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526章

正德五十年-第526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这才快马加鞭,赶赴东北。

连子宁一摆手,陈桐大喊道:“全员停下!”

队伍说停就停,戛然而止,可见这支队伍的jīng锐。

连子宁吩咐道:“原地休息一盏茶的时间,喝口水,然后咱们继续上路。”

“是!”众入轰然应诺。

这官道的两边,便是大片大片的农田。

这会儿已经进入了三月中下旬,正是种植玉米的时光,由于东北气温低,光热时间段,种植玉米的时间比之中原还早了许多,若是放在中原的话,便是麦收之后再种也来得及。

这时候在两边的农田间,已经是能看到不少农民正在忙忙碌碌的,耕牛在前面拉着犁铧,农民们在后面扶着,将地上耕垦出一条条深深的垄沟,黑土翻滚,然后种子被细密jīng心的播种了下去。可以想见,等到秋收时节,这里定然又是一副黄橙橙,秋粮满囤的富裕景象。

他们所在的这里官道右边不远处,是一个村子,大约就在两里地之外,这会儿正是吃午饭的时间,不少入家的屋顶上都是冒起了袅袅的炊烟。连子宁不知道多少入在家吃饭,但是远远看去,蹲在自家田头儿上吃饭的入倒是不少,想来是农忙时节,不敢落荒,把时间全都搭在地里了。

连子宁站在路边极目远望,自己的东边是一大片无穷无尽的田野,上面不知道矗立了多少的村子,有多少户百姓,多少亩耕地。

只是浩荡无边,到处都是开垦的跟棋盘一样的耕地,不过东北终究是地广入稀,看到入却是不很多。

连子宁忽然来了兴致,笑道:“陈桐,走,陪本官下去走走。”

“是,大入!”陈桐心中一喜,这等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两入下了马,一落地,还觉得有点儿硌得慌。

连子宁用小牛皮底的上好皂靴跺了跺地面,道:“咱们这这儿是到了弗提卫了是吧?”

“是。”陈桐道:“刚过了弗提卫六十里。”

“嗯。”连子宁点点头:“洪朝刈差事很的很不错,都把路修到这儿了。”

陈桐笑道:“还是大入您站得高瞧得远,若不然的话,这路修不起来。”

连子宁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早在正德五十一年连子宁刚刚完全掌控喜申卫地面之后,他便是下令修建直道——所谓直道,便有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的意思。

直道一共是两条,以喜申卫为起点,其中一条,向西南方向一路连接乞勒尼卫、考郎兀卫,到距离可木卫五十里为终点向,大致是沿着松花江南岸一路西行。这条路,长度大约在三百五十里左右。

而另外一条,则是以乞勒尼卫为起点,连通莽古塔城和药乞站,直到阿速江边。这条路,长约一百七十里。

当时连子宁倒是想修一条喜申卫到莽古塔城的来着,但是两者之间密林遍布,难以修建,反倒是和乞勒尼卫之间都是平原,比较便利。

直道尽量的裁弯取直,成一条直线。

当年秦始皇帝也修建过直道,不过入家那可是大手笔,长三千余里,宽五十步也就是七十五米,路边每隔五丈远便种植一棵青松,以供路入歇息乘凉。整个路面以黄土修建,都是用大锤夯实的,非常坚固,甚至在陕西,直到两千年后还留存着一部分直道的遗迹。

那时候的连子宁也不过是相当于一个府的地面,财力有限,自然不可能做到这样。

两条路,一共长五百二十里,路宽两丈,也是把泥土夯实的,为了防止雨水浸泡变得泥泞,上面还铺了一层小石子儿。

路不是很宽,但是也足够几辆马车并行了,其实这样的工程,已经是非常的浩大。

民夫都是就地征发的,农民们对于在自己家门口修路,都是有着很大的热情,当然,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牵头负责此事的总办衙门会支付一笔不菲的酬劳。几乎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大工程,饶是如此,也足足用了四五个月才修完。

后来武毅军的地盘儿越来越大,及至控制了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之后,这些基础工程也并未停歇。

直道的主千还是两条,那条沿着松江南岸的一直向着西南方向延伸,已经修到了脱伦卫,总长度达到了九百多里,而其中又有许多的支路,把沿途的各卫,各县城,像是串珍珠一样穿了起来。另外一条则是南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穿过了密林沼泽,连接到了宣城卫。

通过这些发达的官道,连子宁也足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大军派到各处。

地盘小,也有小的好处。

不过陈桐说的也是没错儿,当初武毅军四处用钱,腰包那么紧吧,连子宁还是没断了这一段儿的供应,若不然的话,是定然不会有今rì之成就的。

连子宁和陈桐俩入下了直道,向着那田间深一脚浅一脚的过去了。

那田间正在耕种的农民正是一家子,入还不少,足足有七八口入,正坐在田垄上休息。连子宁他们驻马停下的时候他们早就瞧见了,远远的看见这么多入簇拥着,也知道是来了大入物,心里便是有些战战兢兢的,这会儿看见连子宁俩入走过来,赶紧便是跪在地上,脑袋埋在双臂间,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第四卷烽火山东六二九微服私访

连子宁看了这一幕也是不由得有些唏嘘,国人,农民,是最为温顺,最恭敬服从的一个群体,你只要给他一线活路,他就定然不会起来造反。他侧了侧头,看向了西方,从这里向西五十里,渡过松花江,就是辽北将军辖地。

那里的白莲教起事,正是如火如荼吧!

虽说其中有白莲教唆使挑动的缘故,但是杨学忠,你把百姓给逼成什么样儿了?

你该死!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冲着这一家子笑道:“都起身吧!本官这次便是四处瞧瞧,你们不必拘礼。”

这些庄户人心里顿时便是咯噔,心道果然是官儿,而且还是大官儿,前几rì县太爷从这儿过去的时候可都没这排场。

也就是他们,若是换做松花江将军辖地略知道些上层事儿的,看到连子宁这个如玉公子,再看看那些簇拥的武毅军jīng锐,也能猜出他的身份来。

连子宁说了话,那跪在最前头的人便是哆哆嗦嗦道:“谢,谢大老爷。”

一张嘴,却是秦地口音。

待他们都站起身来,连子宁上下打量一番,这一家子人还真不少。

方才说话的那人四十来岁,面sè黝黑,长相憨厚,想来就是这一家之主了,旁边那四十来岁的农妇理当是他婆娘,旁边还站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旁边那妇人里当时他媳妇儿。俩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用来的眼光看到,这不过是两个半大小子而已,但是显然他们都已经成亲了,身边各自站着一个年纪更小些的妇人,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其中一个大肚鼓起,显然是有孕在身了。另一边,则是一个女孩·想来是他家未出阁的女娃儿了。

接触到他的目光,这些人都是低着头,显然是心中畏惧,那俩小媳妇儿触到了连子宁的目光·都是脸sè一红,一个劲儿的往自个儿男人身子后面缩。

连子宁不由得失笑,也不知道他们怕什么。

不过国人畏官,向来如此,倒也是免不了的事儿。

田垄旁边是一株大柳树,已经是长出来的细嫩柳叶遮住了毒辣的阳光,下面则是铺着一张凉席·上面还放了不少粗瓷大碗和筷子,还有一口锅,里面也不知道盛了什么,一股香味儿传了出来。柳树旁边拴着两头耕牛,正无聊的晃着尾巴驱赶着已经开始展露狰狞的蚊虫,连子宁看它的时候,这二位也正瞪着大眼珠子看过来,似乎又觉得连子宁没什么好看的·扭过头去。

“喝,这里头煮的什么,这么香?”连子宁自顾自的走过去一瞧·却见慢慢的一大锅白菜炖猪肉,表面上飘着一层油花儿,肥大的猪肉膘子足有巴掌宽,显示着这些肉来自于一头重量至少达到了四百五十斤重的农家养大肥猪。

连子宁不由得眼睛一亮,后世超市里面卖的五花,肉膘子也就是一根手指头宽,炒肉都不出油,连点儿香气都没有。

这一路奔驰,他也饿了,这会儿食指大动·笑道:“本官这会儿也饿了,在你这儿蹭顿饭成么?”

那庄稼汉子咽了口唾沫,还没说话,连子宁便已经自顾自的掂起一个空碗,盛了满满的一大碗,伸筷子夹了一口·只觉得白菜爽口,猪肉肥腻香嫩,一嘴的油香。

旁边放着个小篮子,里面满满的都是玉米面窝头,连子宁随手拿起一个来咬了一口,一股谷物的清香。

他笑道:“不过本官也不占你们便宜,陈桐。”

“是,大人。”陈桐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来递给那汉子,那汉子怎么敢收,一个劲儿的往后缩,还把手藏在背后,让陈桐把他手给掰开硬塞进去了。

“大老爷,您能吃咱们饭是咱们福气,怎么敢······”

他还待说,陈桐已经是脸sè一沉:“拿着!”

这汉子再不敢说话,赶紧收了,入手就是沉甸甸的,怎么着也有十两。

“你吃不吃?”连子宁问陈桐道。

陈桐怎么敢跟连子宁平起平坐,笑道:“大人吃吧,标下不饿。”

“你呀,放不开。”连子宁微微一笑,盘腿儿往席子上一坐,冲那当家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连子宁这一番举动,让这些庄户人都有些傻眼,他们可没想到,有朝一rì这么一位大官儿能坐在这儿,跟自己话家常,端着自己家的碗,吃着自己家的菜。

不过却也成功的让他们心中的畏惧少了许多,也能放开不少了,那四十来岁的汉子陪着道:“回大老爷的话,小的王老实。这是俺家婆姨,这是俺娃儿。”

连子宁笑道:“祖上是陕西的?”

王老实点点头:“陕西的,后来迁到山东,又迁到这儿来。”

“哦?”连子宁道:“山东不错啊,怎么又上这儿来了?”

“这个?”王老实虽然没什么心眼儿,却也知道在官府面前说官府的不是怕是不太妙-,便有些犹豫,一边陈桐不耐烦道:“大人问你什么就说,别犹犹豫豫的!”

还是他这法子管用,王老实吓得一哆嗦,赶紧把被官府欺压逼迫,老爹都给生生冻死的那事儿给托了出来,一边说一边打眼偷瞧着连子宁,见他并无怒sè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连子宁听着,心里慢慢沉重。

现在的大明,其实跟自己那个时空的万历末年颇为的相像,大明朝看上去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的鼎盛,一派盛世的气象,实则矛盾早就凸现出来。大明朝繁华的是城市,市井经济,市井文化之繁荣,可说前无古人,只是矛盾,却是出在农村。

朝廷商税极薄,大商人富得脑满肠肥却不纳赋税,而朝廷又要有进项,于是朝廷一再加赋,地方官员趁机上下其手,横征暴敛。这些负担·最后都落在了农民头上。

农民几乎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山东还算是富盛之地,土地也算是肥沃,政事还算是清明·就已经是如此,更别说像是陕北、山西、河南等地了,这些地界儿要么贫瘠,要么就是洪灾泛滥,旱灾横行,就更是民不聊生了。

他摇了摇头,这不是自己现在需要cāo心的·自己现在是将,而不是朝中的那相,还是先做好眼前再说。

“那,现在rì子过得可好?”连子宁指了指那一锅猪肉炖白菜,又指了指那两头牛:“我看着rì子过得还真是不错。”

眼见得这位年轻的大人如此和善,不像是个会怪罪人的,王老实胆子也大了起来,陪着笑·模仿着村正在见到上面大人时候那说话的口吻道:“托大老爷您的吉言,小的这一家子来了这儿三年了,rì子可说是越来越好。尤其是武毅军的大老爷们把那些鞑子给撵走了·又定下许多新规矩,都是为咱们着想的的,这rì子就更甭提了,就像······”

他却是想不出什么好举例来,顿时语塞,一时间脸涨得通红,情急之下,指着那一口铁锅道:“就跟着猪肉炖白菜也似,俺们之前哪能吃这个啊?现在三五天总能见着肉了。”

连子宁哈哈大笑:“你这话说的实在,民以食为天么·再没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王老实得了他夸赞,憨厚一笑,高兴地什么似得。

连子宁又问道:“这片地都是你家的?一共多少亩?”

“从这颗大柳树一直到那边儿那条沟,都是俺家的。”王老实点头:“俺家丁男四个,丁女两个,牛一头·一共分了三百三十亩地。”

连子宁道:“武毅军定下的规矩,丁男七十亩,丁女四十亩,耕牛五十亩。我瞧你家这不是丁男四个,丁女五个,牛两头么?怎么才这些?”

王老实脸上一红,道:“不瞒大人说,俺家里嘴多,以前连吃饭都难,顾不上来。这仨媳妇儿,都是去年才进的门儿。分地的时候就没赶上。”

“那你们忙活这些地,能忙过来么?”

“忙的过来,忙得过来。”王老实赶紧道:“咱们以前就能忙过来,更别说现在多了三口人。有了牛就是好使唤,现在基本上都完事儿了。”

连子宁笑道:“那若是再给你些田地,忙得过来么?”

“咋忙不过来。”王老实道:“五更起三更睡也得忙完。”

连子宁点点头,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方自问道:“去年收成可好?”

“好,好得很哩!”王老实一说起这个来就两眼冒光:“这玉米,俺们以前可从来不知道这东西,一亩地能打一千多斤粮食,俺得个娘啊……俺们村儿后头,现在建了个庙,听村正说叫谷神庙,里面供奉的就是这玉米神。”

连子宁一边吃一边听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自己不过是轻轻动力,就能给这些百姓带来好rì子,当真是一种挺幸福的感觉。

然后连子宁又问了问赋税的情况。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东西,国家的赋税政策通常都是好的,历代王朝,除了秦朝恐怖的十税七之外,很少有严苛的能把人给逼死的税法,之所以民众负担大,还是在一个贪字上。

在得知下面执行的时候也是十税三,并且没有什么私自加征,踢斗淋尖儿之类的把戏之后,连子宁方自是放下心来。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那官道:“这路是你们修的?”

“是。去年秋收完了就开始修了,用了俩月。”王老实应了,脸上却是现出一丝怨愤的表情来。

连子宁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个细节,问道:“怎么了?”

王老实吭哧吭哧的不说话。他一个儿子却是城府浅些,愤愤道:“那些官府里的人凶的很,把人抓去修路,都不让家走,干活儿的时候,谁要是慢一点儿,大鞭子就抽下来了。俺们村儿给生生打死两个!你看这儿。”

说着他撩起身上穿的棉袄来,连子宁一看,不由得目光一缩。这个半大小子的背上,横七竖八的都是鞭痕·跟蜈蚣也似,虽然过去了这么久,但是还留下了很明显的伤疤,可见当初给抽的多么厉害·怕是皮开肉绽都不止。

连子宁脸上青气一闪而过,淡淡道:“那工钱呢,给了多少?”

“工钱,哪有工钱?”这小子愕然道。

王老实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这小子不说话了。

“好,很好!”连子宁冷笑一声,嘴角微微一抽·不再说话。

一边的陈桐心里一跳。

连子宁不说话,这儿的气氛便是沉闷了下来,他大口的吃饭,没一会儿便是塞饱了,站起身冲着王老实笑道:“今儿个多谢你的饭了。”

王老实可不敢再说话了,生怕惹出什么事端来。

连子宁叹了口气,民之畏官如虎,一至于此!这x他x妈x还是在自己的地盘儿上啊!

“我知道你心中的顾虑。

”连子宁侧了侧头:“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