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猛虎王朝 >

第256章

猛虎王朝-第256章

小说: 猛虎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河湖泽国里划水。不仅要克服种种不利的自然条件,还要摆脱敌方斥候、侦骑和巡逻兵等部队的追剿,或者对敌人的斥候进行猎杀。处处都存在着未知的危险,随时都可能有性命之忧。
  丹西也好,伊森也好,都把数量惊人的游骑分队撒了出去,在广阔的作战区域间穿梭驰骋。这些斥候游骑的活动范围铺得很开,他们不再局限于行军路线十公里开外这种军事教条,而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一旦发现敌人大部队的踪迹,立刻向指挥总部回报。
  由于两方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一时间,整个辽阔的战区,到处是各路游骑的憧憧身影。
  他们有的单枪匹马,有的三五成群,还有的以三四十人为活动单位,在树林里、草丛里、山巅上、河畔旁,潜伏偷行,探头探脑,左顾右盼。
  在这种形势下,斥候游骑发现敌军主力的机率远没有发现敌方斥候的机率高。同行就是冤家,两方斥候相遇,自然是见面就打,下起手来更是毫不容情。一天之内,发生几十上百起小规模冲突,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了。
  在这场各族斥候中,表现得最出色的莫过于蒂奇斯斥候了。
  这些一直于林中狩猎的野蛮人,设陷阱、伪装诱惑、隐蔽位置、蹑踪靠近、突然袭杀等,本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糊口本领,干起来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按照战争环境与生存环境相同者强、相离者弱、相逆者亡的规律,他们行进的这片山区,与蒂奇斯人的生存环境相似,也给了这些生番猎手们大展身手的舞台。
  在山林里与草原牧民出身的斥候部队之间的较量中,蒂奇斯猎手们越打越勇,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被捕兽夹、陷坑、铁签、毒箭等弄死致残的游牧斥候越来越多,刀斧等伤口反而成为稀有品种。
  沃萨、胡狼、鸠蛮等牧人民族的斥候游骑,不得不承认,在这场侦察狙击兵大战中,他们被蒂奇斯斥候杀怕了。每次出外,这些牧民斥候都战战兢兢,全身发抖,步步小心,随时在意。一个稍微的疏忽,自己的人头就会被那些野蛮的生番们割下来挂在腰间,带回去向摩卢族长表功。
  按理说,游牧斥候的能力又要强过文明开化程度更高的猛虎斥候。不过,丹西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将精兵充实斥候队伍,派出强有力的战将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等,来改进本军在这一方面的落后状态。
  文明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总结经验,进行创造,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普及化。
  猛虎斥候都是一些头脑灵活的小伙子,他们开动脑筋,学习模仿别人长处的同时,自己也在想出各种应对办法。猛虎军团里具有完善的文书记录系统,书记官的军功册上记载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贝叶、菲尔、孔狄等将领把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择取、提炼、加工,总结出侦察狙击兵的作战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传达给各部队学习。
  相对于凭本能作战,凭经验作战,凭互相吹嘘进行小范围交流的游牧斥候而言,猛虎斥候的资讯传递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全军进步神速,很快扭转了劣势。
  在这些勇士中间,就有一位杰出的代表。
  ※※※
  屏山渡。
  这是位于冻土高原南部山区的东南外缘,古拉尔河中游一处比较宽阔,水流平缓的渡口。因为汛期已经过去,此时水及人腰,可容人马涉水而过。
  这也是从南部山区逃离,跨越古拉尔河的三处可涉水而过的地方之一。
  河水的北岸有一座小山──屏风山,这里也因而得名。河的南岸三公里外,也有一座无名丘岗与之相对,但个头就远比对岸的屏风山小得多了。
  渐入深秋,夜色来得很快。在古拉尔河背面,月亮升了上来。
  皎洁的月色,照亮着荒野,照亮着蓟草梢头,也照亮着草原的远远近近。
  秋季是草食动物活动撒野的最后时机,松鼠、旱獭、牦鹿、野驴等,或三两结伙,或成群成队地在林间草丛里晃悠着。秋季也是猛兽猎捕食物的好季节,狼群、云豹、鬣狗、土豺、棕熊等纷纷忙碌地觅食,以吃出一身肥膘,为熬过冬季做准备。即便在夜间,一些贪吃的家伙也闲不住,在月光下悉悉簌簌地窜蹦着。
  眨眼间,在草丛茂密的平原上,出现一群奇怪的夜行动物,吭头哈腰地活动着。
  一时云来月去,一时云去月来,地面上这些形影就一会儿清晰可见,一会儿又黯然泯灭,什么都见不到,仿佛它们整个儿在这夜色里消融了。
  这群夜行动物的领头者爬上了南岸的岗顶。
  藉着朦胧的月光,看清楚了,那是一只直立行走的动物──人!
  头一个攀上岗顶的人,缩着脖子立着,不断地窥探着,倾听着。
  别的人全都向这岗顶贴近。
  他们曲背鹭行,偷偷摸摸,小心而缓慢地行进着,有时,又踌躇着停下脚步。
  尽管草原表面看去如此宁静,但从行动来看,似乎他们总在警惕着什么。
  风不时从河边吹来,拂掠着枯干的蓟草,发出悲戚的声响。这些蓟草好像由于恐惧,不断地弯下腰,不断地颤栗着。
  最后,数十只人影整个在阴影里隐没掉了。此刻,除掉站在岗顶的那名领头者,在这变幻不定的黯光里,别的什么也看不清。
  蓟草丛中的一些奇怪的簌簌响动,引起了听力敏锐的领头人的注意。他倾下身子,折向丘岗的边口,开始细密地向草原纵深巡探。
  这时,风住了,簌簌声静止了,一切似乎又沉浸到完全的休眠中……
  猛然听得一声尖刺的呼啸,各种混杂声响迸发而出,形成一片令人惊悸的纷乱!
  “战神,狼神!”
  “基督,耶稣!”
  “救命啊!”
  “杀啊!”
  报讯的响箭声回荡着,红色的火焰划破了黑暗。
  蹄声得得,伴和着刀剑锵锵,一批骑手仿佛倏地从地肚里跃起。
  刀剑格斗声、箭矢呼啸声、战马嘶鸣声,应从着战士的呐喊声……
  随即,一切重又静下来,战斗结束了。
  看上去,在这片宁谧却不祥的土地上,刚才那场风暴似乎是猝然间发生的。其实不然,这在纷争不休的汉诺大草原上,是最常见的一种场景。
  只是最近这一段时间,沿着古拉尔河、渥锡河、鹰王山脉、瓦莲山脉和冻土高原一带,这种场景上演得极其频繁,极其密集,极其剧烈。
  显然,这种突如其来,又戛然而止的表演,又一次过去了……
  火石的火花迸溅着,一个猛虎战士用枯蓬和脂松点着了松明,吊灯的焰心亮了起来。
  这套夜行照明工具被草原牧民和旅人经常使用。
  脂松是从松果提炼的,易于着燃,草原上随处可见的针叶林也为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原料来源。
  吊灯挂在一根棒子上,灯心四周罩着几片防火毡,用时打开,不用时折叠起来塞进怀里,非常轻便,利于携带。
  此外,由于几片防火毡掩罩四周,上面加一个盖档,光线不会上泄外漏,只照着灯下少许地方,藉着地势掩护,将吊灯搁于地上,就不会漏光。自远处看,这里依然是一片漆黑,无法发觉光源之所在。
  猛虎骑队在追击过程中从蛮兵手里缴获了不少,发觉这玩意非常好用,也就发挥拿来主义精神,毫不客气地学着用起来。
  山岗边缘,灯光清晰地照着在草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一群尸体。
  “都戴着狼皮帽,看这模样,应该是胡狼人。”孔狄用军靴踢踢脚下的尸体,沉声发令道:“清点一下伤亡人数,再搜搜他们身上有什么信件没有。对了,把活口带过来。”
  不一刻,一个戴着猛虎军团中队长徽章的人就拎着两个受伤未死的胡狼兵过来报告:“孔狄将军,消灭二十八人,生擒两人,我方四人阵亡,三人轻伤。敌兵身上没有什么可疑物。”
  “嗯,”孔狄点点头,转向那两个俘虏:“如实回答我的问题,饶你们性命,不然,你们会生不如死,后悔自己今世为人!”
  “呸,你们这些……”一个中年的胡狼战士刚开口咒骂,声音却一下子被掐断了。
  孔狄的大手捏住了他的喉结,中年的胡狼汉子挣扎着无法出声。
  “啪”的一声脆响,那个不屈的胡狼战士软塌塌地倒在了草地上,喉头一个血乎乎的洞,汩汩地往外流淌着。
  “怎么样?”孔狄揪下一丛草,毫不在意地揩拭着满手血迹,转向那个模样仅有十七八岁的胡狼牧民:“你呢?”
  “我,我……”
  看起来,西格尔确实是把全族能拿起刀的男子都派上阵了。这个胡狼牧民尚在少年,稚气未脱,大概是第一次参战,见到刚才的可怕景象,吓得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别怕,只要你从实招来,我绝对信守诺言。”看到胡狼牧民那副恐惧的模样,孔狄就知道自己刚才这一手起作用了,用剑指指脚下的尸体:“你要学他,也无不可。”
  果不出所料,孔狄很快就从年轻的俘虏嘴里问出了所需的情报。
  这三十名胡狼骑手是屏风渡南岸的一支巡逻队,负责在扫荡周边地区,搜索敌骑。除此之外,在屏风渡南岸和北边的屏风山上,还各驻扎有一支胡狼千骑队,监视渡口,扼守山头,沿河设栅。
  战马的嘶鸣声从北边随着夜风送来。
  虽然声音非常微弱,但与丹西同师学艺的孔狄,内功颇为深厚,这些声响还是被他听入耳中。
  显然,刚才河对面短暂的厮杀和火光引起了驻扎于屏风渡的胡狼哨兵的注意,由于未得到族人的回讯,他们正派人过来搜索。
  “斯塔林中队长!”
  “在!”
  “命令大家熄灭灯火,集队离开!”孔狄连点胡狼俘虏身上的几处穴道,把他扔给面前的中队长:“另外,派两个战士押送这个俘虏回去审讯,并向丹西领主汇报我军侦察到的情况。”
  “是!”
  斯塔林接过俘虏,飞身而去。
  ※※※
  远处,两名战士挟着俘虏朝南方飞奔而去。
  孔狄跃上战马,拔出利剑,带着这支数十人的骑队朝东急进,很快就隐身在草丛之中……
  这些战士都是一直跟随孔狄转战南北的“尖犀骑士”,沿着中央郡、圣瓦尔尼、闪北郡、大荒原,一路杀到这蛮荒粗野的汉诺大草原,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孔狄亲自率领出外侦察的这支斯塔林百骑中队,更是尖犀骑队中的佼佼者。几天时间里,他们在孔狄和斯塔林的带领下,驱驰数百公里,消灭游牧骑兵超过两百人,自身仅损失了不到三十骑。
  虽说有胡狼骑兵在后边搜索,但这伙人似乎并不在乎,虽则比较隐秘,行军却是缓步慢行。
  从蹄声,孔狄辨出了敌军人数不足百人,他们识趣的话就不会来追,不识趣就正好把他们当作今晚的第二道点心吃掉。
  “嘿!这回和麻子渡一样利索,咱们又探出了屏风渡的情况,”斯塔林咕噜着咽口缴获的奶酒道:“下一个是不是该拿蛤蟆口的胡狼人祭刀了?”
  “不,那是菲尔负责的区域,咱们可别去抢功。”孔狄笑着宽慰这个如患上思乡病一样渴望打仗的部下道:“我们的任务是向北插入山区,寻索道路,探察蛮军虚实。这一路上,可有的是仗打呢!”
  “说真的,孔狄将军,尽管这些日子杀得很痛快,”斯塔林又大饮一口酒,用手背擦擦胡髭道:“可我还是更怀念昔日的沙场厮斗。”
  “哦,为什么呢?”
  “那时候,咱们是铁甲骑士,光天化日,堂堂正正,在千军万马之间,踹营陷阵,斩将搴旗,嘿,多么的威风!赛如那虎狮撕食,大扑大拿,杀得敌人嗷嗷叫!”斯塔林抹抹嘴边飞溅的涎沫道:“可这会儿,咱们是轻骑斥候,月黑风高,小偷小摸,如针尖一样到处穿戳,逮个把活口,捉几个蛮子。这种营生,就像那追踪的猎狗,在地上蹲蹲爬爬,嗅着鼻子,到处射冷箭,插黑刀。唉,我总觉得这么打,不过瘾哩!”
  “是啊!我们何尝不想那么打仗呢?!”斯塔林一席话,孔狄也深有同感:“可蛮子们不跟咱们这么打,你布阵他走人,你休息他又来骚扰,不敢正儿八经地当面交锋对垒。没法子,咱们也只好照他们的规则玩,而且要玩得比他们更阴损、更毒辣,才能获得胜利。”
  “在咱们这些游骑分队身上,丹西领主可是寄托了厚望的呀!”孔狄拍拍能干的中队长的肩膀道:“斯塔林,你放心,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仗总有开打的时候。你就祈祷吧!希望上帝保佑,咱们不会因为在山里头转悠而错过机会,能够碰得上那些壮观的大战役!” 
 
 
 
  
第二十二集 第四章
 
  “想从冻土高原南部山区跨越古拉尔河,从西往东,只有蛤蟆口、麻子渡、屏山渡三处地方,人马可涉水而过。 其他地段,尤其在两河口以东,渥锡河与古拉尔河交汇后,水量大增,流急奔涌,浪花飞溅,根本无法横渡。”威达介绍着战场形势。
  “蛮族就不会用船渡河吗?”凯鲁问道。
  “游牧民族不用船渡河。”威达解释道:“他们渡河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枯水季节涉水而过,二是冰封季节踏冰而过。 其他时候,大多是绕道而行,反正他们的马也快。”
  “我听说,他们还有一种方法,”菲尔插嘴道:“就是人揪着马尾巴,跟着战马一块泅过去。”
  “对于少数精壮战士,对于一般的小河,这没什么问题,”丹西撇撇嘴:“可在古拉尔河这种大河上,十数万男女老少,根本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渡河。”
  “如此就必须从据河驻守的胡狼人身上想办法。根据空中俯瞰的情报,与地面收集到的资讯互相印证,西格尔对于蛤蟆口、麻子渡、屏风渡这三处涉水可过的渡口,採取的都是北岸设数百近千人机动,南岸放置栅栏,挖掘壕沟,给渡河部队设立障碍。 其主力部队两万五千骑兵设在麻子渡后方,照应东西两处渡口。”威达继续介绍:“我们如果选择在麻子渡过河,当然正合西格尔之意。如果选择其他两处渡口,因胡狼骑兵速度快捷,阻截的大部队也可以在一个半小时之内赶到。”
  “另外一个不利的条件是,离开南部山区赶往古拉尔河的这段路程是平坦的草原,无论如何,十几二十万人的大部队的动向是遮掩不了的,对方可以提前做出反应。想要过河,惟有强攻。”威达最后以此作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凯鲁点头道:“我军有四万铁骑,完全可以和北岸渡河部队联手行动,腹背夹击,杀败据河阻截的胡狼人。而且,西格尔拒绝谈和建议,正好给他点颜色看看,让胡狼彻底灭族!”
  “不错,我也同意。”上次谈判未成,古斯也对西格尔怀恨在心。
  “问题在于,游牧蛮骑不一定跟咱们正面攻防。”丹西摇头道: “其实,就是只有一个渡口,西格尔三万骑兵尽出,也不一定阻挡得住贝叶与摩卢不计代价的强渡突击。胡狼人的目的,不在于将我军挡住,而是将我军拖住、粘住,迟滞我们的行进速度,好让后边的鸠蛮沃萨联军赶来,将防护力弱的蒂奇斯族众抓住、消灭。”
  “即使我军与北岸友军联手打开一条渡河通道,这么多人要想渡河,至少需要大半天,甚至一整天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鸠蛮沃萨联军很可能就已经赶到了这里,我们仍然无法摆脱敌人的追击。”
  “草原作战,各族都不是很重视防禦,没有人愿意用堡垒来拴住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