寺内寿一回到东京坐了这么长时间的冷板凳,心里早就不耐烦了,这军事参议官哪里能比得上在华北做太上皇,那可是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方面军司令官,比这冷清枯寂的军事参议官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呢!现在机会来了,需要配备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了。

这位置也不错,上海比天津、北平钱更多,时髦女人也更多,到了南京,一切都有自己说了算,想要什么有什么。

寺内寿一差一点就要毛自荐了,但是一想到在华北吃的败仗,寺内寿衣心甲就一阵战栗,他实在是不愿面对刘一民的八路军教导师,因为他搞不清刘一民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会在什么地方动手,让他防不胜防。现在刘一民又跑到华中捣乱来了,自己就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会不会再象在华北时那样,弄得威名扫地呢?

当闲院宫载仁亲王询问寺内寿一是否愿意出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时,寺内寿一语气含糊,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

晚上回到家里,寺内寿一搂着已经成为他小妾的雅子小姐,说了自己为是否出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而犹豫”不知道是去好还是不去好。

雅子小姐虽然是被寺内寿一强奸后霸占的,但她现在已经成了寺内寿一的小妾,在东京寺内伯爵府邸内过着笼中鸟的生活,经常得看寺内伯爵夫人的脸色,早已经心烦得要死了。这一听寺内寿一还在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