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风流神针 >

第69章

风流神针-第69章

小说: 风流神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也是山神的目标,我不放心他们在外面。”

“行!”曾凌梅点头道,“那他们两个也加入吧。”看了一眼曾飞松背上背着的戚家娘子,道:“她是……?”

曾飞松听见曾凌梅答应了让他们加入镖局,当真是惊喜交加,听到她问,忙道:“她姓戚,是我娘子,——嘿嘿,她已经答应改嫁给我了。”

“是吗?那恭喜你们了!”

戚家娘子被曾飞松背在后背,本来就不好意思,听她这么说了,更是害羞,脸都红了。

曾凌梅道:“那咱们现在就走吧!”

一行人来到了镖局,曾凌梅让管家安排他们的住处,古叶舟和宁三妹依旧住在上次居住的那个套间厢房里,隔壁是曾飞霞单独一个人住,而曾飞松和戚家娘子住一间。镖局的规矩,镖师可以带家眷住在镖局里,一直终老。这也是对刀尖上舔血的镖师解除后顾之忧的宽心福利。

安顿下来之后,古叶舟跟着曾凌梅来到了后院,探望受伤的曾镖头。

曾镖头腰部被山神的巨斧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很多血,右手又被龙头砍了一刀,伤势还是比较重的。不过,他武功颇高,虽然重伤,却还是杀掉了好几个围攻他和家人的武功不错的山贼,还重伤了山神的四当家。废了他的一只眼睛。所以山神才发誓要再次血洗镖局。

古叶舟去的时候,汪神医已经给曾镖头处理完了伤口,正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休息。曾夫人流着泪在一旁守着。

侍女通报说古叶舟他们来见,曾镖头忙让夫人把自己搀扶起来一些,斜靠在床头。然后吩咐快请。

古叶舟跟着曾凌梅迈步进来,曾夫人忙让座,她跟女儿则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古叶舟谢过坐下。

ps:求月票、推荐票。谢谢!

第121章黄巢的算计

曾凌梅道:“爹爹!古先生已经答应了重新加入我们镖局!”

曾镖头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多谢先生。”

“不,应该是我谢谢你们才是。”古叶舟道,“你们是因为我而跟山贼结下梁子的,我理应帮助镖局共同抵御山神他们。这一点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曾镖头点点头,神情有些黯然:“山神杀死了我儿子!我跟他们势不两立。这一次,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亡!此仇不共戴天!”

“是啊,前两次都是坐等他们来攻击,主动权在他们手里,我们很被动,所以,既然要对付山贼他们,我们就必须主动出击才行,联合官兵,争取将他们一举剿灭!”

“好,山贼的势力很大,正面交战,要是没有官兵,我们必败。所以只能偷袭。我会安排人手探查山神他们的去向。寻找机会。”

古叶舟想起了对自己最为重要的刀疤脸的消息,忙问道:“刀疤脸那边有没有消息?”

“也是昨天晚上才刚刚得到了消息,还来不及禀报你。这刀疤脸不知道怎么搞的,投靠了反贼黄巢的大军,听说负责在我们这一带筹措军粮。说是黄巢的大军粮草异常的缺乏,想尽办法四处收购粮食,这刀疤脸便是其中的一只支。”

古叶舟心头一沉,想不到刀疤脸竟然已经投靠了黄巢起义。这样,只怕找到他问那警车的下落就更难了。古叶舟道:“黄巢的军队不是在长安一线吗?距离我们这里相差这么远,到我们这里买粮食。运到他们那里去。这价钱不知道要翻多少倍了。不划算啊。”

“听说各路大唐的兵马都已经围向长安。在长安城外击败了黄巢大军。黄巢退守长安,不过,他估计这京城只怕是守不住。黄巢大军非常缺粮,听说已经到了杀人而食的地步了,所以他们非常迫切需要粮食。”

古叶舟点点头,黄巢起义中杀人而食的事情他也知道,说他的军队因为没有军粮了,就将杀死的人用石臼舂烂。做成人肉饼子,供给兵士食用。只不过他不知道这些记载是不是真的。

曾镖头接着说道:“听说这黄巢的习惯是到处走,到处杀,走到哪里杀到哪里。,在以往他还没有攻占长安称帝之前,就是这样,派出人手住处购买粮食,一旦购入了大量的粮食,他就会带大军往那里杀。他们起兵谋反之后,抢掠的大量的金银。买粮食的钱财有的是。而事前买粮食,也比较容易买到。要是大军杀去了。那些人就会把粮食转移走。这是他的一种习惯。当年他大军从桂州出发,乘大筏沿湘江顺流北上,攻克潭州,进逼京城时,沿途便曾转战到过我们这里,所以这一带他们非常熟悉。”

“这黄巢可还真够狡猾的。”古叶舟回到自己最关心的话题,“这刀疤脸现在在哪里,有消息吗?”

“还没有,他行踪不定,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古叶舟道:“总镖头安心养伤,现在城里灾民的暴乱已经平息了,正在满城搜查山贼。所以山贼可以利用的时机已经丧失,短时间里他们应该不会卷土重来的。”

“嗯,镖局里的事情,麻烦先生协助小女料理。行吗?”

“行啊,我听从总镖头的吩咐。”

古叶舟不敢打扰太久,告辞出来,回到了住处。

宁三妹正担心父母他们怎么样了,古叶舟便说自己去看看。他这时候还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粮食,不知道是不是被山贼抢走了。

他独自出门之后,先来到了米商胡旺海和邱富足家,两家果然都遭到了山贼的强攻。好在这已经是第二次山贼袭扰县城,此前两家米商都已经事先有了准备,一方面扩充的家丁护院人手,重金聘请了不少江湖好汉帮忙,同时还重金打点了县城里的驻扎的唐军。所以,山贼抢掠他们两家的时候,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同时,官兵也很快赶去增援,山贼也就没有能得手。

古叶舟知道粮食安全之后,这才舒了一口气。来到城隍庙找到宁父,宁父正坐在地上流泪。

原来,宁父见到儿子被守护银库的官兵用箭射死之后,他就逃了出来,最后躲在了雪堆里。等到四下里的喊杀声都停止了,官兵已经控制了县城,他这才爬了出来,不过这几个时辰的冰冻,已经差点将他冻僵了。哆哆嗦嗦出来,便去衙门里找自己的儿子。

他到了衙门,衙门口已经被官兵把手,正一具具的尸体从里面搬运出来,扔在衙门前的坝子里。这些都是闯入县衙抢劫粮食银钱被杀死的灾民。

宁父赶紧去辨认,在死人堆里发现了自己二儿子的尸体,而且,一身的衣服都已经散开了,似乎被彻底地搜查过,不由得心中一紧,因为他们的田契有一半是存放在儿子身上的,赶紧又仔细的翻找了一遍,果然没有发现一张田契,急得他跺脚大哭。

哭了一顿,他也不把儿子的尸体背回去,因为就算是背回去了,也没有坟地安葬,那么大的积雪,一个人也没有办法安葬,只能就这样留在这里。

他悲悲切切回到城隍庙,坐在那里又哭了一场,既伤心儿子的,又伤心一半的田契都被人搜走了。拿走田契的人,肯定不会自己去耕种的,会卖给别人,这样转手卖过几次,等到可以耕种的时候,真正的耕种的人,很可能已经不是偷走田契的人,而是花了钱买来的,他也就不能让他们退还了。也就是说,这一半的田产,只怕是就这样泡汤了。

他正哭得伤心,古叶舟来了,问了情况,他不敢说他们是冲进衙门去准备抢银库的时候,二儿子被乱箭射死了,只说是被山贼杀死的,尸体放在衙门口。

古叶舟心中黯然,说宁老二的后事自己会料理,宁父非常的感激,古叶舟这才回到了镖局。

古叶舟告诉宁三妹说她二哥被山贼射死了,宁三妹放声大哭,要去探望,古叶舟取了一些银钱,陪着她回到城隍庙,见到了宁父。路上,古叶舟已经请了棺材铺的伙计,运了棺材来,一起到衙门前,找到了宁老二的尸体,装进棺材里。

因为现在天寒地冻,积雪又很深,实在不好下葬。于是,便跟先前的宁母和宁老大一样,入殓后厝葬在了城里佛家寺庙清心寺里。

一直忙碌到了深夜,这才安顿好。古叶舟本来提出让宁父跟自己和宁三妹一起到镖局居住,可是宁父不愿意,说了不能靠女婿生活,那会被人不知道怎么耻笑了。反正自己还有一半的田产,以后可以种地养活自己。实在没有吃的,再找他们求援。

听他这么说了,古叶舟也就不好勉强。便拿钱帮他租了一间房子给他住,他也就不必再流落街头了。

这一夜,宁三妹蜷缩着古叶舟的怀里流泪,哭了一晚,到了第二天快天亮的时候才昏沉沉地睡着了。

宁三妹的二哥刚刚死,而镖局曾镖头家也在办丧事,古叶舟和宁三妹两人也不好大操大办他们的婚事了。可以因为要赶在过年之前成亲,要不然要守孝三年,而距离过年只有几天的时间了,不能再拖延,所以,两人商量之后,决定就简简单单地把婚事办了。

跟曾镖头夫妻商量之后,曾镖头当即表示,儿子的丧事拖后一天再发丧,先办古叶舟和宁三妹的婚事。

这样,古叶舟他们赶紧的让刘媒婆帮着操办,这刘媒婆拿了古叶舟的钱,办事也很利索,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把一切都张罗好了,因为宁三妹的家已经毁于山贼手里,他现在就跟古叶舟住在一起,也就不存在迎亲的问题。只是在镖局里古叶舟他们的住处张灯结彩,请了几桌酒席,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了。

谭县尉因为得到古叶舟的救护,在那次灾民暴乱中幸免于难,而他的妻妾都被乱民蹂躏致死,一个儿子也被打死了,他悲痛之余又非常感激古叶舟的救命之恩,所以得知古叶舟办婚事之事,便不请自来,亲自登门祝贺,送了一笔厚礼,还写了一个恭贺的卷轴条幅给了古叶舟。

这谭县尉虽然是个贪得无厌的大贪官,这笔字却写得不错,但古叶舟并不领情,他一走,古叶舟就把卷轴扔在炉灶里去了。

因为掌印县尉亲自参加,所以城里不少官僚乡绅也跟着来捧场,原本只办了几桌的酒宴,不得不增加到了十几桌,贺礼也收了不少。好在镖局厨房人手多,临时加酒宴倒也不成问题。

吉时到了之后,司仪领着二人拜了天地。把新娘子送进了洞房。

古叶舟却留下给亲朋好友敬酒。

莫槐香夫妻也来参加了婚庆,莫槐香心情不好,很快就喝高了。也不顾丈夫就在身边,一个劲地跟古叶舟说话。说父亲的事情,说这些日子的苦难,一边说一边哭。古叶舟只好陪着,直到天黑,这才安排了镖局的马车把他们送了回去。

第122章接下这趟镖

宾客都走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古叶舟来到了他们的洞房,里面一对大红喜烛红彤彤地照耀着,宁三妹戴着盖头坐在床边,古叶舟轻轻揭开,露出了她娇艳无比的容颜。只是眼睛里还噙着泪水。

古叶舟疼惜地抱住她,温柔地亲吻她,这才渐渐让她俏脸上的哀愁少了很多。拿来合欢酒两人饮了,吹灭了红烛,宽衣解带上了喜床,放下了丝绸罗帐,盖上大红鸳鸯被,共赴巫山**。

宁三妹初经人事,不知道该怎么同房。古叶舟已经是过来人,温柔缠绵教她该怎么做。宁三妹冰雪聪明,一教就会,很快便落红点点,暂时忘却了悲伤,娇羞无限地跟着古叶舟融入进了温柔乡中。

一夜说不尽的缠绵悱恻,浓情蜜意,直到天明。

第二天,曾镖头给儿子办丧事,所以一大早便把古叶舟他们屋子外面的披红挂彩都撤了,只留下他们屋里的披红还留着。

曾飞松已经跟戚家娘子有了婚约,眼见她稍稍好一些了,便也跟曾镖头说了这件事,曾镖头同意他跟古叶舟他们同一天成亲。

因为戚家娘子是二婚改嫁,又没有娘家人,所以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请了媒婆合了八字,主持拜了天地,只请了镖局的人吃了一顿酒席,也就算成亲了。

曾飞松想不到自己江湖飘泊,居然还有成家的一天,很是高兴,对戚家娘子很是关爱。因为戚家娘子身体重伤还没有痊愈。所以两人并没有圆房。只是住在了一起了。

——————————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

不过,暴雪已经下了十多天,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地上的积雪都已经盖住了窗户,除了主要街道衙门组织人手清扫了积雪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已经被大雪堵住了。尤其是小胡同,居民从大门出不来,只能从房顶开一个天窗出来。再踩着深到大腿的积雪出去买吃的。

而粮价因为连续这十多天的暴雪,加上过年的缘故,继续地飞涨,已经翻到了下雪之初的五倍!

几乎所有的铺面都关门了,旧货市场更加的热闹,因为连日暴雪,城里很多的居民都断粮了,只能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换取粮食。所以,到旧货市场上卖东西的居民比先前更是多了几倍。东西的价钱也更加便宜了。到旧货市场买东西的买主。除了倒腾买卖的商贩之外,就是龙彪这样的富家子弟。这些天。他已经偷偷地把家里仅有的两个月存粮拿去置换了很多的值钱的古董。对此,龙老太爷多少有些担忧,不过看见儿子买进来的东西都是非常的便宜的宝贝,非常的划算,所以也就没有阻拦。

马大麻子家却对这些不太感兴趣,他把大部分的粮食都变卖买下了莫家的田产,只留下了五个月的口粮,但是,他判断这大雪很快就会停止,那时候粮价会下跌而田产会狂涨,趁着这个机会,他大肆购买田产,而他也没有什么钱财了,有的就只有那五个月的口粮,为了买下田产,马大麻子变卖了四个月的口粮,又买下了大量的田产。由于他能卖掉的粮食比较多,所以买下的田产比龙大老爷家多得多,成为了村里田产最多的人,他心里很是满意。

这样一来,马大麻子家和龙老太爷家都只剩下了一个月的口粮。不过他们都不太紧张,因为他们跟城里的米商关系都不错,不愁借不到粮食。

城里灾民暴乱,被杀死了很多人,到处都是愁云惨淡的。除夕到了,而除了少数一些大户人家之外,其余的人家都在为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而发愁,也就没有什么心思过年了,城里并不热闹,死气沉沉的。

而镖局子里因为要办丧事,这年也就过不了了。

大年初一这一天,镖局来了一个大主顾,是一年前就已经告老还乡的县衙主簿范老爷,要带着家小返回故里灵台县。范老爷的故乡不远,只有三天的路程。不过,因为连日的暴雪,道路很难走。

因为他们这一带在闹匪患,他担心路上被山贼打劫,所以便找到了城里唯一的这家镖局子。

曾镖头重伤躺在床上,不过听说原主簿范老爷来了,要托镖,便强撑着起来相见。

范老爷见到曾镖头被女儿搀扶着慢慢走进来,不由大吃了一惊,忙问道:“总镖头这是怎么了?”

镖局子的总镖头受重伤这件事情,镖局子是作为机密不对外说的,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包括这位原主簿范老爷。

曾镖头故作轻松,微笑道:“没事,下雪路滑,摔了一下,将养几天就没事了。”

范老爷这才释然,道:“我要请总镖头护送我一家老小回故里,免得路上被山贼抢掠,要是总镖头贵体有恙,这还麻烦了呢。要是没事就好。”

曾镖头一听,不由暗中微微皱眉,低声道:“范老爷,最近山贼猖獗,已经连续两次潜入县城抢掠烧杀,这个时候离开县城返乡,着实危险啊。莫不如等官兵剿灭了山贼,再回去不迟啊。”

范老爷苦笑:“我也知道这个,只是,家中老父已经八十多了,前日里来信说病倒了,只怕是没有多少日子,所以,想尽快带着妻儿回去尽尽孝心。再说了,现在朝廷主要的兵力都用在了对付黄巢逆贼上面了,根本没有能力抽调出兵马来剿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