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第6章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6章

小说: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诺曼底、安茹、曼恩和屠棱亦封为亨利领地。次子理查德,依惯例继承母亲的祖传领地阿奎丹,另一块普瓦图,则留作埃莉诺自己的食邑。亨利二世在位时夺占的布列塔尼封给了杰弗里。如此分配,天公地道,合情合理。孰料1167 年,埃莉诺又诞一子,取名约翰。这孩子生下来便清秀乖巧,惹人怜爱,及长又聪明伶俐,能言善道,极得亨利二世欢心。中世纪时期父母宠爱孩子方式,最要紧的便是给他封领地,有了领地便可衣食无虞,坐享富贵。亨利二世喜爱幼子,为其长远谋划,也欲为他封赠领地。然而此时所有领地俱已分封完毕,再无一寸可给约翰。为此时人皆呼约翰为“无地约翰”。得此绰号,纵是约翰本人不说什么,亨利二世心中已然老大不忍,何况约翰本人并非省油的灯,六七岁上,稍谙世事,便会缠着父王讨封,直缠得亨利二世不得安宁,只好答应无论如何也要为约翰筹划块领地出来。
  说时容易做时难。领地一共这么几块,分光就没有了,难道还能变出一块来不成?向他国夺占吧?一来大动干戈,伤害百姓,二来输赢还在未卜,搞不好打败了,还得把自家土地割让掉,因而不敢擅动。想来想去,只有硬起头皮,将已分的领地再讨要回来一块,想来3 位兄长看在一母同胞份上,总不至让幼弟衣食无着吧?主意打定,亨利二世便向3 个年长的儿子开了口。想不到,当年领受封地时一个个笑容满面,恭谨孝顺,如今却忽地青紫了面皮,出言不逊。这个道:“我的领地本来就小,又贫瘠荒凉,我还没怪你偏心呢!你倒好意思还来讨要!”那个说:“老糊涂了怎地?次子继承母系祖产自古皆然,幼子哪来这个权利?我倒要事先与你讲清楚,母亲死后,普瓦图也须是我的!他人休想染指!”小亨利的话更加令人寒心:“领地一事没有商量余地!唯一可商量的是,何时将我“英格兰小国王”的“小”字去掉,让我名实相符?”气得亨利二世双手冰冷,颤着嘴唇恨声骂道:“忤逆的家伙!难道你催我速死不成?”那小亨利竟然回嘴道:“这个自然!”说罢转身扬长而去。理查德和杰弗里也随后离开,只留下亨利二世一人,伤心不已。
  屋漏偏遭连阴雨。恰在此后不久,性情平和的法王路易二世中风偏瘫,其子腓力年方十四,毅然接掌权柄,称腓力二世。这腓力二世绝非等闲之辈,年纪虽轻却足智多谋,他痛感法国王权衰微而诸侯过于强大,因此在位50余年间,始终以将诸侯领地收归王室、壮大王权为己任,而在法国占有领地最多的英国金雀花王朝就成了他的头号目标。他得知英国宫廷发生内讧,暗喜天赐良机,于是立即着手计划部署,派人分头与亨利二世的几个儿子——诺曼底公爵、小国王亨利、布列塔尼公爵杰弗里,阿奎丹公爵理查德联络,唆使他们反叛其父。这几位公爵正有满腹牢骚,与法王一拍即合。于是叛旗高举,烽火连天,英格兰又陷入连年战乱之中,亨利二世被迫重新披挂,与几个儿子相见于战场之上。几年之后,小亨利与杰弗里或因染病不治,或因伤重而亡,叛军统帅只余理查德一人。亨利二世抓住机会,再邀理查德当面谈判。会谈中,亨利二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力劝理查德罢兵。那理查德面对老父苍苍白发,也觉心软,正欲答应老父罢兵之请,忽听亨利二世又开言道:“汝兄亨利已逝,汝现为长子,理当继承英格兰王位和诺曼底领地。只此两处风水宝地,你已受用不尽,就将那阿奎丹让与汝弟约翰吧!”理查德闻此言,气恼顿生,心想:“本以为你来劝我是为我好,却原来你心心念念全在约翰身上!一味只要损我而利他!那阿奎丹我苦心经营多年,如今已是富庶繁华,焉有凭白让与他人之理!”想到此处,一言不发,站起身踢开椅子,大步离去。亨利二世也是忒性急,又多次派人去见理查德,催他答应此事,惹得理查德性起,干脆重举叛旗。那亨利二世多年来殚精竭虑治理国政,已是身心交瘁,近几年转战南北,更是力有不支,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又令他伤心至极,几下里夹攻,早就病体难扶。忽闻报理查德不仅不答应他的请求,反而又发动反叛,急怒攻心,旧病复发,吐血不止。无法迎战,只好以“满足理查德一切要求”为条件,恳请理查德停战。这耻辱的投降本已让心性高傲的亨利二世痛苦不堪,又听得臣仆们报告说,幼子约翰见老父大厦将倾,竟背弃一向疼爱他的父亲,投奔理查德去了!亨利二世多年来操心费力南征北战不惜得罪其余3 个儿子,一切都是为了他,可他却在关键时刻站到了反叛者一边!亨利二世受此致命打击,精神完全崩溃,闭上眼睛拒绝一切医药饮食。两天以后,便含恨而死。临终之前,让宫廷画师赶画了一幅画,画面上四只雏鹰正在围攻一只母鹰,钢爪撕抓,铁翅拍打,最小的一只落在母鹰颈肩之上,利喙直啄母鹰眼睛!此画现挂威斯敏斯特王宫大厅,意在告诫为人父母者:“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且说那1189 年冬季,亨利二世既殁,理查德登基加冕,是为“理查德一世”。这理查德,集骑士特点于一身:武艺精湛,好战尚勇,豪侠仗义,人称“中世纪骑士之花”。他身为国王,却绝无行政理财兴趣,一切国事悉付龙尚、胡伯特忠心耿耿二老臣代理,他本人在位10 年,仅在国内居住6 个月,其余时间尽在国外打仗。此刻继位大事又毕,他立即准备出征,所向何方?耶路撒冷圣城是也。所为何事?盖因这圣城乃伊斯兰与基督二教必争之地,11 世纪末期以来,基督徒两次组织十字军东征,已将圣城据为己有。不料近年来回教一方出了个大英雄——埃及国王撒拉丁,他励精图治,深得民心,不几年便将西亚、北非所有伊斯兰国家联为一体。1187 年,又率回教联军6万,一举收复耶路撒冷。消息传到欧洲,罗马教皇乌尔班三世惊怒交加、猝然身亡。各国基督徒群情激奋,摩拳擦掌。新教皇上任,头件大事便是号召组织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德皇腓特烈、法王腓力二世均已报名,那“骑士之花”理查德焉能落在人后?只恨不能插翅飞到圣城,即刻上阵厮杀个痛快。不料他这打算却受两重障碍,一为粮秣军饷短缺,一为老太后埃莉诺阻拦。那老太后振振有词:“古人云:齐家治国而后方能平天下,如今你登基不久,国事未修不说,年过三旬尚未娶妻成家,如此谈何圣战、远征?你且先将你那未婚妻、法兰西阿莱公主迎娶过来,你再出门,也好有人为你摄政护国,母仪天下!”那理查德平时事母至孝,此时却难从慈命,说道:“大丈夫真骑士,异教未灭,不以家为!国家之事,早已托付两位老臣,母后尽可放心!”说罢急匆匆去找龙尚,商量筹措军费一事。4 个月后,粮草齐备,那理查德立即统帅大军上路,直奔东方去也。此时为1190 年早春时节。
  此去头一站,先到地中海中部西西里岛,一来在此与法王腓力所率十字军会合,二来在此再筹一笔军费。然而就在军费事上,理查德与法王发生争执。原来理查德之姐嫁与西西里王为后,夫死,因无后被谪。理查德此来,挟兵威为其姐向西西里新任国王理论:王位篡去也便罢了,何以连先王遗产一并吞没、致令其姐生活困顿?新王见理查德凶猛,不敢抗争,遂交出2 万盎司黄金,1/4 为贡献十字军军费,3/4 为赔偿先王遗产。理查德之姐不愿再在西西里居住,是以将遗产俱交给理查德,求他将自己带走。法王腓力不了解内情,以为2 万黄金俱是军费,因此要求分享一半。理查德只给他2500盎司,腓力大为不满。理查德再三解释,他只是不听,一气之下,率先离岛奔赴东方去了。理查德随后起身,不料路遇风暴,船队被刮至塞浦路斯岛。塞岛国王设宴款待理查德。谁知道,年已三十四却从未为女色动心的理查德,此刻却被丘比特之箭射中,酒宴上与塞岛公主贝莲加一见倾心,快速成就一段姻缘,而后携眷登程,直奔地中海东岸而去。
  不说那十字军在东方攻城掠地,与撒拉丁所率穆斯林军队打得难解难分。单说那理查德来至战场,与法国十字军扎营一处,协同作战。那腓力二世见理查德帐中时有美人身影,心中疑惑,遂暗地向理查德部下打探,得知理查德已于塞岛成婚,腓力这一气非同小可!你道为何?原来当年腓力挑唆理查德兄弟反叛父王时,为笼络人心,将王妹阿莱许给理查德为妻,大红婚约当众立下,存于教堂。只因理查德志在江山社稷,只对习武打斗着迷,全不以儿女之情为意,是故婚姻耽搁下来。腓力眼看其妹年龄渐长,秀色日衰,却还流连闺中,心里着急,只不好开口催促。如今却听说那理查德另择佳偶,喜结良缘,将那苦等他十余年的阿莱视如敝履一般,弃之不顾;把那当众立下的婚约看作破纸一张,悍然违背。“你只管你骑士本色,英雄美女,爱情至上;却不知中世纪传统,婚姻便是政治交易,事关国际风云。你不娶阿莱,便是污辱法国,我岂能善罢甘休?有这等为所欲为、强悍勇武之徒担任英王,我法兰西收复领地的大业断难成功。不如早图良策,除去祸患,免得日久为害。”想到此处,腓力二世便紧闭帐门佯称生病,再不与英军协同出战,不几日又言病重急须回国医治,竟自带领法军,班师回朝去了。回至国内,便派心腹之人去英国,找到理查德之弟“无地约翰”,唆使其乘王兄远征之机,发动叛乱,篡夺王位。那约翰原是个见利忘义又阴险狠毒的小人,其兄按说待他不薄,虽未给他法兰西领地,但在英国境内给他十几个郡作为衣食之邑,又封他种种爵位,在英国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一人之下”毕竟不如“至高无上”,听得法王助他夺取王位,焉有不允之理?至于王兄平日待他的好处,早已丢诸脑后。想当年连慈父都能出卖的无耻之徒,如今这举动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1191 年夏,约翰在英格兰中部发动叛乱,法军同时进攻诺曼底与屠棱,与约翰遥相呼应。龙尚与胡伯特,一面拼凑军队,竭力平叛,一面急忙派人赴东方报信,让理查德尽速返国。
  那理查德在东方正自愁闷。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原本是德、法、英三国出兵协同作战,现在法军一去不返;德皇腓特烈又在前线溺水身亡,其军队一哄而散,只余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所率几千人。可是在攻克阿克城的战斗中,又因城破后升哪国国旗一事,理查德与利奥波德吵翻了脸。那利奥波德也负气撤走了。如今前线只剩英军一支,势孤力单,耶路撒冷虽已遥遥在望,但单凭英军之力绝难攻下。正愁闷间又听得国内来人报告:“约翰叛乱,老臣请国王速归!”理查德此刻好不为难:进,力有不逮;退,无功而返。思前想后,到底王位事大,于是决定返国。那穆斯林领袖撒拉丁,也是侠义之士,听得理查德决定休战,欣喜之余,考虑到理查德脸面上好看,更主要为基、回两教永久和平计,决定与之签订一个和约。和约内容为:圣城虽为回教徒占有,但基督徒可自由前往朝圣;英军撤军之后,仍可在地中海沿岸保留一块狭长地盘。得此和约,理查德喜出望外,此番东征终算略有收获。于是一面修书答谢撒拉丁,一面令部下拔营起身,径登归程。
  归程之上,山高水深,处处凶险。那理查德性好争斗,为人莽撞,多年来结怨不少,无数仇家把关设卡,必欲擒获理查德而后快。理查德虽多加小心,将部队化整为零,分头行动,自己乔装打扮,隐姓埋名,但在维也纳城下,仍被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逮住,解送德皇处审过之后,羁押在一座贵族城堡,一关就是两年。而且此事做得极是机密,外界一点风声也不知。
  龙尚此时已老病去世,只有胡伯特一人苦苦支撑,内理国政,外抗叛军,盼星星盼月亮般盼望国王早归。不料十字军骑士都已陆续归国,只不见国王身影。胡伯特情知不好,立即驰书欧陆各国君主,恳请告知消息。却哪里得着准确回音?眼见秋去冬来,一年将尽,胡伯特急得须发皆白,只是无计可施。这年圣诞之夜,胡伯特与几位亲信近臣围坐宫中,相对长吁短叹,苦思良策。门卫忽报有人求见。但见来人黑袍裹体,风帽掩面,脸孔眉目一概看不清楚。进得房间鞠躬之后,低声只说两句话:“理查德国王现还活着,关在德意志某座城堡。”说罢转身便走,顷刻间便没了踪影。胡伯特得着消息亦喜亦忧。喜的是国王尚在,忧的是德意志辽阔广大,谁知道那城堡位于何处?若说不出准确地点,那德皇又焉肯认帐放人?正无计间,身边站起一人,原来是与理查德国王自幼一起长大的朋友、艺术家布朗德尔,他自愿请求前往德意志,秘密寻访理查德羁身之所。胡伯特别无他法,只好答应。好一个布朗德尔,当夜便乘船渡海,直奔德国而去。在德意志,他扮做游吟诗人,身背行囊、脚穿麻鞋、怀抱六弦琴,走过一个又一个贵族城堡。每到一个城堡外面,他都反复弹奏一个复杂的和弦,那原是青年时代他和理查德两人共同谱写而成的,除他两个之外再无人所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不知琴弦拨断了多少,麻鞋走烂了几双。一年之后,在一座位于密林中的城堡塔楼之下,布朗德尔终于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随着他的琴声,高歌当年他俩共同为这段和弦配写的优美诗句,随即一个颀长身影出现在月光映照下的塔楼小窗前。布朗德尔激动得泪流满面,星夜兼程,赶回英国复命。胡伯特当即派出使者,去德意志宫廷讨人。德皇眼见证据确凿,无可抵赖,只好答应放人,但提出英国须支付15 万马克赎金。这笔巨款,相当英国两年岁入,一时间哪里凑得齐?法王腓力和无地约翰却得着消息,抢先将15 万送到德皇手中,欲将理查德买到手里再行处置。所幸德皇不愿毁约,觉得堂堂大国之君,总得讲些信用,那二人才未能得逞。胡伯特在国内拼尽全力筹措赎金,英国臣民亦视赎君为神圣的封建义务,个个倾囊相助,老太后埃莉诺,更连首饰珠宝也交了出来,总算凑齐15 万马克。1194 年理查德得以返国。
  理查德回国之后,以他战无不胜的武艺和崇高声望,迅速镇压了叛乱。
  约翰被俘,被带到王兄面前,自忖必死无疑,谁知理查德却宽宏大量地饶恕了他。旋即理查德移师欧陆,去同侵占诺曼底和屠棱的法军作战。此一去又是5 年。虽说战事顺利,失地全部收复,那理查德却再未能回到他的英国。原来此次征欧,经费并不充足,理查德深知英国早已为赎他而府库罄尽,不好再从国内筹措,只能在欧陆自想办法。一日听说,他属下一封臣在查卢兹城堡中挖出一宗宝藏,是12 个黄金铸就的人像围在一张金桌旁。理查德以封君身份向该封臣讨要这宗宝物以充军费,那封臣只是舍不得。理查德急不可耐,率军包围城堡以示威胁,不料城中守军冒冒失失向外射箭,一支利矢恰中理查德喉部。军医火速抢救,虽然止住了血,伤口却又感染坏疽,终于不治而亡,享年42 岁。世人因其一生好战尚武,勇猛强悍,送其绰号“狮心王”。正是:一波才定一波起,外战初停内战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回 拒贪暴 缔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