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671章

将血-第671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部落勇士,就这么丢了差不多一半。

这还不算,那支异族人的骑兵,用难以置信的战术,将另一支千人队拦腰斩断,而他们,却毫无办法,那支骑兵,就像浑身长满了尖刺的刺猬,让人无从下手,他相信,即便自己带领着勇士们冲向这支骑兵的软肋,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太多的伤害,更可能的是,给自己的千人队带来更大的损伤,甚至会全军覆没。

所以,他当机立断的下令撤退,等到看不见战场的影子,他收拢队伍,才发现,整整少了一个千人队,这才刚刚过去多少时间啊,只是一个冲锋而已,乃蛮人英勇的战士,便将热血洒遍了战场,想到这个,他心里由衷感到了几许。

他想回去告诉将军,这支异族人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好似不可战胜,但他知道,他不能这么说,如果这么说了,就算将军相信他的话,他的头颅也将不再属于自己

满怀激昂而来,但现在却惊魂未定的战士们,被他收拢在一起,竟然没有人责怪他的鲁莽和轻率

但当他们回到战场的时候,所发现的一切,即便是冷静如鲁乌尔阿拔,也将那丝畏怯抛了个无影无踪,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带领自己的战士,将这群魔鬼杀死在草原上。

(四更,求月票,保底月票啊,兄弟们)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九十三章惑敌(继续求月票)

接下来的两rì里,乃蛮人的袭扰便再没有停止过。

而大将军赵石也不再派出jīng锐的秦军士卒对付这些乃蛮骑兵了,一队队鞑靼人被派出去,与乃蛮骑兵纠缠,厮杀。

实际上,这样的sāo扰对于如今的联军来说,并无多少困扰之处,骑兵袭扰,对于满是骑兵的联军作用并不明显,若换了是步兵,这种战术定然会让步兵寸步难行,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了,若无险要之处据守,并粮草充足的话,多数要被拖死在草原上,这也正是自古以来,胡人对付汉家军伍的常见场面。

但如今嘛,乃蛮人即便化身成为狼群,环伺左右,但效果并不大,一队队的鞑靼骑兵被派出去,将他们驱离大军左近。

或是在空旷处,上演一番追逐,厮杀的戏码,除了让草原上多出许多尸体之外,并无任何意外发生。

当然,在这种不停的袭扰之下,乃蛮人在年轻的鲁乌尔阿拔率领下,还是好像找到了这支联军的弱点所在。

那就是位于大军两翼的鞑靼人,和秦军行进间也保持的森严无比的阵型相比,他们的阵型杂乱而无序,很容易便会发现,他们更加容易被挑衅,也更加容易被击败。

一下,乃蛮人便从这些鞑靼人身上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能够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在与鞑靼人交战中,也渐渐恢复了过来。

许多人都在想,这才是熟悉的草原勇士嘛。在追逐中缠战,在缠战中互相追逐。箭矢在大量的消耗,马蹄声骤然响起,却又骤然减弱,付出的代价却并不多。

与秦军遇敌之后,那种一往无前的冲锋比起来,这种四散追逐,你来我往的厮杀,才是乃蛮人最熟悉的场面。当然,在这样的厮杀之下,他们也表现的更加的灵活,更加的有纪律一些,不过,这是跟鞑靼人相比罢了。

乃蛮人的sāo扰并未阻挡住大军的脚步,漫山遍野的大队骑兵。好像不可阻挡的洪流一般,坚定的漫过草原,向额拉姆河靠近,也离他们预定的战场越来越近了

三天很快便过去了,乃蛮人也终于停下了自己的脚步,鲁乌尔阿拔无奈的瞅着渐渐南去的庞然大物。三天的时间,在他们来说,好像过去了三年。

围绕着这样一支随时可能暴走的可怕军伍,他用尽了所有的法子,时刻提防着对方疯狂的反扑。让他感觉,自己就好像在戏弄狮群的狼群。一个不小心,随时随地便可能成为狮子的口中餐一般。

那些异族人战士,也再未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好像经过那一场正面的较量之后,便对他们失去了兴趣一般,让年轻的乃蛮勇士从未感觉自己如此的软弱无力,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轻蔑,也让他倍感羞辱。

四个千人队,如今也只剩下了两千多人,一张张疲惫的面孔映入他的眼帘,三天的时间,便让这些勇士如此的疲惫,愤怒和仇恨,也不能再支撑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了,鲁乌尔阿拔无奈的下达了就地休整,等待大军到来的。

“加快行进速度,今晚在二十里外扎营,明rì进入。”大军之中,赵石沉声下令道。

随着赵石一声令下,大军骤然间便加快了南去的步伐,鲁乌尔阿拔听到这个消息,年轻的乃蛮人第一个念头便是,敌人在逃窜。

一切好像也都有了解释,之前敌人徐徐后撤,也许是怕大军追上来,随时做好跟大军交战的准备,但现在没有了威胁,sāo扰也停了下来,敌人定是觉得路途上再无阻拦,敌人也不可能追上来,所以才加快了速度。

敌人确实是想要撤兵了鲁乌尔阿拔不由自主的在想。

随即,年轻的乃蛮人果断下令,率领自己疲惫的部下又追了上去,一定要拖住他们,若是让他们过了额拉姆河,在对方驻扎,大军将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冲过河去,额拉姆河的河水必定会被乃蛮勇士的鲜血染红。

而一旦想起那些异族人冲锋起来的可怕气势,鲁乌尔阿拔便浑身发凉,一旦大军冲过河去,又被敌人如此的冲上一遍,很可能会全军崩溃,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压制,他浑身战栗,心里只剩下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拼死拖住敌人,在额拉姆河北岸,与敌人

当然,他更没忘了,派人给可克薛吾撒卜勒黑将军送信,备述自己所想,他能想象的到,在损失如此惨重之下,之后又改变主意,那些首领贵族们会以怎样的眼神来看待自己,但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最终让人转述于将军的,便是建议将军,立即带兵尽快赶来,再等下去,将很可能失去决战的机会,只要敌人守住额拉姆河沿岸,想要战胜他们,就很困难了,而且很可能会被这个凶狠的敌人反咬上一口。

实际上,在接到鲁乌尔阿拔传来的口信的时候,乃蛮大军已经开拔,并行在了路上,而此时,可克薛吾撒卜勒黑的麾下,已经聚集了六万多乃蛮战士。

乃蛮部的强大,在这一刻也终于显示了出来,他们还有数万jīng锐在和克烈部作战,而短短时间之内,就已经聚集起了如此众多的战士,只此一条,便可以称之为草原上当之无愧的。

如果倾力而为,乃蛮部可以调集起来的战士,将有数十万众,当然,像这样的草原大部,即便是在生死关头,也不可能调集全部的战士送上战场。

就像汉人征战一般,当jīng锐损失殆尽之后,很可能便会崩溃开来,不会有什么拼力一搏的机会,如果是那样的话,汉人调集的人数将更多,世间也早已没有其他各族立足的余地了。

所以,所谓的倾力而为,也不过是理论上说说而已,时代的限制,让世间各国,不可能将男人全部送上战场,这个规则,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都是不可能打破的,而越是强大,这个规律也越难以。

随着乃蛮人变得越加频繁的袭扰,大将军赵石的心情却越来越是安定,实际上,在草原上可用的战术并不多。

他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与胡人作战,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两点,一个便是要有向导,一个就是找到敌人主力,相机决战。

两条其实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找到敌人的踪影,然后想的才是如何击败

而乃蛮部,作为北方草原最强大的部族,没有多少逃避的机会,他们不像蒙古诸部,从弱小一步步壮大而来,他们会更加的大胆,与敌人决战往往不会考量太多,也没有退后的余地,因为他们的草原,太广阔了,这是他们强盛的原因,也是他们的拖累。

而蒙古人在强大之后,其实也会如此,强大的部族,总是会想方设法的与敌人展开正面的较量,那是一种心态,与战术无关。

不管怎么说,决战即将到来,赵石隐隐有些兴奋,号令全军,再次放缓了些速度,但此时,他们距离预定的战场,已经很近了,再慢的速度,也将在第二rì,进入那片草原,就是不知道,乃蛮人的大军,能不能及时赶上来。。。。。。

不过那已经无关紧要,只要敌人也在寻找决战之机,便不会放过这样一处骑战的好地方。

当然,这里到底是谁的葬身之地,还无法确定,不过双方都有击败对手的信心,这是无可质疑的。

如果先自怀疑能不能战胜对手的话,未战也就先输了一半,也许那样的话,也就是没有这一场决战了

示敌以弱,惑敌耳目,诱使敌人前来,以逸待劳,很简单的战术,在汉人征战当中,已是用烂了的,不过越简单的战术,往往也最有效,很多战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很多时候,明知道有可能是敌人的陷阱,但为了求得胜机,一些将领也会毫不犹豫的跳进去,这就是战阵搏杀,将领的每一个决断,都有可能让战争走势变得不同,男儿用命,jīng彩之处,也正在于此。

当秦军慢慢退入这一片广阔而又平整的草原地带,铺天盖地一般的乃蛮骑兵纵马奔驰,衔尾而来。

秦军慢慢在这片草原南边停下了脚步,开始休整,与此同时,各部频繁的调动也在进行,这是最后的准。

一场大战,已是不可避免

(月票,月票,呵呵,好像这个越凑热闹的太多了,新书一本接着一本,怎么都跑历史这里来了,让人感觉很拥挤啊,但也不能留情,爆了他们的菊花。。)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九十四章战前(继续求月票)

秦军在距离额拉姆河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这是他们早已选定好了的战场,不管乃蛮人会不会追过来,他们都会在这里停上一段rì子。

大将军赵石以及他麾下的将领们,已经预测了大战开始前的所有结果,最糟糕的,无疑是乃蛮人大军并未来到这里,而是随时随地的牵制秦军的行止,然后派骑兵南下,去鞑靼草原上进行掳掠,并渐渐切断秦军的退路。

那样的话,联军只能无奈撤兵,rì子拖延一天,便离溃败近上一点,到得大军粮草不济的时候,还没有退到南边,等待联军的,将是一场屠杀。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但种种迹象表明,乃蛮人是不会容许联军再次渡过额拉姆河,向南边退却的。

乃蛮人作为草原上最强大的部族,他们有着自己的自尊心,而这种自尊心换一个说法的话,很可能便是自大狂妄。

所以,赵石相信,乃蛮人的大军,很快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个时候要做的,便是率兵击败他们。

而在这之前,还有许多的功夫。

当大军停止了前进,并扎下简陋的营盘之后,赵石随即将各部将领召集了起来,这才是战前最后一次军议,议的也再不是什么大略上的军情,而是纯粹的战术。

诸将纷纷请战,不必细表。

商议过后,赵石终于颁下军令。以鞑靼人为大军左翼,并将其分为三部。不鲁黑台一部在左,忽难一部在右,李刑率领大汗亲军护卫不颜昔班汗在后。

而大将军赵石给他们的军令就是,可以率兵突进,也可以与敌人纠缠,但谁若被敌军击溃,转身逃跑,那他就是鞑靼人的耻辱。不配流血而死。

而这一战过后,被击败的鞑靼人将不配再享有肥美的草原,因为这次失败之后,鞑靼人的荣光将彻底消逝在草原之上,他们要么会被乃蛮部吞并,要么会内附于汉人,鞑靼人这个称呼。将不会出现在云中云外的草原上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内乱的鞑靼人在纷乱的草原上,也许还有几许生存下来的机会,但被强大的乃蛮部所击败之后,将使他们最后一点家底也消耗干净,结果那还用问吗?

在jǐng告了鞑靼人之后。赵石随即令木华黎统领大军右翼,并将三千骑乘河西马的军中jīng锐交在了他的手上,作为突阵之用,给他命令也只有一个,尽快击溃敌军左翼。并突击敌军中军。

随即,赵石令王胜保统领中军。自己则率剩下的两千骑兵,坐镇于中军之后。

军议时间并不长,因为骑军作战,派兵布阵远不如步兵那么复杂,多数看的还是各部起兵将领们的临机应变能力。

数万骑兵的正面较量,赵石是没有经历过的,麾下的这些将领们,也是如此,也许,当今世上,也只有经历过十三翼之战的蒙古人,可以很自豪的说,他们曾经上演了一场旷世之战,当然,是只有骑兵的战斗。

所以,最终也没什么好说的,赵石只向众将说了两条,一条便是士气,临战之前,军中士气至关紧要,尤其是鞑靼人,赵石令不颜昔班回去便清清楚楚告诉下面的鞑靼战士,这一战对于鞑靼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知道这一点,鞑靼人战士们的作战热情会不由自主的高涨上来。

秦军将士这边就不用再说了,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数载之间,大小战阵经历无数,多数都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又有以为神明的大将军赵石坐镇,除拼死用命之外,还用说什么呢。

第二条,便是这一战的目的,这将是一场歼灭战,而非是击溃战,尽量的杀伤敌人,为了达到这一点,甚至可以不用计较伤亡,打败敌人之后,要尽最大的可能,将敌人歼灭在这里。

也就是说,一旦敌人溃败,联军将不用再顾惜什么马力,箭矢,还有什么战利品之类的东西,追逐逃敌,将他们杀死在草原上,将成为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最后,赵石脑中灵光一闪间,随即一把抽出佩刀,猛的将身前桌案一刀砍为两半,眼中带着再不遮掩,仿佛要溢出来一般的杀气道:“此战,不留降俘,不成功则成仁。。。。。。”

这个举动,无疑一下子便点燃了已经快要冒烟了众人的热血,一张张粗豪的面孔上,尽都涨的通红,眼睛中不可抑止的泛起了血丝,仿佛一头头择人而噬的凶兽般,大声的回应他们的统帅。

“不成功则成仁。。。。。。”

。。。。。。。。

而在此时,带着疲惫不堪的部下,与大军汇合的鲁乌尔阿拔,将战士交给得力部下统领,自己则毫不停留的来到可克薛吾撒卜勒黑将军之前。

如乌云般的大军正在涌动向前,可以说,自和西辽人交战至今,这是乃蛮部聚集的最大一支骑兵大军了,即便是和克烈部交战,也不曾动用过如此数量庞大的乃蛮骑兵。

可见,对于近在咫尺的鞑靼人,乃蛮部是如何的jǐng惕,而能征召如此众多的战士出征,也可见大汗是多么的愤怒。

当然,如此多的部落首领聚集到这里,最终的目的,恐怕除了为乃蛮部扫除敌人,并熄灭大汗的怒火之外,更多的还是觊觎于鞑靼人肥美的草原罢了,不然的话,即便大汗征召,各部首领们也不会如此快的带着部落战士来到这里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看着一个个矫健的身影骑马从身边掠过,一张张年轻而彪悍的面孔上带着兴奋以及点点狰狞的杀气。

尤其是如云般的骑兵带来的那种铺天盖地般的气势,让鲁乌尔阿拔震骇之余,终于慢慢的找回了信心,这样的大军,有什么人能够阻挡住他们的前进步伐呢?

满面尘灰,尽带疲sè的年轻乃蛮人,跪倒在将军的马前,羞愧的低下头,“将军,鲁乌尔阿拔辜负了您的信任,请求您给予他应有的。”

消息显然已经传开,一双双带着轻蔑之sè的眼睛,看着跪倒在地的鲁乌尔阿拔,若非身处可克薛吾撒卜勒黑将军的战旗之下,耳边又满是隆隆而过的马蹄声,说话都很费劲,他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