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484章

将血-第484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思廉心气立马一平,听得出来,这句问候中带着隐隐井尊敬,和随口训斥王仲坤时是截然不同的,遂正容躬身道:“家父身子还算硬朗,微臣代家父谢殿下关心。”,“汝父国之干城,汝家一门忠良,你虽年少,但也需志存高远,常怀为国为民之心,才好秉承家业,为国尽忠,晓得吗?”

“是,殿下良言,微臣当谨记于心,不敢稍忘。”

清冷的声音带着深重的皇家威严,却一直没有任何情绪变化,和方才逗弄孩童时简直有天壤之别,让折思廉明显体会到了这位传闻中相貌清丽无双的长公主殿下的不好惹……

“那就好,你们两个都是将门子,但也要顾惜些名声,每每仗着年纪轻轻,就率性而为,只能给你们的父兄丢脸,没什么好的好了,你们两个带人自责便是。”,两个世家子挨了教训,但心下却都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又是规规矩矩的施礼,这才转身招呼扈从人等,颇有些灰头土脸的走了,不过路过胡人商队的时候,王二公子却还有些恋恋不舍的向那边张望,让折思廉恨的直咬牙,于是,行不多远,折思廉便借口有事,转路绕开大路,回长安去了。

而殷殷挽留,却怎么也留不住人的王二公子才有些后悔,这一遭实在是得不偿失了,何况那美人好像再不能下口,什么都没得到,却弄了一身的骚,何止是得不偿失,这简直就是鸡飞蛋打嘛,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是无用,谁让自家就好这一口呢?不过转念间,却总放不下那美人,暗暗咬了咬牙,却是寻了自己心腹,命人暗中跟随那些胡人,总归要查出那美人的下落,若是能从那美人的心上人下手,说不定还有些机会,只盼长公主别要心血来潮,将那美人留在自家府中才好不管怎么说,他这也真算得上是色胆包天了的,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死了心,执着之处,却也颇叫人佩服。不说色胆包天的王仲坤,回到大路之上,靓丽的草原精灵终于也站在了那华丽而有古朴的车厢之外,身为汪古部的公主,到也没多少畏惧,只是心底藏着无数心事她也无心细瞧什么。

“汪古部的琴其海,向尊贵的公主殿下问好,请问您叫琴其海来到马前,又是为了什么?”,话音刚落,厚重的车帘轻轻挑开

(两更,补上昨天的,最近有些郁闷,明明已经想到了许多情节,就是写不出来,进度又有些慢了,唉,不过啊,最让人郁闷的是追看的几虽然快了,但质量明显也下降了不少,全职高手的作者好像变了个人,幽默感全没了,民国投机者的质量也有所下降,瞧了瞧最近风头很强劲的官家,唉,很好很强大啊,雷人的很大明春里女人越来越多,快过三位数了,天啊,有些反胃,我的老婆是军阆嘛,也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男人味越来越少,禁区之雄开始胡编乱造,向小白文一路发展过去了。

还好的是,将夜越来越有味道了,唯我独法依然是逻辑严谨,而又不失诙谐,赘婿更新慢了一些,但平淡中显神奇的味道还是那么足,超级大忽悠也还那么有味道,点评别人的书是作者最大的忌讳,但阿草忍不住啊,发两句牢骚,别当真!~!

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八十三章相遇(六)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八十三章相遇六

随着车帘挑开,车厢里的人终于露出了面目,容颜清丽淡雅,和声音一般,总能让人感觉到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不过展颜一笑之间,却又雍容无比,满带威严,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却让人感觉说不出的和谐,凛凛然,不敢有一丝亵渎

正是大秦靖佳长公主殿下

“好美的人儿,不怪能生出事端”

听到话语之声,琴其海抬头,淡蓝色的眼眸,毫无顾忌的打量着车中之人,随即车厢之外响起草原女子那独特而又清脆的笑声,“尊贵的公主殿下也很美呢”

“大胆,竟敢”

靖佳公主有些清冷的目光扫过,那多嘴的女官立即闭紧了嘴巴,自出宫以来,作为大秦第一位被恩准居于长安城外的长公主殿下,行动的自由就不必多说了,一年当中,只有两三个月是居于承恩湖畔的公主府内,再有两三个月进宫小住,剩下的多半年时光,却是带着人游山玩水,比起其他深锁亭宅之内的公主来说,简直就像是一只脱了笼的鸟雀,实在让人羡慕的眼睛发蓝

不过就算再顽固守旧的大臣也不曾对此事指手画脚,为什么?缘故有很多,一来,就是皇帝陛下对这位长公主的纵容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咸宁二年的时候,驸马都尉大人酒醉之后,向一二好友抱怨了两句,却是直接传到了宫内,第二天就酒还未曾醒透的驸马就被叫进了宫里,御口申斥不说,还被罚俸一年,连驸马的老子,羽林左卫都指挥使王虎都吃了些挂落,这等恩宠,还有谁愿意对一个远离朝政,只略微有些出格的公主再指手画脚?

二来呢,随着大秦国力渐渐强盛,政之说已是深入人心,所谓政,继往开来,为前人所未为者也,重点正是在一个字上面,若按照后世之人所说,此时大秦是改革派完全占了上风的

而自景兴四年起,自皇帝陛下以降,朝中重臣们正在一点一滴的改革政治,甚至多少波及到了军事上面,而每逢鼎革,不管其中有着怎样的艰辛,又给后来之人留下怎样的烂摊子,初始之时,却都有些难以想象的活力

所以,推此及他,长公主殿下是大秦立国以来,第一个被恩准居于长安城外的公主,又是第一个敢四处游玩,不畏人言的公主,虽只几样,但也算是破了陈规旧习,与政革之举符合若节,这里面的味道凡是聪明人都要掂量一下的,这是不是皇帝陛下为鼎革之举设下的伏笔?你说上两句,嘴上是痛快了,皇帝陛下会不会就此认定,你对朝廷诸般鼎革举措不满?乃地道的守旧之臣?

如此这般,即便朝中最方正的御史,也不愿在此事上多做文章了,加之长公主殿下行事自有法度,去的最远,也不曾离开过京兆府,未曾如唐时那些公主们大胆,有何不当之处,游玩地方,也不曾故意惊动地方官吏,如此一来,这位稍稍开了先河的长公主殿下这日子却是越过越滋润了,到也不枉了她未嫁之时,那番苦心经营

行事既如此自由自在,在公主府中,也就可谓是一言九鼎了,宫中配于公主府的宫女,太监,伺候久了也自然知道,这位长公主殿下是在宫内养成的一副清冷性子,戒心很重,别看相貌年轻柔弱,却也绝对不是个软心肠的,不过长公主殿下最厌恶的却还是旁人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多嘴多舌,所以,这一个眼神过来,那忠心护主的女官儿却立即噤若寒蝉,不敢多嘴了

不过另外一个声音却插了进来,“异邦之人,果然不同,殿下,你瞧这对眸子,和李金花,李将军是不是一个模样?据闻,李家祖上乃突厥后裔,后胡汉通婚,才渐渐变了样子,与常人无异,不过数代之间,便也会有长相特异之人出现,这一代上,就出了李将军一人身具蓝眸”

声音沉静,有条有理,声音的主人一张素白的瓜子脸,细细的眉毛,薄薄的红唇,明眸中透着灵动,一身浓浓的书卷气,让其人看上去典雅而又沉静,此时翩若细柳的身子斜斜靠在靠垫上,一边打量着车外的人儿,眼中却是若有所悟

而她的身边,却还靠着个小人儿,看上去六七岁年纪,长的眉清目秀,只皮肤有些黑,眼睛有些大,做在车中榻上,小腿一荡一荡的,也在好奇的向车外瞅着,此时闻言,小脑袋不停的点着,还开口奶声奶气的附和,“这位姐姐好美,倩姨说的是呢,她的眼睛长的真像二娘,是不是二娘的妹妹宝是不是不能叫她姐姐了?”

那满身书卷气的女子轻笑了出来,拍了拍小人儿的脑袋,“小小的人儿,就知道赞人家姑娘美貌了?还叫人家姐姐,小嘴儿这般甜法,可真不像你父亲,若再大些,还怎么得了?”

靖佳公主嘴角微翘,横了这一大一小两眼,对面而坐的这满身典雅气息的女子可不是旁人,正是已经出嫁了的杨家才女杨倩儿,几年过去,当年的那个青春少女已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妩媚和安静出来

不过即便是谈笑着,也能从其眼角眉梢读出几分愁绪出来的,这个作为闺阁密友的靖佳公主也清楚的很,任谁嫁了一个弱不禁风,常年卧病在床的丈夫,也都如此,概莫能外的,而以为韩门妇的杨倩儿被唤进宫中的次数也太多了些不过这等宫禁秘闻,别说旁人不敢多嘴,便是韩家那里,也不曾传出过一点流言蜚语出来的

想到这些,靖佳公主也是暗自摇头叹息,为这闺中好友黯然神伤,红颜自古多桀,要怨,也只能怨老天太过无情罢了

而这名叫小宝的孩童,也非她们的至亲晚辈,却是赵氏子,大名赵君玉,奶名小宝,乃如今当朝羽林中郎将,明威将军,猛虎武胜军指挥使,得胜伯赵石的庶长子,赵石算起来也是她的晚辈,那一声姑奶奶叫的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而之所以能带了赵石幼子出游,又这般亲昵,却也非是无因,当初那几桩事关她终身的大事先且不提,就说这几年,比之其他开府的公主,她这里身边,眼前可都要清净的多的多,其中原因,她自然明白,她的公主府就建在国武监内,不论谁来拜访,都要过上几道关口,无行之中,许多乱七八糟的人也就被挡在了外面,就说她那位粗鲁的驸马都尉,就很不耐烦到自家门口,还要受些盘查,加之离京太远,开始还只是隔三差五的回府一趟,在她面前照个面,后来见她冷淡,也不多管他的事情,胆子也慢慢大了,几乎已在长安久居,加之她也时常在外,现如今两夫妻已然形同陌路,三两个月也不一定能见到一次了

如此,也正合她的心意,是全然不觉受了什么委屈,不会和其他公主般,时常入宫哭诉,将驸马弄的死去活来,可谓是两边相安无事,各得其所,而其中最大的好处恐怕还是因为忌惮着赵石,她那位公公的许多麻烦事也就不用她这个儿媳上去掺和了

如此这般,无行中可以说是受了许多的恩惠,公主受臣子的恩惠庇护,好笑吗?一点也不好笑,她自小养在宫中,那些公主府内的肮脏事即便没见过,听也听的耳朵起茧子了,而大秦公主们地位一直也是不高,夫家一般门第显赫不说,自家母妃那里也得不到什么助力,皇帝?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哪里顾得上她们那点鸡毛蒜皮的屑事?这般下来,即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入宫哭诉的是有,最终恐怕也只能闹的自己境遇加窘迫罢了,没有一点的好处,日久天长,加之公主府的下人们龌龊事也多,即便是宫中最受宠的公主,到了外间也只能咬着牙度日,唯一能期望的,不过是能遇到个好一点的驸马都尉或者是尽快诞下子嗣,也好有个依靠,与常人女子相比,又多出了些什么?

而像她这般,无拘无束的,弄个清净自在出来的,又能有几个?

所以,这几年和赵家走的近些,也就太好理解了,每年进宫那段时日,她也都是陪在母妃和太后身边,很是得太后喜爱,无行中不但多了一道护身符出来,还是多了和赵石那边时常走动的理由出来

而自从在太后宫中见到赵石这个幼子,也算一见投缘,年岁渐长,又无所出的她便时常派人去接了孩子出来,寥解闺中寂寞,不过日子长了,见这孩子乖巧懂事,长相也讨人喜爱,却是多了几分真心疼爱,带在身边时,却如对自家儿子一般了

而时常在她这里走动的杨倩儿也是一般无二,对于赵石这个幼子,好像比她疼爱三分的

闲话少叙,回到眼前

被孩子一打岔,颇有些郑而重之的气氛颇然一松,靖佳公主招了招手,微微笑道:“既然小宝喜欢,来,本宫就好人做到底,再送你一程,来人,掉头,回长安去”RO~

第六百八十四章相遇(七)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八十四章相遇七

感谢erue同志的打赏,阿草好长时间没看到这么多的打赏了,谢了啊,其实也怨阿草中间断时间太长,让其中一些堂主,舵主的都转移了阵地,所以在打赏上面,阿草落后别人太多了,比落后的多的多,不过阿草以后多多努力,过了这一段,也就会到下一个**了,回到征战上面来,估计情形会好一些的,呵呵(的f

长公主殿下行事随性的很,许是当年在宫中实在憋闷的紧了,所以如今自己做主,常常兴之所至,便任意来去,朝令夕改,没什么好奇怪的,所以不主府卫士,还是随行女官太监,对这个决定都不奇怪

不过还是经过一阵扰攘,两队人这才慢慢的合成一队,公主府车队在前,胡人商队随后,这支古怪的队伍便起行往长安去了

车帘放下,将温润的春风和料峭的春寒隔在了外面,不过车中却已多了一个人出来

看上去精灵可人,其实年纪也已老大不小的汪古部额浑琴其海转动着一双蓝眸,打量着两个同样好似钟天地之灵秀的汉家女子,论起身份来,汪古部的明珠在草原上也属尊贵之人,这个无可置疑

即便鞑靼人在阴山南麓生活的分外艰辛,南边受着强大的金国的压迫,北边有乃蛮部这样的邻居时刻窥伺在侧,但论起草原人最看重的血统来,汪古部无疑是草原上数得着的,正经的突厥王庭后裔

比之与辽人也就契丹人通婚已久的乃蛮部,以及白山黑水间崛起的女真人来说,其血统可以算得上是源远流长,乃是草原上硕果仅存的突厥正统血脉,天神的宠儿,圣狼的子孙

但话说回来,那毕竟已经是颇为遥远的一件事了,在草原上强者为尊的世界里,突厥人的强大以及尊贵在草原人的记忆当中已经模糊不堪,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突厥人在草原上残存的血脉同样显得那么的单薄和渺

而她这一路南来,相比金国地界民生凋敝,民不聊生的景象,这名为大秦的汉家国度,却是叫人震惊的无话可说,繁华富庶,人口众多,只一个村庄,一个城镇,其中青壮人口便与草原一个中等部落相仿,不用说那些各种各样的鲜玩意了,真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几疑入了天神国度一般了

如今再面对这两个身份尊贵,举止雍容的汉家女子,隐隐的,一丝自惭形秽爬上了心头

不过还好的是,胡人的“厚脸皮”再次占了上风,胡人豪爽,热情好客,这些词换句话说,就是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这样的人在汉地也不少,但胡人却会做的彻底一些

不过不管怎么不拿自己当外人,就好像头一次走近陌生人的帐篷,略微的拘束感还是存在的,琴其海又好奇的打量着车中的陈设,而眼角余光却从未曾在两个汉家女子身上离开过,有些从所未有的紧张,反正不自在的很,两个女子和一个孩子的说笑,她也听的半懂不懂,虽说自那人离开草原之后,她便找了几个汉客费了大力气来学汉家话语,但汉家话实在深奥的很,到得现在,她也不过是略通皮毛,对方说的快些,或是词句长些,她就有些弄不懂了的

不过她还是知道,她们和那孩子谈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和她们鞑靼人一般,有一双蓝色的眼睛,祖辈也是草原人,但现在却已在汉地扎下了根

“本宫听到,你们是从北边草原上来的,路途不近?中间又隔着金国,你一个女孩儿家,怎么就受得了这个苦?”

尽管长公主殿下问的随意,但杨倩儿却是知道,长公主殿下这是有些好奇了,而且还有些向往也说不定,若再加一句,肯定就能说出来,这山高路远的,沿途景致定是不错的话,不过她自己何尝又不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