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满唐春 >

第598章

满唐春-第598章

小说: 满唐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皇后刚才真情流露,一时忍不住眼眶都湿了,闻言连忙用手巾擦了擦,很快,她的脸又恢复了平静,由一个慈爱的母亲变回一个仪态万方、高高在上的皇后。

“是,父皇”李丽质接过宫女递过来的香巾,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

看到母女二人恢复正常了,李二满意地点点头,扭头对跟着公公打了一个眼色,那公公马上回意,拿出一道圣旨大声说:“皇上有旨,长乐公主听旨。”

“儿臣听旨。”

公主出嫁,有一件事是不能省的,那就是册封公主,这是一个传统,长乐公主也不例外。

太监打开旨,开始念道:

“朕之长乐公主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可作大唐女子之楷模。且扬威将军刘远,贵而能俭,文武双全,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特赐长乐公主与扬威将军刘远,得佳姻,现册封李丽质为正一品长公主,授金册,食邑八百户,每年赐封物九百匹,春秋两限支给,一应嫁妆,另作安排,钦此。”

李丽质楞了一下,很快脸上呈欢喜之色,连忙谢恩:“谢父皇”

有食邑有岁封,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特别是这赏赐的力度,比别的公主优厚太多了,这是父皇和母后的恩宠啊。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代表的是皇家的颜面,即使出了宫,也不能失了皇家的体面,食邑岁封就是其中的保证,按照惯例,公主出嫁是食邑三百户,即使是长公主,最多只能翻一番,也仅是食邑六百户,比长乐公主先出嫁的永嘉公主,食邑三百户,就是受到宠爱的清河公主李敬,也才食邑四百户,而李丽质食邑八百户,比二人加起来还多,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其宠爱的程度。

除了食邑,还有岁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嫁妆还没有算在其中,可以说,这笔嫁妆极为丰厚了,而那个正一品长公主,授金册,每年还有二千石禄米,这可以为公主日后锦衣玉食又多了一层保障。

难怪魏征多次相谏,而周世石也多次表现不满,相对于其它公主,李丽质可以说是得天独厚,集万千宠于一身了。

长孙皇后扶起女儿,微笑地说:“你父皇为了多给封赏,还和朝臣吵了几天,长乐,你可要好好谢谢你父皇。”

“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客套之话干甚于,能免就免了吧。”李二淡淡地说。

“是,父皇。”

1026公主大婚(三)

看着盛装打扮、如花似玉的女儿,李二忍不住骄傲的点点头,自家的女儿,肯定不比别家的差,当看到女儿从内心发出来的笑容,高兴之余,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愧疚。

在李二心中,先有国,后有家,为了大唐的稳定与繁荣,就是自己也娶了很多名门世家的女子,权作政治联婚,自己的婚姻可以牺牲,女儿们的幸福,自然也不会太过重视,公主大多作为政治筹码,嫁给功勋子弟或少数民族的将领,从不询问她们是否愿意,也从不不考虑她们是否幸福,就是最受宠爱的李丽质也不例外,早早许配给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

若不是刘远及时献出破吐蕃“诅咒”的方法,估计也被迫同意派公主到吐蕃去和亲呢。

虎毒不食子,李二那颗原来坚硬的心,被李丽质那天使一般的笑容所感染,他开始审视自己、反问自己,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

李丽质再次谢了恩,长孙皇后又拉着她,嘱咐一些事情,李二知道母女二人有一些俏俏话要说,微微一笑,带人走出李丽质的香闺,把空间留给她们母女。

“刘远的圣旨,派人去宣读了没有?”李二冷不妨问道。

跟在身边贴身太监连忙应道:“回皇上的话,二刻钟前,周尚书已经带着圣旨前往刘府,估计现在已是宣读圣旨了吧。”

“恩”李二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不再出言。

那当值公公心中忍不住暗思着:皇上对公主和刘将军真是太好了。放眼大唐,无人能出其右啊。

长乐公主封为正一品长公主,这本来就有些逾越。也一举打破公主食邑不能超过六百户的旧制,达到八百户之多,有封号、有食邑、有岁封还有禄米,可以说能给的都给了,而那张长长的嫁妆礼单还不算在里面呢,对公主恩宠,对刘将也不逞多让。本来打算迎亲时再封的,以示对公主的爱护,可是皇上临时改变了主意。在刘远出门前,就让人去宣旨了。

虽说圣旨的内容相同,但是在时间上,让两件事有明显的本质区别:出门前宣读。显得二人更加配对。若是在迎娶时再宣读,多少给人一种“靠女人上位”的感觉,也有可能造成“女尊男卑”的局面,李二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念头,这是皇上对二人的宠爱啊。

此时,皇宫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与皇宫仅一坊之隔的刘府。更是洋溢着喜庆洋洋的气氛,在崔梦瑶的主持下。工匠的门窗都重新漆了一遍,大红灯笼高高挂,把刘府照得光如白昼,那一张张笑脸宛如春天里百花盛开,刘府所有下人都换上了新衣服,一脸期侍着等着公主进门,不过此刻,所有人都像要刘府主人刘远一样跪在地上听旨。

和往日不同,此时宣读圣旨的人,不再那个老熟人黄公公,而是礼部尚书周世石,显得更来庄重,明眼人都知道,这份圣指只怕份量不轻,所以派官员而不用太监,此次出动到礼部尚书宣读,更显得不同寻常。

只见周世他拿着圣旨,抑扬顿挫地宣读,当他读完最后一个字,等刘远等人还礼后,这才把圣旨送到刘远手里,笑容满面地说:“刘将军,不,叫你刘候爷好一些,皇上对你恩宠有加,你可要好好这朝廷效力,为皇上尽忠。”

这一次,李二可是下了大手笔,在圣旨中封刘远为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兼扬威大将军,封开国县候,从三品,食邑一千户,此外还赏黄金万两,玉壁、珠宝、御弓、御弓、铠甲、文房四宝等一大堆,多到刘远都数不过,不过升官晋爵的事可是听得一清二楚,没有半点遗漏。

“周尚书教训得极是,刘某谨记在心。”刘远说完,有些尴尬地说:“朝堂之中,对周尚书多有得罪,还请你老大人有大量,不与晚辈计较。”

周世石摆摆手说:“日会变,月会圆,天下间哪有恒古不变的事,你说的在理,周某是腐,可并不是不化,此事都过去了,我们就不要再供了,再说今日刘将军升官晋爵兼洞房花烛,老夫就在这里恭喜了。”

“不敢,到时还请周尚书赏脸来吃一杯水酒。”

“一定,一定,别人周某多是不去,不过刘将军开口了,老夫一定厚着脸来讨一杯酒”周世石笑着说:“今天是刘将军的大好之日,一会还要去迎亲,而老夫也要回去复命,就不多待了,告辞。”

“周尚书走好。”刘远亲自把他送出府门,这才回来。

把宣圣旨的周世石送走,刘远擦擦汗,笑容满面地往回走。

“将军,太好了,一下子升数几级,都是三品大员了。”

“啧啧,你们看,紫袍都送来了,准备得真是周详。”

“衣紫为贵,一看就是觉得威风。”

“年不过双十,官居三品,位列候爵,大唐也就是将军有这份能耐了。”

“立了那么多战功,又为朝廷做了这么多好事,这一切,刘将军是理所应得的。”

。。。。。。

众人都沸腾了,特别是关勇、候军他们,一个个兴高彩烈,那高兴地样子,好像比他们自己升官了还要高兴。

刘远立功无数,人缘奇佳,这些年修路补桥、施粥散药等,在民间名望也极高,可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很多人都替他感到不值,可是刘远一直都是逆来顺受,并没有什么意见,众人也就不好意思帮忙开腔,这样的功臣,被关进过雍州府、被打入过天牢,众人都打心底替他抱不平,觉得皇上怠慢功臣,现在好了,官位和爵位都升了,还有诸多赏赐,连大唐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公主也被他收入囊中,可以说一下子“翻身”做了主人,众人都衷心替刘远感到高兴。

一个人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上位,这是值得所有人敬重的。

“诸位,同喜,同喜。”刘远笑哈哈地说。

关勇大声说道:“属下祝贺将军升官晋爵,将军,这一顿酒,你可不能省啊。”

“没问题,管好管饱。”人逢喜欢精神爽,刘远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将军,我们这次要包下平康坊最豪华的酒楼,到时你可不要吝啬钱银啊。”候军也在一旁打趣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远一向都不吝啬,闻言大手一挥:“可以,只要众位兄弟喜欢就行了。”

一众来凑热闹的扬威军都兴奋得大声欢呼起来,自家将军,果然是一个豪爽的主,而尉迟宝庆兴奋地说:“太好了,不枉兄弟们跑这么远替将军助威,将军,你放心,一会迎亲,有什么事兄弟们都替你挡了。”

刘远和手下寒暄了几句,然后走到崔梦瑶、小娘、杜三娘还有胡欣的身边,看到四人都是一脸激动之色,半天也没说话,不由笑着说:“几位夫人不会在吃醋吧?”

“没有,没有。”小娘连忙摇头道:“师兄,啊,不,相公,小娘打心底替你高兴呢。”

“是啊,奴家都兴奋得不知说些什么了。”

一向很少说话的胡欣,也高兴地说:“就是,升官又晋爵,还食邑一千户,天啊,就是什么都不做,这一辈子都衣食无忧矣,刘远,你真是太厉害了,皇上对你真好,以前还以为皇上奖罚不公,现在看来,皇上一直没有忘记你的功劳。”

刘远嘿嘿一笑,被众女那柔情的目光所笼罩着,被旁人祟拜的目光所注视着,整个人都有一些飘飘然的感觉,事实上,刘远自己也没想到李二这般大方,本以为他像往常一样,也就随意打发一下自己就算了,这次升官又晋爵,食邑多达一千户,另外还有黄金万两、金银财货等一大堆,那不是大方,是相当阔气了。

成为了“自己人”,那待遇立马就水涨船高,这一来好了,自己食邑一千户,而李丽质食邑八百户,这里加起为就有一千八百户,就此一项,就是自己不做官了,买卖也不弄了,这一千八百户的食邑就足够刘府花销了,此外李丽质还有岁封和禄米,这样一来又多了一层保障。

不管怎么样都好,这样一来,也算是把以前应得的功劳和奖赏都给自己补上了。

就是连崔梦瑶也笑逐颜开地拉刘远刘远的衣袖说:“相公,大好了,开国县候,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妾身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谁曾想到,当日的一场糊涂姻缘,最后会变得这般神奇,估计就是有人会神算,说刘远会高居三品,位列候爵,肯定被别人笑破肚皮,说他不自量力,可是,现在的成熟,已经超出了崔梦瑶的期望。

“没有你们的支持,为夫也走不到这一步。”刘远笑着说。

这时管家刘全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说:“少爷,吉时快到了,请沐浴更衣,一会还要去皇宫迎接公主回府吧。”

刘远有些犹豫地说:“可是这里。。。。。。”

“相公,你快去吧,这里有妾身看着,出不出什么事,可别误了时辰。”崔梦瑶体贴地说。

迎亲是头等大事,的确耽搁不得,刘远点点头,连忙回房,在绝色侍女黛丽丝的帮助下,换上一早准备好的新郎服,骑上高头大马,带着扬威军的一众兄弟,浩浩荡荡朝城外进发。

ps:每次想到就剩最后几章了,下笔就会很沉重,炮兵致力打造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请书友们多多支持

1027公主大婚(四)

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一直有宵禁制度,长安的百姓也习惯在钟鼓声下工作和生活,若想深夜在长安城游荡而不用顾忌武候,只能等上元节,上元节那几天朝廷会解除宵禁,大唐的百姓可彻夜不眠,通宵游玩,可是,凡事也有例外,虽说只是六月初八,离上元节还远着,可是长安到处灯光通明,很多百姓聚集在皇宫附近,一个个翘首以望。

皇帝嫁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仪式上,三书六礼也必不可少,而公主出阁的日子也特别,选择在夜晚,因为文武百官需要进宫庆贺,庞大迎亲队伍也需要行进,迎娶回府后,要是没半点动静、热闹一番,也不附合公主的身份,于是,李二下令六月初八这天晚上,长安解除宵禁,也算是与民同乐,让长安的百姓也沾一点喜庆。

刘远迎接公主时,少不得又让李二和长孙皇后训导一番,又是敬行礼又是经历各种仪式,好不容易才把李丽质接那辆特制马车上,然后浩浩荡荡领人往回走。

“还不错,比刘某想像中容易多了。”刘远骑在马上,看着后面李丽质坐着的那辆马车,一边擦汗一边说。

讨喜钱、催妆诗等,这些都难不倒刘远,银子向来不吝啬,而急才也有一些,刘远一早就作好了准备,再说平日出手也大方,和一众皇子、公主的感情也很不错,没有多少人为难自己,一切进展还是很顺利。

“容易?”一旁陪着刘远的候军摇摇头说:“将军。你可悠着点,前面那些都是小意思,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呢。”

刘远吃惊地说:“小意思?后面还有什么考验?”

候军有些幸灾乐祸地说:“皇上和皇后都是有身份之人。自然不会过份为难你,免得说他们以大欺小,以他们的身份,也不会做这种不庄重之事,宫中有他们在,别人自然不敢放肆,不过一出皇宫。你就得小心了,没准天亮还回不到刘府,到时还耽误洞房。还被长安百姓调侃呢。”

“真的?”刘远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候军,说说,到底怎么一回事?”

“迎亲有一项是不能省的。那就是障车。所谓障车,就是有人拦车,这些人多是皇家子弟、皇亲国戚等人,他们会在路上拦住,不让马车通行,然后对你提出通行的条件,或是作诗、或是掏钱、或是喝酒,玩得过份的。还让提出一些过份的要求,例如要喝一些难喝的东西。吃一些很恶心的食物、做一些很难堪的事等等,就看别人怎么玩而己。”

顿了一下,候军压低声音说:“不瞒将军,属下收到风,据说有人放风出来,要让你天亮之前回不到刘府,将军最好作好心理准备。”

此事一早在长安上层贵族子弟中传开了,众人合议,要给刘远一个下马威,消息是候军一个发小传出来的,候军对此深信不疑,他也明白,最近几年刘远的风头太猛了,在长安,他一出现,什么光、什么彩都让他一个人全拿了,自靠上清河崔氏以来,一直青云直上,有了清河崔氏的千金、有了河东裴氏的绝色美女,封官晋爵之余,现在还娶了大唐最漂亮、最有气质的长乐公主,不知多少人都眼珠子都红了。

特别是被刘远欺负过的人,但是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等着为难刘远,准备来个公报私仇,这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刘远楞了一下,有些苦笑地说:“从皇宫到刘府,也就是一坊之地,就是再难,也不会拖到天亮吧。”

“将军,你看就知道了。”候军没有答话,不过指着前面让刘远自己观看。

“这,怎么这般密的,这会不会有些夸张了。”看着前面那些站在路中,摆明是障车的人,刘远忍不住叫了起来。

前面短短不到二百米的路,刘远已经看到三泼人站在路中央,准备障车,这也太不合理了吧,好歹现自己是三品大员兼开国县候的爵位,后面拉着的,还是李二和皇后最喜欢、最疼爱的长乐宫主呢。

跟在后面尉迟宝庆无奈地说:“将军,还是省省吧,这仪式上只提是有障车,但是没有注明要“障”多久,也没注明有多少人准备玩这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