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943章

将血-第943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子孙,清洗了契丹王的心腹,成为了西辽的主人。

而南边的党项人。。。。。。连只知道放牧,养育儿女的牧人苏哈。都觉着有些奇怪,好像眨了眨眼的工夫。曾经占据着辽阔的土地,强大的好像没有人可以战胜的党项人就没了。

汉人好像只用了草原一个到两个季节的时间,就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党项人,并把党项人像牛羊一样驱赶着,大量的杀死在逃亡的路途之上。

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像风一般的传遍了草原。

作为离党项人很近的草原部族,苏哈还听说,那些残余的党项人在黑山附近徘徊,他们像流浪的鬣狗一般,被汉人追的四处乱窜。

对于那个强大的汉人国度,苏哈称不上有多了解,他有些羡慕,但也有些痛恨这些汉人,因为现在他们艰苦的日子,都是这些汉人造成的。

他们正在失去草场,因为战争的脚步逐渐临近,部落贵族们不断的征召战士到主部,每年上缴的羊马,也越来越多。

像他这样不是奴隶,又不是贵族的牧人,是最难受的一群人。

从前年开始,他们这个不大的部落中的年轻人,就都骑上战马,跟着主部的使者,去到不亦鲁黑汗身边,准备跟东边儿的部族打仗了。

去年春天的时候,回来了几个,让整个部落都松了一口气,但苏哈的两个成年儿子,却都不见踪影,问过才知道,他们都随着大汗去了西边儿,正准备和契丹人交战。

部落里最有见识的长者,跟苏哈说,东边的敌人太强大了,不如跟混乱的契丹人交战,抢夺他们的草场,可以暂时远离东边那些恶狼。

苏哈觉得挺有道理,但一想到两个儿子在准备跟敌人厮杀,不知能不能回到自己身边,苏哈就一阵阵的揪心。

所幸的是,去年很平静,大家都在不由自主的往西迁移,和契丹人的战争也没打起来。

但这个部落的人们,日子却越来越苦,苏哈这样的老人,已经感觉的到,一场战争恐怕是不可避免了,也许是跟东边的敌人交锋,也可能是跟契丹人,至于对手到底是哪个,那就只有天神知道了。

如果说只有战争的威胁,作为部族中还能拿得起弯刀的人,苏哈并没有多少畏惧,为了自己的儿女,为了自己的草场和羊群,跟敌人作战,是每一个部民都不会拒绝的事情。

即便战死,也将进入天神的国度,得到天神的青睐。

但随着战争的临近,部落贵族们开始借助大汗的名义,拼命的压榨

这让苏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草原上的规则,一直就是如此,不是他一个牧民能够改变的了的。

他也只能时不时的发几句牢骚,口头诅咒一下那些该死的家伙罢了。

不过,就算他这样的普通牧民也知道,当越来越多的人失去赖以为生的羊群,变成一无所有的奴隶,那么大汗再英明,又有什么用呢,还会有人为他拼死作战吗?

苏哈露出苦笑,这些事情,不是他该想的,他应该仔细算计一下,怎么度过今年的日子,可以借着放牧的机会,偷偷的带着家人,离开这里,去神山脚下找一个地方安居。

不过,随即苏哈便抛掉了这个念头,只凭他一家人,是没办法在草原生活的,羊群也禁不起这样的长途跋涉。

而部落的年轻人,现在都在主部那里,他们走了,会让这些年轻人成为主部泄愤的对象,多数要被拖死在马尾巴后面。

苏哈觉得有点冷,紧了紧破烂的皮袍子,远处传来一声狼嚎,苏哈紧张了一下,手不由自主的握住了马鞍子上的弓箭,警惕的看着四周。

这个时节本就不是放牧的季节,应该再等些日子,等草长的再丰茂一些,而且,现在的狼群和鬣狗,都已经饿的受不了,是草原上放牧最危险的时候。

但没办法,羊羔需要更多的进食,才能长的更快些,以保证在秋天到来之前,生下更多的羊,不然的话,冬天的时候,苏哈不知道,自己一家人会不会躲在帐篷中挨饿。

座下的老马不安的踢着蹄子,嘶鸣不已,苏哈不停的拍着马脖子,但老马却越来越是躁动。

本来还在担心狼群的苏哈,猛的一惊。

顾不上别的什么,苏哈翻滚着溜下了马背,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地面在不易察觉的颤动,那隐约传来的声音,让苏哈脸色逐渐苍白了起来。

很多马,很多很多马,在东边,应该不算远了,东边是敌人,敌人来了。。

苏哈猛的跳了起来,他的脸像死人一样苍白,但他的动作却像野兽一样敏捷,和他的年龄一点也不相符。

他瞪着眼睛,麻利的跳上马背,老马早已按捺不住,一下就窜了出去,这个时候,苏哈对他的羊群,再没有丝毫的珍惜之情。

比狼群更加可怕百倍的敌人来了,也象征着战争的到来,每一个草原部族的部民,好像都在为这一刻做着准备,苏哈也不例外。

当战争将要到来的时候,其他什么就都不重要了,他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的弯刀和弓箭。

风声在苏哈的耳边吹过,他的眼睛却睁的老大,手里死死握着弓箭,随时准备和敌人战斗。

但很快,他就绝望了,前方出现了一些黑点,一些黑点显然也看到了他,调转前进的方向向他围拢了过来。

苏哈拼命的催动着心爱的老马,并抽出箭矢,搭在了弓弦之上。

他老了,耳朵不如年轻的时候好使,不然的话,他将能更快的听见敌人到来的马蹄声,也许就不会让敌人出现在自己前方。

但苏哈还有力气,能够拉开弓箭,能够舞动弯刀,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杀死他,他要给部落报信,让部落有所准备,也许。。。。。。还能逃出一些人。

但苏哈忘了,能够游弋在大军之前的战士,必定是部族中最勇猛的那些战士。

近了,更近了,苏哈已经张开弓箭,准备射出箭矢。

三个人,射死一个,需要马上躲避,也许能冲过去。。。。。。

但随即,苏哈就陷入了绝望之中,他已经能看得清敌人的样子,马上的骑士们骑着的马,和他差不多,长相,也和他差不多,只是这两样都要比他年轻的多。

但他们身上。是甲胄,没错,就是甲胄,苏哈看到过部落中几位贵族老爷的珍藏,从党项人那里换来的皮甲,坚固而又华美。

像他箭筒中,以狼牙作为箭头儿的箭矢,在五十步之内,都穿不透这样的皮甲。

在苏哈的印象中,只有那些身份尊贵的大人物儿,才会穿的如此奢华,但三个“大人物”会来围追堵截自己吗?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战争

战马悲嘶,苏哈在空中翻滚着,被甩出老远。

苏哈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并未受多大的伤害,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他,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自己的马被敌人射中了。

他也知道,对面的射手,也非自己能够匹敌,更知道,对方拿着的弓箭,射程比自己的要远的多,还知道,对方的马速也非常的快,这意味着对方骑乘的马很好,非常好。

他几乎是本能的判断出了这一切,并本能的在还算松软的地上滚了几圈,卸去力道,并毫发无伤的一跃而起,也没判断错方向。

他下意识的再次想要拉动手中的弓,却发现弓已断折,于是他扔下残弓,在腰间掏出匕首,死死的盯着急速奔驰而来的敌人,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

草原人的彪悍勇猛,在这一刻,被老苏哈诠释的淋漓尽致。

但这样的反抗,再没有什么用处了,套索从远处飞来,准确的套在他的身上,将他拉倒在地。

三个骑士发出近似于欢呼的吼叫声,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像东边奔驰而去。

在他们的后面,几个黑点跟随而来,这显然是一个十人队,草原战争中最小的作战

很快,苏哈就被拖着回到了方才放牧的地方,羊群依旧还在,只是它们的主人已经遭了厄运。

骑士们并未停留,呼啸着继续向东奔驰。

苏哈在地上拖行,他努力的扬起脑袋。以避免受到致命的伤害。很快。他的皮袍子便被拖的破破烂烂,他知道,再这么下去,他一定会被拖死在草原上。

但不久,前面的骑士便放慢了速度,后面的几个黑点终于追了上来。

他们大声的呼喊着,苏哈虽然被拖的头晕脑胀,但还听的出来。这是鞑靼人的口音,这确实是一群敌人。

不过显然,敌人并不想马上杀死他,而他也明白,敌人正在像他们的大军靠拢。

很快,他的猜测就得到了验证。

大地颤抖了起来,越来越明显,苏哈努力的在地上翻了个身,扬起脑袋,望向远方。

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速度并不太快,但却像潮水般涌过来。让面对它的人,望而

隆隆的马蹄声,就像草原的春雷,从天边滚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威力。

这无疑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苏哈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战士聚拢在一起,即便是处境如此悲惨,但苏哈还是受到了感染,他想,如果可能的话,他很愿意加入这样一支大军的,因为他觉着,他们的大汗,也许根本无法战胜这样一支大军。

捉住苏哈的骑士们终于停了下来,他们翻身下马,一边安抚着躁动的战马,一边分出两个人,来到苏哈的身边,粗鲁的将套索在他身上绕了几圈,死死勒紧,并将他身上一切多余的零碎都搜了出来,扔在地上。

然后才将苏哈扔在马背上,缓缓向大军迎了上去。

大军越来越近,各色旗帜在大军上空飘扬,天地间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只剩下了沉闷的马蹄声。

一队队强壮的草原战士策马奔驰而过,并没有在这一小队骑士身边停留,甚至没有人说话,而光从服饰上,苏哈也很难分清,他们属于东边哪个强大的部族。

沉闷的杀气,让曾经参加过大汗的军队,并为之作战的老苏哈感觉到,这一支大军,和大汗的军队有些不同,但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老苏哈也说不上来。

很快,他便被带到一杆大旄之下,大旄上的旗帜,苏哈瞟了几眼,看清上面画的是一只仰天长啸的苍狼。

拉乌尔汗木华黎。

这个已经威震草原的名字,在老苏哈心中划过。

以苍狼为旗的蒙古统帅,为诸部推举为拉乌尔汗,众军之主,东边草原上,最具权势的贵族之一。

同时,也是汉人最忠实的鹰犬。

当然,苏哈没有看到那位尊贵的大汗的身影,捉住他的骑士,大声喊了几句,便掉头而去。

之后,苏哈便被带到了大旗一侧,他看到了一群和他命运差不多的人,都被绑在马背上,随军而行,而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被陆续送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断有人盘问苏哈部族的情形,老苏哈温驯了下来,知道什么就说什么,还就势不断为自己的部落乞求宽恕。

这就是草原上的规矩,他们作战勇猛,往往只要还握得住弯刀,就会不死不休,不过一旦成为敌人的俘虏,便不再有什么忠诚可言了,无论敌友,也不会将这视作背叛。

包括老苏哈在内,这里所有被捉住的人都明白,战争开始了,在草原上最不适合征战的季节,战争来到了这里。

在飘扬的狼旗之下,木华黎听着部下的禀报,并不断发出命令。

在他的旁边,一个黑瘦的汉子,正在拿着一卷羊皮,不断的在上面描摹,标注着什么。

他叫李之问,一个汉人,他曾在河东入幕河东宣抚使府,曾做过大将军赵石的随军书记,在草原游荡数载之后,终于回到了云中草原,并来到木华黎面前,并让木华黎很快决定,在春天开始消灭不亦鲁黑汗的战争。

因为这位颇有传奇色彩的汉人,带来了一张张图鉴,上面标注的则是西边许多部族的宿营地点,连不亦鲁黑汗诸部过冬的几处地方,都有所标明。

这是草原战争最好的导火索,增强了木华黎一战而定的信心,不用再在广阔的原野上搜索敌人的踪影,也许只需要一场大战,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了。

这会让战争变得分外简单,因为中部草原的部落联盟是强势的一方,包括木华黎在内的部族首领们,都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他们都希望看到一场决战的出现。

前年的战争,让各部都有所损伤,但在南边大秦的支持之下,各部有了最坚强的后盾,并可以连续的发动战争。

即便是在春天这样一个季节,也可以聚集数万人马,这在草原战事当中,是绝对不常见的。

而这一切,在得到大秦的支持之下,却轻易的出现了,而且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人的不满,羊群,战马的损耗,已经不在许多人考虑范围之内。

只要战胜敌人,可以从大秦那里,得到更多

所以,这个春天,木华黎征召了各部三个万人队,又有从大同过来的五千骑军,加上李刑部下常驻于草原的两千骑兵,勉强组成了一个万人队。

而在南边的大将王览,也将带领自己一部,越过黄河,从南向北推进,最终和大军汇合,这样的力量,不是不亦鲁黑汗所部的乃蛮人残部能够抗衡的了的。

尤其是决战,木华黎坚信,一旦决战开始,不亦鲁黑汗聚集再多的战士也是无用,以汉人铁骑冲阵,以草原部族骑兵游弋策应,任何草原部族的军队,在这样的大军面前,都将无所适从。

除非,像西夏人那样,在一处固守,以骑战而论,汉胡相合的战术,在草原上将没有任何人能够匹敌。

。。

“这里的水源很少,看来我们很快就能看见不亦鲁黑汗的黑旗了。”

当晚宿营,已经在其身上找不到多少汉人影子的李之问,大口撕咬着羊腿,一边笑着对木华黎道。

帐篷中其他两个人也都点着头。

已经成为乃蛮汗王的鲁乌尔阿拔,正在拿银刀片着羊肉,看上去比以前斯文许多,但和真正的贵族相比,他的底蕴还浅薄了一些。

作为乃蛮人的汗王,他需要考量的事情,要复杂的多。

本来,今年的战争,已经不需要他这位汗王亲自带兵前来了,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自己带兵前来汇合。

因为这是征伐乃蛮部另外一位汗王的战争,他不能不来,不然的话,战后这些乃蛮部族,很可能被其他几部瓜分干净,不会给乃蛮部留下太多。

而且,这个冬天之前的季节,在南边汉人的都城传来的消息并不美好,他没有得到一位身份尊贵的汉人皇族可敦,而克烈部的王子,那个像奴隶一样粗苯的家伙,却好像得到了汉人皇帝的亲睐。

他知道,这里的原因不是乃蛮人不够忠诚,不够强大,而是因为那位尊贵的天神使者,与鞑靼人和蒙古克烈部更加亲近,在血脉上联结的也更加紧密。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比如说,和拉乌尔汗互送礼物,在适当的时候,结为安达。

比如说,生下一位足够聪慧,而又美丽的女儿,在将来的某一天,与那位能够决定各部命运的人联姻。

再比如说,尽可能多的参加汉人引起的战争,获得更多的战利品的同时,让汉人知道,乃蛮人是他们在草原上不可或缺,又最为忠诚有力的盟友。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战争(二)

(求点月票,不为别的,只为能数据好看点,阿草依旧努力中。)

“不亦鲁黑如果敢和咱们决战,我一定会杀嘿嘿,杀死一位汗王,草原上好像很久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鲁乌尔阿拔嘟囔着,引起其他人的笑声,确实,无论草原上人争斗多么凶狠,多么激烈,汗王们多数不会战死在当场,可见,这都是些上天护佑的人。

李刑呵呵的笑着,擦了擦手上的油腻,“如果他聪明的话,事先退到山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