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的事情我做主+番外 作者:我的梦幻曲(起点vip2015-02-26完结) >

第29章

重生之我的事情我做主+番外 作者:我的梦幻曲(起点vip2015-02-26完结)-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第六十一章 习俗

苏晴想了几天也没想出适合的礼物,烟酒茶都是有特供,苏晴空间里的比特供更好但是不能送。人家过后问你东西都是在哪弄的,没法回答呀。至于那些金银珠宝就更不行,俗气不提,弄不好还成了贿赂。
    想来苏晴就觉得不公平,因为父亲是长子将来时苏家的家主,于是苏家的关系网都转到父亲这里进行维系。逢年过节送礼拜访的事情爷爷和二叔家一点也不管,这笔不小的金钱支出也是一家承担,但是利益却是共享的。虽然接受苏家的关系网进行打理也就近几年,但是明显能感觉到父母在节约开支。要不是苏晴这半年倒腾着赚了不少钱,恐怕家里靠父母的工资维持不了多久。苏清不明白这般不公平的事情父亲怎么就那么欣然的接受了,难道长子就应该如此承担责任吗?
    苏晴在家里的花园里溜达着,现在不是春夏时节生机盎然,如今是萧条的。感受着那一点阳光的温暖,希望能赐予一点灵感。
    苏晴突然间注意到了墙角的一丛竹子,虽然浇灌过空间水但是只有一点,现在看来叶子枯了也是萧条了。灵光一闪,苏晴想到一个好主意,礼物可以送竹雕工艺品。竹子的结实竿挺,虚中洁外,外表油润,色泽近琥珀,且具有浑厚坚韧的特性,被人们认为是祥瑞之物。用它雕刻成艺术品送人,首先寓意是很好的。
    竹雕艺品价格便宜的有几百块的,最贵的拍卖价格上百万。那些喜欢书法绘画的可以送竹雕的笔架或者笔筒。苏晴从空间挑选上好楠竹加上精湛的刀工,到时那竹子就是完美的艺术品。虽然不是古董但是把玩鉴赏绝对不逊色,那些收礼物的人也挑不出什么不好的。
    苏晴是行动派,回到房间关上就进了空间。苏晴挑好一棵竹子,手中突然闪现一把剑,转眼间竹子到底切口光滑平整。苏晴就那样安静地站着。完全看不出如何出手的,速度太快。
    苏晴把竹子提到空间的小屋前,坐在那里开始了认真细致的雕刻。什么浮雕、镂空都不在话下,至于图案构思早就苏晴脑海里了。傲雪冬梅、雄鹰展翅、长河落日,一会功夫就见苏晴手指飞舞竹屑乱溅,一个个精致美观的笔筒就出炉了。还有几个简洁大方的笔架,送礼时配套装在一起。
    苏晴的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并不符合送给所有人,但是至少有突破苏晴就很高兴。苏清远去拜年的时间一般是初五六左右,苏晴还有时间说不定下次再看见点什么又有灵感了。
    对于春节,孩子们只是图个热闹。放鞭炮、穿新衣。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压岁钱可以收。可是对于外婆那个年纪的人来说春节就像一种重要的仪式。老人家严格的按照传统一步步进行,外婆说了扫尘、祭灶、蒸花馍。。。一样也不能少。
    腊月二十三,外婆正在忙活着做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虽然过年时有很多人卖,但是自家做的更有味道。而且外婆还加里蜂蜜,撒了很多芝麻,吃起来味道更好。
    苏晴吃了两个刚做好的糖瓜,吃的牙齿都黏在了一起。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腊月二十四这天。全家齐动员进行大扫除。大家分工明确,有人打扫屋子有人整理庭院。伯特也不甘落后帮忙擦窗户。
    其实说起来真没有什么可打扫的,平日外公和外婆在家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鉴于这个原因最后连没人居住的房间和仓库也进行了清洁。
    苏晴和外婆来到了一个小房间,这里放着的是一些外公外婆在老家时的东西,因为平时用不到就存放在这里。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外婆和外公一起生活时用的东西。因为有纪念意义,一些盆盆罐罐的也搬来了没落下。
    这些东西都有些旧了但是外婆看着它们脸上是幸福的笑容。走近,外婆打开一个箱子。
    “我和你外公结婚时很穷,当时也买不起戒指。不过你外公他送了我一对镜子,当时别提多高兴了。”
    外婆一边激动地说着,回想着那些让人难忘的甜蜜回忆。从箱子里拿出一对镜子摩挲着,很普通的两面成心形的镜子,在老人心里意义非凡。
    放下镜子外婆又打开旁边的一个包袱,里面竟然是一件红色的嫁衣。看上去保存的很新,样式是很久前的。应该是外婆结婚时穿的,看外婆那脸上灿烂迷恋的笑容就知道。
    还有一个柜子,除了油漆磨损了一点其他一点毛病没有。还有一个八仙桌,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一对旧年代的摆钟,还在滴滴答答。。。。。。。这些东西都被保存的很完好,估计过些年都能当古董了。
    外婆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盒子,盒子很是精致,但是打开里面只有几个手帕。看着外婆怀念的表情应该又有一个故事。
    “外婆,这手帕上面的刺绣和您叫我的一样,这几个手帕是您以前绣的吗?”
    “这是我母亲绣的,小时候饥荒时母亲带着我逃到苏州,但是就是靠着刺绣养活我。后来母亲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了,只留下这几个亲手绣的帕子留个纪念。和你爷爷结婚后世道也乱搬了好几次家,看见这手帕就想哭,你外公就藏起来不让我看。原来在这,保存的好好地。”
    外婆这次没有哭,很灿烂的对着手帕笑了。也许在告诉她母亲自己现在很幸福吧。
    “外婆,以后的日子会更好的。”
    “现在已经很好了,有你们在身边就满足了。”
    外婆把苏晴搂在怀里,祖孙两人看起来那么温馨。
    突然一个想法在苏晴的脑海闪现,拿刺绣作品送礼也不错,绣好后简单的装裱,日后想挂在墙上观赏或者该做屏风随主人便。刺绣很是费时间,但是苏晴的能力在,时间问题就不用担心。
    第二天一早苏晴就离开了家门,要去买绣布和绣线。空间里的五彩蚕丝有很多,但是苏晴觉的用那么珍贵的丝线绣太浪费,关系也没好到苏晴那么大方。
    合适的丝线真的很难找,苏晴跑了很多家也没挑到合适的。色彩齐全,绣出来的效果好就要用真丝绣线,但是那些线的质量不能让苏晴满意。
    苏晴进了一家小店,店里几乎没怎么装潢但是干净整洁。苏晴打量着,墙上挂着不少绣品,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是刺绣中的上品,想必绣娘也是个大家。从观察看那些绣线也是上好的。
    一见苏晴来了,立马有人热情的招待。
    “我是这里的老板,看您需要什么可以优惠。”这个老板很是年轻,也就二十几岁。
    “这店里卖绣线吗?”
    苏晴的问题让对方愣了一下,片刻后反应过来。
    “有,但是没卖过,还没遇见您这样的客人,客人需要的话可以卖些给您。”
    “我想自己绣点东西但是没买到合适的线,麻烦您了。”
    苏晴没想到对方很爽快,人已经去拿线了。这家店的绣品出色,但是生意似乎不好。应该是销售方面出了问题。苏晴很是喜欢苏绣,还想着开家服装店,衣服全用苏绣加工。回去让顾敏之帮自己开一家,倒是可以拉上这家店合伙。
    “客人,您的绣线。”
    苏晴接过手看了一下,果然是和绣品用的线一样。
    “谢谢,这些多少钱?”
    “您就给个进价就行,五百。我们毕竟不是做这个生意的。”
    “这些线比其他店好,价格却很便宜。
    “你店里的绣品很出色,都是是谁绣的?”
    “都是我妻子绣的,我们原本在江苏有家店。但是那里辜家仗着财大势大,我们没了生意。无奈来了北京还是没怎么有生意。”店主说的时候神情很是忧伤,应该是很困难。
    “我有个朋友也许对苏绣有兴趣,我回去问问,也许你们可以合作。”苏晴觉的能相遇就是缘分,就帮帮他们,对自己也会有利益的。至于辜家,看看再说。
    “会连累你的朋友的,辜家说了不会让我们有生意的。”
    “放心吧,我的那个朋友不怕辜家。再见了。”
    苏晴说完没等对方反应已经离开了。
    等到苏晴回到家的时候,外婆正在剪窗花,伯特给自己找了个好工作就是贴窗花。
    (同志们,打滚求赏啦。大家多多支持吧。)

  ☆、第六十二章 过年了

春节一天天临近,腊月二十六这天有炖肉的习俗。苏家早就联系好了养猪户,这天一大早就送来一头清理好的整猪外加一些猪蹄。猪头、猪蹄、猪肘子、排骨、内脏都分好单独放着,清理的也很干净。付清钱以后,养猪户高兴地离开了。苏家的人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开始炖肉了。
    将大锅里的水烧到沸腾,先把猪头、猪蹄放进去开水煮到没有血丝在捞出来,内脏、猪肘子也是如此做法。但是没有全炖,取出一部分过年时作食材,煎炒或者红烧。第一锅炖的是猪头、猪大骨、猪肘子,把它们放进锅里,倒上水刚好没过,加上葱姜蒜、花椒大料等食材即开始烧火。顿一段时间以后倒上酱油、醋、料酒接着烧火,接近熟了的时候加上盐。
    对于炖大肉这种事苏晴不在行,倒是家里的两个老人很是在行。苏晴兄妹俩就是打下手的,帮忙烧烧火再不就是递个调料跑个腿什么的。
    这头猪该炖的炖了,该储存的放冰箱,苏家的人忙活了半天。下午也没闲着,之前在市场上还买了牛肉也炖了。晚上吃着肉喝着肉汤,啃着猪蹄。因为味道太好了,大家都吃了很多,肚子饱饱的。
    最有趣的是伯特,白天的时候围着左看看又看看,还一个劲的问苏晴猪头还有猪内脏真的能吃吗。他以前只吃过猪肉,连排骨都不吃,在苏家住了些时间觉的糖醋排骨还很好吃。可是见了猪头和内脏也要做成吃食吓了他一跳。
    晚上吃饭的时候,伯特看着猪蹄一脸的郁闷,看着大家吃的很香自己就也想尝尝。可是想着那是猪脚就又退缩了,进退两难,可怜兮兮的看着苏晴。苏晴对于外国人的习惯了解一些尤其伯特可能还是贵族,他们是不吃猪头内脏之类的。当然包含猪蹄。
    “已经处理的很干净,味道也很好,煮的时候你不是在旁边一直看着吗?”
    苏晴看着对方也不说话,还是可怜兮兮的样子。
    “要是实在接受不了就算了,吃点其他的。毕竟多年的习惯和想法不容易改正的。”
    苏晴已经放弃让伯特尝试着吃猪蹄了,可是下一刻惊奇的发现那个欧洲小朋友在啃猪蹄,吃的还挺欢。应该是觉的味道不错又挺有嚼劲的,是个新体验吧。毕竟中国菜品的丰富的程度,食材的多样化是国外人无法想象的。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苏家的现在的肉估计出来正月也不一定吃得完。除了猪肉、牛肉,为了和羊肉汤还买了一只羊。苏家要是做全肉宴估计能摆上几桌。
    当晚全家都简单的洗浴,人们把腊月二十六的洗浴称为“洗福禄”。
    北京人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也有宰公鸡的习俗。除了昨天炖肉今天炖鸡以外。还要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备过年时候享用。厨房里是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一推门,就是各种香味儿和着热气扑面而来。这天正好下雪,外面冰天雪地北风呼呼,白茫茫的一片。苏晴一时间兴起和伯特在院子堆了一个雪人。
    老北京过年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仍旧继续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洗旧泥的习俗,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来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京城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八的晚上发了很多面,第二天一大早苏家祖孙三代开始忙活着正馍。不是普通馒头。或是插上枣要不捏出漂亮的造型。等出锅了更漂亮,有的按之前做的痕迹裂开,就像人笑了很是好看。看上去那些馍特别的白,外婆说是面里面只加了鸡蛋清的缘故。
    到了除夕那天,没想到受到一个从国外寄来的包裹。大家都很是惊讶。看过之后竟然是宅子的原主人,现在苏晴兄妹俩的干爸干妈寄过来的。东西很多很繁杂。大部分是旅行时收集的纪念品,瑞士的军刀、纺织品,法国的香水帽子。。。。还有一沓照片,照片上的人很是享受旅行生活。背景的不断变化,看来半年的时间,两个人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收到这份千里迢迢寄来的礼物,大家很是激动高兴。贴好春联、年画,傍晚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年夜饭。鞭炮的声音霹雳啪啦的响,将春节热闹的气氛炸响,年味更浓。
    苏晴正想起慕容轩说他等过春节的时候要来北京,下一刻敲门声就想起。一开门竟然是慕容轩,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人就是不经念叨。
    慕容轩说他们一家今天刚到北京,见面的亲戚很多一直没时间。慕容轩进屋给苏家的长辈拜了年,伯特那个孩子还是脸臭臭的样子。慕容轩这次没像上次带来很多礼物,只有一件给苏晴的大衣。
    “晴晴,上次的果酒还有吗,外公让我跟你再讨要一坛。”慕容轩想着外公真是狐狸,明知道自己急着想见苏晴就是不放人。好不容易从家了出来,居然还叫自己来这要酒。那些以前喜欢的不得了的特供的茅台,现在也满足不了了。
    “还有一些,喜欢的话待会去取两坛。”苏晴看着慕容轩的表情就知道他有些尴尬,微微一笑领着他去酒窖。
    再去的路上,两人又聊了两句。
    “上次的两坛酒,外公和爷爷一人一坛分了。都喜欢的不得了,我带回去的父亲就喝了一杯,剩下的爷爷一个人独享了。没见着当时两人就像孩子。”慕容轩这话开口自己都意外,这样的话以前从来不跟别人说。对外慕容家都是保持高贵的形象,不过慕容老家主真的是很喜欢苏晴酿的酒。那些天让人搜寻了很多果酒,都是著名酒庄酿造可就是没有孙子从中国带回去的那坛有韵味。这次又来北京还特意嘱咐慕容轩至少再带一坛回去。
    “大家喜欢是我的荣幸,要不多带几坛,没了我以后可以再酿。”
    “那样的话外公该高兴的不得了。”
    慕容轩其实想跟苏晴说那件外套是自己挑的,希望苏晴能穿上它,苏晴能喜欢。可是话在嘴边转了几圈又咽回去了。他自己也不明白平时自己能说会道,怎么一遇到苏晴就变了。
    慕容轩带着六坛酒离开了,走的时候很是依依不舍。要不是另一边有一大堆的亲人,慕容轩都想留在苏家吃年夜饭。不仅是因为苏家的饭菜吸引人更因为苏晴在。慕容轩清楚地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份爱意在疯长,可是在苏晴的面前又不敢表现的太过吓着苏晴。况且自己是下一代家主,庞大的家族婚姻大事不一定能全由着自己。在没有足够实力保护苏晴之前,只能心里默默地思念。
    送走了慕容轩,苏家又开始其乐融融的开始准备年夜饭。饭比平时晚饭吃的晚,菜上了一道接一道,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看联欢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