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第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绪在蔓延,李璟很清楚的知道,他必须在明年夏季到来之前结束这场大战,在秋季开始班师。除了将士们的情绪外,让李璟做出这种计划的还有来自中原的消息。
黄巢已经死了,他的齐帝国崩塌了,杨氏兄弟如今已经整合了一个实力强劲的联盟,从关中到河南,再到山南荆南,河东,他们拥有了二十多个藩镇,可以说,占据了天下半数藩镇地图,仅在长安之战中,他们就已经集结起了千都的力量,兵员达到四十万之众。哪怕是乌合之众,这个势力也已经开始显示出极大的实力。
虽然李璟明白,这个以黄巢为目标的联盟,短时间内还很松散,不可能马上整合严密。但也很明显,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肯定能整合起来。从中原发来的情报已经显示,杨氏兄弟已经在谋划立皇七弟寿王李杰为天子,要废掉田令孜手上的那一个。
可以想象,等杨氏兄弟真的立了新天子后,他们那个联盟整合完成后,他们肯定要对外出击,方向要么是西南的田令孜,要么就是东北的李璟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李璟不敢保证杨氏兄弟不会对他动手。尤其是他现在把几十万人马放在关外的时候,这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对杨氏兄弟而言极好的机会。
“很多将士都不能适应如此严寒的天气,整天呆在堡寨军营之内,都还冷的发抖,在这样的季节里,让他们出外作战,估计得有大半会直接被冻死冻伤。”公孙兰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海东的冬天实在太冷了,对于大多数从关内来的将士们而言,这个鬼地方除了夏天短暂的温暖舒适外,一年里的其余大多数时间,都冷的要命。尤其是在冬季里,更是呵气成冰的时节,野外的积雪足有近人高。这样的季节里打仗,最大的敌人不是部族联军,而是老天。
“确实,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严寒天气,和主要来自关内还无法适应海东严寒的我军将士们。不过如果只是这一个问题,倒也还好些。”李璟抓着一个九万在手,用九万敲击着一张八万,再有一张七万,他就能胡个清一色万字牌了。这个问题实际上秦军也早有预料到的。为止,在不久前,李璟在向扶余北的嫩江松花江交汇的地带派了五万兵马和十万民夫,这其中的五万兵马,除了万余是从关内征召的,其余的都是从辽东辽西、安东和热河这四个关外行省征召而来,其中又有半数都是部族战士。
“秋季新征召的五万补充新兵,基本上都是辽东地区的兵,其中主要是部族兵,另外,我们又从渤海新召了十万民夫,这些都是能适应东北严寒天气的。这五万兵马和十万民夫,将向扶余北的大安战线补充。”
虽然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依然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部族联军真的要选在这个冬季拼命突围,秦军根本难以猜测他们的突围方向,几千里的战线,太宽阔了。虽然知道他们会顺着几条大河突围,可东北方向的德里这边还好,这里有大量的山陵,德里守着河谷的这块狭长平原上,可以以逸待劳的蹲守。但在西北方向,嫩江和松花江的汇集之外,正是东北三大平原的松嫩平原地区,这里到处都是一往无际的平原,如果是春夏,这里那连绵的沼泽和湖泊,还会是一片死亡之地,只有几条泥泞的道路,可如果是在冬季,虽然有厚厚的积雪,但他们却能在上千里的方向,选择任意地方突围。
李璟无法把所地的地方都拦截起来,这不现实。
现在,李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在松花江和嫩江、牡丹江等几条重要河流沿线,建立防线,屯集兵马,守住那几条河道。不把这几条大路让给联军,而是迫使他们从那些厚厚积雪覆盖的平原上北返,李璟打算,用这些塞外海东漠北特有的严寒来对付这些部族军,秦军将紧守一个个的堡垒,然后把那些秦军麾下的部族兵和渤海兵布防在最北面,让他们去拦截和追赶联军。
不管如何,虽然最终的决战还没有开始,但李璟已经如愿赢得了这场胜利。虽然胜利的有些不够完美,但也足够了,部族军无法继续呆在渤海,他们只能撤逃往更北面。他们的实力必然会大损,而渤海国经过这几年的战斗,已经完全成了等宰的羔羊。
秦军几年的东北之战有了结果,部族元气大伤,将撤往更北方和西面,整个渤海国将被秦军占领。待到明年秋季,秦军就可以把主力撤回关内,然后再派几支精锐的小部队北上,把那些部族驱赶向更远的地方就可以了。
公孙兰有些意外,“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这可有些不够完美啊。”
李璟抓起一张牌,手指一摸,笑着往桌上一拍:“七万,万一色,自摸,给钱!”
三个女人都嘟起了嘴,她们早知道李璟在做万一色,因此人人都按着万字不肯打,谁知道他居然还能摸到,而且是最后的一张七万。
李璟高兴的数着钞票,“得知足,先前我们做的计划太大了,事实上,一场百万人的大战,是很难打起来的。因为,这样的大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方,而是自己,后勤供给等等,而且对于我们这次的战役来说,除了供给还有糟糕的天气。要吞掉对方的大军,我们都得需要更多的军队,但这样的天气,我们根本无法集结更多的军队,天气是其一,后勤又成了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到如今,其实根本打不起来决战。我们断了他们的补给线,就已经赢了,虽然无法取得更大的胜利,但有天气的帮助,结果已经很好了。虽然过程跟我们的计划有很大的出入,但结果最后会是一样的。我们取得胜利,胡人经此大败,从此再无能力威胁我们了!看,就像这把牌一样,你们一直卡着我的七万,但最终我自己摸到了这最后一张七万。”
“你征召了这么多的部族战士和渤海民夫,这些人可信吗?”
“嗯,也许会有些小麻烦,但绝不会有大麻烦的。就如前段时间的那十三个部族骑军新兵一样,他们会做一些让人意外的事情,但只要我们迅速和正确的处理,那么,这些人最终就会如同野马一样被我们驯服,为我们所用的。”李璟轻笑出声道。
第938章
太阳早就应当升起来了,可是冬曰里早晨的浓雾却笼罩着平原,朝阳的阳光穿不透那层层雾纱。
时值寒冬,阳光显得薄弱而又无力,呼呼的北方毫不停歇,却依然吹不开这浓雾,反而吹来越来越厚的雾纱。
部落联军左路联军统帅,十任契丹大迭烈府夷离堇的耶律贴刺兄弟的孙子,契丹挞马部挞马狨沙里耶律阿保机,用手掌轻轻的拍着稍显不安的坐骑。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战了,在两年前那次随父亲撒刺的,伯父释鲁他们大举南下中原代北之战中,他就已经多次身先士卒奋勇作战。但那一次,他们几乎全军覆没,的父亲战死,伯父释鲁和堂伯父罨古只到现在还被关押在中原河北的燕京牢狱之中。
若非他在攻云州之战中身受重伤,身上骨头断了十几根,昏迷了许久不醒,也有可能就跟父亲一样战死中原,而不可能侥幸逃过一劫了。就算那次侥幸逃过一劫,可他也足足在潢水边的部族帐篷里养了一年多的伤,到如今身上也还有许多旧伤未好透。
父死子继,父亲死后,契丹又经历了不小的变化,他那个一向不被人瞧的起的从叔,居然趁大家在外的时候,自己坐上了契丹汗位,蒲古只已经病死,如今夷离堇之位是他的伯祖父贴剌,于越是他的伯父耶律岩木,他的另外两个堂伯父,耶律偶思和耶律绾思分任南北两院大王,他的堂兄,释鲁之子滑哥任宫帐军统领,护卫新的契丹夷离堇贴刺,而他则继承他父亲的挞马狨沙里之职,做为契丹于越的侍卫部首领。
随伯祖父夷离堇贴剌来到渤海,重新披甲上阵,耶律阿保机的心姓已经改变了许多。他甚至给自己取了一个汉人的名字,刘亿。他取的这个汉名很有内涵,契丹原来接受中原李唐策封的时候,接受过国姓李的赐姓。可阿保机取汉名,却偏偏选了刘,这是因为在他受伤期间,他很是用心读了中原的许多书,尤其是史书。在他读过中原的历代王朝的史书之后,他对那些成就霸业开创王朝的中原皇帝中,唯独最崇拜的是汉高祖刘邦。
在他看来,刘邦在秦末之时,不论是文还是武,都算不得什么,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最后却把众人公认的英雄霸王项羽给**了,甚至统领着那些都比他要强的手下,最终开创了汉朝。刘邦的才能有限,甚至有时还不如他的老婆吕氏,可就是这样的人物,最后却独得天下。他对刘邦很是尊崇,认为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在他看来,如今天下,中原的李璟,就好比是项羽一般威风霸气,不可一世,无人可敌。他想做刘邦,虽然一开始双方实力相距极大,但最终刘邦能胜项羽。
因此,他给自己取名刘亿,还给刚迎娶的姑母的女儿月里朵,也取了一个汉姓,萧。萧是刘邦重臣萧何的萧,他读史书,觉得刘邦手下虽然有一众能臣,但其中他最欣赏的却是萧何,他希望自己新入门的妻子,也能成为一个萧何一样的好帮手,而非刘邦的妻子吕氏那样的女人。
受伤以来,阿保机反思过许久,反思为什么他们会在李璟的手里一败再败。
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西汉时文景两朝重臣晁错曾经提出的一项主张,攘外必先安内。
在他看来,塞外的部族幅员辽阔,人口也绝不少。想历史上,秦汉之时的匈奴,魏晋时的柔然,隋唐之时的突厥,这都曾经是强大无比,让中原为之称巨,甚至是和亲议和的强大草原**。这些草原帝国能力压中原王朝,关键就在于他们统一了辽阔的塞外,从海东到西域,上万里之遥远的地盘上,数百上千的部族都统合为一体,匈奴、柔软、突厥,每一个草原帝国,都能随时出动四五十万的铁骑,那是真正的铁骑,而非如今他们这种把男女老少都一起算上的几十万人。
塞外的部族,要想击败中原,唯有等中原**,或者自己统一。
如今的中原看似**,可有一个李璟横空出世,占据着北方一线,守住了中原的门户,他们根本无法南下掠夺,获得好处。甚至他们打渤海的主意,李璟都不肯。
李璟就是他们的宿敌,使他们根本难以发展,反而这几年在不断的流血,元气大伤。
攘外必先安内。
这不只是中原人需要做的事情,他们部族也是一样。若是契丹能真正的整合从东到西的塞外之地,而非如今这样只是占据着东北的一小块地方,还得是宽松的部落联盟,他们绝对能如匈奴柔然突那些草原帝国一样,把中原王朝压在自己的铁蹄之下,颤颤发抖。
他觉得如今契丹的上层脑子都有些不太清醒,或者说他们已经有些落伍,看不清形势了。他们还在用部族斗争的思路,来面对这场关系到契丹生死存亡的大战。现在不是和秦军继续斗气的时候了,他们应当明白,他们与秦人的这场争斗已经输了,一输到底,输的彻彻底底。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击败秦军,而是如何保全剩下的这点实力。
跨坐马上,他显得很是沉默,心中浓浓的不安。
一阵马蹄声从后方传来,一个全身武装的中年骑士出现。刘亿回头看了一眼,那是他的伯父,如今契丹的于越耶律岩木。原本,耶律蒲古只病重后,迭剌内部已经议定,由释鲁接任夷离堇之位,当时蒲古只已经不能理事,甚至新设了一个于越的职位,变相提前接管契丹军政大权。可是谁能想到,释鲁会中原兵败,最后成为了南蛮子的俘虏。蒲古只死的突然,以至于整个迭剌耶律家族都没有做好准备,按理应当由耶律岩木继任夷离堇之位,结果耶律辖底一通乱来,迭剌家族把汗位抢了过来,然后由老头子贴剌做了夷离堇,最后出于补偿,只好让岩木这个原本的新夷离堇接任了于越之职,于越这个临时姓的职务,如今却成了一个固定职务,于越和夷离堇两个职务职权相当,契丹在那个尊贵而无实权的可汗之下,如今有了两个总领军政的首领。
不过虽然于越和大迭烈府的夷离堇的权利差不多大,但贴剌毕竟是岩木的伯父,而且他还曾经担任过九任夷离堇,如今是第十任,不论是辈分还是威望,耶律贴剌,才是如今整个契丹真正的第一人。
不过贴剌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他的几个儿子中,蒲古只死了,罨古只成了南蛮的俘虏,辖底又做上了那个可汗,剩下的两个儿子偶思和绾思,如今是南北院大王。按老规矩,耶律贴剌这任三年任满后,夷离堇的位置还得是由阿保机祖父匀德实这一枝来继承的。耶律岩木四十多岁,正是壮年。他长年在外征战的身体,骑在马上依然十分的健壮。
“啜里只,你在这里啊?你的身体还没好利索,这样冷的早晨就要起太早了,这么大的风,这么浓的雾,一旦迷了路可就不好玩了。”
“叔父,这样的雾这里经常有吗?‘
耶律阿保机这两年又长高了许多,十二岁的年纪,却已经有了八尺身高,(汉尺,大约一米八)。力气更是大了许多,已经能开动两百斤的强弓,他抬着头盔下,如晴朗夜空颜色的瞳孔问。
“嗯,渤海的冬季早晨常有这样的大雾,雾浓的伸手看不清五指,有时一直到午后雾才散。”耶律岩木张开嘴笑道:“不过不管是浓雾还是大雪,都不能阻挡我们的部族骑兵。其实,渤海的天气越恶劣,相对来说,对我们反而越有利,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联军多是在关外生长,早适应这种严寒,可比李璟的那些南蛮子兵要坚强的多,他们中还有许多士兵甚至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雪呢!”
阿保机没有叔父这样的乐观,秦军也许不如他们更适应塞外的严寒,可秦军却有着充足的装备。他们有皮大衣,棉袄,毛衣,有煤炭、木炭,他们的御寒装备十分的齐备,天虽冷,可他们藏在一个个堡垒和雪屋之中,其实呆的很舒适。叔父刚刚不是还说,浓雾容易迷路吗。若是他们在这样的天气里撤军,严寒本来就是一个极大的敌人,现在再加上浓雾,那撤退可就真要命了。
“哎,你太过瞎**心了。我们的联军,可都是关外的部族,他们对于东北的冬季严寒早就不陌生了。相反的,秦军那些南蛮子,越过四五千里的距离,跑到这从没经历过的冰天雪地里来作战,他们简直就是千里迢迢跑来自掘坟墓。在这里打仗,可不是兵多就行。当年杨广还发动了百万大东征辽呢,可结果不过是把他自己的隋帝国葬送罢了。”
第939章红眼赌徒的最后筹码
(感谢九叶天子、ermaozhao、督骑校尉、海走天下、雾刃诸位的支持!)
阿保机握着悬挂在腰间的弯刀银狼头刀把,苦笑着道:“当初李璟从山东浮海攻辽东,可是没用多长时间就把辽东、辽西给拿下了。记得当时面对秦军的进攻,部族里不是就有很多人说过,辽东的苦寒会直接把秦军打趴下吗?”
耶律岩木还想要试图回答侄子这个问题时,又有一个骑兵出现在浓雾里,他在马上对着他们大叫:“于越、沙里,请马上到中军帅府去。”
“有什么事情?”
那个报信的契丹狼骑晃了晃头,他头上那顶狼头皮盔也立即跟着摇动起来。
“夷离堇急召各将前去议事,发生大麻烦了。”
“发生什么麻烦了?”
“秦人,秦人又增兵了。刚刚收到的消息,秦人向我们西北面又增派了大量兵马,据说足足有十几万人,可能有二十万人马。”
阿保机暗暗吸了一口气,心中感到一阵惊惧,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