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叁号密卷 >

第294章

叁号密卷-第294章

小说: 叁号密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子名叫寒浇,生得豹头、狼眼、虎背、熊腰。次子名叫寒屭,长得身长体壮,后生双翅,力大如牛,两个儿子都天生神力勇猛善战,两人从小更随姜氏长大,既有姜氏勇武强健的血统,又有寒浞和纯狐机智狡猾的智慧,十几岁时就开始领兵厮杀。姜氏加上寒家二子,也成为了日后穷羿国的中坚力量。

庚寅,公元前2011年,在得知夏相的“造反”意图后,寒浞命寒浇和寒屭二人带领大军,向夏相的领地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由于夏后氏族民毫无准备,这次袭击十分成功,不仅掠夺了大批的财物,还捉获了许多百姓。寒浞把这些夏朝的百姓全都赐给他的两个儿子,做了二人的奴隶。

大约公元前2010年,寒、夏两国的大决战暴发。寒浞采用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命长子寒浇和姜氏率主力部队攻打斟灌氏的弋邑,自己和次子寒屭各率一军,虚张声势佯攻夏都帝丘和斟寻氏,使他们不敢增援斟灌氏。狐妃纯狐则运筹帷幄之中,统领全部战局,并暗中指使妖狐乱夏人心智。结果斟灌氏孤军作战,很快被强大的寒浇军击败,弋邑陷落,斟灌氏首领姒开甲带领残部退守斟灌。

寒浞首战告捷,大封功臣。他封长子寒浇为过王,镇守过邑,封次子寒戏为弋王,镇守弋邑。在封赏过后,寒浞大军在局势大好的局面下,突然全面撤退。很多人认为,寒浞的这次撤退,是因为这次大战穷羿国虽然获胜,但也损伤了很多兵力,许多青壮年都死在了战场上。再一味打下去可能造成严重的劳民伤财,再加上那时候其他小诸侯国,也对穷羿国十分不满,纷纷导向了夏国一边。所以寒浞才决定暂时罢兵休战,养精蓄锐,以利再战。夏王相此时本来有足够的能力反击,纠集其他诸侯国反戈一击,但夏相被穷羿国强大的攻势吓破了胆,不敢组织军队进攻,而是下令加强各边境城邑的防守。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夕羽惠刚刚提到的,寒浞的撤军其实是与穷羿国的承天天柱有关。根据寒浞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在意所谓的“名声”,如果他如此在意名声,当年也不会先杀后羿,又诛杀有穷族人了。寒浞更不会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轻易撤兵,所以夕羽惠觉得第二种说法比较靠谱。也就是寒浞在穷羿国内,发现了承天天柱!

寒浞虽然是穷羿国君,但是从来都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承天天柱。据说只有后羿知道天柱所在的位置。后羿一死,承天天柱的位置就变成了一个谜。但是寒浞一直都没有放弃找寻承天天柱,而且狐妃亦是派人在四处的搜寻。

承天天柱是在混元初开阶段,支撑天与地的神柱,可谓是天地的脊梁。天宫之上支撑南天门的鼎玉柱也是承天天柱的一部分,可见承天天柱不仅支撑人界,也支撑着天界。承天天柱有些类似于西方神话中的冈达斯神柱,是一种最初的世界起源,地位和诸神并列。

身在穷羿国的纯狐找到了承天天柱,这个消息传达给了寒浞,所以寒浞才急忙收兵返回穷羿。

之后在丁酉公元前2004年,也就是六年之后,寒浞再次调集军队,与夏相展开第二次决战。他仍命寒浇率主力部队攻打诸侯斟灌氏,斟灌氏首领姒开甲率军迎敌,中了寒浇的埋伏,伏兵四起,将夏军四面包围,姒开甲率将士拼死突围,最后全部战死。寒军攻占了夏都斟灌,大肆屠杀城中百姓。幸存者皆被捆索为奴。

寒浇乘胜进军攻打斟寻氏。斟寻氏首领姒木丁闻姒开甲战死,正欲兴兵为其报仇,如今得知寒军又来进犯他的领地,立刻率军迎战。双方乘船在潍河上展开了一场激战。当时的潍河水深流急,水面宽阔,适宜水战。姒木丁的军队多数不懂水性,只能在船上与敌人厮杀。寒浇利用夏军这一弱点,派出了数十名水手潜入水下,凿穿了姒木丁的战船。夏军见战船漏水十分惊慌,寒军乘机攻杀,夏军大部落水淹死,幸存者亦被杀死。姒木丁也在混战中被穷羿军所杀。整个斟寻氏灭亡,其国土全部被穷羿国占领,其民大部分沦为奴隶。

寒浞在灭掉了斟灌氏和斟寻氏两大诸侯后,等于除去了夏王朝的左膀右臂。紧接着寒浞便兵分三路,又姜氏、寒浇、寒屭三人领军,围攻夏都帝丘。夏王相率城中军民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加之传说有异兽助阵穷羿军,夏军挡不住军的强大攻势。穷羿军攻破帝丘,开始残酷地屠杀城中军民和夏后氏大臣,夏王相及族人皆被杀死,当时城内有名的浪河,由原来的正青色,变成了血红色。喝上漂浮着万具尸体,甚至影响了河流的流向。

至此,夏朝正式短暂亡国,夏朝的统治区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里。

夕羽惠讲完之后,张琳不由的向夕羽惠投向了崇拜的目光,有些吃惊的问道夕羽惠,“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这些内容在史书中可是没有记载。”

夕羽惠“嘿嘿”一笑,很谦逊的回答张琳,说是她自己也算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平时对历史也有点研究,刚才所讲的内容,只是她从一些传说类的野史中看到的,比起张琳,她掌握的历史信息还是太过单薄。

“不不不,你太谦虚了。我反而有些自惭形愧。有时间咱们好好讨论一下这段历史。”张琳很恭敬的对夕羽惠说道。

夏夏这时也开口说:“你们姐妹俩先别忙着谦虚。咱们先把整件事儿说完呀。张老师,你刚才说的诡异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呀?不可能就是小惠说的那些吧。我怎么一点也不觉得诡异呢。”夏夏脸上一脸失望的表情。我看到夏夏这个表情,就知道夏夏对穷羿国的诡异之事,肯定是有所了解,她现在只是想让张琳把这件事说出来而已。

于是我先插话问道夕羽惠,“你刚刚只是介绍了承天天柱,却没说承天天柱具体有什么左右。应该不仅仅是支撑天地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寒浞等人也不会煞费苦心的寻找天柱了。”

夕羽惠还是点点头,看向了张琳,好像是想让张琳来回答我的这个问题。张琳也是心领神会,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我说道,“刚刚只顾着说历史了。其实这承天天柱是关于穷羿国故事中,最诡异的一个部分。因为,据说承天天柱是一条四翅应龙化成!”

第十八章承天天柱(下)

听到四翅应龙这个词,我一下子就反应到了在仙山见到的那些壁画,还有那尊巨大的应龙玉像。想不到这承天天柱,居然也会是四翅应龙变成的。

我迫不及待的问道张琳,“快讲讲,快讲讲,这四翅应龙和承天天柱到底还有什么关系?除了天柱是应龙化成之外,肯定还有一些关于二者的其他传说才是。琳姐,你介绍的时候说的具体点。”

夏夏见我有点冲动,马上给我使了一个眼色,我这才意识到刚刚自己反应确实有点太大了,于是只好朝张琳笑笑,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我看到此时的张琳,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见我傻笑之后,张琳才开口对我说,“你那么激动干嘛呀?就像你见过四翅应龙一样,你这种表情,给我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觉。”

夏夏忙在一旁解围对张琳说,“别理他,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咱们说咱们的。张老师,你刚才说的四翅应龙到底是什么呀?”夏夏一脸天真无邪的看着张琳,期待着张琳的回答。我再次被夏夏的演技折服了。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当时有关于四翅应龙的事情,还是夏夏补充告诉我们。但是现在,夏夏却是一脸无知的样子,这种逆天的表现着实让人佩服。

也许是当老师的天性,张琳对我们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极为细心的回答,而且非常有耐心,有一些很抽象的内容,张琳会讲好几次,实在看夏夏“不明白”,张琳还会言简意赅的概括一下。

张琳告诉夏夏,简单的说,应龙就是长着翅膀的龙。而四翅应龙,就是长有四翅的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翼的龙。相传大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以助大禹治水。

我国《辞源》一著作中说,“应龙”是有翅膀的万年古龙,百年被称为游龙,千年蛟龙,万年应龙。龙本身就是不凡之物,寿命与天地共齐。那应龙更是龙中之贵。屈原在《天问》中,对应龙如何帮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一条江河也进行过描述。

应龙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和司马迁的《史记》就有记载。其中大意是,以黄帝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与以蚩尤为首的长江流域的部落发生战争,双方都使用各种异兽前来帮忙。黄帝这边的应龙擅长“蓄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长呼风唤雨之灵物——蛟歃。蛟歃搬山吐水使黄帝大军节节败退,黄帝处于极端的弱势。后来应龙请来天女“魃”帮忙制服蛟歃,黄帝才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应龙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战争消耗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归九霄天际,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之中。龙属水性,所居之地,云气水分自然而然会聚起来,这就是相传南方多雨的缘故。许多年后,应龙复出,助天禹谭水脉,开江河,成为治水功臣之一,而后便振翅高飞,据说是去往九霄天际之外。

听到张琳越扯越远,照这么讲下去,估计讲到天黑,张琳也讲不到“重要”内容。我实在忍不住打断张琳的话,说道:“琳姐,打住一下。你现在就别给我们普及知识了。你这东一句西一句,故事都给讲的零碎了。说了大半天,只听你说应龙,也没见你提到四翅应龙。依我看,你还是先给我们讲讲这个四翅应龙,和承天天柱的传说吧。普及知识的事情,咱们等会再进行。”

大概夏夏也有点着急了,见到我此时这么说,夏夏也吹风似的对张琳说,让她先给我们讲讲传说之类的事情,因为毕竟传说之类的事情才比较吸引人。

张琳又是那种有些害羞的笑了笑,说是可能自己平时上课有点多,已经形成了职业病。陈述事情的时候,都是慢条斯理循序渐进的进行,她现在着重说到应龙,是因为应龙不仅仅和承天天柱有关系,而且还和后羿有点关系。她担心我们后面听不明白,所以现在才讲的如此细致。

“和后羿还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呀?”夏夏十分不解的问道。看得出来,这一次夏夏是真的很疑惑。

说起应龙和后羿的关系,这还要从后羿和河伯的所谓“河神之战”说起。

很早以前的大河之神,叫做冰夷。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之的河伯。

据说河伯原是一条虬龙,由昆仑山上的万年冰雪孕育,主宰着大河的广大流域,范围差不多从昆仑山的冰川,一直到渤海沿岸,贯穿了中原的整个北方。

在远古时代,中原人对“天国”的信仰,就是从对河伯的恐惧开始的,因为河伯主宰的河流喜怒无常,威不可测,人们倘若怠慢了对他的献祭,马上就会有一场滔天洪水作为惩罚。

所以古代中原人,在还没学会观察天象时,就已经把河伯当做是一种信仰了。河伯来头绝不仅仅只是上古虬龙这么简单,河伯还自称为“天的长子”,昆仑山上的诸神也都承认这一点,并且还尊称他为神伯。

据说,诛杀蚩尤的黄帝,在自命“天子”的时候,特意去过昆仑山,征求昆仑山各神的意见,这其中就包括河伯。

从那以后,中原的帝王都要祭拜和供奉,他们的这位兄长,后来就有了“真龙天子”一说。真正见过冰夷龙颜的人也都是开国的帝王。

可是河伯却不是什么善茬,他不仅肆意的招发洪水,淹没良田埋没生命,而且河伯以贪恋女色闻名,他手下有一群被称为“河伯使者”的老道,每年在大河两岸为他挑选美女,选中的姑娘会被道士们打扮一番,放到一个花篮般的祭坛上,最后沉到河里,然后由专门负责送亲的水妖,把她带到河伯位于大河源头的水下宫殿,成为他的“河妾”。这个规矩据说有上千年了。

之前张琳也提过后羿铲除河伯的事情,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后羿憎恨作恶多端的河伯。后羿不仅组织自己的族人向河伯进贡,而且还呼吁其他诸侯,让他们停止进贡。可是没有一个诸侯听从后羿,因为后羿在停止进贡的第一年,有穷氏族就遭到了千年难遇的巨大洪水,这场洪水不仅使有穷国遭受了重大打击,而且差点让有穷分崩离析。当时的夏启早就想除掉后羿,所以在有穷“天灾”之后,使离间计,怂恿有穷氏族其他人反抗后羿。不过好在后羿力挽狂澜,剿灭了族内的反抗者。这也是后来后羿对夏国恨之入骨的一大原因。

在平定好族内争端之后,后羿就考虑除掉河伯。后羿只身一人与河伯对战,虽然是凡人之身,但是后羿在和河伯的绞杀中,丝毫不落下风。河伯也暗中惊讶。河伯知道如此鏖战下去,自己必定吃亏,所以河伯索性钻入河中,化为虬龙之型,想要直接将后羿吞下。

可是这个时候,当河伯再次从河中钻出,却发现眼前和他对战的并不是后羿,竟然是一条腾空而飞的应龙!

第十九章异史

“说了半天,这后羿该不会就是应龙吧?那应龙就是后羿?所以那个承天天柱才在有穷国。而且很可能是后羿化成?”我联系到之前张琳说的内容,总结性的问道她。

张琳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我说:“你这个急脾气的毛病,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能改一下呢?你能听我把话说完吗?”

我赶紧冲起身给张琳满上酸梅汤,说道:“张老师,您也讲了半天了,先喝点水润润喉。然后继续给我们讲讲后续如何。”

张琳笑嘻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做的不错。然后象征性的端起杯子抿了一口,便继续的说了起来。

就在河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之时,应龙见河伯化为虬龙从河中钻出,随即拍打着巨大的翅膀,扶摇直下直逼河伯,河伯见识不妙,刚想要再次钻进水中,可是应龙速度太快,河伯的头刚刚沉下去,身子却被应龙叼在了嘴中。应龙的龙头猛地抬起,直接把河伯从河里拽了出来。

就在这时,瞬间九箭连发,九支玉箭支支射入河伯的头中,河伯顷刻毙命。而这个射箭的人就是后羿。应龙将河伯的龙头咬下丢给了后羿,而自己却叼着河伯的龙身飞走了。后羿带着河伯的首级回到有穷,从此有穷氏族名望大振,成为了当时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而后羿也被人称为“应龙之子”,很多人说应龙之所以帮助后羿,是因为后羿是应龙的儿子。有人在后羿的身上,看到了细小椭圆形的鳞片,这也被称之为“龙纹”。这种龙纹和刻在青铜器上的龙纹,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样的龙纹是完全生长在人的身上不死不灭,而且还会通过血亲之中的遗传,遗留给自己的后代。所以根据一些传说野史记载,后羿所在的有穷氏族,也被称为最早的应龙氏。其正统宗族就是当时传说中的有熊国国主少典。

所以换句话说,传说中的有熊国,和后羿所在的有穷国,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后羿建立有穷国之后,有一条四翅应龙飞到有穷国,变成了传说中的承天天柱,支撑着天与地。还有一种说法,是先有四翅应龙化为承天天柱,后有后羿在承天天柱附近建立有穷国之事。张琳告诉我们,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均是一种猜测而已,因为这一部分在正统史书中完全没有记载。不过根据传说中,应龙为盘古开天地时的神兽,倒是和支撑天地的承天天柱在时间和特点上相符合。难怪这种有关应龙和承天天柱的传说会流传的格外广泛。

应龙的寿命寿与天齐,可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