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557章

将血-第557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咱们理会得。”

年轻人们纷纷应和,热血开始上头,这些可以说是军中翘楚的年轻人,多数已经有了将生死抛之于度外的觉悟。

蔫狼开口,“今晚,就在今晚,趁着城内有些乱,咱们娘的,放火之后,大家往城北走,出不出得去太原城,就看老天爷了。”

年轻人们点头,没人多说什么,谁都明白,一旦火起,若不能趁乱出城,多数就得被金人搜出来,下场不问可知。

黑小子嘴chún抿出一道坚毅的弧线,心里却在可惜,要是这次人来的多些,非得能将太原城闹个天翻地覆?

天sè将暮之时,探查的人陆续回到废园之中,一如蔫狼所料,外面大军调拨,有些乱,正是行事的好时机。

破釜沉舟,却也不能失了谨慎,等到天sè黑下来,十几个人,分成两队,刘启升,蔫狼各带一队,瞧瞧翻出废园,往城西方向潜了过去。

其实,太原城内粮仓在唐时皆位于太原城外,这些官仓中的粮草除了供给太原城百姓之外,其余全为军用,实际上,其中一多半,皆为太原驻军军屯,而唐时朔方军的粮草输运,也有很大一部分要在太原大仓中调拨。

而到得唐末,契丹人南下,占据太原,这里也是北地粮草重镇,经过屡次扩建,太原城外城更形阔大,因辽人残暴,汉人义军此起彼伏,一些粮仓渐渐归于城内,到得金人西进,围太原,太原外围的粮仓在金人铁骑之下,被摧毁殆尽。

而到女真立国,以大同为西京,太原粮秣聚集的压力也被大同分担了出去,粮草少了,城外大仓也就没必要重建,于是,太原城粮草也就转到了城内大仓存储。

实际上,刘启升等人探听的情形还是略有不明,城东大仓之粮草,才为军用,城西粮草,皆为府仓,一部分供给城内百姓,一部分则为历年存留,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则为太原左近几支汉军的军粮。

另一个意外便是,城西粮仓的粮草并不多,按理说,城西粮仓中的粮草应该比东城粮仓多出不少,但实际上,汉军各部吃空饷的太多,加之官吏贪墨,倒卖粮食,等等龌龊门道,所以城西两处大仓的粮食,也只剩下三分之二不到,很有一些粮仓中是空的,而陈米更是占了其中半数,这里面的门道不用细数,金国到现在,处处的窟窿,这也只不过是金国官场的一个缩影罢了,连完颜和尚,独吉思忠这样励精图治的金国重臣,对这样的情形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就遑论其他人等了。

真要牵扯起来,不论太原,还是西京大同,甚或是上京,一大批的金国官吏都得掉了脑袋,要不怎么说积重难返呢?就是这么个意思了不然,独吉思忠何至于千里迢迢专来太原,阻完颜和尚出兵?为的哪般,还不是为了大军一动,粮草就可能跟不上,只因这不是太原一处的问题,金国各处官仓,皆是如此,太原这里还算好的,搁在别处,很可能粮仓中报说的粮食,根本就没有,粮仓都是空的。

只此一事,金国之腐朽就已可见一斑了的

而刘启升等人到了太原才多少日子?自然不会知道这些,不过就算知晓,到了这个时候,也不会再改了主意。

不说这个,单说黑小子带着七个人,一路有惊无险,直到深夜,才潜到了西城一处大仓所在,再等一会儿,蔫狼带着人也到了。

一群人藏在暗处,往大仓方向观瞧,这里人真的不少,灯火通明间,来来往往运送粮草的人不算太多,却也绝对不能说少。

大战在即,各部粮草调拨一直都在进行,尤其是今晚,大军出城,各部请调粮草的,更是繁忙。

不过话说回来了,人多是多,但也确实够乱,人喊马嘶之间,军兵,民夫混成一团,沸沸扬扬,直若闹市一般。

“混进去容易,怎么把粮仓都点了有些难”

“嗯,像这样的大仓,烧起来太容易了,不过一旦走水,救火的家伙什准备的肯定也不会少,所以这火头一定要多,让他们照顾不过来,只要真个烧起来,神仙来了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说的不错,老哥,你看咱们是分头行事,还是在一块儿,点了这处,再奔下一处?”

“还是分头行事吧,火一旦烧起来,金狗必有防范,下一处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分头行事好些。”

“成,那我带人去下一处,定好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咱们同时动手,我看之后咱们也不用会合了,立即带人去城北,能不能出去,各安天命,你看这么着可成?”

“好,小子保重,咱们过些时候再见。”

刘启升抱拳,“老哥也要珍重,这一趟若能出去,咱们就是过命的交情”

蔫狼重重点头,“到时老哥定要请几位兄弟痛饮一番。”

两拨人分开,蔫狼这里又耐着xìng子等了有一会儿,这才一挥手,一条条黑影从yīn暗处mō了过去。

这里的守卒本就已经忙的昏头转向,又值深夜,值守军兵都在打着瞌睡,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人在太原城内纵火。

黑暗之中,一条条黑影如入无人之境般进了来,悄无声息的放倒几个守卒,换了衣服,举着火把,大摇大摆的巡视各个仓房,火油之类的东西在这个地方不好找,但架不住干草多啊。i

夜晚之间,七八个人在混乱的大仓左右忙碌着,没人发觉,没个仓房yīn暗之处,都被放上了一堆堆的干草。

直到第一缕火苗着起来,有人撕心裂肺的大喊,“走水了”

整个大仓,瞬息间便静了一静,接着便是混乱,二十多处火头,接连烧起,本来便已入冬,天干物燥的时节,借着凛冽的寒风,火头越烧越大,风借火势,火借风势,不一时,火头便已连成一片,再充足的准备,面对这许多火头,也只有徒呼奈何的份儿了

而半晌过后,从这里望去,靠北的大仓红彤彤一片,火头也着了起来

从天空望去,整个太原西城,浓烟滚滚,通红的火舌不时窜起,展示着自己傲然的身姿,将所有遇到的东西,都纳入自己的怀抱。

火光映照之下,人如蝼蚁,分散奔逃,再过半个多时辰,太原上空,已经被浓烟所笼罩,不论城内城外,所有人都惊骇的瞅着变得通红的天空,以及那一发不可收拾的火头儿。

开始时,所有城内望见这等骇火的军兵将校都是一个念头,赶紧救火,但随后,将军们却已经醒悟了过来,一边急令人传报上官,一边安抚军心,谨守城池,防秦军趁机攻城,而这么一来,大火更是一发不可收,直到第二日晚间,两个大仓烧无可烧之际,火头才渐渐弱了下来

是夜,太原大火,数十万石粮草,付之一炬,大火着的太过突然,守仓军兵,以及各部拉粮的军兵将校还有征发之丁壮,死于大火者,不计其数

更可怕的是,死伤到在其次,阳曲,太原两场大火儿,可谓是烧的金人焦头烂额,大军粮草捉襟见肘,不久之后,太原十数万百姓之家,也闹起了粮荒。

太原城这一场大火,也趁势点燃了太原城下的战火,让迟迟未曾正面交锋的两军,终于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决战提前到来

而这个时候,无论秦军,还是金兵,都未曾真个准备妥当,这场预料之外的大火,让两军主帅都是措手不及,奈何,两军主帅又都是决断非常之人,于是乎,一场堪称惨烈的大战在这个冬天,在太原坚城之下,就此拉开了帷幕

(七千字,算是大章节,求,求推荐,求订阅,又一次**终于到了,虽然很快就会过去,但照有些书友的话来说,战争场面总是让人热血沸腾,不怕这样的场面少,就怕没有,阿草的血液同样的燃烧,写起来应该会很顺,敬请大家支持。

最近阿草又有些懒了,总觉着有些累,不过大家请放心,这个月更新十多万字还是可以的,让阿草有些奇怪的是,阿草越是努力更新,推荐反而越来越少了,大上个月吧,阿草断更了不少天,却有大推荐支持着,收入反而看上去比上个月还要多,真是让人无语了,这么下去,阿草真的有些动力不足啊,呵呵

顺便向闹书荒的朋友推荐一本不错的书,端午正阳写的舵爷,写的真不错,阿草不是托,大家去瞅瞅就知道了,虽然写的还少,要养养再说,但阿草可以这么说,比排名头几位的书,一点都不差,诚心推荐,不要错过啊RO!。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

“传令各部不得擅动,人不得解甲,马不得解鞍,等候军令……

“也不用救火了,拆除粮仓么近民房,不要让火势蔓延。”

“传令四城守城士卒,紧闭四门,无我军令,不得擅离城墙一步。”

“传令给合合,周佐,命他二人率部与城内官佐巡视四城,三日之内,凡闲杂人等出现于街市,皆视同细作,立斩。”

“上书朝廷,命人急送上京,请朝廷务必于年前调粮到太原,数目多少,去问西京户部派来的那几个兔崽子。”

岔子接二连三的出来,情势渐趋险恶,眼望着西城通红的天空,完颜和尚反而静下了心来,只是眉头微蹙,一连串的军令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

“秦人恐怕要趁乱退兵了。”急急赶过来的独吉思忠有些衣衫不整,这一场大火来的是如此突然,烧掉了些什么两人也都很清楚,至此时候,向来不紧不慢的独吉思忠也有些急了

“求之不得”完颜和尚冷笑了一声,脸上带着难言的自信,还有一丝即将获得猎物的〖兴〗奋,没有一点的沮丧流lù“明日秦军必退,我带兵出城追敌,大破秦军,指日可待,这太原城,还劳兄长看顾一些时候,待得我凯旋而归,再与兄长痛饮一番。

瞅着渊淳岳峙的完颜和尚独吉思忠终于放下了心来,笑道:“好,就等你回来”

太原大火自然也惊动了坡下的秦军,黑夜之中,秦军大营从沉睡中醒来,sāo动着,天sè微明之时,赵石带人登到寨中高处,往太原方向张望。

不多时便颁下军令。

“传令各部,收拾行装,早饭过后,立即拔营,咱们回榆次去。”

于坚城之下,撤兵而走,无疑是最危险的事情赵石一直在等没有这场大火,也许就要等到冬天第一场大雪来临之际,便要拔营而起,退兵回汾州,那个时候,天气严寒,对秦军不利,但对于追兵来说定然也不好过。

可以想见的,退兵之路将艰难无比,两军廖战,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到了那时五万秦川儿郎,近十万河中子弟,能安然回到汾州的,会是多少,便是赵石自己,也是没底更可怕的是,北地严寒,又有大雪封途非战斗减员,才将是士卒折损的最大原因一旦支撑不住,被金兵冲开阵列,也许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不管是真是假,便也给了他选择的机会,而他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此时退兵,因为只有如此,杜山虎,张锋聚两部才能及时于大军会和,只有如此,木华黎,王胜保两部才会少些凶险。

而没有大雪的干系,这一场提前到来的决战也许将更加jī烈,也将更加的残酷。

赵石没有料错

早饭过后,早已准备停当的秦军立即拔营而起,一万河中新军护卫*重营以及丁壮先行,接着便是大军中军,胡离率五千猛虎武胜军士卒以及稻重营一部留守大营,为大军断后。

实际上,这个时候别看大军纷饶,阵列严整,兵甲齐备,其实则不然,此时大军当中,猛虎武胜军精锐已经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上下,这还要算上稻重营所属工匠,兵役等,其余则皆为河中新募之军,足有近七万人上下,而剩下的,便都是征募之丁壮了,除了赵石亲卫之外,再没有任何骑军随行

这么算下来,赵石麾下大军,自北渡以来,实际上已经到了最虚弱的一刻。

赵石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大军撤兵而走,却不敢急行,只缓缓向南退却,这样的行军速度,早晚必被金兵追及,于太原金兵一战,已是不可避免。

最糟糕的是,金兵的反应迅速之极,太原城内大火依旧,但杂胡营,虎卫军,宇德军等几部早已驻扎于太原城外的大军立即便动了,纷纷向城南方向汇聚而来。

太原城自从秦军到来,就从未开过的城门也在此时打开,一队队士卒从城门中涌出,迅速在城下布开阵列,不到一个时辰,数万人马便已严阵以待。

一杆大旗从军中升起,上面斗大的两个完颜字样,在寒风中迎风招展。

从天空望下去,金人阵列越来越宽,越来越厚,密密麻麻,将太原城下遮蔽的严严实实。

金人特有的低沉号角声响起,太原城下,肃杀之气越来越浓。

完颜和尚在众将簇拥之下,来到阵前,望着远处秦人修建起来的大寨,面无表情,他并不着急,秦军大军皆为步卒,走不了多远,先要做的,就是破了这座营寨,再挥兵向前,追上秦军大队人马,与之决战在汾水之畔。

而他心里也明白,自己麾下大军虽说养精蓄锐,看上去也是人强马壮,但孙文晋新败,之下各部士气低落,难以堪当首攻重任了,再加上这两场大火,仓促出城迎敌,各部粮草轻重皆是不足,所以无法久战,只能速战速决。

想到这些不足之处,完颜和尚心中微郁,不过还是毫不犹豫的下令“其他各部整顿军伍,让人填平壕沟。”号令一下,一队队的民壮被驱赶到阵前,搬用早已准备好的土石等物,接着便成队的快速向秦军营寨方向冲来,将土石扔进秦军挖掘的沟壕之中。

秦军大寨当中,五千猛虎武胜军士卒已严阵以待,大军主力已经弃寨而走,剩下的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守得住如此阔大的营寨,只能尽量拖延金兵大军的进军速度罢了。

领兵的胡离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这些民壮填埋沟壕之际,大寨之中,并无什么动静。只等金兵来攻。

沟壕虽深,但被填平的速度却也不慢,不过一个多时辰,壕沟便已被填平大半儿。

金兵布阵时的混乱已经过去,各部恪守其位,军阵显得越发的严整了起来。

大旗舞动之中,一如金军往常伎俩,穿着破烂,有如野人的杂胡营被调到阵前,在低沉的号角声中,发出一阵震耳yù聋的嚎叫声,粗壮而又悍野的胡人战士蜂拥向前。

依旧没有什么阵列可言,乱糟糟的随着各自头领,拼命向秦军营寨方向奔来,沉重的脚步声,让地面不住微微颤抖,黑压压的人潮,迅速向前蔓延伸展。

诡异的呼啸声终于从秦宥营寨中响起,许多人望着飞起在天空中的巨大石块而勃然变sè,熟悉的声音,让完颜和尚嘴角抽动了一下,又重复的目测了一下两军间距,这才放下心来。

随即下令,命两部汉军人马,进至大寨东边,从东进击,其余各部。不许轻动。

巨大的石块落下,将下面的人砸成一滩滩血肉,接着翻滚向前,从杂胡营阵中穿过,破开挡在前面的一切物什,留下一条由血肉形成的线条。

杂胡营的胡人战士们恐惧的望着天空,加快了自己的脚步,如此长距离的突袭,让许多人气喘吁吁,等到靠近秦军营寨时,箭雨如期落下,在杂明营阵中溅起一朵朵血huā,速度已经不期然慢下来的胡人战士,像割麦子般倒下,鲜血开始肆意流淌在地面,很快便汇聚成溪,血腥的味道,也开始飘散在空气之中。

不过这样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等到胡人战士们穿着粗气,冲到营寨下方,两部万余汉军从东边迅速靠近,大寨的陷落便已无可挽回了。

金兵进攻坚决,几乎一个照面,便已将这短暂的战事进行到了最惨烈的阶段。

强壮的胡人战士开始攀爬寨墙,东边汉军两部也已经到了,胡离不敢迟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