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 >

第46章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第46章

小说: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世界人民的联合力量打败了!
象反法西斯各国的学生一样,中国学生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曾为打倒法西斯侵略者而作了最大的努力。但在敌人
投降之后,美国却又取日本的地位而代之,加上国民党反动
派的卖国、内战和独裁的路线,中国学生又被掷入没有民族
独立、民主自由、和平幸福的境地中!
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们既过着困苦的生活,又失掉一
切自由。例如北平各校学生天天有绝粮之虞,京沪及其他各
地学生因为缴不起学费和物价过高而纷纷退学。在校学生多
因营养不足而面黄饥瘦,精神颓唐。学校设备简陋,教师待
遇菲薄,致使教学无法顺利进行。至于言论、集会、研究、
信仰、人身的自由,莫不受到摧残。任何人都还记得:复旦
大学学生因壁报言论触犯忌讳,既被特务抓来罚跪殴打,又
被学校当局加以处罚;昆明西南联大学生在校内集会,竟被
关麟征指挥军警开枪干涉,甚至又派兵士冲入学校,用手榴
弹打死学生四人,重伤多人,造成有名的一二一惨案。此
外,迫害学生思想自由、人身权利的事件,真是不胜枚举。
在解放区,学生们虽然没有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直接摧残,
但,由于国民党飞机到处轰炸,国民党军队四出侵扰,使得
他们不能安坐读书。这一切,就是在法西斯侵略者被击败
后,国民党反动派给予中国学生的报酬。
不仅这样,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当局的卖国,
使抗日胜利后的中国民族地位又一落千丈。美国宪兵可以公
然在北平街上枪击中国学生;比“二十一条”还要丧失权益
的《中美商约》,更重重地打击了中国学生对于民族独立的
愿望!特别是在国民党当局依靠美国帝国主义的怂恿和扶助,
而片面召开一党国大制造分裂的局势之下,新的民族民主危
机又尖锐地提出在中国学生面前了。
中国学生不能驯服他,做法西斯统治者的奴隶,也不甘
受帝国主义者的践踏,尽管国民党当局为了禁止学生反对他
们的卖国、内战、独裁政策,用尽一切方法来愚弄、镇压、
欺骗中国学生,但是中国学生的积极战斗性是有其社会的历
史的根源的,它是吓不到压不了的!压力愈大,反抗愈大。
“五四”运动以来三十年的中国史,就是学生爱国运动与人
民自主运动密切结合的历史,就是学生运动充作人民运动的
先锋和辅助军的历史。在一代的时间内,中国学生用自己的
血、泪和汗写下了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史上光辉的史页,也是
世界革命史上特出的史页。事实证明:中国学生将一本过去
传统的爱国精神,继续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自主和民主自由而
努力,也就是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国民党当局不但倒行逆施,压迫人民,摧残青年,还更
狡猾地,喜欢在自己面孔上抹上一些民主的脂粉,进步的唇
膏,装得自己好像不是法西斯,不是反动派似的。所以一方
面,他要破坏政协决议,大打内战;另一方面,他又要召集
一个御用国大来制定一部伪宪法,以使他的独裁统治合法
化。同样,他一方面,残害青年学生;另一方面,却又扭扭
捏捏地表示重视“世界学生日”,其实还要假装说点爱护青
年、反对法西斯暴行等面子话,以把他打扮成为一个“进
步”的“民主”战士!这种两面手法是反动派的惯技。但是在
反动派摧残青年、屠杀学生事实的对照之下,它是一点用处
也没有了。
    看着已经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铁蹄下得到彻底民主解放
的捷克学生们,看着全世界许多过着和平、民主和幸福生活
的学生们,中国学生应该再接再励,击退最后这一个帝国主
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争取中国青年完全的自由解
放!

            ——《新华日报》社论1946年11月17日


     “民主一日不实现 
       中国学生运动一日不停止”

    “一二·九”运动是促成抗日战争的人民爱国运动的先
锋,这是中国青年学生的光荣史。今天是“一二·九”的十
周年纪念日,新的学生运动又在蓬勃生长。虽然十年前和现
在,各方情况都已不同,学生运动的内容和方式也不相同,
但同样都是中国青年抱着清醒的头脑和燃烧的热情而参与爱
国运动的表现。
这次昆明的学生运动遭受到有布置的武力摧残,和有计
划的诬陷和恐吓,但他们始终是方针明确,态度坚定。反对
内战,要求和平民主是他们的主张,并不因任何诬蔑刺激而
有所动摇。在一切挑拨离间造谣中伤的阴谋下,他们始终保
持着内部的团结一致,保持着行动步骤的稳重,为死者要求
惩凶,为生者要求人权的保障。今日青年的这种光明磊落、
勇敢而明智的行动,表现了他们无愧于“一二·九”的后继
者,的确是真诚爱国的青年。因此他们得到社会上广泛的同
情和响应。云大教授七十一人联名声明,对学生表示同情,
联大全体教授罢教一星期以响应,更是过去任何一次学生运
动中所未曾有过的。这正是因为昆明学生们的呼声与行动,
不仅可以代表全国的爱国学生,而且可以代表全国人民。他
们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意;
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精神,表现着全国人民的力量。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道路,还是一个艰难的斗争
过程。从这次的昆明的学生运动中也可看出。“一二·一”
惨案已经过了一星期,当局对于学生、教授和社会各方面的
呼吁还是置之不顾,他们一方面在昆明扮演了一幕叫“公开
审讯联大手榴弹事件”的丑剧与捏造出荒诞离奇的人物和故
事来遮掩他们自己的血手;另一方面他们又动员了纯官方的
舆论,向反对内战的青年和一切同情援助他们的人进行无耻
的诽谤和恶毒的中伤。照理,无论怎样顽固的人,听到千万
爱国青年一致的呼声,至少总该有一点反省,看到青年的血
流在自己的刀锋下,总该有一点心悸,但这些杀人的罪犯毫
不动心,他们只是把带血的刀暂时藏在怀里,继续用花言巧
语来否认内战存在的事实,又用杀气腾腾的口气来宣传“武
力戡乱”的必要。因为他们就是制造内战的罪魁,所以他们
不敢承认内战;因为他们口头所说的和平解决不过是个幌
子,所以他们要用全力来压迫爱国青年和爱国人民的反内战
运动。
    在“一二·九”时,北平学生有一句痛语是:偌大一个
华北,竟没有一块干净土摆在我们的书桌。十年前,国民党
当局的亲日外交断送了华北,使学生有书读不成,现在,假
如听任内战阴谋家继续活动下去,那就无法使学生安心读
书,也会使全国同胞长期陷落在饥饿流离死亡的苦恼生活和
不自由的奴隶状态中。国民党宣传员竭力用捏造和附会的伎
俩,想来证明这次学潮是由于共产党的挑拨,这完全是徒劳
无功的。既然你们自己所作所为和人民的意志不相符合,既
然你们对于和平与民主事业,还是心口不符,言行不一,继
续采取敷衍、延宕、欺骗的态度,继续坚持反人民的内战和
反民主的政策,那么广大人民在超过了最大的忍耐限度以
后,到底还会做出些什么事来,那不仅共产党无法保证,谁
也不能为你们保证的啊! 
从来反动统治者都把学生运动说成是一群学生的捣乱。
但实际上,学生运动总是反映着一个时期的人民的政治斗
争。这一次的学生运动,有教授参加,有广大社会的响应,
这固然不只是一个什么“手榴弹”案,也不只是一次罢课的
“学潮”。政府对于这次屠杀学生的惨案,假如立即实行一
些能令人民满意的善后办法,惩办真正的凶手和负责当局,
保证不再武力干涉学生自由,那么我们相信,学生是可以而
且也愿意复课的。但是内战一日不停止,民主一日不实现,
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却是一天也不会停止的。中国青年继承
了从“五·四”到“一二·九”的光荣传统,一定要和广大
人民团结在一起,为和平民主的实现和巩固而斗争到底。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9日


   睽睽众目岂容狡辩  屠杀学生罪责难逃
                    (舆论辑要)

    重庆舆论界,对昆明压迫学生爱国运动案的反应,除极
少数外,一致同情学生。
当云南省府改组后,就有人预言似的说:“人们却更担
心作为民主运动的堡垒的昆明,怕也抵挡不了特务的恐怖手
段”(见十一月一日昆明民主周刊“重庆风雨”)。“一
二·一”惨案,证实了人们的担心。当局为了掩饰其罪过,
已极尽其造谣诬蔑的能事,但所得结果,却是更使正义人士
愤慨。到目前为止,已经见于重庆报纸的公开声援,已有八
十余个团体,个别捐款慰问的人更难统计。本市舆论界多半
都有公正表示,与纯官方言论恰好成一鲜明的对照。

      对学生运动的估价——反动者蔑视青年。

对此次昆明学生反内战要求民主自由的运动,和平日报
认为是青年的“盲目自杀”(见本月一日该报);恰好相反,
时事新报却将它比之“五·四”、“五·卅”、“一
二·九”学生运动,并且问道:“假使没有自五四以来的历
次青年运动,谁能说中国今日是个什么局面?八年的抗战有没
有支持下去的精神力量?”(见四日该报)。七日大公报虽根据
与事实不符的报告来说明这件事情,但也从历史上的学生运
动来说明“学生的爱国运动,都有其光荣的功绩”。商务日
报(六日)把这次学生运动看成是“历史的推动力量”,认为
在“某种政治条件存在”之下,“则这一性质的运动”,今
日固可产生于昆明,而明日也可能焕发和蔓延于全国各个地
方。”新蜀报(五日)说:“每一次学生运动,都是为了国
事,实际上都是一种政潮,……昆明惨剧正是一种以学生为
主的政潮”,希望政府当局“应重温过去学生运动的历史教
训”,这就是说:历史上哪一次学生运动是被武力压得了的!?

“一二·一”惨案的责任——反动者诿过共产党

反动者企图以“共党煽动”(见中央社电及中央日报、和
平日报社论),轻轻把“一二·一”惨案的责任推得一干二
净,但是七日的新民报说:“学生罢课反对内战,当地军警
出动镇压……,在这情形中谁是谁非,几乎不待判断”,
“看昆明学潮惨案,受害的却是赤手空拳的学生,他们既无
武器,更非军队,而竟受到武力的攻击”;“这次惨案却证
明基本人权无保障……政府当局亟须反省”。国民公报在七
日社论中,也指出:对“手无寸铁”的学生施以残杀,“云
南省地方当局之未能慎为处理应该负责”。

青年有发表政见的自由,反动者却怕青年过问国事。

青年应不应过问国事,应不应反对内战呢?大公报七日社
论说:“孙中山主张的国民会议,其中就有学联会的代表,
可见学生是可以对国事发言的”。只有从来就蔑视中山先生
主张的人,才把这次学生运动看成是“无意义的,不正确
的”(见五日中央日报社论)。内战是全中国人民所反对的,
也只有想以内战“统一”天下的人才怕人民“反内战”,才
有“反对内战”便是“助长内乱”的奇妙逻辑(见一日和平日
报)。新民报(六日)说:“学生们只不过是‘不要内战’,而
阴谋分子却‘不许’学生‘不要内战,岂不是证明这些人要
内战的么’”?七日该报又说:“仅仅反对内战就受到这样的
迫害,人民如何能够过问国事?……这是测验政府究竟愿否让
国民关心国事批评政治,也可以测验政府对于人民所作的诺
言,有没有兑现的勇气”。这些话不知那些自称为最“保障
青年们读书、讨论、开会、讲演、学术研究上的自由”(见六
日和平日报)的人们听见没有?商务日报简捷的说:要人民不
反对内战,只有事实上不从事内战,就是老老实实的“实现
民主宪政”(见该报六日社论)。如果“国事纷乱,民不聊
生,而青年学生犹漠然无动于中,依旧浑浑噩噩,这可说教
育已根本失败,而这个国家的生机也几乎绝矣”(四日时事新
报)。“何必惶惶然如临大敌,以致引起更多的纠纷?”(同前)
七日的国民公报指出这次昆明学生运动,“正是今日青年对
国内政治烦闷的部份暴露”,“试问世界胜利了,我们的胜
利在那里?国际和平了,国内的和平又在那里?”这正是青年
普遍感到的痛苦。为了国家的生存与青年的前途,还不该多
说几句话么?不当提出自己的意见么?只有那些一意孤行的反
动者才不敢正视青年的苦痛与要求,硬栽污青年是“受了利
用”、“诱惑”,说那“不是代表大多数学生的运动”(五日
中央日报社论),他们把昆明学生反对内战运动歪曲为“反
美”(见中央报五日,和平日报一日),欲以离间中美人民之
间的友情。这种阴谋诡计是骗不了人的。“我们相信同学们
反对内战是出乎忠诚,决非一二流言所能诬蔑”(见云大教授
告各界书)。名教授张东荪先生也说:“对某些不合理的
事……青年学生难免要闹起来,但这种闹,是出于爱国同胞
的赤诚,结果竟发生惨剧,是十分遗憾的”(见七日国民公
报)。“近日官方电讯,对学潮事实,竟存扭曲,颠倒黑白,
似在扩大政治纠纷,使问题无法解决”(见民主同盟发言人谈
话)。是非曲直,有目共睹,任你多少空口谎言与滑稽“把
戏”,也掩不了血写的丑行!


对青年应有民主态度——不可强加诬蔑,动用武力

    统治者于屠杀青年之余,还没有悔过的表示,但舆论界
几乎一致(除极少官报)主张政治应民主,特别对青年,千万
不应以武力对付,并当保障其身体、言论、集会、结社等基
本自由。七日的大公报说:“今天是民主的时代,我们的国
家,我们的政治,正应该向民主大路上走,而民主精神,就
是要多数人民关心国事,参与国事,在此前提下,政府可不
必压制人民关心国事”。时事新报也认为,对待青年“不当
心存忌怕”;“不可强行压制”,更“不可强加诬蔑……指
为某党某派”。新民报(四日)说:“对付赤手空拳的学生,
实在无动用武力之必要”,“我们主张在学校以内应当让我
们的学生尽量自由,……我们以为青年们对于政治问题的态
度,不应躲避隔绝,而应多研究,多辩论,以期真正了解,
我们政府正在实施‘民主’,我们以为这一点思想学术的自
由是应当有保证的”。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中国统治者的“进步”
·茅  盾·
    “一二·九”的刽子手用大刀水龙头对付青年学生,现
在昆明惨案的刽子手却用机枪和手榴弹了。
    这难道就是中国统治者的“进步”么?
    “一二·九”的北平学生为了“救国”在大街上惨遭屠
杀,现在的昆明学生为了“反对内战”却在校内被“进攻”
而“围歼”了。
    这大概也正是中国统治者的“进步”吧?
刽子手们混赖罪名的方法,最早为掩耳盗铃的扯谎,例
如“碰伤”,例如“自行失足落水”,都是有名的“警
句”;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