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晋风 >

第202章

晋风-第202章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已经唸熟于此,在士族中摸索出一套游刃有余之道,团结大士族,保证他们的利益,同时不断蚕食中小士族的势力,渐渐以科举出身考核合格之人代之,至元四年四月春科结束,圣旨颁下之后,全国中下官僚已经半数为寒门所任,这帮通过自身才能通过科举涌现的人,逐渐成为大晋最基本的官吏基石

三年中大晋国库存粮数千万之巨,在韩暮的提倡下,百姓种粮积极性暴涨,减至大晋所有官仓皆满,存粮无处堆放又辟官仓百座,以待来年再用;但韩暮仍然不满足,依旧大力提倡增产开荒

同时韩暮大力扩修全国官道河川,便于交通往来,此举既促进商业往来的开展,同时又能保证战时兵马粮草聚集迅

在募兵制的种种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全国总兵力达到二十五万之巨,精挑细选之下,士兵们堪称精锐,不但身体素质,思想品质等方面合格,同时又涌现出一大批将才;在巢湖城北府军校进行系统性的轮训三个月之后,这些人被分派到各地军队中担任中下级武将

韩暮未雨绸缪,着重打造重型雷霆车和巨无霸,近五万人的精锐亲卫并全部装备上小型手弩,军中的弓箭手除了强弓手之外,其余的逐渐被制式十字弓弩所替代,那已经不是每次只能发出一只弩箭的十字弓弩,而是诸葛连弩,一息之内便可扳动机轴上弦的八发制式连弩

同时,陈冲的北府水军已达万人,战船八十余艘,每船装备雷霆车三十架,成了名符其实的无敌水师

由于考虑到战事一起,几十万大军的吃饭问题需要动用上百万民夫肩背手提,驱车架驴的运送,为了减轻后勤的压力,韩暮召集数十名大厨经过一个多月的研制终于实验出了一种压缩性的干粮

将稻米煮熟,和腌制烤熟的猪羊牛干肉以及各式蔬菜混合在一起晒干研末成粉末,再经大力压缩成块状,每十斤粮食可得压缩干粮两斤八两,士兵出征之时仅需负五斤此物便可保七日之食,在后勤保障跟不上的情况下,此物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食用时可干啃食之一刻加水煮成食糜食用,芳香可口,在军队中极受欢迎

韩暮如今所需要是时间,除了时间还是时间,士兵们需训练、边境城防需要加固建设,国内的换血还未完成,还有许多隐忧,另外装备物资还需进一步的准备和完善

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看,秦人在平定北国之后就会进袭襄阳,进而进行全面的进攻,但是韩暮已经无法把握到历史的脉络了,一切都已经似是而非,他所能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真正融入到这天下大势之中然后得出结论

四月的健康城繁华而雍容,三年的彻底和平,让这个级城市焕发出的光辉,修葺一的因战火而损毁的建筑,经过重的规划已经看不出曾经近二十万人再次决战的影子,被火焚毁的乌衣巷王谢宅邸也重建起,谢安王坦之都习惯于住在那里,所以便在那里重建了府第

这一日春光煦暖,繁花似锦的淮水岸边一大队仪仗正在行进,人们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羡慕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淮水河上一艘花船上,两名女子站在船头眺望着相互聊着天

“李姐姐,那是谁呀?这么大排场,看这样子好像是宫里的派头”一名红衣女子道

“哎呀,雪妹妹你不知道啊?昨个就出了告示,今天懿德皇后回府省亲,顺便祝贺谢家居落成,连两岁的小皇子都回来了呢”另一名青衣女子回答道

“懿德皇后?莫不是我大晋第一才女谢……”

“嘘,切莫胡言,皇后名讳岂是能乱说的,哎,天下女子恐怕也只有她最合适居皇后之位了”

“是啊,听说去年册封之时,她还坚辞不受呢,才女就是才女,行事都出人意表,教人不可琢磨,若是寻常女子还不削尖了头奔着那位置去呀”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事姐姐倒是知道那么一星半点”

“那姐姐快说说,我倒很想知道她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下辈子咱们也好照着她的样子投胎转世,好过在这花船上做这勾当”

“妹妹好志气,姐姐倒没那想法,下辈子好好做个清白女子便罢了”

“姐姐快说,下辈子的事谁也说不准,咱们姐妹还是得快活时且快活,聊聊皇后娘娘的琐事也是种不错的消遣呢”

“小妮子好大的口气,皇后娘娘的事情倒成了你的消遣之资了,罢了,我便跟你说说,当今皇上有几位爱妃你可知道?”

“皇上不都是三宫六院妃子成百上千么?听她们说后宫中嫔妃最少也上千呢,哎,这些人都是好福气啊,一旦受到皇上宠爱,那可是一步登天了”

“妹妹你可不知道,皇上身边有名分的不过十余名妃嫔而已,除了这皇后娘娘原本是德贵妃之外还有容妃、珍妃、媛妃、顺妃;都是跟着皇上一起吃过苦受过难的女子,另外前年册封了一位柔妃,听说是皇上出使长安城认识的秦国美女,这事还被朝中大人们反对过呢,哦对了,还有一个烈妃还是我们青楼女子呢,只不过她为了保护皇上以身挡箭,毒发身死了”

“啊?还有这等事么?皇上怎么可能册封一青楼女子为贵妃之位呢?看来咱们这位皇上倒是个风流种子呢,咯咯咯”

“这叫有情有义,能做到不顾非议册封青楼女子为妃,正是当今皇上为人称道之处,也不枉那位烈妃为他献出命来,哎,世间有情有义之人太少,若我也能遇见这么一位,哪怕他是贩夫走卒叫我为他去死我也愿意”青衣女子似有所感,神色暗淡

“姐姐,小妹也有同感,你我命运多舛,那些男人只是贪图你我身体,哪里会对我们有真情实意,不说这些伤心事了,姐姐还是说说皇后为何拒受封赐”

青衣女子拭去眼角泪痕看着那岸上的长龙仪仗道:“皇上身边的女子个个都来头不小,那容妃乃是以前名满京城的张玄张将军之妹,又是皇长子之母,那珍妃乃是朝中内阁王献之大人之女,那媛妃乃是皇上少年时的明媒正礼定下的正妻,顺妃乃是陪伴皇上数次出生入死的红颜知己,那柔妃是秦国第一才女,市面上流行的璇玑图便是她的杰作,皇上还为她写过诗呢,你相信这些女子哪一个没有资格做皇后?为什么偏偏是德妃呢?”

红衣女子眨巴着眼睛道:“是啊,听姐姐这么一说,我也糊涂了,莫非皇上最爱的便是德妃么?”

“唔……最爱谁我不敢说,但是家族势力最大的却非德妃莫属,那可是谢家啊,天下第一名士的谢家啊,一门皆名士,天下人仰望的所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姐姐这么一说让小妹糊涂了,既然如此,为什么那德妃坚辞不授呢?”

“这便是母仪天下的风范,德妃在后宫中年纪最大,比皇上还要大上两岁,在众妃之间年纪最大,名声最响,家世最大,本是最合适的人选,皇上昔年曾表示所有的女子都一视同仁,名分不分高下,但未料到会当上皇上,后宫怎可无主,所以朝中大人们便请皇上立皇后,皇上想来想去只有立德妃,但是德妃不愿意让皇上食言,又不愿意让一起患难的其他贵妃心里不高兴,所以就抗旨不受喽”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她们还真是难得,人说后宫中争斗颇多,咱们大晋的后宫中却有这般气象,还真是奇了;后来怎样了?怎地又应允了呢?”

“后来呀,皇上被逼的急了,便要在外边寻一女子来当皇后,这下几位贵妃娘娘可不干了,于是她们一致请德妃接受封赐,总不能找一个外人来当后宫之主,德妃这才无奈的接受了皇后之位”

“嘻嘻嘻,咱们皇上可真有意思,这摆明了就是假话嘛,他就是逼着几位贵妃娘娘自己推举一个出来,这样一来他自己倒是置身事外,皇上真狡猾”红衣女子格格娇笑,笑得浑身发抖

“是啊,皇上年纪虽轻,但是点子还真多,快看,皇后娘娘下叫了,要进乌衣巷口了”青衣女子指着岸上道

两人不再闲聊,艳羡的目光盯着远处岸上的凤辇停下,一名华着华贵,众女环伺的雍容女子走下凤辇,在众人的簇拥下往巷口走去,身后一名内侍抱着两岁大的正在吮着手指的俊美男童紧紧跟随

第四百零七章后路

谢府外迎接的队伍排成长龙,谢家一门上下侍立相迎,首辅谢安、刘老夫人,谢石、谢玄、谢琰、谢朗、以及旁支的谢氏子弟聚集在府门前相候,有众多女眷站立后排垂首恭候谢道韫的驾临

“皇后娘娘携小皇子回府省亲谢府上下人等接驾”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谢安等人按照次序上前行跪拜之礼,先是谢安、刘夫人、谢石三人上前叩拜,接着是兄弟姐妹辈分的上前叩拜,最后是府中妻妾女眷上前叩拜,众仆役婢女匍匐地上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谢道韫打扮还是一贯的风格,偏好淡黄的颜色;她身着淡黄色云锦长裙,只是衣裙上绣着凤穿牡丹的图案,身披青色金丝穿薄纱披肩,脚蹬鹅黄彩绣宫鞋一双,长裙掩映之下之间尖尖的小巧的一双尖头;在看头上,青丝如云盘成三股,一股盘于后脑,簪一支双蝶戏云白玉钗,另两股左右中分随意飘洒两肩,发侧缀以丹凤朝阳黄金坠,一只韩暮特意命人打造的金色小小皇冠插于云鬓之上,显得华贵而又可爱

谢道韫的脸色茭白粉嫩,眉宇间青涩之气尽去,代之以成熟、华贵、雍容的风韵,双唇不点而赤、凤眼漆黑,姣丽无双,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眸光流转间已夺人呼吸;行步间风姿秀美,顾盼生辉

“诸位叔伯、兄弟、姐妹平身”谢道韫道,声音不大,但自有一番威严

“今日道蕴只是回府看望大家,无需拘泥于朝廷礼数,本来我只是想单独带霖儿回来,但是皇上不依,只得作罢,大家快起来,还跪着作甚?”谢道韫微笑道

“谢皇后娘娘”众人齐声叩首起身,谢安上前道:“恭请皇后娘娘进府歇息”

谢道韫秀眉微蹙,抿了抿嘴,想说什么,但是没有说出来,迈步进了谢府

众人来到谢府大花园专门为迎接皇后驾到而布置一的水阁中,谢道韫屏退随从和其他人,众人知道她和谢安有话要说,都识趣的离开

厅中只剩谢安和谢道韫之时,谢道韫纳头便朝谢安跪倒,唬的谢安慌忙拉起她

谢道韫眼中带泪,情难自己道:“三叔,咱们有快半年没见面了,道蕴想念家中亲人,只可惜当了这皇后,连自由都没了”

谢安亦唏嘘道:“是啊,有半年时光了,朝廷大事一桩接一桩,每个人都忙的很,我倒忘了命你叔母和家中几位进宫看看你,臣之过,请娘娘恕罪”

谢道韫正色道:“三叔,您为何老是拘泥于礼节,若是你老是一口一个娘娘,咱们叔侄还怎能好好叙话一番,您又不是不知道道蕴本来就不稀罕这个皇后之位”

谢安笑道:“说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原不该拘礼,道蕴你是我最疼爱的侄女,自小你父去世之后你和小玄便在我身边长大,在我眼里,你和小玄便是我的亲生子女,你一贯便是淡泊洒脱之人,叔叔自然知道你的想法”

谢道韫眼眶一红道:“三叔,韩暮当了皇帝,道蕴也知道是时势造就,但是从内心来说,道蕴并不稀罕他当这个皇帝,我看他每日愁眉苦脸再不复昔日跳脱潇洒的样子,心里便替他难过”

谢安忙道:“可不能这么说,人活世间岂是能随便苟安,你看韩暮现如今虽然国事缠身劳心劳力,但若真教他归隐山林每日闲呆着,恐也非他所想;再者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韩暮天生是做大事之人,怎能弃之不管?照你说来,三叔这么大把年纪还在每日忙碌不休,那岂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谢道韫噗嗤一笑道:“三叔,看把您急的,我是不会要韩暮退位让贤的,这些事还需他自己拿主意,只是几句牢骚话而已说到底,韩暮和您都是一类人,闲不住,总想为天下做点什么,韩暮虽把退隐挂在嘴边,但是我知道他其实还是很想做些事情的”

谢安笑道:“那就是了,大晋离开他还真不成,你看这几年眼见国势渐强,百姓乐业,他的那些改革措施本来我还以为有些是行不通的,但是事实表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兵强马壮,国库殷实便是明证”

谢道韫抿嘴笑道:“听说你们几位开始还为这个特意跑到宫里找他兴师问罪呢,韩暮可是吃软不吃硬,碰了钉子了”

“那小子直接把玉玺拍在案几上,准备撂挑子不干,让我都怀疑是不是看错人了,哈哈哈”谢安想起那件事就好笑

谢道韫可以想象当时韩暮是什么嘴脸,心中荡起幸福的温馨感,叹口气道:“其实也确实难为他,他最不拘常理之人也被困在宫中,他三番几次说要出宫走走,但是侍从室那些人说一出门又是仪仗又是车马,弄的他又毫无兴趣了”

谢安道:“找个机会是该让他出门散散心,再过段时间恐怕就加没时间了”

谢道韫轻声道:“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谢安皱眉道:“皇上昨日早朝已经言明,按照他的估计,秦国将会对我们用兵了,他的预测还从来没有错过,所以我想皇上十之是已经断定大战将起,明日早朝皇上已经特宣了四品以上武官进京参加早朝,我估计他是要拜将授命了”

谢道韫叹息一声道:“战火纷扰何时是个头,这才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又要打仗了”

谢安起身走到水阁窗前看着外面的一池碧水沉吟半晌转头道:“道蕴,若想天下太平,仗就必须要打,皇上曾言道,若有十年时光让大晋修养生息,十年之后秦人不来攻我,他亦要率军伐秦,为何?天下之所以动乱不堪的根源便是分裂,天下大一统,则纷争必息;老夫对他所言甚是赞同,天下分裂的太久了,自我大晋南渡以来已经几十年呈南北分治之势,故而为正朔之争,必会战乱峰起,唯有以战止战方为正道”

谢道韫轻声道:“那样一来又要死多少人,多少人家破裂,哎……”

谢安忽然朝谢道韫跪倒叩拜,谢道韫连忙拉起他道:“三叔您怎么了?有话便说啊”

谢安道:“道蕴,你现在贵为皇后,是我谢家一门最大的荣耀,天佑谢氏又赐予你皇子,正是我谢氏一门的希望所在,我虽为韩暮义父,其实和他并无血缘之亲,我大晋若是在此次和秦国之战中落败那倒也罢了,人人沦为臣掳自然无话可说,唯一死而已;但若是胜了,我大晋将会尽收北方失地,韩暮也会成为千古一帝;到了那时谢氏一门的所有重任便在你的肩膀上扛着了”

谢道韫疑惑的道:“三叔何出此言?难道那时反而会有什么变故不成?”

谢安道:“到那时皇上的威名已经足以震慑天下,他也不再需要看王谢等几大士族的脸色行事,自古帝王心思难揣摩,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譬如他现在对大晋的小士族便是毫不留情的打压,三叔可不是杞人忧天,到那时作为千古一帝,他怎甘心为士族大阀所羁,必会动手清理,前朝汉武便是如此,飞鸟尽良弓藏倒也罢了,就怕是狡兔死走狗烹啊”

谢道韫悚然惊惧,说不出话来

第四百零八章大战将起

谢道韫惊讶之情溢于言表,需知谢安在谈论的可是他的义子、自己的夫君啊,作为豪门大阀出身的女子,自然也知道朝廷中种种矛盾斗争的冷酷无情,有的时候,甚至还不以为意,有些理所当然

但是当这些事被联系道自己的家人身上之时,谢道韫的心中有说不出烦闷和恐惧、

“会有那么一天么?自己的夫君会和谢家反目成仇,甚至举刀相向么?”谢道韫问自己,“不会,决计不会”她给自己肯定的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