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第12章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12章

小说: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淘虚身体,染上伤寒,年仅40 岁便撒手尘寰。临终之时,留下遗嘱:王位传给他那也叫爱德华的长子,再由御弟理查德辅佐幼侄,摄政掌权。
  且说这理查德当了摄政王,此人若看长相,实在是其貌不扬:矮小、驼背、面孔瘦长,浓眉下一双细目,闪烁着阴鸷的冷光。他的一只胳膊萎缩变形,他的性格“神秘莫测而内向”。但是若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以说是高大而辉煌的。他自幼便随父兄为约克家族的事业东奔西走,忠心耿耿,战功累累,吃苦耐劳,精明强干却从不居功自傲。在他长期驻守的北疆,他也深孚众望。他的妻子乃是沃里克次女、曾被嫁与玛格丽特王后之子的安妮。理查德幼时曾寄住沃里克府上,与安妮青梅竹马,一同长大。1471 年沃里克与玛格丽特母子战败身亡,安妮成了寡妇,理查德立刻恭请王兄批准他与安妮结了婚,伉俪情深,两年后喜得贵子。他效忠王兄爱德华,对另一位兄长克拉伦斯也满怀手足之情,据说克拉伦斯被处死后,他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以致爱德华也受了感动,特别批准他设立祭坛超度亡灵。善良的人们想起这些往事,都揣测厚仁重义的理查德定会尽心竭力辅佐王侄,不负哥哥一片托孤苦心。孰料事情的发展却令人们目瞪口呆。
  问题的根源还在爱德华四世那令人非议的婚姻上。伊莉莎白·伍德维尔王后尽管给爱德华四世生下6 个儿女:长子爱德华、次子理查以及长女伊丽莎白等4 个女儿,但是老派贵族对这场婚姻总是看不顺眼,特别是出身微贱的伍德维尔一家借裙带关系青云直上,甚至排挤了老贵族的地位,更使他们难以忍受。爱德华在位时,贵族们对伍家无可奈何。现在爱德华已死,伍家失去庇护,贵族们的不满和蔑视立刻公开化。虽说为了约克家族的王统和自己忠君的誓言,他们不能对爱德华王太子非礼,但对伍氏一族就不同了。理查德在这问题上比贵族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心中从未承认过伊莉莎白是“王后”,与她有如参商,从不见面。而且在心里,他牢牢记着克拉伦斯当年所言:这场婚姻本身是非法的,非法婚姻产生的子女没有继承权!既然王子公主们没有继承权,那么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理当继承爱德华四世王位的该是谁呢?他本人!理查德!
  各位看官总该明白了,这理查德貌似忠厚仁义,实则却是个深谋远虑的阴谋家、野心家,他多年来韬光养晦,其实是潜伏爪牙,待机而动。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且看他如何行动。
  1483 年4 月9 日,爱德华去世时,理查德正在北疆驻防地。听到国王的死讯和遗嘱,他并不露声色,也不急于回伦敦,而是留在原地观风察象。这时以王后为首的伍氏家族却沉不住气了,他们知道自己一家几年来树敌甚众,其中也包括摄政王理查德。一旦理查德回京掌权,等待他们的将是极为可怕的前景。于是他们决定先发制人,以攻为守。他们让枢密院通过一个决议,用摄政会代替摄政王,并安排正与舅舅里弗斯勋爵一同驻守威尔士的爱德华王太子尽快来伦敦加冕,一旦加冕礼毕,摄政王的职权将自动终止。但是这个计划被前国王的心腹密友、同时又是前王后的反对者的黑斯廷斯勋爵透露给了理查德,在另一位前王后的反对者、势力强大的白金汉公爵帮助下,理查德迅速行动起来。4 月下旬的一天,里弗斯勋爵率两千军士护送爱德华王太子回伦敦,路上与摄政王理查德、白金汉公爵及随从相遇。里弗斯心中暗叫“不好”!忙命军士拿起武器准备战斗。谁知摄政王和公爵却满脸挂笑,连叫“巧遇!巧遇!我们正好也去伦敦,一路走吧!”说得里弗斯放下心来。当下大家并辔而行,边行边说说笑笑,倒也聊解旅途寂寞。看看天色向晚,又一起找了家路边旅店住下。当晚大家一道用餐,推杯换盏,行令猜拳,甚为欢洽。里弗斯喝得酩酊大醉,早早被人送回房中休息。第二天早上,当他清醒过来,欲出房寻水喝时,却发现房门被上了锁,他忙问门外卫兵何以这般戒备森严,回答他的却是白金汉公爵恶狠狠的呵叱。里弗斯情知中了人家圈套,忙呼卫兵和所率军士速来救主,却无一人答应,两千兵丁不知去向。就这样理查德劫持了王太子,随后直奔伦敦而来。伊丽莎白王后听得消息,忙带几个孩子一起避入威斯敏斯特教堂。然而理查德进城头一件事,便是要王后交出次子理查,否则就要动武。王后无可奈何交出了理查。这孩子与哥哥爱德华一道被关进了伦敦塔。
  王后为首的伍德维尔集团阴谋破产,逃走的逃走,砍头的砍头,其余都被投入监狱。约克集团的元老重臣们人人欢欣鼓舞,立即着手筹备登基大典,选定6 月24 日这个良辰吉日,准备扶爱德华王太子正式即位,完成先王爱德华四世的遗愿。孰料理查德却另有打算,只是暂且秘而不宣。
  6 月13 日,摄政王召开政务会,元老重臣们一齐出席。会上摄政王谈笑风生,还同主教大人打趣,说主教花园中的草莓像姑娘一样娇艳甜美。可是突然之间他的脸色变了,咆哮说他哥哥的巫妻及其帮凶正在迫害他,他卷起袖子,露出那条萎缩畸形的胳膊,说“这就是巫术迫害的结果”!他问在场的大臣,对这些迫害他的人该如何惩处?所有的人都惊愕万分,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最后,还是先王的忠臣密友、德高望重的黑斯廷斯打破了沉默,他嗫嚅着说:“如果,真的有人做了这种卑鄙的事,那就该严惩不贷。”理查德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大喊大叫:“什么?你还敢说‘如果’?我告诉你,不是‘如果’,而是‘确实’有人做了这样的事!就是你!你这老狗!我就是要对你严惩不贷!”随着他的喊声,一群兵士一拥而入,转眼间已将在场的元老重臣们五花大绑起来。黑斯廷斯作梦也想不到理查德竟会如此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若非黑斯廷斯通风报信,他这个“摄政王”早被伍氏家族打掉了!可他现在竟恩将仇报,首先拿黑斯廷斯开刀!黑斯廷斯怒不可遏,大骂理查德狼子野心!先借众老臣之力除掉伍氏家族,回头又来翦除效忠爱德华父子的元老重臣!目的只在自己独揽大权,篡夺王位,实在是伤天害理,无耻之尤!恨未能早些识破他真实面目,遗害了自身!可是理查德却狞笑着,告诉黑斯廷斯:“老狗!我这就让你去见死神!我要提着你的狗头去吃午饭!”来不及找神父忏悔,也来不及准备行刑用具,院子里正好有半截树桩,黑斯廷斯就被按在这树桩上砍了头。与此同时,许多旧贵族、元老大臣也都遭到逮捕和屠杀,一切妨碍理查德篡位的人都被除尽了。
  6 月下旬,在理查德的淫威之下,教会被迫宣布爱德华四世的婚姻是不圣洁的、非法的。议会则按照理查德的授意,宣布爱德华四世的子女均为私生子,没有继承权。并且通过文件,请求理查德即位。白金汉公爵率议会代表团将文件呈送理查德,他还假惺惺地推辞一番,然后就表示“勉为其难,愿挑重担”。7 月6 日,举行了登基大典,理查德正式加冕为国王,称“理查德三世”。除了他自己的随从扔起帽子喊了几声“吾王万岁”之外,没有人欢呼,没有人喜庆。从一开始,理查德就是个不得人心的国王。
  理查德也觉得“高处不胜寒”,于是开始在国内巡行。每到一处都普施恩惠,纠正冤案,蠲免赋税,封官许愿,以此来邀买人心,换取支持。然而他发现,这一切并没什么作用。所到之处,人们对他的反感和鄙视极为强烈,连他的根据地北疆地区,人们也失去了对他的爱戴与尊重。所有的人都关心着爱德华四世两个王子的下落,对他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这情景令理查德沮丧又恼怒,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留着这两个侄子早晚是祸害,索性斩草除根。于是他回到伦敦的当天夜里,就让亲信蒂勒文爵士来到伦敦塔,乘两位王子熟睡之机,用枕头捂住他们的脸,使其窒息而死。尸体就埋在伦敦塔中一座楼梯的下面。
  即使在杀人如麻、血流漂杵的玫瑰战争的岁月里,杀害无辜的妇孺儿童也是骇人听闻的罪行。理查德委实是毫无人性、恶贯满盈。这些倒行逆施造成天怒人怨,恶有恶报,他的妻子和儿子突然相继暴毙。众叛亲离,将领、官员、贵族纷纷离他而去。一个反对理查德的阴谋集团秘密形成。他们首先策反了白金汉公爵。当初白金汉公爵为理查德篡位立下汗马功劳,理查德给他的赏赐和恩宠也最多。可是一夜之间,这位主要支持者变成了死敌。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也许是他预见到理查德三世的下场,想逃避帮凶的罪名?也许是他担心落得像黑斯廷斯一样以功臣之身遭横死之祸?总之,这年10月白金汉公爵发动武装暴乱,由于计划不周,暴乱很快被平息,白金汉被俘后问斩。可理查德三世却从此患上神经官能症,随时随地担心有人谋刺。白天,他的手总按在佩剑上,目光游移不定。夜里,他常从噩梦中惊醒,跳起来查看屋角床下有无刺客。
  阴谋集团又制订颠覆理查德三世的新计划,这次他们选中里奇蒙伯爵。
  这里奇蒙何许人?说出名姓,看官当会记得:亨利·都铎是也。此人勉勉强强可算兰开斯特家族旁系远亲。说远亲,盖因其祖母本为亨利五世王后,王夫既死,改嫁威尔士人欧文·都铎,从而生下亨利·都铎之父爱德蒙·都铎。尽管欧文和爱德蒙与兰开斯特王室关系密切并在玫瑰战争中为兰家牺牲了性命,但实际上他们与兰开斯特家族并无任何血缘上的直接联系。说旁系,则因其母乃是老兰开斯特公爵约翰与情妇凯瑟琳·斯温福特的曾孙女,玫瑰战争初起即战死的萨默塞特公爵便是亨利·都铎的叔祖父。他们均属庶出一支,若按当年《嗣位法》,这一支的子孙并无继承资格,但是嫡系一脉早在战争中断了香火,就是庶出的旁系亦只存活亨利·都铎一个,舍他其谁也?因而当兰开斯特家族在英国被约克家族彻底打败、诛灭之后,流亡海外的兰朝遗老遗少、朋党故旧便奉亨利·都铎这唯一与兰家沾亲带故的人为首领。他们以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为基地,聚集力量,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准备杀回英国重整山河。阴谋集团选定亨利·都铎之后,首先设法让他与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公主缔结了婚姻,这样一来可使亨利·都铎夺取王位更加名正言顺。他的继承资格虽然从兰开斯特方面看不无勉强,但从约克方面看,既然爱德华四世两位王子已被理查德三世害死,他作为长婿继位倒也顺理成章。二来可以壮大反理查德三世的力量。原来亨利·都铎麾下全是兰派旧部,现在他与约克家长女结婚,成为约家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约克派的亲朋好友、旧将老臣便也归附到他的旗下。总而言之,1485 年,一切反理查德三世的力量,无论原属兰开斯特派的还是原来效忠约克家的,都已汇集到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铎的大纛之下。法国为他们提供了物质资助。万事俱备,时机成熟。8 月初,阿弗勒尔港旌旗招展,百舸竞发,里奇蒙伯爵率部下直驶英国西海岸登陆。他上岸头一件事,便是派快骑传檄英国各地郡市乡村,斥责理查德杀侄篡位,罪大恶极,呼吁英国正直臣民抛弃理查德,站到他一边来。英国各地的反对派闻风而动,纷纷来归,里奇蒙的军队迅速扩大到几千人。这时一些曾宣誓效忠理查德三世的贵族骑士十分为难,他们急于弃暗投明,投奔里奇蒙,可又受过去的誓言束缚,于是他们便挖空心思,想出一些十分可笑但又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某边防长官曾发誓绝不让国王的敌人通过他的防区,“除非是从我肚子上走过去”,现在他便躺在地上,让里奇蒙迈过他的肚子,随后他便跃起身来跟着里奇蒙一道走了。另一个宣誓“除非从我头上踏过去”的骑士更有趣,他站在一座桥下,让里奇蒙从桥面上走过去,这样就算履行誓言了。8 月中旬,亨利·都铎开始挥师东进。理查德三世以没收财产和收监、处死相威胁,强行征集一支万人大军西去迎敌。8 月22 日,双方在博斯沃思地方展开决战。
  当时的战场形势宛如一桌牌局:丘陵地带一片洼地上,对峙着里奇蒙伯爵所率的五千兵马和理查德三世所率的万人大军,左右两边山坡上则排列着威廉·斯坦利爵士和斯坦利勋爵的两支部队,各有数千人。表面上看局势十分明朗,国王一方占有三比一的压倒优势,他的军队比对手多一倍,指挥官是能征惯战的诺福克公爵和诺森伯兰伯爵,左右两边又有斯坦利兄弟俩指挥的两支部队助阵,胜利似乎是手到擒来的事。至少国王本人确信这一点,他慷慨激昂地鼓励部下:“没什么可担心的!那一小撮乌合之众岂能战胜我们整个王国的精英!胜利属于我们!”但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微妙得多。那威廉·斯坦利爵士“身在曹营心在汉”,暗里早同里奇蒙通了关节。斯坦利勋爵战前曾称病拒不出征,无奈理查德三世拘捕他的长子抵为人质,为了儿子的性命他才不得不来到战场之上。
  战斗打响。先是相互炮击,然后发射箭矢。等到双方开始冲锋肉搏之时,一切都清楚了:威廉·斯坦利爵士临阵倒戈,率三千人马加入亨利·都铎一边作战;斯坦利勋爵则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理查德三世忙命人去告诉勋爵:倘不即刻参战,其子立时便做刀下之鬼!没想到勋爵却铁青着面孔答道:“老夫还有别的儿子!”理查德气得发疯,下令手下速将勋爵之子处死。然而手下左盼右顾,无一人执行命令。原来他们觉着胜负未卜,还是不要贸然与斯坦利家结下血仇的好。而与理查德同守北疆10 年,一向忠心可鉴的诺森伯兰伯爵竟也在关键时刻抛弃了他,率领所部人马撤离了战场。理查德眼看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一边狂呼:“叛徒!你们这些叛徒!”一边发疯也似策马直冲战阵垓心,欲寻里奇蒙拚个你死我活。他手起刀落,先一刀搠翻里奇蒙的旗手,又一刀削掉里奇蒙贴身侍卫的脑袋,然后同里奇蒙两个斗在一处,难解难分。两人都正当盛年,两人都武艺高强,两人都全力以赴,两人都是一争江山二报家仇必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一番恶斗可想而知。最后还是威廉·斯坦利爵士率部下猛冲过来,才将这两人隔开。里奇蒙被众人围护,退出战阵。理查德奋力拚杀却未能脱身,被人拉下马来乱刀砍成肉酱。可怜理查德为了一顶金冠,30 年苦心孤诣,韬晦隐忍,而后又机关算尽,手段使绝,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方才达到目的。然而在位3 年,没一天能踏实安稳,没一人不鄙夷唾骂,妻儿暴毙,孤家寡人,最后还落得个不得好死的可悲下场。想这坐殿称王,实在并非美事!后世凡有逐鹿问鼎之雄心者,看到此处,当有所警醒。
  理查德既死,部下做鸟兽散。人喊马嘶渐渐沉寂,硝烟战尘随风飘逝。
  一直伫立观战的斯坦利勋爵策马上前,从一丛荆棘下捡起沾满尘土和血迹的王冠,把它戴到胜利者里奇蒙伯爵头上。30 年红白玫瑰战争至此终于结束,得胜的既非兰开斯特家族,也非约克家族,而是一个叫做亨利·都铎的年轻人。也许他的家系与兰开斯特家族联系更紧密些,但他的妻子却是约克家族的嫡系出身,他俩的后代将既有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