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叁号密卷 >

第290章

叁号密卷-第290章

小说: 叁号密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夕羽惠并没有马上回答夏夏,而是看向了我,问道,“小爷,你发现那些房屋有被补新的样子吗?”

我摇了摇头告诉夏夏,那些房屋要么是新建成的,要么就是一直那个样子,保存的比较完好。总之不可能是补新以后的老房子。因为我们从仙山回答塔甫图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塔甫图大火,几乎所有的圆顶八角屋都被大火焚烧殆尽。在烧毁的圆顶八角屋中,看得出屋子的结构都是木质,而且没有任何再次加工过的痕迹,如果是夏夏说的那样,屋子被后来补新,那么所用的材料绝对和之前不同。照片中那些圆顶八角屋,破旧的确实有些程度了,并不是那种单单靠修复,就能变成在塔甫图,我们见到的那些圆顶八角屋。

夕羽惠看样挺满意我的回答,朝我微笑着点点头,说我有些进入状态了。

不过我还是不解的问道夕羽惠,如果照片上的地方,并不是塔甫图,那么它又会是哪呢?

“你记忆那么好,没发现这些圆顶八角屋排列的样子,对我们有种四成相识的感觉吗?”夕羽惠问道我。

经夕羽惠如此点拨,我忽然之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照片中圆顶八角屋排列的样子,确实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快在我脑海之中蔓延,我的思维极快地在翻找我脑海中的信息,很快我就想到了,照片上那些奇怪的圆顶八角屋,为什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因为这些圆顶八角屋蜿蜒的排列样子,和我们当初在虵国时,从龙宫之上看到下面的那些房子,排列样子非常相似!我记得那时候风干鸡说过,这种排列方式是一种风水大势,叫做“龙腾龙”。所以龙宫下面的那些圆顶八角屋,才会按照上面玉龙宫的大致样子具体而建,上下两者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照片上圆顶八角屋,蜿蜒的排列方式,和虵国中玉龙的样子非常相像。

我惊奇的指着照片,问道夕羽惠,“这里该不会是虵国吧?照片里圆顶八角屋的大体走势,和虵国‘龙腾龙’的格式极为相像!”

还不等夕羽惠回答我的问题,我就自己反驳了自己。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我还是清楚的记得虵国经历的事情。在玉龙宫附近,同样没有高地,拍不出这种俯视的照片,所以不符合拍摄环境。

可能是看到我一脸不解的表情,夕羽惠也猜到,我自己否定了自己的问题。并对我说,“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你想的没错,照片里并不是虵国。而是另外一处类似于虵国的地方。”

随后夕羽惠语气稍作停顿,抬起头很认真的告诉我们,“正如我之前说的一样,这份档案里,记录的并不仅仅是仙山的内容。在我看来,档案袋是存放了另外一处,不为人知地方的秘密。”

说话间夕羽惠又拿出了三张照片,这些照片的尺寸全部都是信纸大小,拍摄的也都是景物像。

我依次看着三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个茂密的树林,树林之中奇木林立,各种长相怪异的树木,出现在照片之中。有些树粗壮的树干,呈现出不规则的弯曲,就像是一个被扭紧的麻花;有些树非常的树干细小,但是却盯着一大坨巨型的树枝,二者在比例上完全不符。还有一些树木,都被自身大片的枝叶遮挡住了,所以看不到具体的样子。照片中不论是什么树木,都长得万分茂密,粗枝大叶错落有致。以至于能看得到的树干,都只是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都被枝叶遮挡的严严实实。虽然照片是黑白色,但是从色差上不难看出,这些树木的枝干的颜色,恐怕并不是传统颜色。

顺着那张照片继续往下看,第二张照片拍摄的很奇怪,照片中只能看到一朵很大的花,其余的地方都很模糊,感觉应该是杂草一样的东西。这张照片应该是在重点体现这朵花。说是花,其实只是一个很大的花骨朵。可是这朵花骨朵也非常特别。花骨朵呈半球状,上端为球形,下端是一些花絮之类的东西。花絮非常长,甚至还打着卷儿。上端的球形,有明显的内陷迹象,就像是一个漩涡一样。因为照片中没有参照物,所以看不出这朵花骨朵的大小。

夕羽惠放在茶几上最后一张照片,拍摄的不再是植物了,而是一个类似于城池的建筑。比起前面两幅照片,最后一张拍摄的建筑照片,可谓十分拙劣。拍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模样,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位摄影人在摁快门的一瞬间,他的手或者身体有严重的抖动,所以导致拍出来的照片,非常不清晰。不过还是能较为明显的看出,这张照片是一座类似城池的东西,只是再细节的地方,就不好进一步判断了。

我看完照片之后,瞟了一眼身边正在看这三张照片的夏夏。她的牙咬着自己的最初,眼睛眯着,眉毛向眉心处皱着,一副困惑的神情。比起我的这种困惑,夏夏这样的表情,正好是在告诉我,她对照片上的东西有些了解。

于是我便问夏夏,这三张照片有什么特别之处?

夏夏“啧啧”一声,对我说,“画面的特别之处,我就不说了,只要不是瞎子肯定都能看出来。我又没长三只眼,单凭画面看出的内容不比你多。”

夏夏随后叫了一声夕羽惠,用很谨慎的语气问道夕羽惠,“小惠,你单独挑出这三张照片给我们,是不是因为这三张照片如果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一段传递信息的密电?”

第九章密电

夕羽惠冲夏夏微微点点头,肯定了夏夏的答案。这时候的夏夏,脸上的表情更加的困惑了,只见她不停的翻动三张照片,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一样。

我奇怪的问道夕羽惠,为什么说这三张照片是在传递密电?照片的背后并无文字记载,而且三张照片上所拍摄的内容,又是某地特定的内容,那些奇花怪树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见到。最后那张模糊的城池照片,更是给人一种拍“呲”了的感觉,是一张完全失败的照片。这样的三张照片,怎么可能是在传递一种密电呢?

我也从来都没听说过,用奇怪照片来传递密电的事情。我知道常用用来传递加密信息的方式,就是摩斯电码了,这在全球范围都是通用的一种电码。摩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这种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在军事和民用范围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这三张照片来说,根本没有一丁点密码的痕迹。

夕羽惠听到我的问题之后,将三张照片又拿在手中,依次看了一遍。然后将三张照片的顺序又重置了一遍,将最后一张照片,就是那张模糊的城池照片放在了最顶端。其下分别是那朵花骨朵照片,与怪树林照片。

“这应该是正确的传递顺序。”夕羽惠如是说道。

夕羽惠对我解释说,这三张照片的确是一种密电传递方式,叫做——哋贾(digu)。这种方式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加密信息传递方式了。

那时候文字加密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不多,大多数都是运用图画加密的方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密。这种图画加密的传递方式,比起文字密码来说,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原有信息的质量,几乎除了收信人,没有人能破译哋贾。因为这种密码完全没有密钥,如果意会图画的内容,更会被带入歧途。破解哋贾的方式,只能是双方早早就约定成俗的字词,方可根据图画来读取内容。

很多大型古墓内其实都有,运用哋贾加密的图画,特别是一些呈偶数份出现的艺术品,极有可能是用哋贾记载着内容。但是很多人仅仅是把它当做是画面来欣赏,也就没人去深思那些相似画面下,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汉朝之后,哋贾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就已经渐渐的减少了,到了明朝中后期,哋贾基本已经消失。很少有人用哋贾再来传递信息。

“你自己刚才都说了,想要解开这种哋贾,需要有双方约定成俗的字词。从明朝开始就没人用了,咱现代人估计会用的也没有几个。我觉得是哋贾的可能性比较小。你看这三张照片拍摄的样子,水准都不算高,特别是那张好像城池的照片,甚至是模模糊糊的样子,这样的图像就算是传递信息也不准确。怎么可能是哋贾呢?”我忍不住打断夕羽惠的话问道。

夕羽惠回答我说,那张有关于城池的照片,就是为了专递某种信息,所以才拍摄成那种模糊的样子。

夕羽惠说完,夏夏也在旁边点点头,示意同意夕羽惠的说法。随后夏夏问道夕羽惠,她觉得这三张照片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想要解开哋贾难度确实太大。因为我们不可能得到,双方约定成俗的关键字词。

夕羽惠倒是一脸的淡然,摊了摊茶几上的资料,告诉我们,解开这三张照片隐藏信息的“钥匙”,就在这一堆资料里面。

我一直专注于照片,也没在意档案袋里别的东西。现在看到茶几上放的那些资料,非常的凌乱,有很多都是大大小小的纸张,资料里面的照片一共就只有四张,除了爷爷和王爱国的合影,再加上那三张信纸大小的照片,其余的都是资料都是一些信纸一样的东西。

因为茶几上的这些资料,摆放的实在是太乱,我随手拿起了几张纸,看到每张纸上,都是零星写着几个字。但是这些字数量太少,而且字与字之间根本联系不成词语,也没有相互的字词联系,是完全毫无关系的几个字。我注意到一个特点,我手中的这几张档案纸,最多的一张纸上,仅仅写有三个字,大部分纸张都只写了一个字,两个字的纸张也比较少。每张档案纸上的字,排列顺序也不仅相同,有些字在纸张的顶端,有些字在纸张的中间,总之每个字都分布在不同纸张的不同位置。

这些字都是用繁体书写,看笔迹应该是用的钢笔,字迹非常的工整,字形写的很漂亮。

我又从茶几上拿起了一沓纸,发现这些档案纸和我刚才拿起来的基本一样,均是每张纸上不超过三个字,而且排列顺序亦是非常杂乱。我发现,这两次拿起的档案纸,上面的字形有些不同,第一次拿起的档案纸,自己非常俊逸,而第二次拿起的这些档案纸,字迹则有些潦草,很明显就能判断出,这两次拿起的档案纸并不是一个人书写。

可是最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只在每张纸上写一个字呢?而且这些字都是杂乱无章的排列,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吗?夏夏和夕羽惠刚才说过,黑色档案袋装成的是超科学性的内容,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些诡异或者灵异事件,这里面装存的档案,应该是非常工整。可是事实情况却是,这里档案装存的有些“诡异”,而且非常的杂乱。除了有正常的汉字外,根本不可能从这些杂乱的汉字中,得到什么信息。况且据我目测,茶几上这些档案纸差不多有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想要归纳整理也不现实。况且每张纸上的字数又有差别,在一个字和三个字之间,没有一个系统整理的“方法”。

我摇了摇手中的这些档案纸,很不解的问道夕羽惠和夏夏,“这些纸到底是档案纸吗?怎么感觉就像是别人练字用的纸一样。每张纸上就写一到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档案曾经被打开过,然后李老鬼把档案里面的东西调包了?留下一沓废纸让我们瞎猜,故意打乱我们的思考。还是说,你们俩刚才说的哋贾,解开那些图案信息的‘钥匙’,就在这些杂乱的纸张里?”

我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一沓档案纸,内心里真心希望,这些纸上可以有些有用的信息,可是失望总是不期而至,这些档案纸还是像之前的一样。夕羽惠则在一边对我说,让我别再看了,档案袋里的纸都是这个样子,每张纸上之写有一至三个字。

起初在车库看到照片,掂量档案袋的分量,我心里还是大喜,以为里面装的都是一些要密的信息,还天真的想,这次终于能解开大脑中那无数的疑问了。可是现在看来,自己还是高兴地太早了,除了第一张照片外,后面不论那三张古怪的照片,还是这满满一茶几的档案纸,基本和废品没什么区别。

夕羽惠这个时候不停的在一大堆“废纸”,和排列整齐的三张照片之间来回看着。突然之间,夕羽惠自然自语道,“我想我明白了,应该怎么解开这里哋贾的信息了。”

第十章哋贾(上)

我和夏夏赶紧凑了过去。夕羽惠瞅了夏夏一眼,让夏夏先去把烟掐掉,说是吸二手烟对孩子不好。夏夏吐了吐舌头,脱下高跟鞋,一路小跑去厨房把烟头扔掉,然后麻利的又跑了过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夕羽惠可以说了。并率先开口问道夕羽惠,“这三张照片为什么这样排列呀?”

夕羽惠微微笑了笑,随后反问夏夏,“你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怎么描述?应该是先描述整体,再描述细节部分吧?”

夏夏的反应挺快,马上就知道夕羽惠想说什么了,于是直接对夕羽惠回答说,“我明白的你的意思,意思是这三张照片的排列,是景物的以大至小的规律。这和我们传递信息,说话的方式是一样。但是,照你这么说,应该把那朵带有花的照片放在最后才是,花毕竟是属于树林里面的嘛。这样的排列才是从大到小,由远及近。”

夕羽惠不急不忙地对夏夏解释,她的意思确实是表述信息的时候,那种由大到小的思维方式,可是她并不是说这三张照片,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来设置。夕羽惠此后进一步解释道,模糊的城池照片,与那张树林的照片是相对应,而那朵花的照片,则是连接两张照片的“钥匙”。虽说哋贾是根据图像寻找隐藏的信息,但是我们眼前的情况,应该是恰好相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根据这三张照片的排列,从那些档案纸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这相当于是把“密钥”和密码都放在了一起,只要正确的组合密钥,就不难找出隐藏的信息。

档案袋里杂乱的纸张,每张纸只有零星几个字,看起来毫无用处,其实只是设密人为了防止信息被窥探,故意将这些信息内容打乱,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曾经排列成句的话,全部都进行了拆分。将每个字或几个字,都“放在”一张纸张上。然后将这些字句的排列顺序全部打乱,让外人乍一看起来,好像档案袋里装的只是一堆没用的废纸一样。说的简单一点,这种破解密码的方式,倒是有些类似于拼图。根据所给“密钥”的提示,来进行拼图。

不容我们继续提问,应该怎么运用这三张照片?夕羽惠自己就开始给我详细讲起。这三张照片现在的排列顺序,恰好还是风水中的“局中局”,意味环中套环的意思。模糊的城池和奇怪的树林,是两个相互套在一起的“环”,而中间那张花骨朵照片,则是链接两个环的密钥。这正迎合了承上启下,顾左即右的“渡势”。这种格局和势,恰好又印证了夕羽惠的猜想,这三张照片,确实就是将隐藏信息解开的基础。

别小看这简单的三张照片,稍微的摆放就会形成一个小的风水格局。夕羽惠还特意说到,“风水”往大了里面说,那就是藏风纳水之地,往小了里面说,每个人、每个动作,都会在一定时间内,与周围的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独自的一个小风水格局。这也是很多人经常说的,“人脉风水”。

夏夏听到夕羽惠越讲越广,赶紧打断夕羽惠的话,说道,“得了得了,这些东西我都知道,别在这炫耀你的理论知识了,有时间的话,你还是给你们家那位,高考不过线的先生补补课吧。现在还是赶紧说一下下,我们应该怎么解开这里的哋贾。”

也许是因为这份档案里的内容,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