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 >

第4章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第4章

小说: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當然,我們同樣不能說中共是“假抗日”,不能相信當年國民黨指責中共“撸Ф粨簟薄V皇怯伸犊箲鹦纬傻奶厥飧窬郑泄布纫姓J國民黨在全國的領導,蔣介石是全國的統帥,邊區政府改爲特區政府,工農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第八路軍,同時又要堅持對邊區絕對控制,對八路軍、新四軍的絕對領導,堅持獨立自主的階級路線,這就難免産生許多摩擦,使自己處在不顧大局的地位,無法做到“與中央保持一致”。這樣的摩擦與內鬥,用民主的旗幟也是掩蓋不了的。不過,中共喊得最響的還是抗日,民族主義的旗幟舉得更高,實際究竟是怎麽回事呢?讓我先說件事實罷。一九四一年四月,蘇聯與日本簽定了《蘇日中立條約》,竟然有這樣的內容:“蘇聯誓當尊重‘滿洲國’之領土完整與神拢豢汕址感裕蝗毡臼漠斪鹬亍晒湃嗣窆埠蛧I土完整與神拢豢汕址感浴!边@就等於公開支援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完全暴露了史達林一夥的民族利己主義和民族沙文主義,當然遭到中國人的強烈抗議。可是一向以發動群小⒅г盒標榜的中共對此卻荆诓谎裕吹拐f那些對蘇聯抗議的中國人“是在狹隘的民族情緒之下的”“衝動表現”(參見《毛澤枺募返诙淼谌摚C褡逯髁x大旗這時洠Я似鞄茫皇O乱桓旄耍脕頇M掃自己的同胞了。由此可以想見在民族利益與黨派利益之間,也絕不像中共講的那樣完全一致,以至在堅持抗戰的同時,往往要把自己黨派的發展與壯大放在了實際的抗戰之上。所謂“一分抗戰,兩分敷衍,七分擴張”,這個還洠в型耆玫阶C實的中共策略,也能多少說明問睿2蝗痪蜔o法解釋,到抗戰結束時,中共黨員由抗戰開始的兩萬多人發展到一百二十多萬,軍隊也由三萬擴大到一百二十多萬,還有二百多萬的民兵。
我無意沈陷于這筆一時無法扯清的爛帳,更不想評判國共兩黨之間的是非。我只是想說明,即使在抗日戰爭民族情緒高漲時期,把民主迹朊褡逯髁x的軌道,民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發展,甚至連民主理念的正確闡述也會被民族利益所遮掩。民族主義的價值基礎是群體本位,民主主義的價值基礎是個人本位,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雖然在實際咝兄校鼈儊K不總是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發展,適當的歷史機緣也可以使它們相互促進,民族主義可以成爲推進民主的先導。例如美國歷史上的獨立戰爭已是公認的事實,中國的辛亥革命也多少有這樣的作用。但這樣的機緣並不常見,在更多的情況下,它們是不容易拉扯到一起的,尤其是在篤信一切革命的根本問睿菉Z取政權的共產黨人那裏,指望他們用民族主義來推進民主,豈非緣木求魚?實實在在的則是,民族主義是他們通向集權的一種手段,一種護符,五十年前的事實與五十年後的教訓,說明的就正是這麽回事。

聯合政府真的能取代“一黨專制”?

五十年後的教訓是什麽?是中國人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卻並洠в薪⑵鹈裰鞯恼沃贫龋耙稽h專制”的集權統治,依然是中國人難於敚摰募湘i。
國民黨從它一九二七年掌握了政權以後,推行所謂“訓政”,實際就是“以党治國”,國民黨的“一黨專制”。到了抗戰時期,這種“一黨專制”進而發展成爲蔣介石的個人獨裁,成爲“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的集權專制。所以,四十年代中共領導的民主邉樱粋最響亮、最動人、最有號召力的口號,就是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它吸引了無數中國人爲之奮鬥。早在三十年代初,以胡適爲代表的一些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就明確提出反對國民黨的“以党治國”、“一黨專制”。只有到了這時,由於中共的領導與號召,才使這個反對“一黨專制”的鬥爭,成爲聲勢浩大的群羞動。
和當時那些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不同,還在抗戰一開始的時候,毛澤枺吞岢鲆谩案鼽h派各階級合作的民主政體”,去代替國民黨的“一黨專制”。這個“各黨派各階級合作的民主政體”後來逐漸系統化,成爲體現新民主主義的“聯合政府”。它一直貫穿在整個抗日時期的民主邉又校侵泄仓饕獖^鬥目標。
比起國民黨的“一黨專政”,“聯合政府”的主張確實相當迷人,它在當時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構成一種挑戰,曾被不少人用來作爲批判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思想武器,甚而一些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也加入到中共領導的民主邉拥男辛校懊衩恕本褪堑湫汀C珴蓶|說:“民主同盟在聯合政府的主張上,與共產黨是一致的。”(《毛澤枺募返谌淼谌懔摚┠趋幔@個“聯合政府”的主張,或者準確地說毛所主張的“聯合政府”,是否真的就是一種與“一黨專政”相對立的“民主政體”呢?
“聯合政府”既然是各黨派各階級的聯合,那它們各占比例是多少?這個比例是按什麽標準確定的?它們彼此又是什麽樣的關係?是大家平起平坐,都是執政黨執政階級,還是有主有從,有執政黨與參政黨之分?如果不深究這些問睿皇菑淖置嫔现v,那當時作爲戰時體制的國民參政會就與它非常相似。它既有國民黨,又包括共產黨在內的非執政黨,它對政府不但有建議權、詢問權、眨闄啵有決議權:“政府對內外之重要施政方針于實施前應提交國民參政會決議”。可見這個國民參政會比時下的政協還要強一些,那時的民主黨派還不完全是只花瓶,難怪有的史家肯定它是抗戰時期政治民主化的一項重要措施。
長期以來我們有種铡猓偸且浴岸鄶怠边是“少數”來區分是否民主,以爲多數就一定民主,反之則不能算。既然國民黨搞的是“一党專政”,毛現在要搞一個多黨參加的“聯合政府”,那當然就是“民主政體”了。其實根本不是這麽一回事。是不是民主政體,關鍵不在是多黨執政還是一黨執政,而是執政黨的地位是如何確立的。如果是經過議會競選,獲得了多數選民的投票支援,才最終取得執政地位。這就是現代通行的政黨政治。可是,毛所設想的“聯合政府”不是根據這樣的民主原則,而是新民主主義原則,根據這個新民主主義原則,“聯合政府”有兩條是規定好了,動搖不得的:(一)它必須是由中共領導的;(二)它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必須”要由中囯共產黨來領導,這是什麽意思?一個號稱“民主政體”的政府,究竟由哪個政黨來領導,不是由選民的選票來決定,卻由一個參選党領袖事先規定了,這倒很有中國特色。當然,毛澤枺仓v過要搞選舉,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這個選舉未必是走過場,但從毛的一貫思想來推斷,中共“領導地位”的合法性,是無須通過選民的歷史選擇來決定,而是要由武力來爭得的,所謂“槍桿子裏面出政權”,這可是毛思想的精髓啊!
當然,經過選民選舉出來的政府,只能說它産生的程式符合民主,並不保證它在實際施政的咦髦幸卜厦裰鳌H绻@個政府洠в兄萍s,洠в斜O督,同樣會滑向專制走向獨裁。所以,當年孫中山設計施政的步驟,是“軍政”、“訓政”與“憲政”,是有相當的道理的。只有憲政才可以消解專制獨裁的頑症。三十年代初期胡適等人反對國民黨獨裁專制,也是主張推行“憲政”。可是毛卻只對“聯合政府”情有獨鍾。一九三九年九月,一屆四次國民參政會通過《請政府定期召集國民大會制定憲法實行憲政案》,形成抗日時期第一次憲政邉痈叱保影惨渤闪⒘藨椪龠M會。毛在它的成立會上講了話,把“憲政”與“聯合政府”捆到了一起,說:“憲政是什麽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什麽是新民主主義的憲政呢?就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於漢奸反動派的專政。”(《先聲》第二七五頁)說憲政就是民主政治,雖然不精確但還洠в刑x譜;說憲政是幾個階級聯合對反動派專政,那就不著邊際,擰著神兒了。幸虧他在這個憲政前加了限定,說是“新民主主義憲政”,不過新民主主義與憲政也沾不上邊呀,倒不如叫“新民主主義專政”非常貼睿C赋鈩e人講憲政是“挂羊頭賣狗肉”的“假憲政”,但何謂真憲政呢?毛講的一套也不是呀,他連憲政最基本的內容都洠в刑幔ㄒ唬┳鹬睾捅Wo公民個人的權利;(二)規定和限制政府的職能和行施權利的範圍;(三)用法律而不是用暴力解決公民與公民、政府與政府之間糾紛,因而它是法制不是人治。憲政這一基本精神,六、七年前“民治”與“獨裁”的討論中,胡適等人就講過。毛跟本就不理睬這一大套,他把憲政裝到“聯合政府”的模子裏,天馬行空說了一通,要點還在強眨摹靶旅裰髦髁x”性伲鞔_了這一點,才能肯定共產黨的領導。“聯合政府”不論有多少黨派參加,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不能動搖,誰也代替不了的。難怪有個國民參政會,毛也是中共代表之一,卻總是覺得不過癮,因爲那雖名爲“參政”,實際只是屈居末座,離他設想的“聯合政府”差得遠呢。
既然共產黨已經在“聯合政府”中居於領導地位,照理應該心滿意足了。不,單有這一點還不夠,這只是組織上保證了党的領導。如果哪個“兄弟黨”小夥計不懂事,不知趣,簦皙毩⑿詠碓貅徂k?所以還要保證實際執政咦髦械车念I導,這就必須要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民主集中制本來是共產黨自身的組織原則,毛把它搬到政府中來,用心可謂良苦。有了這個民主集中制,就不怕“聯合政府”中那些小夥計簦猓麄冊僭貅嵴垓v,也跳不出共產黨的掌握之中。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聯合政府”中的各黨派政見上的歧異,經過討論最後表決,當然要少數服從多數。但它還要求下級服從上級。全國服從中央,這就保證了共產黨的最後決定權。共產黨從來洠в斜Wo少數,更不允許存在反對派。民主形式經過咦髦羞@麽一集中,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集權,最終“聯合政府”和它所反對的“一黨專政”就殊途同歸了。如果說“聯合政府”因爲有各黨派各階級的參加,形式上還有一層民主色彩,那麽一旦把這層色彩抹去了,同樣是赤裸裸的“一黨專政”。毛澤枺f:“有些人懷疑共產黨得勢之後,是否會學俄國那樣,來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和一黨制度。我們的答復是:幾個民主階級聯盟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有原則上的不同的。毫無疑義,我們這個新民主主義制度,是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之下,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建立起來的,但是中國在整個新民主主義制度期間,不可能,因此就不應是一個階級專政和一黨獨佔政府機構的制度。”(《論聯合政府》)說得相當動聽,可是實際呢?歷史的實邸呀涀C明,在所謂“聯合政府”中,“聯合”只是它的形式,集權專制才是它實在的內容。這就是毛澤枺c蔣介石這兩位同樣搞專制獨裁的人物,毛的政治權術要比蔣棋高一著的地方。

新民主主義“新”在哪里?

我對“聯合政府”的分析,是依據相關文獻和日後的經驗事實,當時人洠в羞@個條件,不一定能認清“聯合政府”與“一黨專政”之間這一瓜葛。不過,當時人們並非洠в袚呐c疑問,共產黨奪取政權以後,會不會和國民黨一樣,搞“一黨專政”?上引毛澤枺闹v話,就說明了人們普遍有這樣的擔心,不然用不著在黨的代表大會上,在政治報告中,鄭重其事作這樣的說明。不過他只說暫時(所謂新民主主義時期)不搞,將來還是要搞的,所以毛的這個說明。也可以理解爲對人們擔心的一種確認。
其實,還在毛作《論聯合政府》報告之前,劉少奇就針對人們這一疑懀В靼谉o铡卣迅媸廊耍
“共產黨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但並不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先聲》第二九二頁)
然而,事實比政治家的宣言更有說服力。今天我們回顧歷史,說明那時人們的擔心絕非是“一種惡意的造郑c污蔑”。當然,我也不懷疑,劉少奇講的不是他真實思想,劉似乎洠в忻欠N老稚钏恪N疑醵嘈牛S多老一輩共產黨人,他們確確實實不但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同時也不贊成共產黨搞“一黨專政”。但是,歷史的詭譎在於,你以爲自己邁出的一步,跨進的是民主的門檻,結果卻偏偏邁入了專制的黑門。原來起步時方位就錯了,這就是至今還被一些人津津樂道的新民主主義。
新民主主義是毛澤枺痪潘牧隳晏岢龅摹0凑彰恼f法,中國抗日時期的民主邉樱菍凫缎碌氖澜绺锩囊徊糠帧5谥袊Y產階級民主革命並洠в型瓿桑赃只能是民主革命。這個民主既不是過了時的英美式的舊民主,也不是蘇式社會主義民主,那是中國未來一定要建立的,它只能“是中國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義”,也就是新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論》·參見《先聲》第二八四——二八六頁)。
中國的事就是怪。從來未曾實行過民主,甚而不知民主爲何物,現在卻突然被告知,那已是過了時的舊式民主,絕對要不得;民主邉游ㄒ徽_的方向是爭取新民主。這個“新民主”與舊民主有什麽區別呢?(一)舊民主是資產階級專政的遮羞布,因而是“假民主”,這是它的虛僞性;(二)舊民主制度下,廣大民邢硎懿坏矫裰鳎@是它的狹隘性;(三)最重要的還是新民主與舊民主不同的階級性伲粋是無產階級民主,一個是資產階級民主。既然如此,那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實現之時,應該普遍推行真民主。在這個“新民主”的光輪之下,不但無產階級能夠領受到它的光明,就是它領導下的廣大民型瑯右部梢韵硎艿剿暮楦!?上业倪@番演溃Ъ兪菚姟嶋H情況則是,新民主主義並洠в邪菖f民主主義而有所擴展與深化,它完全擯棄了舊民主主義,與舊民主主義是根本對立的。所以,一旦新民主主義確立了,那現代社會的議會制度,司法獨立,政黨政治,公民的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這些民主的基本制度,統統被當成資產階級破爛;至於人權、自由、平等、博愛,這些現代人普遍的價值原則,更被標上資產階級自由化,洠в兴鼈兊拇嬖谥亍
根據毛的論述,所謂新民主主義,實際只是一種過渡形式,它還要邁向蘇式社會主義民主,那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民主制度。這不就等於明白地告訴人們,新民主主義是通向蘇式無產階級專政之路嗎?蘇式無產階級專政,就是“一黨專政”的模式。這已是敚г谑廊嗣媲暗氖聦崳貌恢贍懼埳啵珜Υ艘仓毖圆恢M。只是對時間的預計,要比毛設想的短得多,新民主主義實現之日,就是“一黨專政”實行之時。所以指望從新民主主義跨入民主制度的大門。豈不是南轅北轍?
我們不贊成毛的結論,但不能不歎服他作爲政治領袖的雄辯天才,他能從歷史與理論的高度,從世界宏觀形勢的發展潮流,把他提出的新民主主義的由來與發展,講得頭頭是道。不但讓許多共產黨人心悅辗瓦B那些學貫中西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也不曾有什麽異議,是洠в幸姷竭是有意沈默?只有原來是中共黨員,後來脫党成了託派的葉青,寫了一篇商榷批評的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