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傲唐 >

第219章

傲唐-第219章

小说: 傲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忠和浑缄马上站出来发表了与高适不太一样的见解,他们认为这样做要是被皇帝李玢知道,那在场的这些人就是大罪了。他们是武将,朝堂上的争斗见的少,脑袋转不过太多的弯弯来。

不过在高适的再次解释之下,那些有疑惑的人也明白了过来。

这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奥啊,估计没人解释,任他们想,怎么都想不出来的。

高适的大概意思依然如他刚才所说那样,也就是在没有乱事起来之前,一切都没证据,永王李璘可以逃避责任,甚至可以以遭受迫害获取同情,毕竟现在新皇根基不稳,而他们这些人都是跟随杨晞这个皇帝李玢的儿子行事的。如果在永王作乱时候出手,那一切都不要说了,永王的力量可以被尽数清除,而且可以助长杨晞的威望,进一步控制长安的局势。

看到高适以自己的话将大部分人都说服了,杨晞挺是高兴。

不过他看到李泌一直站着没有发表意见,觉得挺奇怪,在看到李泌的眼神后,也明白了其意。于是也就借事情还要进一步考虑,让所有人等着他的号令为由,令诸人退下了,只留李泌和高适。

“长源兄,此事你有何高见?”房中只剩下三个人了,杨晞也没客套,直接问询李泌意思了。

李泌一向以谋略见长,在这一点上比高适还要出色,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得李隆基看重,只几年就位列政事堂,挤身大唐宰相的班列,并为李隆基死后的四辅佐大臣之一。今日他一直沉吟不语,杨晞也觉得此人想法定与众不同,并且不太想为更多人知道,所以就将大部分人遣走了。

“子亮,你不是有更长远的打算吗?”李泌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如果你真的要那样做,那将要发生的事对你来讲是个进一步壮大自己力量的好机会……”

“永王与陛下在禁军中都有不少亲信安插着,要是此次永王起事,那正好可以看一下到底是哪些人支持永王,哪些人支持皇帝的,这些事弄清楚了,也就好行事了。还有,让他们两兄弟彼此争斗一下,削弱各自的力量,待到局势相持而不可收拾之际,子亮你再出手,那长安的局势不是完全由你掌握了吗?依我的建议,永王与皇帝起争斗之际,能不出手就不出手,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

李泌所讲让高适豁然开朗,深觉自己所想还是太简单了。他也完全认同李泌所讲,让永王李璘与李玢斗个你死我活之际,杨晞再出来收拾场面。

杨晞听了,也是茅塞顿开,这其中一些他是想到过,只是他一下子没想很多,听李泌这样说,大受鼓动,并且马上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他感觉到心中冒出一个决好的主意来。

“要是李璘与李玢争斗时李玢处于下风,甚至被李璘诛杀,将李玢的一些儿子也杀死,那想谋取皇位的李璘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臣,要是我再在这个时候集结所有力量反击李璘,将李璘的力量全部消灭,那样李璘死了,李玢也不在了,那我这个平叛有功的李唐宗室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帝登基!”一想到此,杨晞心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嘴角微翘,流露出一丝残忍。

杨晞嘴角流露的这点残忍让高适忍不住一颤,有些紧张,但李泌却没什么反应。

李泌是极其聪明之人,其实他心里所想的和杨晞是差不多,只不过作为大唐的大臣,这些近乎谋逆的话他是不可能讲出来的。如果讲出来,杨晞也采纳了,但他这般狠毒的心思杨晞会不会介意谁也没办法预料,李泌虽然一直觉得杨晞是个非常值得结交的人,与这样的人可以无拘无束的交谈。但杨晞是想当皇帝的人,要是他当了皇帝后,性子大变,变得爱猜忌那怎么办?

要是这样的话,那他这个说出猜意见的人,下场不一定会好的!

这样的决定或者说建议,不应该由他这样的人说出来,而应该由杨晞自己决定。

杨晞虽然没有完全料到李泌是怎么想的,但在与李泌眼神交流间,两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是很高层次的默契,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两位,看来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让天下人知道我与皇帝的父子关系了,有了名份,以后的事做起来就完全不要担心了!”杨晞呵呵笑着说道。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他要是一直以杨国忠儿子的面目出现,那李璘即使杀了李玢而夺位,也比他这个姓杨的人当皇帝更能让天下人接受。毕竟大唐是姓李的,李璘争位得逞的话只是皇室内部的争斗,而他这样一个姓杨的人取代李唐,那就是改朝换代了,忠于大唐的人完全可以起来反对他,相信也有无数的人会这样做的。但要是他成了李玢的儿子,那李玢与李璘的争斗后,他顺势上位,就是名正言顺的事,反对的人肯定不会多的。所以现在最要做的就是逼迫李玢将两人之间的关系昭告天下。

这应该是最好问鼎皇位的办法了。

“子亮说的不错,这是首先要做的事!”李泌点头认同。

高适想了想后也是认可!

第一百零五章准备开始行动了

…………………………………………………

“臣叩见陛下!”

紫宸殿内,单独请见的杨晞恭敬地向坐在案边批阅奏折的李玢行礼。

“哦,是杨爱卿,快快赐座!”李玢满面含笑地将手中的奏本合上,招呼杨晞在他身边坐下,

李隆基的丧期结束后,李玢开始慢慢亲政,大多朝事他都过目,只不过最终的决定他还基本不会自己下,要问询诸臣意见,特别是被李隆基委以辅佐的四位顾命大臣。所有奏本都是政事堂的宰相过会后,有了意见,再交给李玢过目的。李玢现在虽然亲政了,但朝事上大多还是依政事堂诸宰相的意见行事,要是他对政事堂诸宰相的意见不认可,但只要说服不了这些宰相,那也是没办法改变了。

不过虽然这样,李玢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每有人敢不把他当皇帝的。

除了这些改变外,李玢还在丧期结束后,下诏改封了自己那些儿子,授他们以亲王爵。彭城郡王李倬为宁王,李倞为鲁王,李偃为汉王,李优为延王等等。

他的那些女儿封号也改了,从原来的郡主变成了公主。

今日杨晞单独请见,就是想直接问询什么时候将他是李玢亲生儿子这一事实诏告天下,并给他以亲王的封号。这是杨晞唯一想求李玢给他的。他在坐下后,也马上请求李玢:“陛下,臣今日有一点非常重要的事要向你禀报,还希望陛下将边上人禀退!”

李玢看了杨晞两眼,最终还是将身边人都屏退了。

“杨爱卿,你有什么事就说吧!”李玢脸上的笑容收住了,一本正经地问询杨晞道。

杨晞不避让地看着李玢,没一点客气地说道:“陛下,臣记得你在登基前有一些答应给臣过,不知道陛下是否还记着?”

杨晞这话让李玢脸上显出一点恼怒,但马上就隐了。尴尬地笑笑:“杨爱卿,朕没有忘记此前说过的事。只不过现在并不合适,父皇刚刚驾崩,朝事还一片纷乱,你如今也是顾命大臣之一,朕要是现在就将此事诏告天下,会引起天下动荡,对朕,对你的名声都不太好。因此朕想此事过一段时间再说,等上一二年。待天下慢慢安定了。朕熟悉了朝事后再说。相信你也明白朕的苦衷的。”

“哦,原来陛下是如此考虑!”杨晞淡淡地应了声。

杨晞的反应让李玢一下子紧张起来,赶紧解释:“晞儿,你要明白朕的苦衷。朕刚刚即位,朝事都没完全熟悉,要是现在就急迫地把此事诏告天下,那天下人肯定会非议的。还是再等一两年,待朕寻个合适的时机再做决定,好不好?你要理解朕的苦衷么,你也要一力支持朕的所为。”

“陛下既然这样决定了,那臣也明白了,也不打扰陛下处事。臣先告辞了!”杨晞说着就站起了身,作礼准备告退。

李玢也未挽留,明显松了口气的他笑着说道:“杨爱卿,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人都瘦了一截。要是觉得累了,就将朝事先放一放,在府上好生休息一段时间,待把精神养足了,再作打算。如今朕也亲政了,许多事朕也会多花点精力去处置,不要你们这般操劳了。”

“是,陛下,臣明白了!”杨晞依然面无表情地答应,并再作一礼,“那就不打扰陛下处理朝事,先告退了。”

看着杨晞掉头离去,李玢的脸瞬间拉了下来,变得非常难看。

手中的奏本也扔了,再没心思批阅,觉得非常烦噪不安,从案边起了身,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

最终他在一个窗户面前站定,出神地看着窗外的景色。“杨晞,你今天一定是来逼迫朕的!你觉得朕登基了,就应该认你这个儿子,立你为太子,你想的太简单的!朕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天下的事都是我说了算,要立何人为太子那可是朕说了算的,并不由你。你是杨国忠的儿子,这是天下人共知的,朕靑不想认你这个儿子你又能如何?。而且你太危险了,朕非常怕你,朕会慢慢将你的职权都解除的。而且与你关系密切的那些人,权力也都会解除的!”

恼怒之下,李玢马上有了定论,下定决心要怎么做了。

决心一下,心里也顿然轻松了,重新坐回到案前,想再批阅几本奏折,但拿起奏本后,只觉得心绪很乱,怎么都静不下心来。他还是心神不安,总觉得自己什么事做的不够周全,也有一种危险临近的感觉,好像附近有什么人在窥视他一样,类似芒刺在背的味道。

不过这种感觉随着长子李倬的求见而消除。

“父皇,你又在批阅奏本了?”李倬行了礼后,走近李玢身边,用充满体贴的语气劝慰道:“父皇,你不要这么操劳朝事,这段时间替皇祖父守孝,你都累的不成人形,瘦了一大圈。如今朝事政事堂诸宰相会负责,你只要过目一下就行了,先把身体养好再说。你刚刚亲政,凡事都不要着急,一切慢慢来,如今朝中支持你的大臣很多,儿臣也会尽心替父皇做事,永王他已经没办法威胁父皇的皇位了,你什么也不要担心。”

听了李倬的安慰,李玢心里舒服了很多,他也笑着对李倬说道:“倬儿,多谢你的贴心,父皇没事。这段时间是比较累,但也没什么,能坚持过去。父皇刚刚即位,亲政后要做的事太多,要调整的人事也不少,父皇现在恨不得将身子分成两个使用。唉,倬儿,许多事父皇也该让你来帮一下的。”

“父皇有什么事需要儿臣去做的,请尽管吩咐就行了!”

李倬的孝顺让李玢非常满意,他爱怜地看着自己这个长子,终于忍不住把一些话说了出来:“倬儿,待过些日子,朝事稳定下来后,朕会考虑太子的事。你是嫡长子,行事又非常有头脑,父皇的许多事你都能帮上忙,到时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今日原本想绕着圈子向李玢提此事的李倬大喜,赶紧跪伏在地上:“多谢父皇的信任,儿臣任何时候都会兢兢业业做事,决不让父皇失望的。”

李倬的表示让李玢非常满意,但他又马上露出一丝难受的样子,“倬儿,你也知道,如今朝中大臣听命于朕的人可不太多,政事堂上诸宰相更是如此。杨晞与李泌关系非同一般,颜真卿又与其是师徒关系,其他各部尚书也有很多与他关系密切,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可没有人可及。”

顿了一顿后,李玢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你可知道,刚才杨晞曾来求见过朕!”

听了李玢一番话,李倬心里一肚子不满起来了,再听李玢说杨晞刚刚来过,赶紧问询:“父皇,刚才杨晞进宫来做什么?”

“他希望朕不要过关注朝事,政事堂的诸宰相会替朕处事好国事的!”

一听这话,李倬心里的怒意更甚了,横眉冷声说道:“父皇,杨晞太大胆了,仗着得皇祖父的赏识,及与贵妃娘娘的关系,在朝中为所欲为。父皇杨家在朝中飞扬跋扈了多年,父皇再也不能让他们杨家这样得势了,必须要想办法遏制才行。不然朝政大权都落入其手,父皇要形成傀儡了。”

李倬的话让李玢一阵紧张,看看边上没其他人,这才稍稍放了心,赶紧示意李倬不要这么激动,“倬儿,你别紧张,凡事父皇都有数,许多事不能着急,要慢慢来。高宗皇帝除长孙无忌不是待那么多年吗?朕也不急,一切慢慢来。朕是皇帝,也不需要怕他的!”

“父皇英明,儿臣明白了!”

父子两人又慢慢地密议了一番事儿,说了大半天后,李倬这才离去。

只是李玢和李倬都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人的谈话都被一名他们都叫不上姓名、躲在帷幔后的宫女偷听去了,这些话也很快就传到杨晞的耳中。

“他们既然这样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杨晞眼中闪过一丝杀气,越加坚定了自己已经越想越成熟的决定。他也马上到兴庆宫去找杨玉环了。

杨玉环现在是差不多一个人呆在兴庆宫,李隆基去逝后她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只有身边的侍女及宦官陪伴,以前的风光日子好像在刹那间就远去了。看到杨晞来看她,心里竟然一阵激动,屏退身边的下人后,马上扑入杨晞怀里。一番疯狂的亲吻及身体抚摸后,杨玉环忍耐不住了,主动求欢,在费了一番力气和汗水后,也在杨晞身上收获了身心的满足,最终气喘吁吁地倒在杨晞身上,不会动弹了。

有点哭笑不得的杨晞只是任杨玉环折腾,在杨玉环激情释放后,将她搂住,温柔地抚慰了一回,在杨玉环有了力气后,这才开始说正事。

“姑姑,四郎准备开始行动了!”

虽然激情慢慢已经慢慢消除,但杨玉环心里还是很满足,杨晞这句像似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开始时候并没触动她,直到杨晞再说了一遍后,她才回过神来,忍不住惊慌地问杨晞:“四郎,你说什么?”

“姑姑,可能到我四郎出手的时候,说不定过几日,一切都可以见分晓了!”杨晞说着,也慢慢地和杨玉环讲述起来。

第一百零六章开始了

……………………………………………………

大明宫内,气极败坏的李倬飞快地跑进李玢的寝宫。

“父皇,长安城内在传,说杨晞是你的亲生儿子,”喘着粗气的李倬没待李玢将身边人屏退,就迫不急待地说道:“父皇,长安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了,说正因为杨晞是你的亲生儿子,所以他才一力支持你登基的。父皇,此事是不是真的?”

李玢听了,呆在了那里,连李倬后面说什么他也没听到。

“这一定是杨晞让人散布出去的,他这是在威胁朕!”

李玢在心里咬牙切齿,怒意在脸上表现出来了。

“父皇,这是不是真的?”看到李玢这副怒极的样子,李倬再次小声问询。他已经将边上的宫人及宦官都赶走了。

听李倬再次问询,李玢有点尴尬地看了看自己这个满是着急的儿子,想了又想,最终还是点点头,“倬儿,是的,杨晞是父皇的亲生儿子。”

“啊?!”在听到这传言之时就感觉到应该是真的,但在自己的父皇这里得到了证实,李倬还是大吃一惊,忍不住结结巴巴地问道:“父皇,这是真的?杨晞真的是你的亲生儿子?他可是杨国忠的儿子啊?怎么会这样?”

“倬儿,事情是这样的!”略带尴尬的李玢在努力稳定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将大概的情况讲给了李倬听,直听的李倬气愤不已,但又不敢发作。

“父皇,原来是这样。那……这事肯定是杨晞指使人在外面撒布的,目的就是逼迫父皇你认他这个儿子,封他为王!”虽然面对的是自己当皇帝的父亲,但李倬心里的气愤可是掩藏不住的,一个劲地发泄出来。“父皇,他这样做,是不是还想逼迫你立他为太子?”

这话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