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43章

大明政客-第43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上,刀剑无情,不管怎么小心,都避免不了伤亡,要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依靠的是军魂,所以,他要提出来明确的要求了。

看着站的异常整齐的军士,苏天成双手抱拳,弯腰鞠躬,给cāo场上的所有军士行礼。

“我要感谢兄弟们,让我看见了自信,看见了荣誉,我们是苏府护院,更是一支军队,军队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军魂,是战无不胜的信念,我们都害怕挫折,害怕死亡,可当我们的家园遭遇侵扰,当我们的亲人遭遇屠戮,当我们的家人遭遇凌辱,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拿起我们手里的大刀长矛,毫不客气的砍向对方的头颅。”

“我们的军魂,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打造我们自己,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让我们的对手发抖、颤栗,让他们跪在我们的面前求饶,我们如今有了三千多弟兄,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展壮大的。”

“诸位兄弟,我们情同手足,俱为一体,战场上,刀剑无情,我们会受伤,会残废,甚至会失去一些兄弟,但我要大家记住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我们一同保卫家园,更会一同出去征战,就要一同回来,我们不抛弃任何的一个兄弟,不管是遇见如何困难的情况,我们不放弃每一个兄弟,不管是他活着或者是捐躯了,这是我们的誓言,也是我们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的誓言。”

“我们所有的兄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每一次的血与火的洗礼,我特别强调,兄弟之间的信任,是最为主要的,任何的芥蒂,都会导致最为致命的后果,所以说,不管你们在平rì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但在战场上,你们就是兄弟,是亲兄弟,相互的协助和关照,是最为重要的。”

“古人说得好啊,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可见用兵之重要,一支军队,究竟需要一些什么东西,我认为,军人以气为先,在战场上,体现出来舍我其谁的气势,战无不胜的气质,让我们的对手害怕颤抖的气质,有了这样的气势,我们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兄弟之间的合作,关乎生死,我等要做到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若是我们做到了这样,我们必将是一支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

“战场上,刀剑无情,总是会有死伤的,若是有兄弟不幸阵亡了,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替他们养老送终,你的家人遭遇困难了,我当倾尽全力帮助,今rì,我们明确一条规矩,任何一次的厮杀和征战之前,所有将士,都写下一份字据,明确说出来,有哪些未了的心愿,需要兄弟们帮助你做些什么事情,这份字据,好好保管,阵亡将士的心愿,我等共同帮助他来完成。”

。。。。。。

看着群情激昂的军士,看着红光满面的熊子健、孙元坤、刘实亮、罗昌、王大治和马华彪等人,苏天成感慨万千。

如果渠清泽说的情况真的发生了,那么,眼前的这些兄弟,就要剿灭流寇,实际上就是剿灭农民起义军,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历朝历代,农民都是最苦的,不到迫不得已,不会造反,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灾荒,让农民没有粮食吃,走投无路了,加之官府的**贪污,根本不将农民的困苦放在眼里,人家是要活命,不得不造反。

苏天成的内心里面,还是有着一丝愧疚的感觉的,没有饭吃、活活等死的情况,落到自己的头上,一样是要造反的。

可农民起义,最终都陷入了怪圈中间,这场崇祯元年开始的农民起义,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些变质了,闯王高迎祥和闯将李自成,包括张献忠等人,已经是朝着权力奔去了,他们想到的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问题,不是让农民能够吃饱穿暖,而是想着自身的享受,包括内部的争权夺利,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

很多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建立起来的政权,甚至还不如封建王朝的政权。

这是历史的局限,历史发展过程中间,一直都没有能够走出来的怪圈。

苏天成有着一些把握,逐步的解决这些问题,但他需要权力,需要稳定。

“誓死效忠少爷,誓死效忠大明。。。”

马华彪带头喊出来了口号,紧接着,众人都跟着吼出来了,声音震耳yù聋,有着足够的气势。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乖乖,首先效忠我苏天成,接着才是朝廷,马华彪够聪明的,这意思是很明显了,如果我苏天成和朝廷发生冲突了,这些将士,首先还是保护我的。

军队有军队的要求,军令如山倒,不管遇见了什么样的情况,只要是下达了命令,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不皱眉头的冲上去,扎死寨、打硬仗的军队,才是合格的军队。

更加吃惊的是孙元坤和熊子健等人,他们本来就是军人,对军队的一切规矩,都是熟悉的,苏天成说出来的话语,让他们震惊,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苏天成是书生,为什么会懂得这些,难道真的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吗。

苏天成提出来的所有要求,根本不是针对护院说的,而是对军人说的。

不抛弃、不放弃六个字,沉甸甸的,真的要做到,不是容易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了。

当初在太原的时候,孙元坤还是有些担心的,尽管说老夫人有了吩咐,熊子健也跟随苏天成了,可今后的发展,究竟如何,说不清楚。

苏天成的这一番话,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军人就是埋骨沙场的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不知道有多少军人,葬送在宵小之辈的手里,若是能够跟随一位忠肝义胆的领袖,建立不世功勋,那就是最大的荣耀了

第八十三章老人的提醒

(转眼二十多字了,申请了三江,没有获得通过,到了什么酬勤榜,内心有些不服气的同时,也在找寻自身的问题,肯定是有些地方没有写好,读者大大提出来了很多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坚持,不是第一本书了,要说也经历了一些事情了,内心还是能够保持平静。但有一条,读者大大的支持,是王牌,书是给读者大大看的,不是自娱自乐的,所以说,希望读者大大,提出来更多的意见,我会一一注意的。

希望得到你们的收藏和推荐,动动鼠标,就是巨大的鼓励。

本书的后面,会涉及到一些商业、经济方面的知识,包含社会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可以肯定的说,本书与正史对很多人的评价,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自己不断鼓励自己,做出来最大的努力,写出来最满意的文字。

拜谢读者大大的倾力支持了。)

苏府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护院,当然会引发众多的关注,好在苏天成是乡试解元,又是翁同章的学生,加之不久之前,苏化文购买了雷家以前的府邸和耕地,也确实需要护院的,所以说,这件事情,还没有引发太多的猜忌。

至于说翁同章,更是不会说什么了,苏化文一下子拿出来了那么多的黄金,购买了府邸和土地,这些都是府衙实实在在的收入啊,再说了,苏天成是自己的学生,开年就要参加会试的,这平阳府城,也不是很太平,时常听说到流寇的消息,苏家增加这么多的护院,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老人进入府门,苏天成规规矩矩的给老人抱拳行礼。

“晚辈拜见世伯。”

“坤元,不要客气了,老乞丐还是要恭喜你的,成为了山西乡试的解元,可喜可贺,不过,你还是要认真温习功课的,来年的会试和殿试,那才是真正的考验的。”

“晚辈明白,不会有丝毫懈怠的。”

“嗯,看你神sè匆匆的,是不是最近事情很多啊。”

苏天成稍微犹豫了一下,咬牙开口了。

“晚辈招募了一些护院,如今正在训练。”

老人的脸sè迅速沉下来了。

“老乞丐也觉得奇怪啊,苏府要这么多的护院干什么啊,这府城里面,都是议论纷纷的,虽说有些富户,家里也是上千的护卫,但都是呆在府里的,苏府的护卫倒是奇怪了,到郊外去训练了,那些河曲马,可真的是好东西啊。”

苏天成的倔强脾气也上来了,昂着头。

这些护院,是他的心头肉啊。

“世伯,晚辈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想着护卫家园而已,这些护院,总是呆在府里,也是不行的,训练一下,应对厮杀,能够游刃有余。”

老人显然是生气了,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坤元,你是什么身份啊,商贾还是富户,老乞丐不客气的说,你恐怕是有着其他的想法吧,老乞丐就不明白了,乡试解元,马上要参加会试和殿试了,招募这么多的护院,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苏天成心里咯噔了一下,流寇作乱,朝廷已经是头疼了,自己居然招募这么多的护院,确实有些引人注目的,老人话里有话啊。

“世伯,晚辈确实是想着招募一些护院,另外一个想法,也是家里的粮食足够了,能够招募一些人,稳住一方的,晚辈绝无其他的意思。”

老人冷冷看了苏天成一眼。

“老乞丐说出来的话,你不要不爱听,山西不太平,你想着招募护院,保护家人,这可以理解,但凡事都是有限度的,朝廷也是有规矩的,若是真的惊动了朝廷,因小失大,你想过后果吗。”

“晚辈感谢世伯的提醒,rì后一定注意的。”

“老乞丐多嘴了,你不过是举人,能够说明什么啊,你才十八岁,前途远大,要懂得珍惜。不要以为有了一些小聪明,做出来一些事情,就以为天下无难事了,老子天下第一了。”

“老乞丐再来问你,你在军中厮杀过吗,你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老夫知道一句话,书生误国,若是你在军中厮杀过,真正知道了战场的残酷,再来说一番的大道理,老乞丐一定是赞赏的。”

“老乞丐最后问你,你是进士吗,你在朝中为官吗,你治理过任何的一个地方吗,哪怕是一个县城,可惜,你没有任何的治理经历。”

“你虽然年轻,可你不应该冲动,年轻人想着大展宏图,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为此做出来大逆不道之事,或者因此而毁了自己,那就是大不敬,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为家里分忧,更不用说报效国家了。”

“谨慎说话,老乞丐觉得,你还是有前途的,多多注意,招募护院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有些话说出来,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你承当不起。”

老人还没有说完,苏天成开始jǐng惕了,还是这段时间,太顺了,一切都不看在眼里了,甚至有些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了,似乎已经在开始改变历史了,这是很危险的。

现实是残酷的,不管是在明代,还是在以后,权力总是最为重要的,男人不能够掌握权力,或者是掌握金钱,永远难以抬头的,除非是发挥阿Qjīng神,自我陶醉。

穿越之路,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美好的,要面对的事情很多。

老人实际上是在提醒他,否则就不会专门到府上来了。

“世伯,晚辈知错了,晚辈乃是一时的心急,做出来了这些事情,说出来了这些话,世伯的教诲,晚辈记住了。”

看见苏天成主动的承认错误,老人舒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苏天成考中了举人,成为了山西乡试解元,肯定是有些自得的,以至于做事情不注意了,这样的时候,自己必须要提醒,若是苏天成因此走入了歧途,那就太可惜了。

“老乞丐知道你的心情,年轻人总是想着做大事情的,老乞丐也年轻过,老乞丐和你有缘,他rì没有饭吃了,还是要找你的,老乞丐可不想看见,你到时候,也没有饭吃。”

稍微停顿了一下,老乞丐再次开口了。

“老乞丐说的话,是有些重了,不过老乞丐以为,你一定能够明白的,明年就要参加会试了,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其他的事情,不要想多了,特别是说话的时候,注意一下,不要被他人揪住了,你是举人,须知人家是可以弹劾你的。”

老人说完之后,苏天成稍微愣了一下,再次抱拳,对着老人开口了。

“世伯对晚辈有再造之恩,晚辈一定会注意的,世伯放心,,若是晚辈冥顽不化,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世伯的教诲。”

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站起身。

“你能够说出来这番话,老乞丐是非常高兴的,就不打扰你了,你好自为之。”

老人离开之后,苏天成的xìng格突然有些改变了,几乎没有出门了,也很少见客。

苏府的后花园,开始热闹起来了,这里成为了苏天成锻炼身体的地方,他的锻炼,可没有那么简单的,苏家的护院,都是在军中锻炼过的,苏天成和他们比试,实打实的对打,一来是锻炼身体,二来也是多和护院接触,增进感情。

通过和护院的交手,他掌握了不少的厮杀搏击的套路技巧。

苏天成的刻苦,超乎了所有护院的想象,似乎是在拼命,身上跌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随着跌倒次数的增加,护院可以明显看到苏天成的进步了。

进入十月,气候慢慢变化了,穿的衣服也多了一些,依旧没有得到流寇sāo扰的消息,但苏天成不后悔,他愈发的感觉到,和这些军士的感情,愈发的融洽了。

老人说的话,他一直都没有忘记,有关老人的身份,他有了一些猜想,可没有确定的事情,也不需要去想那么多的。

老人为什么要到府里来,说白了,还是因为他的那一番话语。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说到朝廷,没有说到皇上,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你招募这么多的护院,想到保护府邸,这不是错误,可流寇说起来,也是想着保护自身啊,人家没有饭吃了,所以聚众造反了,人家也不会说到朝廷和皇上的。

若是有人,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那自己岂不是和流寇是一样了。

想通了这些,苏天成浑身冒冷汗。

还好没有继续出现什么问题,要真的影响到了会试和殿试,那才是追悔莫及的事情。

可他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护院,都是自己花钱养活的,你朝廷没有出一钱银子,凭什么要效忠你的。

当然,苏天成更加坚定了决心,必须要通过会试和殿试,成为朝廷官员,这样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做事情,不需要遮遮掩掩的。

十月底,冬小麦播种的时间到了,因为招募护院的事情,佃户没有能够完全落实,苏平阳和苏俊,每天是忙得脚不沾地,府里这么多人,仅仅是解决生活问题,都令人头疼了,难怪少爷要准备那么多的粮食啊。

播种季节是不能够耽误的,熊子健和孙元坤等人,都是明白的。

自从来到了平阳府城,所有人都是训练,其余什么事情都不做,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少,这些都是银子,总是这样下去,苏天成不可能承受很长的时间。

熊子健和孙元坤提出来,军士抽出时间来,播种冬小麦,农田里面的事情,大家都是熟悉的。苏天成当然不干了,他的观点很明确,职业军人就是军人,养兵千rì用兵一时,平时的保障是一定要到位的。

可惜熊子健和孙元坤等人,还不是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适当的做一些农活,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再说了,苏家的那么多耕地,不播种,来年就没有收成的。

军士参与播种的时候,苏天成也参加了,应该说,虽然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他和孙元坤、刘实亮和罗昌等人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军人最大的特点是爽快,穿越的苏天成,也具有这样的优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