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希灵帝国 >

第1469章

希灵帝国-第1469章

小说: 希灵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场所有人都无异议,于是事情就暂且这么定下了。

工程队还在采集深渊之门的数据,以检定它是否可以立即作为承载大桥的“桥墩”,而处于沉睡状态的启动端也需要一点时间来激活和检测(毕竟被拖着跑了这么远的路,而且还是唯一一个启动端,不小心对待可不行),于是我们决定先去母星上看看。

一架穿梭机从帝国上将号发shè出来,皇家舰队所有统帅,包括原本正在指挥工程部队的哈兰和正在沉睡养jīng蓄锐的贝拉维拉都跟过来准备一起登陆母星。银sè的飞行器在登陆之前绕着这颗相当于地球两倍大小的古老行星转了一整圈,期望可以在地表找到一些文明痕迹,毕竟这里处于凝滞态,很多东西并不会消亡,而当初的最后一次冲击应该也不至于把整个星球的地表完全剥离出去。事实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母星地表确实存在疑似人造痕迹的东西,尽管整个星球上貌似只有这么一处地表遗迹,而且已经坍塌破败到近乎无法和周围焦黑的大地分辨开来,可我们还是发现了它。

这地方位于星球表面一条地势较高的冲积带的边缘,根据周围地势判断它曾经应该是某条海岸线的组成部分,曾经是谁驻扎在这里已经不可能考证,我们只能确定这里有过一个基地。

高地上是一片较为平整的区域。大致呈梯形的开阔地周边能看到几乎已经跟周围岩石没什么区别的人造物,它们似乎是被融化过,而且在最后一次冲击以及深渊力量的长时间照shè下完全失去了原有xìng质,如果不是其分布过于工整恐怕谁都想不到这里会跟文明遗迹有关。而在开阔地的一些地表还能找到差不多和泥土岩石融合在一起的融化金属,以上这就是整个遗迹所有的东西了,也是这颗星球暴露在地表上的所有先祖遗物。

珊多拉第一个走下穿梭机,她站在这片先祖们曾经繁衍生息并为之奋战的大地上。满脸惊奇。

“从思维核心开始运转那天起,我都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站在这座最初母星的土地上,”珊多拉环视着四周苍凉破败的景象,又有些不真切地蹲下去捏了一把粗劣的沙石泥土,看着它们在指缝间慢慢滑落,“这就是我们起源的地方……我……希灵使徒不擅长感xìng的思维方式,但我觉得现在的心情很奇怪,明明只是一颗星球而已,一个原始的战斗堡垒。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如此奇妙?”

“触动人心的并不是这颗星球本身,而是你想起了从这刻星球诞生出的东西,”冰蒂斯很专业地分析了一下,随后抬头看着太空:那里yīn沉黑暗,母星恒星系的太阳以及希灵人赖以生存的气态巨行星都早已熄灭,能映亮天空的唯有那不甚明亮的遥远星光。以及位于轨道上的帝国舰队发出的光辉,而那些遥远的星光看上去都不正常,它们偏斜扭曲。在太空中形成一道道古怪的曲线:因为我们是在透过深渊之门的边缘扭曲场观测星星。从这里正好可以看到那座巨大裂缝的一角,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尖角部分也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天空,星光扭曲成花边一样的东西勾勒出这个尖角的边际,望之令人生畏。

珊多拉再次回忆起那些古老的资料:“史料记载,深渊大门打开时的第一个异象就是星空扭曲,先祖们发现天上的星光全都错了位,随后便探测到自己恒星系旁边有一个巨大的扭曲空间正在打开,紧接着就是深渊之门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永久改变了母星人抬头所能望见的群星景象——我们现在所见的,就是先祖当年所见的。”

“同一幅景象。跨越这么多年之后落在后人眼中还是这幅模样,真不可思议,”冰蒂斯眨眨眼。在jīng神连接里嘀咕着,“看看吧,当年毁天灭地的深渊之门……其实妾身一个人就能把它关上。”

珊多拉立刻瞪了她一眼:“别开这种玩笑,整个虚空的命运可就压在这座大门身上了。”

正在我们感叹自己竟然真的站在先祖母星上的时候,浅浅突然指着高空在jīng神连接里惊呼起来:“诶诶,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愕然地顺着浅浅手指方向望过去,发现太空深处有一片淡蓝sè的光团正在向大地靠拢,那是一团仿佛空气凝胶一般的怪异东西,而且散发着远比星光强烈的光芒,其形状近似椭圆,但表面起伏不定似乎随时可以变形,这团光芒中应该没有实体,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明亮的光点和线条在它内部游走,说明它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这团怪东西不知道距离地面有多远,但我本能认为它规模小不了,而且看上去这东西是从太空“游”过来的?

“母舰,那团光是什么东西?”我立刻询问正停泊在太空中的帝国上将号。

“陛下,我们正在检查。这似乎是一个灵体生物……但又不像正常的生命形式,它应该具备空间跳跃能力,刚才突然出现在母星上空,现在正向你们的方向过去了。要拦截它么?”

“不,等等!”珊多拉赶忙喝止,随后一脸震惊,“生物?你们确定这是个生物?”

“不是很确定,”这次传来的是塔维尔的声音,“很难界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跟我们已知的任何生命形式都不一样,甚至和灵体生物都不一样,这个宇宙已经凝滞,按理说是不会产生新生命的……但它确实有局部的演化现象,所以可能产生一些奇怪东西。这团光芒看上去有意识,它自己调节飞行方向,并刚才还绕开了我们投放出去的轨道站……它或许将母星当做一个落脚点?理论上……啊,又有更多的空间信号!”

“不要封锁这里,让它们过来,”珊多拉的语气莫名急促,“我要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对了,舰队隐形规避,不要吓到这些……生物。”

天上的舰队辉光立刻暗淡下去,所有飞船很快完全消失在太空中,随后我们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

无数淡蓝sè的光团从太空深处跳跃出来,如同游鱼一般轻盈敏捷地飘向母星大地,当这些光团变成集群的时候我们便能很容易看出它们的生物群落特征:它们结成编队,互相追逐,而且从太空落向大地的过程中不断划出一系列复杂的轨迹,这显然是某种有意识的举动。

这些云雾一般的奇特东西没有直接接触地面,最终它们悬停在离地有数百米高的高空中,刚开始只是一小片一小片地离散分布,但很快它们便越聚越多,最终整个天空都被它们笼罩起来!

第一千六百一拾二章工程的开启

第一卷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工程的开启

。,为您提供。天空中的淡蓝光云已经完全连绵成片,这些疑似“生物”的天外来客也不知是从何而来的,只能确定它们将这颗古老的星球当做了歇脚之处。无以计数的蓝sè光晕在高空涌动、融合,如今已经看不到任何缝隙,粼粼光彩在云团中不断游走,那些明亮的星星点点和线条大范围游动着,竟似乎能从一个云团体内跳跃到另外一个云团中,这应该是由于所有光团都融为一体的原因?或者说……这是它们在互相交换各自携带的某种东西?谁也说不明白。

“好漂亮……”浅浅用力仰着头,被这奇妙而壮美的一幕深深吸引,“好像海面倒垂下来。”

浅浅说的没错,这一幕真的很像海面倒垂,或者说一片海洋漂浮在众人头顶,这些光团汇聚起来不断起伏的模样与大海几无二致,而那些在光团之间不断跳跃的光点和光线则更像是海面上粼粼波光。母星上已经没有大气层,因此听不到任何声音,但看着那倒垂下来的蓝sè天空,我几乎要脑补出海浪翻涌的声音来。

“这些云团已经笼罩了整个母星,而且还在加厚,”珊多拉惊奇地看着手中的数据终端,数据终端上方的全息投影显示的是帝国上将号从太空拍摄下来的俯视图,在这幅图像上,母星已经变成一个波光粼粼的蓝sè光球,幻光为它披上一层外衣,以至于我们几乎要误以为母星曾经的海洋回归了,“云团的来源地已经查明了,有两个空间信号,分别来自一百二十六光年和一百三十光年之外的两个恒星系,这些云团从那么远的地方空间跳跃到这里,就好像两个相隔甚远的族群前来聚会一样。”

“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冰蒂斯惊奇地仰着脖子,这个学识渊博的女流氓此刻也显得有些无措。或许眼前的景象本身对她而言并不算离奇,但这一幕发生在本应已经彻底死寂、凝滞多年的故乡世界,就由不得我们不惊叹了。“生命?这个世界真的还能诞生生命?”

“是生命哦。”一个细细小小的声音在我脑海中响起,随后我感觉胸前的口袋被人从里面顶开了。原来是正在睡觉的叮当被外面的气息所吸引。小东西从口袋里探出半个脑袋观望半天,突然露出很高兴的样子,顺着衣服褶子爬到我肩膀上,对着天空挥舞起小胳膊来,在公共频道里大声欢呼:“生命!生命!虽然很原始而且很弱小,但它们是生命!连女神姐姐都没创造过这种生命!”

连叮当都钻出来为这些光团定xìng,它们的xìng质已经不用怀疑了。尽管塔维尔还是搞不明白这种连灵体生物都不像的家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真的活着。

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一句话:

这就是希灵文明的故乡,它和它的子民一样永不消亡。即便死去,也要让自己的灵魂继续前进——生命,在这里再次诞生了!

“叮当要研究这些生命是怎么运作的!”小小的生命女神在我肩膀上手舞足蹈了一番,突然露出异常严肃认真的表情,“叮当能听到它们在呼喊。它们为自己生存的这个宇宙古怪的状态困惑,而且为自己无法继续进化的现状感到困惑,它们感觉到生命女神的力量,所以在求救……叮当去帮它们!”

撂下这句话,叮当已经一挥翅膀冲向天空:真空中挥舞翅膀是没什么意义的。不过叮当扇翅膀好像是个下意识举动,跟琳在虚空中飞行照样需要展翅是一个道理。而随着那道小小的绿光冲向天空,我惊讶地看到那“蔚蓝云海”也跟着涌动起来,就好像在欢迎叮当一样。果然如……额,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意思就是生命女神是一切生命形式的监护者,无论你是碳基还是硅基,无论你是实体还是灵体,但凡符合神明认定的生命定义,就会被纳入生命女神的庇护范围。那些蓝sè云团显然是故乡世界土生土长的,而且它们在这个凝滞的深渊世界中诞生,自然不太可能属于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但它们照样为叮当的力量欢欣鼓舞——不过话又说回来,叮当那个干啥都不可靠的小家伙到底打算怎么帮忙?总感觉那小东西好像是热血上头就直接冲过去的样子,理论上没计划……

“然后咱们干点啥?”我看看四周,感觉天上的异象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留在这里看风景虽然不错,但貌似自己一行人责任重大来着,“话说母星好像被这些新生命当成中转站了。”

“没关系,我想先祖也不会介意,”珊多拉这位帝国统治者此刻倒是意外的开明大义,她收起数据终端,转身打开一道传送门,“咱们的正事还多着呢,准备把启动端安置就位。”

众人传送回帝国上将号,舰队在隐形状态下悄悄离开了这颗古老但看上去已经不再死寂的星球,我们重新来到深渊之门上空,开始为架桥做一些前期准备。

相关数据的采集已经差不多了。由于深渊希灵已经搞过“宁静核心一号”,而且当初新军强行架桥的时候也意外地做了点好事,给我们留下不少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我们带来的这些专家团几乎可以说是熟练工——起码在启动端正式激活之前的步骤方面是熟练工。我们用了小半天的时间来布置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都是在航行路上制造好的,一次xìng但很好用,专门用于探测深渊之门的惰xìng化程度以及安定度,并且功率很小,即便在深渊之门上空爆炸也不会影响整个试验场的安全。具体数据在今天晚些时候便送到众人面前,意料之中:我们面前是一个空前完美的“桥墩”。

惰xìng化程度从一开始就不用担心,这座深渊之门的规模超乎想象,却能安然维持而不会自我崩溃,这就足以说明它是一个极端惰xìng化的大门,倒是安定度让人稍微揪心了一把:这座大门从打开到今天已经度过了无数岁月,冰蒂斯的祖祖祖祖爷爷穿开裆裤的时候就有这座大门了(话说为什么我再次用到了冰蒂斯的祖祖祖祖爷爷这个梗?)。很难说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中大门会不会有些什么变化,比如年久失修稳定度下降什么的……不过万幸,一切都异常完美。

深渊希灵坦言。哪怕再给她千八百年而且让她随意毁灭世界去收集材料,她也折腾不出像故乡世界一样好使的宁静核心了。

看着眼前的报告。珊多拉心满意足地咽下了最后一口辣粽子:“当初那个架桥失败的文明虽然搞错很多东西,但至少他们开启的这扇门质量不错。”随后她将报告打上已阅标记回传给工作组:“立即开始施工,另外麻烦哈兰你负责联络对岸,我们要随时和对方保持工程同步。”

能在军官平台上吃个不停的也只有珊多拉,其他人是没有女王这么好的胃口的,哈兰这个兢兢业业老大哥型的帝国好领袖当然更有节cāo,他全程都在专注于关心工程队的进度。并且以资深技术顾问的身份和位于施工第一线的伊凡塞恩保持联系(内行领导的优越xìng就体现在这儿了,负责指导架桥的两位皇dìdū是技术型人才)。听到珊多拉的话,哈兰只是点点头,便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倒是冰蒂斯有事没事总想说两句:“话说……当初架桥的那个文明给人的感觉还真复杂啊,珊多拉你是恨他们呢还是该谢谢他们?”

珊多拉抬起眼皮看了冰蒂斯一眼:“这个问题没意义,他们已经灭亡了。”

贝拉维拉正处于一天中难得的清醒期,她见珊多拉不想正面回答这件事,便自己接过话题:“这种仇恨真的已经没有意义了。跟死人追究这个只是浪费时间。我们的复仇已经结束,现在是向前看的时候——而且说实话,如果没有当初的大灾难,或许也没有如今的希灵帝国,因果传承。时间罔替,就这么回事。当初贸然架桥的文明啊……自毁于自己的失误,算是清算了。”

冰蒂斯耸耸肩,不再作声。

大批工程舰已经在深渊之门附近建造起临时的工作基站,这些基站基本上就是工程舰自身解体、变形、重组之后的产物,所以压根不费什么时间。帝国先进的战地展开技术还真是个万能手段,除了让影子城那帮混蛋黑超们可以随时随地扔出一个占地好几平米而且展架货柜小推车齐全的大摊子之外最好用的果然就是现场造基地了。珊多拉下令工程开始之后不到几个小时,我们便拥有了一片跨度数万公里的分散式作业场,因为太空中施工没那么紧凑的占地拘束,而且后期我们也需要很大空间来安放那些大型设施,所以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都挺远。这个作业场由数百个仿佛星港一般的站点组成,每个“星港”都有六边形的zhōngyāng平台和十几条探向太空的合金“长臂”,zhōngyāng平台是承载重工厂和大型计算核心的地方,而那些“长臂”则真的是停泊港,供作业飞船在其间起降。

如上面所说的,每个工作基站都有一个大型计算核心,这是因为架桥过程需要令人震惊的数据吞吐量——即便亲自处理这些数据都忙不过来,所以我们必须在所有工作站上加载额外的计算单元,好组建一个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