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502章

将血-第502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一半天过去,就没人愿意说话了,能说的都说了,能吵的都吵了,打架谁也占不到便宜,更于辜无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嘴巴最伶俐的两个管文书的参军也都闭紧了嘴巴,再不愿吐一个字出来了。

但除了如厕之外,没有人离开中军大帐半步,大家都不是没脑子的人,都明白此时事情已经闹大,得失之间,只能同进同退,谁也别想在背后耍什么huā样,大家眼睛都盯着呢,已经死了好几个,连指挥使王虎都被揍成了猪头,绑成个粽子扔在了一边,也就真不在乎其他什么了,多死两个,少死两个,都得自己掂量,谁要在这个时候犯下众怒,那下场还用多说吗?

也没谁能压制得住这里所有人呢,大家伙儿此时与其说是同舟共济”其实却是相互牵制,不让别人轻动罢了。

其实,大帐内在这一天的争吵当中已经分为了三派,一派jī烈的,就想着要向朝廷讨个公道,不能让董冠白死,一派胆小的,总嚷着要回京向陛下陈情,王虎怎么处置都不想问,不想管了,还有一派,人数最多,以为事已至此,没闹出来个结果肯定不成,但就这么进京,恐怕还没见到陛下呢”就得让人拿下关到大理寺黑牢里去了”所以他们主张就一个,静观其变,再做道理。

要不怎么说相互牵制呢,意见不一,才叫牵制,最终,面临如此大事,又没有一牟值得大家伙儿信服的人站出来”争来吵去闹了多半天,还是中间派好建议靠谱一些,所以一群人呆坐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的,一直僵持到现在。

至于外面的军兵”说句不好听的话,老子现在都自身难保了,谁还在意这些小兵小卒?有人会说,赶紧掌紧军权,毕竟是有好处的吧,没了这些兵卒”还闹个什么?立马就得有人站出来大骂,呸,也不看看这是哪里,这里是长安,长安是什么地方知道吗?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就凭着这点兵,有个屁用?还真想造反不成?

王黑子满脸的憔悴,好像一天一夜之间,老了有十岁似的,眼神黯淡无比,身子一个劲的在下意识的哆嗦,止也止不住,是他下令拿下的指挥使王虎,是他在昨晚封锁了消息,更是他派人悄悄进了长安天作证,他只是想让人给伯父那边通个风,报个信,顺便再讨个主意

这可和哗变扯不上多大的干系啊

现在完了,都完了,那个派出去的心腹莫非是得了失心疯?竟然敢假传军令,把所有左卫官兵都调了回来,还弄的满城风雨,唯恐事情闹的不大,这个活该千刀万剐的王八蛋,可是把老子给等苦了啊

起先也不过是几十人,还可以说是jī于义愤,拿下了醉酒杀人的王虎,但现在呢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兵聚在一起,天老爷,不是哗变是什么?想到这个,他当真是万念俱灰,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逃不过了,掉脑袋都是轻的,别闹个抄家灭族就成,若非还存着事后辩驳一番,总归不能祸及妻儿的心思,他都恨不能当即抹了脖子,一死百了算了不过说起来,他不算是最倒霉的那个,最倒霉的人却是那被绑的结结实实,躺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指挥使大人。

往日里,身高体大,很有几分武将气势的王虎,如今却是狼狈的一塌糊涂,官帽早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huā白的头发披散着,身上的官服破烂的像是被几只疯狗撕扯了一番似的,而往常方方正正,很有些气度威严的脸上,鼻子塌了,嘴chún破了,两颊青肿不堪,挤得两只眼睛只能眯缝着,嘴里也不知被谁给堵了块破布,瞅那颜sè,竟然还是从他自己身上撕下来的。

一天一夜,水米未尽,嘴上全是燎泡,若非xiōng膛还在一起一伏的,谁都会以为,躺在那里的家伙已经是个死人了。

这一次的风bō,要说倒霉,却也只有这位不甘寂寞,却又志大才疏的羽林左卫指挥使莫属了

帐内安静而又凄冷,外面天sè渐渐暗淡下来,帐内变得昏黑异常,却没有人说要点灯什么的,一张张木然的面孔隐于黑暗之中,使这羽林左卫的中军大帐好似坟墓一般,死气沉沉。

外面嘈杂声大了些,有的人动了动身子,但看见旁人都是无动于衷,却也懒得再多事了,此等时候,外面就算再乱,又能如何。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蹦不了你也跑不了我。但接下来,外面却又诡异的迅速安静了下来,不过也没有多大一会儿,慌张而又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可以听得出来,有不少人朝着大帐来了,空气中的好像传播着不安的信号,有人终于忍不住,猛的站起身来,疾步来到大帐门口,开门望了出去。

“大人,大人来了”来了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先把舌头捋直了再什么什么人来了?”先还有些不耐烦,但之后猛的一惊,身子也僵了,舌头到卷了,帐内的人,呼啦啦一下子,几乎同时都站了起来”差不多都是一个念头,终于不用再死等下去了

来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十好几个,都是帐内各人的衙兵亲信,有先有后,但无一例外,都带着惊慌失措”恨不能生出四条tuǐ来”一瞬间能跑到中军大帐来报信。

“大将军猛虎大帅来了

虽然最先这位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说的也是没头没尾,但帐内的一群十几个人却都听了个真真的,大帅,这个时节又有哪位大帅能赶过来,那还用说吗?

有的一惊之后,马上喜sè上脸,站起身就往门边跑”有的却是从头凉到脚,比如王黑子,就tuǐ一软,直接就瘫软在了那里,依照那位大帅的xìng子”来了还不先把他生吞活录了?相比底下那些军卒,赵石赵大将军在他们这些将领心目之中反而积威更盛。

“大帅亲自来了?在哪里,看清楚了吗?”

“大帅可是带兵来的?”

“大帅在哪儿,没规矩的王八蛋,怎么不赶紧将大帅请到这儿来?”

热闹了,七嘴八舌开问,但这般高兴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一听便知是大将军旧部出身,但这样的人”现在帐内可就三个,其他的嘛,就得问角落里一动不动的指挥使王虎了。

有那嘴欠的,心惊胆战之余,却不满意了,许是为了给自家壮胆儿,凉飕飕的泼冷水,“高兴个屁大帅来了,该砍脑袋的,一个也少不了”

那几位一听,心里也真的是一凉,但那边报信来的都跑过来了,七嘴八舌间,众人才听明白,大帅没来,却是有人掌着大帅的帅旗来了,而且没带大兵前来,只是十几个人,更有那知道些轻重的,已经急急的嚷着,那边快闹起来了,还请大人们速速决断,不然可能来的那几个,没人能活着出左卫大营了。

众人这下才大惊失sè,有人立马破口大骂,他娘的,大帅帅旗都到了,那群兔崽子竟然还敢放肆?活腻歪了吧?

闹哄哄中,一群面无人sè的左卫将领一窝蜂似的开始往外跑,生恐去的晚了,见到血淋淋的场面,想到那位如日中天的大帅将要将怒火发泄到自己等人的头上,一个个都是不寒而栗,好似比今天早上赶来,却乍闻自己莫名其妙的卷进了哗变当中时的心情还要惶恐许多。

多数人是因为心存敬畏,而心思足够的却还要想的深上一些,这回闹的太大,恐怕是不能善了的,而大将军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不管怎么说,左卫与大将军总有些香火情分在的不是?但如果再伤了大帅的人,这点指望可也就断了,想到这个,几个心思深沉的主恨不能肋生双翅,能立马飞到那边才好。

没有人落后或者留下,只因这一次,恐怕就是最后的为自己辩白的机会了,少说一句话都可能改变他们后半辈子的命运,谁若怠慢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本就清冷的大帐之内,片刻间就人去楼空,只剩下地上那如同待宰羔羊般的身影,死人般横在那里不过众人也没出去多远,只行了数十步,便迎面碰上了种怀玉一行人

大秦咸宁五年正月初八晚,大秦羽林左卫哗变,正月初九,猛虎武胜军副都指挥使种怀玉率十数人军卒,执大将军将旗入左卫大营,乱事瞬即平息。

然余bō久久未平,大秦咸宁五年正月初十,朝廷下旨,羽林左卫都指挥使王虎,不经有司,擅杀军中大将,jī起军卒哗变,上则有负圣恩,下则其行狼戾诏大理寺严加堪问云云接下来,却还没完,又十日,夺羽林左卫番号”以新成之猛虎武胜军补之,然念左卫将校兵卒多数为人méng蔽,无心作乱,暂留京縻,重新编练,以观后效。

而左卫参与哗变的将领们,却有六七人先后入罪,夺职之后,交有司讯问。

闪电般的”五日之后,朝廷便有了结果,其中以左卫中军虞候王升为首的三人判斩立决,其他又有十数人被削职为民,配往西北军前

王虎那里慢了些,但也不不过是延了一月,削职为民”抄夺家财”府中一应老幼,皆随王虎发配金州,遇赦不赦,永世不得还京,说起来,好像有些轻了,但却能看清这位皇帝陛下脾xìng。

对王虎这个景王府旧人,皇帝陛下失望愤怒之余”最终还是念着昔日情谊,给王虎一家老幼留了一条活路,当然,这里还有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妹妹,靖佳长公主殿下在其中横着”不然的话,不论枢密院,还是兵部,议的可都是斩立决,皇帝陛下再念旧情,但王虎这次不但打了皇帝陛下的脸”而且还酿成了兵变,不说旁的,依照军法”王虎也只能是个以死谢罪的下场。

只要皇帝陛下狠狠心,诏书也就下去了的”但据说事发之后不久,靖佳长公主殿下进宫面圣,虽不知说了些什么,但最终王虎一家能逃得xìng命,估计也是有这位长公主殿下的功劳在里面的。

之后的事情也多少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王家老少数十口都被发配去了金州,连华位驸马都尉也没有例外,但长公主殿下却是无事,公主府那边也是平鼻的很,一切照旧,皇家之人的心肠,就算有人想着心寒,也绝对不敢宣之于口的。

或许是有些歉疚,对于孤零零的长公主殿下,皇帝陛下那里却亲近了几分,时常宣之入宫,可谓是抚慰有加,后来还有人传言,皇帝陛下yù为长公主殿下另选额驸,却为长公主殿下断然所拒,这才没了下但自此之后,各处进奉的贡品当中,便永远都会有靖佳长公主一份,几年下来,就成了惯例而后来,大秦史上最有名的长平公主殿下开始时,依的便是这位颇有些特立独行,此后孤身终老的公主殿下的前例

而这也只是明面上的一些处置,而在朝堂之上,一场并不算太jī烈的政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和赵石预料的差不多,却又有些出入,牵连的人很多,之后兵部尚书李承乾上表请罪,罚傣一年,走了过场,也就没事了,而令赵石没想到的是,枢密院这头,李严蓄终于致仕了,这位宦途本在多年之前就应该结束,但却因为赵石,政治生命又延长了近十年的宦海老泥揪,终于在这场与其根本没有一点干系的风bō中,第一个遭了无妄之灾,算是提前隐退了。

在咸宁三年,雄武军指挥使李敢当致仕之后,李家又失去了最后的支撑,后继无人之下,算是彻底淡出了朝野直到李严蓄长孙走出国武监,在赵石有意的扶持之下,李家在十数年之后,才又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而大秦咸宁五年二月,参知政事,兼掌大理寺的王立卿因屑事,被下旨申斥,罚傣一年,不多时,这位年近七十的老臣上表请辞,经过几番表面文章之后,终于黯然高老,这也是京师大族王家失势的开始。

而京师大阀郑家在这场风bō中也受了些bō及,刚刚晋身国子监祭酒没多久的郑缮因sī德有亏,被贬出京,接着掌理户部的郑元放进了政事堂,任参知政事,其实就是接替了王立卿的位置。

这么一来,京师大问郑家却是吃了个哑巴亏,失去了两个至关重要的职位,别看郑元放好似仕途上又进了一步,但谁都明白,明面上,这是皇帝陛下有意在安抚于郑家,但实际上,一个国子监祭酒,一个户部尚书,都是朝中重臣,失去了这两个位置的郑家,声势可是大大不如以拼了的。

朝堂上没有谁是脑袋不够使的,这一串的风bō来源于何处,许多人都是心知肚明,羽林左卫那场莫名其妙的哗变,许是就有郑王两家的影子,皇帝陛下雷霆闪电般处置了此事之后,回过头来,开始对这两家连番敲打,两个大家豪门,也算是彻底失了圣宠,长远看来,在景帝一朝,再想翻身,怕是有些难了

(本来还想多写些,但最后还是只码了五千字,没办法,总不能断更啊

琥珀之剑阿草以前就看过,文笔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在设定上总让人觉得别扭,更悲催的是,一些无关的表情描写,也不知道是为了刻划人物心理呢,还是想要表达什么,反正觉着不明白,这样的地方一处两处还行,但总会出现就受不了了,比如说啊,本来很正常,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就写道,有人奇怪的看了主角一眼,之后就没下文了,也不知为什么奇怪的瞅了人一眼,没头没尾的,弄的人很晕,所以看了一段,实在觉着这本书不合胃口,就扔下了的,不过还是要谢谢书友的推荐,呵呵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七百零七章春暖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七百零七章春暖

春暖花开,暖洋洋的春光终于驱走了严寒,将生机和活力带给了北方大地。

得胜伯府,校场。

砰砰的兵刃撞击声,很有节奏的响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不停晃动,看上去打的热闹,其实也就是锻炼个筋骨罢了。

大的虎背熊腰,好似一座巍峨的山峦,却一点不显臃肿,动作灵活矫健,手里的木刀轻飘飘的在手里随意舞动,漫不经意的将针对自己的攻击化解开来,但每一出手,却总能打的身前那小人雪雪呼痛。

小的岁年纪,个子不矮,却还不到大人的腰际,拿着小小的木刀,挥舞起来看上去很有些章法,但相差悬殊之下,到底没什么威胁,只有被调戏的份儿。

这一大一小不是旁人,正是得胜伯府的主人,得胜伯赵石以及他的儿子,赵君玉,如今儿子渐渐长成,这样的戏码也就开始频繁上演,照得胜伯大人的意思就是,男人打熬筋骨,天经地义,不然病怏怏的,还谈什么习文练武,报效家国?

当然,这话里所指,除了告诫儿子以外,还连带着将儿子的老实,得胜伯府长史陈常寿给牵扯了一下,不过自从有了小公子之后,这样的情形也就不稀奇了,谁都知道,得胜伯大人以军功起家,那是正经的国朝重将,但偏偏儿子的老师却是个地道的文弱书生,所以心里时常闹些别扭也是有的,但你要真以为两人不对付,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谁不知道自长史大人入府以来,便为伯爷倚重,府里的大小事情,都交给了长史大人料理,就更不要说朝野大事,尽皆不避,,加之伯爷立府之时,长史大人便入府为幕,到得现在,恐怕也有近十个年头了,这样的情谊,些许口舌之争怎能间之?其实这几年的故事,听上去更像是好友之间的打趣罢了,在府中下人嘴里说起来,却更像是一段佳话

校场边上的凉亭里,却也是一大一小,不过却都是女的,大的个头高挑,身姿健美,头发简单的挽着,一身胡服劲装,身旁撂着一杆长枪,英姿飒爽中,却有淡淡的威严飘散于外。

小的大约六七岁年纪,微黑的一张笑脸,张的普普通通,却活泼异常,躲着脚,搓着手,舞着手里一把精致的小木刀,张着小嘴一个劲的嚷嚷,“君玉哥哥,再快点哎呀,真笨,你到是快闪啊”

最终见伯父木刀一领,正拍在自己君玉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