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84章

纨绔到底-第84章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陈适将张玮当着太平公主的面将郑平定斩杀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李陶听罢顿时哭笑不得,本来是为了把戏演的逼真,李陶才没有告诉张玮自己已经与太平公主通过气了,没想到这张玮假戏真做,竟搞出了这么一出。不过这样也好,张玮此举所造成的效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京兆尹连太平公主都不怕,其他豪门还不得掂量掂量?

陈适心有余悸道:“太平公主肯定会去找陛下求助,蓝田王,我们……”

李陶见他们二人一脸愁容,本想告知他们实情,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今后对抗韦氏还要借助太平公主,若是让韦皇后知道了自己与太平公主的这一层关系,对自己很是不利。

想到这里,李陶对二人道:“你们怕了?就算有事也是我来扛着,还轮不到你们!”

张玮张刚要嘴说说话,李陶却摆摆手道:“此事至此为止,今晚我设宴为你们压惊,我们一醉方休!”

第二日,张玮与陈适又去了宋国公刘景的府中去缉拿杀人凶手刘玉。

刘景的身份虽然没有太平公主那么显赫,可他在朝廷中是相当有份量的人物……

……

则天皇帝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动奚族、契丹造反,营州都督周道务派刘景迎战。刘景在独护山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司马。

永淳二年,突厥围攻丰州,斩杀都督崔智辩。朝廷震动,多数大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迁至灵州、夏州一带。刘景上表道:“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隋末大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今若废弃丰州,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非常不利。”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二百一十七章小霸王

后来,刘景调任安西副都护,驻守碎叶城。永昌元年,吐蕃攻克焉耆等地,文昌右相韦待价西征兵败。刘景便收集残军,坚守西州,改任西州都督。长寿元年,在刘景的请求下,武则天派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

圣历二年,刘景调任司卫卿,兼凉州都督,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刘景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刘景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克,并积尸做京观。

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导致安西和大唐之间断绝联系。刘景与宰相们商议对策,并谋划出应该实施的策略,与后来的形势完全相符。武则天叹道:“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刘景改任太子右庶子,仍旧参与处理朝政。

长安四年,宰相韦安石上表弹劾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便命刘景调查此事。这时,契丹叛乱,刘景再次担任夏官尚书,并兼任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安东都护。刘景临行前,对皇太子李显道:“张易之兄弟依恃恩宠,有不臣之心,日后必将作乱,您应加以防备。”

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刘景被征回朝中,进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刘景改任中书令,加检校吏部尚书,进封宋国公。

刘景的独生儿子成亲第二年便去世了,只留下一子刘玉,刘玉是刘家唯一的根脉。

小时候,刘景就非常娇惯刘玉这根独苗。因而;刘玉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骄横的性格。他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阻挡不住。刘玉觉得阿翁为大唐立过大功。当了大官;更觉得自己不一般;故而盐分骄横;成了人们十分厌恶的一个小霸王。

刘玉长到十七岁时;不但骄横无比;而且变得很冷酷;很凶残。平时稍不顺心;就把同伴打得鼻青脸肿。同伴敢说他一个不字;他便会把同伴打个半死。

对于刘玉的骄横与凶残;官员们都知道;也都很气愤。但是;他们又都害怕刘景;怕得罪了刘景被罢官;故没有一个人敢在刘景面前说刘玉的不好;甚至为迎奉刘景;竟违心地在刘景面前夸奖刘玉;讨刘景喜欢;更助长了刘玉的骄横与霸道。

有一天;刘玉带着几个家奴走出潼关城;向北渡过黄河;直朝蒲坂县而来。走到王家庄时;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坐在家门口的石台上纺线。

刘玉看见了;心里痒痒的;便上前调戏少女:“别纺线了;跟我去蒲坂城走一趟;我会给你很多钱;让你吃好的;比纺线好多了。”

少女见刘玉一脸邪气;知道不是个好东西;冷冷地说了一句“走开。”便把纺线车一搬;走回家;并把门从里边一关。

刘玉骄横惯了;怎能容忍遭人冷落;于是喊道:“好个女子;赏你脸你不要;竟敢对我刘玉冷落;快开门;乖乖跟我走。”

少女在里面回道:“好个强盗;如此无礼;快滚开吧!”

刘玉一听;恼羞成怒;对几个狗腿子家奴说:“这小女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我刘玉的厉害;你们去把门打开;把她绑起来。”

刘玉话音刚落,家奴们便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很快把门打开;冲进少女家中。

这时;家中只有少女与六旬的阿婆;阿婆见来者不善;人又很多;连忙让少女躲起来;自己上前拦住刘玉一伙说:“怪我孙女说话失检;得罪了你们;我代她给你们赔个不是;别抓她了;你们走吧。”

刘玉说:“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不行;我们要人。”

说着;把老阿婆一推。

阿婆趴在地上;又抱住刘玉的一条腿;苦苦哀求说:“我孙女年幼无知;不会说话;冒犯了你;求你高抬贵手;不要抓她。”

刘玉骂道:“死老婆子;快滚开。”

说着;一脚把老阿婆踢倒在地,老阿婆脸上碰掉一块皮;鲜血直流。但她护孙女心切;又忍疼爬过来;抱住刘玉一条腿;再次苦苦哀求:“大老爷;求你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我们;不要抓我孙女。若一定要抓;把我抓去好了。”

刘玉哈哈大笑:“我是看上你的孙女长得好;才要把她抓去;你个死老婆子;一分钱不值;我要你干啥?”

说着;伸手抓住老阿婆的胳臂;用力一甩;竟把老阿婆甩出两丈多远;甩在一个石柱上;只听老阿婆“哎哟”一声;再不动弹了。

一个家奴走过去一看;大吃一惊说:“不好了;这老婆子死了;咱们快走?”

刘玉走过去;用脚朝老阿婆一踢;说道:“真死了。”

家奴道:“这可怎么办?”

刘玉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死一个农家老婆子;和死一条狗差不多。去两个人;把她扔进深沟算了。”

两个家奴把老阿婆拉走了。刘玉对其他两个家奴道:“赶快搜;把这个家全搜遍;一定要把那女子搜出来。”

家奴们便搜起来。

不一会儿;从房间的柜子下边把少女拉了出来。

少女见阿婆已被打死;猛咬家奴一口;大哭大喊道:“你们这伙恶鬼;你们打死我阿婆;我也不活了;和你们拼了?”

哭喊着;猛一冲;扑到刘玉身上;连咬几口;刘玉没防备少女会有这一着;急忙挥拳对付;把少女打昏在地。

说平来巧;就在刘玉横行乡里;打死老阿婆、打昏少女的时候;蒲坂县令王子安正好因公从王家庄村东走过;有人便拦住了王子安;报告刘玉正在村里行凶杀人的事。

王子安一听;大怒;叫道:“这成什么体统;大白日行凶杀人;这还了得;马上捉拿。”

第二百一十八章大义灭亲

但是;当手下人告诉他这个刘玉是刘景的儿子时;王子安又犹豫了。他在想;自己若惹下刘景;刘景会饶了自己吗?县令丢了事小;还会挨打坐牢。但又一想;自己是蒲坂的县令;是蒲坂百姓的父母官;看见大白日行凶杀人;不管不问;又怎么向蒲坂老百姓交代呢?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先把刘玉抓起来;再向刘景说明。

王子安走到村子里;大声喝道:“大白日行凶杀人;如此胆大妄为;目无国法;给我立刻抓起来。”

不料;刘玉却满不在乎地说:“王子安;别在这儿装腔作势;没人害怕你。”

王子安气得脸都白了;大声吼道:“刘玉;你不要太目中无人;你在蒲坂县横行不法;我就要管你。”

刘玉却哈哈大笑:“王子安;我知道你是蒲坂县的七品芝麻官;算什么;还不是我阿翁一句话吗?要你当你就是蒲坂县令;有点小权;不要你当;你不过是一个平民;屁权也没有。”

王子安见刘玉越说越不像话;把牙一咬;对衙役们下令:“一齐动手;把这个刘玉抓起来。”

不料;王子安话音刚落;刘玉也向他的家奴下令:“给我打;把这伙衙役打走;让他们知道我刘玉不好惹。“

于是;衙役和家奴们便打了起来,刘家的家奴都是上过战场的,那些衙役哪是对手,不一会衙役们便被打的抱头鼠窜,混战中王子安被打死。

刘玉杀死王子安后;引起蒲坂县老百姓的愤怒;大家联名写状子;推举代表进京城告状。

陈适接到状纸后,不敢怠慢,赶忙上报刑部,谁知报上去一个多月了也没有结果。陈适也不敢再催,此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就在这个当口,张玮顶替陈适做了京兆尹。这事落到了李陶手中,他岂能轻而易举放过。

这次缉拿凶犯李陶依然没有去,不过他汲取了上次的教训。让张玮将李显赐给自己的那面金牌带上以防万一。

……

当张玮与陈适到达刘景的宋国公府的时候,不由愣住了:宋国公府府门大开,只有一个老家人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他的到来。

“来者可是京兆尹府张府尹?”老家人询问道。

张玮点头道:“正是本官!”

“我家主人请张府尹入府!”

张玮点点头,正要带捕快进入国公府,却听老家人又道:“国公大人交待过,张府尹无须搞如此大的阵势。有两人随行便可,他定会给张府尹一个交待的。”

陈适心中一阵发紧。莫非刘景又要耍什么花招:“张府尹,要不……”

张玮摆手道:“无妨,你带三名捕快与我自言自语府!”

说罢,张玮便随着老家人进了国公府。

刚进府门前院,便见一个老者正负手背对着他们站着。张玮不认得此人,但陈适却从那人的背影认出,面前之人正是中书令宋国公刘景。

听到脚步声,那名老者转过身来,他目光炯炯盯着张玮:“京兆尹张玮?”

“正是下官!”张玮上前行礼道。

来之前张玮已经想好了。此次拘捕刘玉必须先礼后兵,不管怎么说刘景也是当朝的几名宰相之一,在礼数上不能怠慢。若百般劝说之下,刘景还是拒捕那就只有来硬的了,自己有李陶给的御赐金牌在手,他不信刘景敢公然抗拒。

“老夫已经等你们多时了!”刘景叹了口气道。

张玮不知刘景是何意,并没有插话。只是静待他的下文。

刘景盯着张玮道:“用雷霆手段清理府恶吏、杖杀市井闲汉、斩首右羽林将军冯永、诱杀宫市使田克文、当着太平公主的面手刃车夫郑平富,这些我都有所耳闻。张府尹,你可知道,你已经成为长安城最炙手可热之人了。”

张玮淡淡道:“我只是听命行事,凭自己的良心尽自己的职责。”

刘景长叹一声:“我怎会不知你的后面有蓝田王给你撑腰,当初蓝田王在大殿之上向陛下提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将你张玮从一个小小的潞州录事参军破格提拔为京兆尹,现在看来这真是神来这笔呀!”

“下官不知国公所说是何意?”张玮有了一丝的好奇。

“不知是蓝田王知人善用,还是你张玮对蓝田王信任有加,总之,你们二人可谓是珠连璧合,配合的天衣无缝。”

见张玮表情有些茫然,刘景直截了当道:“蓝田王初来乍到。在朝中并无甚根基,这京城之中比他根基深的人多了去了,谁也不敢放言能整饬长安治安,偏偏蓝田王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揽这份差使,你所做之事那一样不是震惊朝野的?除了蓝田王,还有谁能给你如此莫大的支持,就连陛下也不行!”

刘景所言不虚,李陶的这一系列手段,就算是李显这个皇帝也没有魄力能做得到。

“同样的道理,真正做官之人必会为自己留条退路,做起事来瞻前顾后,就算有蓝田王的支持,也要留有余地,换作其他任何一个人做这京兆尹,都会让蓝田王的设想大打折扣。偏偏你却不计后果地赤膊上阵,却让蓝田王的设想达到了最好的效果。你说,你们这不是珠连璧合是什么?”

张玮若有所思,陈适脸红了,两人心思不同,都低下了头。

好一会,张玮抬起头来:“刘国公,下官今日……”

刘景摆摆手道:“刘玉是刘家的独苗,我虽为官居中书令,可也有私心,想保他一条性命,不至于刘家断了烟火。蓝田王在朝会上立军令状是我亲眼所见,陛下赐予他金牌亦是我亲眼所见。本来,我还抱有一丝侥幸,想着这蓝田王会像别人一样,但见你们最近的所作所为,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说罢,刘景朝着老家人挥挥手:“抬上来吧!”

不一会,老家人带着两个家丁抬着一顶小轿过来。

“我不想见他被抓的凄惨模样,不忍听他悲怆的呼救声,故而提前将他迷晕。望张府尹给老夫一个面子,就不要大张旗鼓了,将他抬去京兆尹府吧!”

张玮没想到刘景竟会如此,心中有些不忍:“刘国公,您……”

“赶紧走吧,不然过会老夫就改主意了!”刘景紧绷着脸道。

“下官告辞!”

张玮在转身的一瞬间,看见了刘景的眼泪从他那苍老的脸上滑落。

……

第二百一十九章冤案(一)

“没想到刘国公竟是个如此识大体之人,待此间事了了,我得亲自去拜访一下他!”李陶感慨道。

“蓝田王,还剩下五日就满一月了,下面我们该怎么做?”张玮问道。

“马鸣,你可否尽快抓几个惯偷来?”李陶扭头对马鸣道。

陈适很是奇怪:“蓝田王,不先收拾红狐堂的人吗?”

李陶笑道:“红狐堂的事先等等,趁着这个时候我们先把偷窃之人给解决了!”

“等?等什么?我们时间有限呀!”陈适急道。

“我在等消息,没有了消息我们也做不了,急也是白急!”

陈适还要询问,却见张玮暗自向自己递过一个眼神,只好住口不问了。

“蓝田王,你若需要小偷,府衙大牢就有现成的!”马鸣道。

“走,我们去看看!”

……

“你叫什么名字?”李陶看着面前这个中年汉子。

“我叫张顺!”

“你是因为偷盗被抓进来的吗?”

张顺苦笑道:“我是小偷不假,若真因为偷盗被抓入大牢我也就认了。可我偏偏是因为做了一件好事,被关进这大牢。我做了那么久的小偷,在道上是出了名的,从未入过大牢。而做的这件好事,恐怕是我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却偏偏入了大牢。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好人难做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陶很是好奇。

“这话说来话长呀……”

……

长安城设立了木工局,有擅长各种技艺的木匠数百人,专门负责维修皇宫和官署。由于木匠人数较多,工部分管木工局的官员任命了若干工长,分别管理这些木匠。

木工局有个叫常清秋的工长,在分配木工活时与一个叫马小七的木匠发生争吵,从此两人互不搭理,已经有半年不相往来了。大家认为木匠与工长只不过发生一点口角,并非什么深仇大恨,不值得如此别扭下去。于是有个年长的木匠建议。大家凑点钱买些酒菜,拉着马木匠一起到常工长家中去喝酒,以此化解他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