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晋风 >

第83章

晋风-第83章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到北岸,南巢镇的县丞闻讯赶来迎接,岸上连同乡绅小吏稀稀拉拉的只有数十人在等候自己,和进县城时有天壤之别,可见北岸的百姓对朝廷官员的到来是如何的不屑。

一路行来,家家闭户不出,大路两旁的村落也显得破败不堪,本该种上冬麦的田地里枯草从生,似乎根本无人耕种,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这和李远所说的南巢人口占芜湖县三成之多的话有些不符。

韩暮估计是流寇和秦兵骚扰的过于频繁才导致的这种破败景象。

越往北方巢湖方向走,情况越是不堪,大路上走了半天也只能看见几个枯瘦的农人踽踽而行,见到他们这队人马跟见了鬼一般,逃的飞快。

韩暮眉头紧锁,脸色阴郁;把个随行的李远和几位当地的官吏骇的噤若寒蝉。

一行人行至一名叫沈巷的小集镇外围时,忽见集镇内火光冲天,有数百人冲出集镇哭喊着朝这边逃来,韩暮敏锐的感觉到,碰到敌人了。

几百名百姓的身后,数十骑身着甲胄的士兵策马奔出,赶上四散逃跑的人群,长枪连刺下,顿时十几名奔跑在后面的百姓被遡翻在地,士兵们跳下马来,将尸体上的财物洗劫一空,再次上马追赶逃散的人群。

“是秦军,不知道有多少人!”袁岗大声喝道。

“不管有多少人,统统杀光!”韩暮眼中冒火,这沈巷镇离秦境近一百三十里,秦兵胆大如此,竟然深入大晋腹地抢劫杀人,简直视大晋边境官兵于无物。

韩暮大喝一声策骑奔出,袁岗和谢玄也呐喊一声带领四十余名飞虎队员飞骑跟上。

这时候,前面的秦兵也见到了韩暮这队人马,带头的百夫长还以为碰到了大股的晋军,正准备溜之大吉,但仔细一看是一只四五十人的小部队,胆气顿时壮了起来,他一声唿哨,正在镇中作恶的秦兵纷纷聚集起来,总共将近一百五十余骑。

韩暮一言不发,带领飞虎队向秦兵冲来,这伙秦兵是正规的秦军精锐骑兵,本来两军正式开战之时应该将冲锋的队伍分为两到三队,一波一波的冲锋下更容易撕裂敌军阵型,摧毁敌军防线;但在那百夫长的眼中对方仅仅只有四十余人,己方一百五十六人,数量四倍于敌的情况下还玩什么战术,一波冲过去便可将敌人全部击溃。

想到这里他冷笑着骂道:“你们这是找死。”一声令下,众秦兵将长枪夹在腋下,枪头前伸,不做任何分队,直直的策马对冲过来。

双方原本相聚两三里,对冲之下,几息之间便相聚不到两百步,两边的人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对方兵器上闪烁的寒光了。

韩暮一声喝令,身后飞虎队员齐齐将大刀挂上马鞍,伸手从背后抽出十字弩,“咔咔咔”机皇连响纷纷上弦;下一刻,双方进入百步之内,韩暮一声大喝,“蹦蹦蹦”声连起,一蓬箭雨带着摄人的嗡嗡之声朝秦军突前的十几骑扎去,由于十字弩力道强劲,秦军又正是前冲之势,这些弩箭一旦命中便深深的穿透盔甲,深深的扎入肉中。

十几名中箭的秦兵翻落马下,后面的秦军骑兵直接冲撞踩踏之下,即便是没有伤到要害的也被踩踏致死,同时后面秦军有七八人与前面落马之人相撞,顿时秦军冲锋队伍人仰马翻,马匹踩踏发出的骨骼断裂声和秦军士兵的惨叫清晰可闻。

不待韩暮下令,飞虎队迅速将弓弩上弦射出第二波箭雨,这一次双方距离仅仅五十步,造成的伤害更为可怕,又有十七八名秦兵中箭落马,踩踏惨叫声再次响起。

带头的秦兵百夫长没料到遇到的这一小股晋军居然配备有重金打造的连弩,一照面便被他们干掉了将近四十人,顿时心中有些慌乱。

“怎么会这样?”

“难道晋国士兵的战斗力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竟然连甲胄都能穿透,这是些什么人?”

秦军士兵们握着长枪的手都在微微发抖了。

还没等秦兵从恐慌中醒来,双方人马已经撞击在一起,秦军看到对面部队人手一柄奇怪的刀状武器,柄上缠着红绸带,迎风飞舞,夺人眼球。

下一刻这些缠着鲜艳红绸的奇怪兵器便显示了它们的威力,飞虎队有着四十人个个是经过韩暮袁岗等人近三年的调教,早已武技纯熟,秦军虽然是精锐骑兵,但哪里是这些杀人机器的对手,加上长枪在马上转动不灵,一旦没有扎上对方的身体,基本上便没有机会拔出马鞍上的佩剑了。

红绸飘飞的鬼头刀此起彼落,断肢、残臂、鲜血飞溅而起,双方交错而过的一小段时间里,四十多名秦兵被砍落马下;一百五十六名秦军精锐骑兵一个冲锋之下竟然死伤过半。

韩暮一个人便挥动血饮借着战马冲过敌阵之势当头连砍四人,这四人无一例外都是头颅飞旋上天,脖子里喷出几尺高的热血,杀这些秦兵在他眼里简直是像在屠宰一只只幼嫩的羔羊。

飞虎队拨转马头,发动了第二次冲锋,秦兵早已吓得肝胆俱裂,见对方又高举战刀如虎狼般的带着扑面的杀气冲来,谁也不敢再继续恋战下去了;这帮人杀起平民来如狼似虎,但当自己沦为别人的杀戮对象时,顿时胆小如鼠,一名秦军发一声喊策马逃开,顿时所有剩余的七十余名秦兵四散奔逃。

韩暮怒喝:“分头追击,一个也不许跑了。”

飞虎队四散追出,顿时初冬的旷野上开始上演一出出的猎杀活人的的游戏,飞虎队员或用弩弓,或用飞刀,将秦军士兵一个个追杀致死。

更有几名秦兵慌不择路,冲到逃散的百姓人群里,顿时被在不远处全程观看这场战斗的百姓拖下马来,用石头砸,用嘴咬,用脚踹,活生生的打死。

韩暮看到这样的情景,暗自心惊,百姓对秦人的恨意之深可见一斑。

袁岗和谢玄张罗着打扫战场,这一次不仅击杀秦军一百五十六名,更为难得的是缴获训练有素的战马一百三十六匹,武器盔甲等物一百五十六套,那些破碎的盔甲只需稍加修补便可使用,韩暮听到这些战利品之时也是喜笑颜开,比诛杀了这么多秦兵倒还欢喜几分,人命不如马匹和武器盔甲,不知那些丢了性命的秦军士兵的鬼魂们作何感想?

战斗中只有一名飞虎队员不慎被长枪擦破左肋,袁岗大骂这名飞虎队员蠢蛋,那名飞虎队员在众人嬉笑的眼光下羞愧不已。

直到此时李远和吓得胆战心惊的本地乡绅官吏们才战战兢兢的赶了过来,看到满地被扒掉盔甲血肉模糊的秦兵尸体,均感到不可思议;这少年将军带的这一批手下还叫人么?简直一个个是天神下凡啊。

四散逃开的百姓们也聚拢过来,一个个跪地高呼大恩人,韩暮吩咐众人都起身,将秦兵身上的财物一一分发归还给他们;众百姓千恩万谢,涕泪横流,终于有人帮他们出了这口恶气了。

韩暮趁此机会朗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叫你们受苦了,本人乃朝廷派来为大家扫除流寇和秦军骚扰的建军大将军韩暮,今后你们有什么难处便来找我,本人一定帮你们解决难题。”

人群中一名老者伏地哭诉道:“朝廷可算是没忘了我等小民啊,我等要求不高,只需能安安稳稳的种粮食养家糊口便可,将军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只要将军能赶走这些强盗,小老儿在家给将军刻个像,天天香火供奉。”

韩暮上前将老者扶起大声道:“诸位莫要悲伤,这几日我便率军剿灭盗匪,定还给大伙儿一个安稳的生活,另外我也要告诉大家,我还要在此地建立新军,新军的建立起来就是为了保护父老乡亲的安危,到时候有愿意追随我韩暮的可来报名领军饷,我保证:一人参军,全家不饿,为国效力还有当官当将军光耀门楣的机会,你们可以帮着传传,待我剿灭贼寇之后便在此镇驻守招募。”

人群中议论纷纷,有的疑惑,有的激动,有的害怕;韩暮知道此事不宜急躁,便安抚众人一番,命令将秦军士兵尸体堆上柴火一把火烧掉,将武器盔甲等放上马背,分出十名飞虎队员押送回县城。

诸事安排妥当,辞别众百姓之后,继续北行。

第一九一章北府新军(三)

从陆路一路快马加鞭望西北而行,途径几个破败的小集镇,和数十个墙倒梁歪的村庄;均是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树木凋零之状。

韩暮无心再看,他一心想快些赶到巢湖边,好仔细观察匪巢所盘踞的那座湖心岛,众人赶到岸边时已经是午后时分,众人下马,踩着柔软的滩涂上密集纠结的草甸,穿过岸边茂密的芦苇和柳树,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烟波浩渺的碧蓝色的大湖泊呈现在众人面前。

湖面宽阔无边,平静无波,在午后的冬阳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天气晴好,隐隐能看到湖心处一座岛屿耸立其中。

李远上前向韩暮介绍道:“这巢湖乃是古居巢国遗留下来的故址,相传古代在此地有一处居巢国,后来不知何故这居巢国陷入地底,江水倒灌进来便形成了这么一汪大湖;早些年曾有人在湖底打捞出金银来,便是当时居巢国留下来的遗物。”

韩暮点头道:“这湖泊怎地如此之大,如何能看清小岛的格局?”

李远道:“此湖方圆八十里,东西狭长,南北较窄;向南弯曲呈月牙状,我等所处位置乃是连接长江和巢湖的濡须河入湖口,乃是最东面,故而看不真切,若要看清楚还需沿岸望南,到南岸有个叫清平的地方,方可看的真切。”

韩暮转身道:“退回柳林中,吃点干粮和水,稍后快马往清平去,天色不早须得迅速点。”

众人退回柳林,人吃干粮,马啃荒草,稍作休整。

一炷香之后,众人飞身上马,直奔清平;由于害怕被巡逻的匪寇发现,众人选择了堤下的小路,接着长堤的掩护艰难前行,夕阳西沉之时才赶到清平。

清平原来就是一个小渔村,自从盗匪盘踞湖心岛之后,渔村里的数十户渔民举家逃难,只留下空空的屋舍;这也恰好给匪徒们留下一个前哨站,盗匪闷在村边的山丘上搭建了两座哨塔,用来瞭望官军的动向,并在村内设置了几道哨卡,守卫的像模像样,十分严密。

韩暮等人早在南巢镇巡检的提醒下远远的便匿入湖堤下的密林里,韩暮吩咐众人原地稍候,带着袁岗悄悄从密林中掩到湖边的芦苇丛中,拨开芦苇朝外观望。

夕阳下湖心岛清晰可辨,只见湖面四周十余条小舟来回游荡,小舟上盗匪头扎黑巾手中的兵刃翻转之际在夕阳中闪着金光。

韩暮运功于双眼,极目远眺,那姥山岛呈圆形,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如李远所说的登岛处只有东面这一条浅滩,能看到的其他地方都是壁立千仞,悬崖高耸,几无立足之处,也无攀爬登岛的斜坡。

更让韩暮头疼的是,悬崖低处内收高出外伸,呈倒立的蘑菇状,甚是险峻。

韩暮低声将情况和袁岗商议了一下,袁岗皱眉苦思了一会,一时也拿不出办法。韩暮转头盯着姥山岛呆呆的出了一会神,忽然眉头舒展,一个大胆的计划涌上心头,他低低的在袁岗耳边耳语几句,袁岗疑惑的道:“这能行么?”

韩暮胸有成竹道:“绝对可行,大哥别担心,一切听我布置。”

袁岗道:“好,那便按照你说的,我等速速回去布置吧。”

两人悄悄退了回来,带着众人连夜返回芜湖县。

次日上午,谢玄在城中转了一个多时辰神神秘秘的买了一堆包裹起来的东西带到韩暮的房里,接下来和韩暮躲在房间里捣鼓了大半天,而袁岗则去射声营中挑选了两百名士兵秘密训话,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才聚集到一起;

在李远探寻的目光里,韩暮等三人一言不发,闷声吃饭夹菜,闹得李远心里很不自在。

吃过饭之后,韩暮对李远道:“李大人,我等即刻出兵剿灭巢湖盗匪,你请自便吧。”

李远忙道:“大将军,容我聚集士兵助您一臂之力,您稍候,我这就叫钱丙寅集齐兵马。”说罢便急匆匆往外走。

韩暮笑着拉住他道:“我不是说过不用你们一兵一卒么?李大人只管坐镇县衙等待我们的好消息吧。要不你出面协助梁锦春去将那几个大户的粮食买来,也好省的他一介书生去磨嘴皮子。”

李远面有忧色道:“这……这便如何是好,匪寇猖獗凶狠,万一……。”

袁岗喝道:“李大人你这是何意?我等尚未出发,你便诅咒我等兵败么?”

李远忙跪地请罪道:“下官愚鲁,但下官也是为大计着想,此事可不仅仅是将军之事,也是我芜湖县的职责所在。”

韩暮笑着拉起他道:“这样吧,你们便随便带个两三百兵士埋伏在清平外五里,记住要天黑后才可以靠近埋伏,切不可惊动匪寇,一旦我们在岛上打响,你便率兵进击清平村,占领那里,多带弓箭手,封锁住溃逃的匪兵,一个也不许漏网。”

李远这才躬身道:“下官遵命。”

韩暮问袁岗道:“都准备好了么?”

袁岗道:“全军俱已待命完毕,就等着你发话了。”

韩暮大手一挥道:“出发。”

四十名飞虎队员以及两百士兵和韩暮等人分乘两艘官船未时正准时开拔,韩暮本欲将苏红菱和张彤云放置在县城,但二女执意跟随,韩暮毫无办法,只得让她们换上男装跟随前往,只是叮嘱苏红菱保护好张彤云,不得有任何闪失。

两艘官船缓缓驶出,沿着濡须河一路北上,濡须河河道宽深大船进出倒是畅通无阻,但韩暮下令速度放缓,除了掌船的士兵外,其余人等一律进仓休息,睡觉的睡觉,养神的养神,不许大声喧哗;他自己则和二女躲在仓室里玩老鹰抓小羊的游戏;两只小羊羔很快就成了没毛的小白羊,任凭老鹰的利爪在小羊羔赤裸的身上乱抓乱摸,只能颤动着身子毫无办法。

短短几十里的河道,硬是从未时走到戌时,方才进入巢湖。

韩暮吩咐两艘船停在河湾无人的地方,抛锚停船,看看天色,吩咐全体用餐;此时天色已晚,濡须河入口在巢湖东边,离湖心姥山岛尚远,但即便如此,韩暮也不准点起灯火,全船人黑灯瞎火的摸索着将随身带来的牛肉干混着饭团用清水灌下,默默等待着韩暮的命令。

天黑沉沉的,时近十一月末,月色暗淡,四周除了呼啸的夜风,浪涛拍打岸边的声音之外,无一丝一毫的异样声响。

韩暮满意的看着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一声令下,两船悄悄开动,从北面迂回而过,绕了个大弯驶往姥山岛西面。

远远望去,小岛上灯火闪烁,笑闹叫骂之声在静夜里传出老远,两船在距离小岛五六里之处停了下来,不一会,一艘船悄悄借着夜色靠近小岛,而另一艘船上静静的停在原地等待。

驶向小岛的这艘船上是韩暮、袁岗、张苏二女和四十名飞虎队员,外加五十余名射声营士兵,船悄悄的驶近小岛西边一处崖壁,众船工死命稳住船身,将船稳稳停住。

韩暮从仓中取出一个长长的包裹,轻手轻脚的打开,一件黑乎乎长形的物事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上面还有一根长长的羽箭,只不过这羽箭的后面是个小小的铜环。原来韩暮和谢玄捣鼓了半天就捣鼓出这个玩意来。

除了袁岗和二女,人人迷惑不解,韩暮神秘一笑,将一根细细的牛皮索穿过铜环,一路拉过来形成一个双绳,在用脚踏上那物事的下部,用力扳动,只听“咯吱吱”的一阵响声,接着便是“啪嗒”一声便似弩弓上弦时卡住机皇的声音。

韩暮吁了口气,悄悄道:“都让开,别踩住绳子。”

众人腾出一片空地,只见韩暮托起那物,瞄准山崖上黑乎乎一片的树林一扣扳机,那只带着绳索的羽箭便‘嗖’的一声飞跃数十丈的崖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