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352章

将血-第352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师雄连连点头,心里却是暗道,这话看来是一定得传给陛下的,这是在给人家自己留退步余地呢小若事有不协,自然金州上下就不是那么同心协力了。

接下来,赵石话锋一转。又多问了几句如今京师形势,李师雄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了。两人也确实不是什么外人,他也就不藏着掖着,中间再夹杂着一些听来的或是自己的判断,将长安现如今的局势到也说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在蜀中之乱传开之际,便有人上书言立储之事,其意不言自明,当年三十万大军伐夏,兵败之后,众议汹汹,逼得宣武皇帝退位,殷鉴不远。也就不难猜测此议的最终目的了,不过这也只是传闻罢了,谁也不知真假,所以也未闹出什么风波来,也许有,但那个层面的争斗还不是种师雄可以于闻的。

再有就是弹劾杨感任人不明的事情了,此事却是闹的沸沸扬扬。上书的是御史台的人,但这禁不住有心人查探。那人却是如今兵部尚书李承乾的同乡,兵部尚书与同门下平章事杨感不睦那是人尽皆知之事。这是典型的政争。

老一代的人占住个置,新一代的权贵想要上进,根本没什么道理可讲,而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这两年也是颇受攻许,无他,只因一朝天子一朝臣尔,而选择这个时机,也是有提早替皇帝找一个够分量的替罪羊罢了。

不过作为四朝老臣,也不是说笑的,也不用自己说话,当即便有许多朝中重臣上书维护,兵部更是备受攻许,蜀中战事不利,兵部哪里还跑得了?如此一来,李承乾也算是引火烧身。弄了个焦头烂额。

最终那上书的御史灰溜溜的被贬往外方。李承乾也被罚俸一年。不过也不是没有效果,同门下平章事杨感上书请罪,其实已经露出了归老之意。若是早些时候,恐怕景帝李玄谨也就顺势答应了,但在这个时候,为稳定朝局,却只有下旨抚慰,不过杨感年纪虽老,心里却和明镜儿似的,借势便说自感老迈,精力不济,坚辞枢密使之职,皇帝这里挽,之再三,才应允了下来。

如此这般。从朝局角度看。也算是皆大欢喜,杨感自己彻底与蜀中战事撇清了干系,皇帝这里也已经渐渐消弱了老臣们对朝政的影响。虽说外间谣言越来越烈,战事也不顺利,但只就朝局来看,这个登基方两年的皇帝却是比之前的任何一刻都要来的强势了。

赵石听来听去,觉着长安闹出的几场风波并不如何险恶,反正比之当初太子谋乱那一晚可是差的多了,不过这也平常。遍观当初夺位诸王,也就是废太子李玄持和魏王李玄道两人还算有些模样,其他的人不过是陪衬罢了,如今废太子被囚在西山,魏王李玄道离的兵权也是如鱼离水。起不了大多的风浪了,其他人嘛,再要起别样的念头,恐怕就是取祸之道了

想到这里,思绪慢慢离了长安,转回到金州,金州兵少,就算将所有兵车凑到一起,也不过万人而已,还有这许多州县粮仓需要守护,可用之兵着实可怜,这一仗并不好打,看来还需和陈祖,种从端两人商议一下

正想的入神间,旁边的李师雄笑着从袍袖佩取出一封书信来,“大人,此乃家书,之前未予大人。是不想乱了大人心神,呵呵,其实下官早想恭喜大人一句,听闻府中侍妾已经有了身孕,待得大人凯旋之日,又有添丁之喜等着大人,如此双喜临门,下官那时上门讨上一杯水酒应不为过吧?”

这下赵石愣住了,有了身孕?那也就是说是有孩子了?这个他可是真没任何准备,侍妾?那自然说的是府中的惜红了,因为府中女人虽多,和他生关系的也就是这么一个,本来两人相处时日也已不短。但他忙于公务,在府中的时间却是有限的紧,初时还觉着自己这副身体年纪尚幼,不宜早生,所以有意无意间弄些防范措施,不过一直没有动静,他也就不以为意了,不想却是在这么个时候,从旁人嘴里听得如此消息。一时间,百般滋味齐上心头,其中到是吃惊占了一多半。

这到也怪不得他,毕竟他是外来之人,这个时代重视子嗣传承的观念还未深入他的心底,前世的他又是孤身一人,毫无经验可谈,所以此时此刻。将为人父的欣喜却是少的可怜,出了吃了一惊之外,剩下的滋味好像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了。李师雄却是被他直勾勾的看的毛,这是怎么了?高兴坏了?不过怎么看。也不像是高兴的样子啊?

说不得小心翼翼的唤了一声,“大人。大人,您这是。”。

“家书拿来我看赵石此时已是心烦意乱。之前那些什么朝堂政争,什么金州战事都一股脑的没了踪影,径自拿过家书拆开来仔细观瞧,上面一行行的蝇头小楷,一看便知是陈惜身的的手笔,写的虽是漂亮,但对于他来说,看起来却是分外的费劲儿。

但这时也没了埋怨的心思。一行行的看下去,再无一句言语,旁边的李师雄也只得陪着,心里也是暗自喘嘘,这个果然和传闻的一般无二,对家人看重的紧,方才看来也不过有些突然,生下来不是长子就是长女。但却是庶出,这位大人成亲刚刚数月。正室没有动静,却是侍妾将要临盆,恐怕传出去有些不好听,估计也是担心家中闹出什么是非来,这才表情有些古怪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五百三十一章商议

二江石默不作声,李师雄心里也琢磨开了。众次出来帆算万”了眼界。虽说一路疾驰,累了个半死。但京外风物还是让他如痴如醉,到金州之前,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谋上一任外缺,当然了,这不光是因为醉心于山水,也是因为这几年京师政局动荡,让他有了退缩之意的缘故,尤其是当年他父亲就是因为掺和进了皇位争夺,这才失了踪迹。早年间,一家子的落魄模样让他可是尤为心悸的,虽说如今渐受重用,但他心底总难踏实。

再加上他到了这个位置,若不外放上几年,宦途之上也难有进展的。所以不管是为自己添些资历,还是躲开京师的是是非非,都促使他下了离京的决定的。

到得金州,则又是另外一番场面,大战迫在眉睫的紧张气氛逼的人好像喘不过气来,大冷的天气。民夫塞于道途,传令之人走马灯般在身边疾驰而过,间或一队队官兵在眼前匆匆来去,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这里将要生一场惨烈的战事,让他热血沸腾之余却又有些毛骨悚然,想的更多的则是这里已经如此,那么汉水那边的蜀中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

由此联想到自己也算出身将门小时父亲一身戎装的威武样子犹然在目,而今自己却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真愧对父亲为自己起的这个名字,就算官越做越大,比之父亲当年也不多让,但心底这点遗憾却又能骗得了谁?不提他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却说赵石逐字逐句的看过家书却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信里开头是老太太的一些叮嘱,无非是衣要穿暖,饭要吃饱的琐碎言语,显然是老太太口述,由陈惜身代笔的。

接着才是惜红有身孕的事情,这也是他看得最仔细的地方,不过可恨的是。显然陈惜身并没有以此为重的意思。对于出身大户人家的陈惜身来说也好理解,惜红说是侍妾,那不过是糊弄外人的,其实身份还是下人,一个庶出子哪里会看在他的眼中?所以也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只说惜红已怀了三个月的身孕,已请了大夫观瞧,一切安好也就完了,赵石心里大骂见鬼

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也只是这么几句。看不出花来。无奈之下。接着往下瞧,除了说家中诸人安好,叫他放心之外,朝堂之事却是一字未提,反说说起金州来了”丁咛的不过是让他着重交好两人,一个是前金州安抚使陈祖,另外一个自然是前金州通判种从端了。

信中更是直接言道,陈种二人,皆为老臣,虽有微瑕,然此非朝堂,更非党同伐异之时,大人骤升高位,抚有四州,不识属吏,不悉情弊,此二人多年宿将,文武并举,德望皆非常人能及,兼且履任金州多时,若能得此二人真心相助,当有事半功倍之效,望大人慎之。

赵石缓缓放下手中书信,心中烦闷稍解。初时手足无措的心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对于他来说,生男生女反而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实在没有为人父母的准备。所以一时有些慌乱罢了,其实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别说一介”就算养上十七八个儿女也没任何问题的,不过到底心中多了一份牵挂,只是他为官日久,知道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更不可能现在赶回长安,无奈之下,也只好将此事暂且放下,毕竟金州战事对于他来说,也可谓是生死存亡之战,容不得他有半点分神。

又和李师雄多聊了几句,却是绝口不提家中诸事,李师雄这里也是有皇差在身,不能在金州多呆。兴元府虽说是此行的第一站,却还得去其他地方传旨,丝毫耽搁不得。见赵石再无其他交代,也便出口请辞。

等到二人出了正堂的时候。阶下官佐却还在外面等着,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新官上任,他们又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为官,就算公务繁忙,此时也不容丝毫轻忽的,再者说了,战事在即,说不定新任上官要有什么措置,就会找到自己头上。正好在这里一起听了也就完了。

而那边厢,陈祖,种从端两人也已经等候多时,接下来便是一番客套,两人心思虽然复杂的可以。但却都是有城府之人,并不外露于人,按着烦矩,先是延请几位传旨钦差在金州暂住,也好让众人尽一尽地主之谊,但李师雄几人坚辞不受,并拿出皇命来做抵挡,众人也都明白,此乃非常之时,便也少了许多表面文章,多番客套下来,几个传旨钦差在众人恭送之下。翻身上马,旋即出了兴元府城,赶往他处去了。

回到安抚使衙门,在众人眼巴巴的目光中,赵石也没多做客套。立即将此处设为中军所在,当然了。不可能将原来的主人撵走,但他本人并未在金州任职,所以必须找这么个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能比安抚使衙门更能体现他现在的权威呢?

不过他到底对在场众人不熟,心里又知道前些时吴氏谋乱一案让金州官吏胆战心惊,所以在声色俱厉的说了几句金州局势危殆之类的话之后,便又着实勉励了几句,又给众人画下几张大大的馅饼,便挥手让众人散去了,众官面面相觑,自不会为这小小的几句安慰之词所动。不过多数人心里到是放下了一块石头,毕竟这位有实无名的四州节度使大人不是那位种大人,对于吴氏一案未必会追根究底,到也算安心不少。在瞅着陈祖,和种从端两人皆不做声之下,众人则满怀心事的渐渐散了。

赵石唯独留下了陈祖和种从端两人,方才他独断专行,根本未给两人说话的机会,这让两人脸色都有些难看,但位份已定,两人虽然心中腹诽。但也无可奈何,唯求这位年纪轻轻的大人别骤升高位,便得志猖狂,误了军国大事才好。

但赵石可不理会这些,当前有许多大事要做,政事上他没什么兴趣。但领兵之权却绝不会假手他人,虽说领有四州之地,但其他三州调拨兵卒都需时日,其实还得靠金州现有兵将来支撑战局,所以当务之急。却是先使金州迅安定下来,才能安心将所有金州上下兵勇握在手中,按自己的布置来打这一仗,而现在,正是陈祖和种从端两人能出大力的时候。

等到几介。人坐定,赵石并不犹豫,事情在他心里已经想的不是一时半会了。所以开门见山便道,“如今蜀中战局相信两位大人比我清楚,此中轻重我这里也就不多说了,我等皆是为国效力,所以若是有得罪的地方,还请两位大人不要计较,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赵石这里借助两位大人的地方还多着呢,呵呵。直说了吧,这第一件事,就是兴元知府空缺,两位大人都在金州任职多时,对于金州政务自非赵石可比,这人选上。两位大人可有合适的?不妨荐举一下。”

这话一说,陈祖,种从端两人眼睛都是一亮,两人现在最怕的就是赵石打的是大权独揽的主意,听这话一出口。两人就已明白,这是制府大人表明心迹的举动了,当然。也可能是这位心中真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谁知道呢,但总归有一个好的开头,不是吗?

种从端嘴唇动了一下,但还是强自忍住,金州知府这个空缺虽说是他弄出来的,但毕竟他是按察使,荐举人才却非他职责之内的事情了,到是陈祖,正是理所当然。

果然,陈祖沉吟了一下,便开口道:“别驾杜原深悉政务,有干才。当可胜任此职。”

赵石轻轻点只,“好,先让其暂摄知府之职,不过还得禀明朝廷。才可授其印信。”轻飘飘的,一咋,新鲜的知府便出了炉,一个人情送出去了,接着赵石转看向种从端,“种大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啊。”

种从端抚着花白的胡须笑了起来,这个时候再看不出人家的示好之意也就不用当这咋。官了不是。遂放下了之前的种种心思,还开了一句玩笑话出来,“大帅,金州旁的也许没有,但要说粮草嘛,却是不用愁的。大帅看这金州义仓两座,官仓十九,其中大仓八座小仓十一。嘿嘿,下官这回可是弄了个轻省差事,大帅你说是不是?”

赵石陈祖两人见他摇头晃脑说的有趣,到都是笑了起来,不过陈祖心里也是撇嘴,老种外贬这许多年。旁的没学会,这逢迎拍马的功夫到是练的不错,这么一会儿功夫小连大帅都叫上了,真真是无耻之尤。

赵石到是没觉出什么,他的职衔有些混乱,是结结实实节度使的职责。但偏偏大秦废除节度使有些年了,所以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现在他的官职应该叫咋小什么,到是觉着大帅两个字分外的顺耳。

不过这时他还是摇了摇头,笑道:“种大人想享清闲可是不成……明日还要聚将议事。所以我这里有些打算,现在想请两个大人参详一下。”

“大帅请讲。”这次却是陈祖抢了先,虽说他对种从端心中鄙夷,但自己称呼大帅出口,却未打一个磕绊的。

其实这两人能官至如此位置。下作之事就算做过,也不会做的像如今般明目张胆,不过话说回来了,两人也都心知肚明,上官如此年轻,有些屑事上就不用计较太多了,陪着哄着还来不及,若是为了一点小小事闹翻了天。那才是得不偿失呢,两人大帅大帅的叫着,但实际上。还说到底。心里并非曾有多少尊敬之意,也是赵石德望不足,所以才有这番场景,怨不得旁人。

赵石虽说两世为人,但这种官场作为他还差的远,自然砸摸不出其中的味道,不过现在他要的也不是两人的真心敬重,他耍的先是一场胜利,经过东征之战,对于冷兵器战争他已经了解很深,他前世半生时间。几乎都是在炮八咋四户度讨。对千战争的敏感实非旁人能及。经过众此的口圳休思熟虑。心中早有定计,现在嘛,虽说猜不到两人心思,但对于这一仗怎么来打,还是有谱的很的。

所以虽说不明两人心里到底想的什么,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占了这个位置,眼前的两咋。人心里未必高兴,借着这个时机,正是要跟两人开诚布公的谈上一谈的,“两位大人都曾领兵于战阵之上,所以我这里要问两位大人一句,贼人若来取金州,得有多少兵马?”

陈祖和种从端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笑意以及些许的狐疑。这是在考教他们吗?两人都曾是边镇大将,对于行军打仗自不陌生。两人好笑的是,眼前这位问的唐突不说,好像还有些愚蠢,哪里像是个领兵大将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