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巨星养成系统-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大事?”
“有大电影要立项了。”汪国辉声音都微微有些轻颤,确实是大电影,大得都超出了他的预想!
“谁?张一谋?陈凯哥?冯晓刚?林啸?”
汪国辉镇定了一下,回复了平日的状态,用平缓的语气说“林啸。”
“这不很正常嘛,哪年他不来一部?”
“正常?”汪国辉苦笑了一声“1。5亿美元预计投资,鲍郭安,唐国镪,斯琴高娲等一批老艺术家加盟,你觉得这正常?”
“1。5亿?!”
顿时,旁边的男子也猛地坐起了身子,毛巾从他眼睛上滑落,小小的眼睛带着强烈的询问。
“韩三屏副董事长,我建议我们得立刻会审这部剧本!”
谁也没想到,此刻在一起做spa的竟然是日后号称“中国最大发行人”的中影部副董事长,总经理韩三屏!
第185章:微妙的态度(二)
“啪!”车门响亮的关上,广影部长汪国辉,中影副董事长韩三屏,稳稳地坐在了车上。
他们甚至感觉呼吸都略有急促。
诡异、地,两个人都没有说话,而是对视了一眼,沉默了良久,车都开动了五分钟,汪国辉才开口了“这部片子,他计划吴雨森指导,片名赤壁。”
“但是,你万万想不到,他的演员都请了谁。”
“谁?”
“鲍郭安,唐国镪,斯琴高娲,王刚,孙岩军……”
韩三屏不大的眼睛一亮“这是……94版三国的阵容?”
“没错。”汪国辉凝重地点了点头“这批人在中国影视界的名誉地位,咱们都非常清楚,他们都是那一个时代的象征,六零,七零的艺人报审项目上,甚至还有葛优,黄邱生,洪精宝等人。”
韩三屏深深呼了口气“他一网打尽了国内几乎所有名人……”
“再加上1。5亿美元投资……这……”
他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
这个政绩太大了,大得他有点不敢相信。
意外的是,他们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反而脸色都异常凝重。
“老韩……”汪国辉终于开口了“01年入世……到现在已经第五个年头了……”
韩三屏淡然看着窗外的风景“也该对那批人下手了……”
他收回目光,谨慎地看着汪国辉“但是……咱们能信得过林啸?能把一切都压在赤壁上面?”
“别无选择。”汪国辉叹了口气“第一,张一谋性格太傲,他不会主动找我们合作,难道要一个省部级部门去找他?这未免太不合常理。第二,陈凯哥,张一谋剧本都是弱项,他们的片子这几年也看出来了,和市场胃口还有一些偏差。第三,张一谋的新画面拿不出这么大的投资,剧本不错的冯晓刚,对华谊忠心耿耿,华谊同样拿不出这样的投资。第四,三国,这是国家的精神,文化的传承,我们完全有正当理由支持破晓!”
“第五,如果那批人不点头,破晓这次的艺人集合得太广泛,将不是我们一个部门面对他们!”
“还有第六吧……”韩三屏苦笑“导演吴雨森,这是能让国际引起重视的片子。”
汪国辉点了点头,目光渐渐锐利起来“这批蛀虫,就是他们在阻挡影视圈的发展。但是他们的背/景,财力都太高太高,高到广影部都难以对他们下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韩三屏轻轻地说“广影部动不了他们,就只能让他们的根本——市场自己否定他们。”
“这是入世后最好的机会!”汪国辉的眼神,从锐利转为坚定“要动这批中国权势熏天的电影贵族,一个机会都不能放过!”
两人目光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和破晓进行一次核查,有的事情,哪怕是一个机会,都不能放过!”韩三屏的声音也冷了下来“哪怕是借一次东风,也必须烧死这批蛀虫!”
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怎么会是小史给你打电话?我记得他是立项科的吧?”
汪国辉也愣了愣,忽然大笑着拍着腿“哈哈,林啸总归还是个人啊,他本身有分部审核部的副部长挂名,恐怕自己都不知道可以直接联系我,还找小史通告一声,恐怕对方肚子都快笑痛了。”
韩三屏也笑了起来“呵呵,这乌龙可闹大了,副部长让科长传达,看样子还是初入官场,不清楚里面的门门道道。”
“老韩,你先去中影准备一下,如果要动他们,中影旗下的新影联是不可能少的。我估计时间恐怕不会太久。”
“可以。”
汪国辉并没有给林啸电话,而是回到了广影部,第一时间叫来了史金磊,拿来了林啸的剧本。
这天下午,汪国辉在办公室足足坐了两个小时。
“呼……”终于,他取下了老花镜,目光极为复杂地看着面前的剧本。
两只并不年轻的手,放下鼻子下绞来绞去,目光深沉,两道眉毛拧到了一起。
“这样的剧本……这样的剧本……”良久,他长叹了一声“真的要用来做诱饵?”
他推开椅子站了起来,屋外,阳光明媚,他的心却如同深井中沉下了一块巨石,无论如何也不能投入到春天的景色中。
长叹了一口气,他的目光多次投向了桌子上的电话,好几次想拿起,又好几次停下了脚步。
舍不得!
能坐在他的位置上,就算比不过张一谋陈凯哥他们,但是绝对算得上电影大家,这个剧本,他反反复复看了三次,越看,越能感觉其中的深奥。
他有一种感觉,这个剧本,和中国任何一部剧本都不同!甚至可能还要在霸王别姬之上!
但是,一旦能够成功,这是对中国整个影视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代价如果是画皮,集结号等级的项目他都可以容忍,但是,一部片子如果有可能为中国在国际上获得荣誉,这就超出了他容忍的界限!
林啸不是想为中国电影界做点什么吗?那他应该明白我们的苦心啊!
他在心中一次次说服自己,却一次次被桌子上那一叠纸无声地说服。
他感觉到了焦躁。
屋子里,寂静如丝,甚至屋外大树清脆的鸟叫声都一清二楚。
过了半个小时,汪国辉仿佛决定了什么,抓到电话上,快速拨了几个号码。
这是韩三屏的电话。
但是,就在最后一个号码按下去的时候,他却挂掉了电话。
还是舍不得!
一刹那,他都分不清楚到底哪一边更重要,剧本无懈可击,导演吴雨森,充足的资金,全中国明星几乎共同加盟,极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节上爆发出耀眼的光彩。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却是电影界的基石。
长叹一声,他重新拨了一个电话。
那是林啸的手机。
“林副部长。”他提了提精神“请你现在立刻来我的办公室一次。嗯……史科长说我不在北京?呵呵,那是对外人的说辞……恩,就这样,马上来。”
挂掉电话,他有点无力地跌倒了椅子上,屁股下的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一声。
一个小时后,林啸就来到了办公室,奇怪的是,他看到汪国辉的精神并不好,甚至说很差。
这怎么回事?自己送过来这么大一个政绩,他难道不高兴?
“林副部长到了。”汪国辉看了他一眼,抬了抬下巴“坐吧。”
林啸刚坐下,就听到了汪国辉戏谑的声音“林副部长,今天听说你找史科长递上来一份电影立项申报,我刚看过了。”
林啸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忽然脑海一亮,暗骂自己笨。
汪国辉咬重了副部长和科长这两个字,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不还挂名着分部的部长吗?递给史科长是为哪般?直接联系汪国辉不就好了?
看到他的表情,汪国辉笑了笑“好了,下次直接给我就好。这次我是找你说正事的。”
汪国辉表情无比犹豫,林啸也意识到了,这次对方的谈话,恐怕不那么简单。
理了理思绪,汪国辉终于开了口“我就托大,叫你一声小林了。不知道林先生认为中国电影发展,最根本要解决什么问题。”
林啸愣了愣,这种问题,是广影部的重中之重,对方怎么忽然和他谈起?
看到他眉头微皱,汪国辉摆了摆手“只是我个人和你的交流,和广影部无关。”
林啸想了想“首先是思想要改变,然后是教育学的深入。”
汪国辉失笑“说的没错,但是这只是表面。”
“你没有坐在这个位置上,坐上来了,你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抿了一口茶“实际上,我今天和你谈这些,都是因为它。”
他指了指剧本“如果没有它,这些话,这些事,恐怕你永远都关心不了,就算关心了,也无济于事。”
“中国电影,为什么好片少,大片少,最根本的不是什么思想,不是什么教育,而是院线分成比率!”
“大家都知道,制作最底层,最盈利的是发行。但是,你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靠什么发行?所有发行,都必须在院线手中!”
他抬起头,目光有点无奈“康熙手下都有鳌拜,有三藩,偌大的电影界,又怎么可能没有诸侯?”
林啸没有开口,汪国辉是在暗示他,电影界有能和广影部对着干的人?
这不可能吧?广影部在中国一言九鼎,背后是政府,是中央,有谁敢不听广影部的话?
仿佛是看透了他的想法,汪国辉笑道“你以为没有?不,有,而且是有四个!”
他目光如鹰“这四个,就是中影星美,大连万达,广东南方新干线,成都太平洋!”
轰!火花在林啸脑海里炸开,一件日后著名的影视大事件,在他脑海里掠过!
这件事太过有名,有名到全影视圈,特别是电影圈,所有人瞩目,届时,不仅仅张一谋一马当先,华谊董事长王忠军王忠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昌田,西影董事长王占亮,保利博纳董事长于东,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屏同时发难,和院线进行了一场血战!
而这件事,不仅仅形成了五大发行商对决五大院线,除了中影旗下的北京新影联中立,最后更是广影部,广电总局齐齐上阵!
第186章:微妙的态度(三)
2008年中国票房进入全球十强,从这一天开始,国内院线和发行,制作公司的纠纷就从没有断过。
无它,中国的院线和发行分润,实在和国际差别太大。
国际标准,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第一周平均为70%:30%,极个别大片可达80%:20%,甚至90%:10%。从第二周开始,片方的分账比例将减少,院线的分账比例将提高,可能变为60%:40%;第三周以后再递减,可能降为40%:60%、30%:70%。一个月的片子,最后实现了双赢,如果有出现放映两个月的大片,那么没的说,合约必须重新再签。
但是中国不同,片方43%。院线57%的恒定比率,管你是什么片子。片方还有15%给发行。投资方自己只有28%。
然后,这其中还有4%的电影扶助基金税,其他这税那税加起来,最后赚的其实并不多。
这不是逼着中国没有大制作吗!
所以,制作方不干了,除了有名的导演,没人愿意拍电影,一部电影,国际只要2。5倍以下就可以回本,但是中国高达三倍以上!
再加上dvd市场盗版猖獗,周边市场几乎为零,纯吃票房的中国电影,谁还敢拍?
不过,这个比率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广影部的前身中影,以及它旗下的北京新影联——这条当时中国最大的院线。
在80;90年代初,任何挂着最大的这个称呼牌子的公司,几乎全部都是国有,新影联也不例外。全国当时就它一条院线,没人和他争,当之无愧的老大,背后是中影,你拍不拍?放不放?不放滚,多的是人来。
这个奇葩的比率,就是当时中影定下的,结果一个入世,大厦崩塌,2002年中影,广电合并成了广影部,掌握中国所有娱乐喉舌,却掌握不住电影和观众交流的最大纽带——院线。
这就和中央电视台掌控不住卖电视机的一个道理。
如果说最初的上海联合出现,还没有引起汪国辉上一任部长的警觉,那么大连万达的出现,就给他们实实在在敲了个警钟,地产巨子涉足电影业,这几年更是成为了时代华纳的桥头堡,开始挂起华纳万达影院的牌子。
一个大连万达不算,南方四条院线结束了四线争霸之后合并,富庶的广东崛起了另一条大院线,南方新干线,背后是数个财团的影子。
紧接着,成都太平洋紧随其后,背后站立的是台湾远东集团。
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一开始重视比率问题,等到五大院线纷纷出现,新干线掌控南方,太平洋稳坐西部,上海,北京唱起了双城记,广影部赫然发觉为时已晚。
没有人愿意更改这个比率,实际上,如果不是如此离谱的比率,没有这么多财团会加入电影行业。百分之几说起来小,放在几千万投资里那就是十万百万,而且是每天!现在动,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万达,远东等财团影响力也许一个不如广影部,但是四大财团联合起来,绝对不虚广影部,更不要说南方新干线身后是好几个财团的影子。
汪国辉是议员,这些财团里难道议员少了?
广影部也没办法动,新影联现在也就能在北京及其周边耀武扬威一下,到了西部,南方,根本不是太平洋和新干线的对手,更别提一直高唱双城记的上海。
这个老牌院线,已经不如往日,没有龙头的霸气,更没有谁听他的,就算想改比率也无能为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莫过于此。
就在这个时候,张一谋站出来了,拉起了和五大院线的血战!2011年底,金陵十三钗把全国最大的五大院线除了新影联全部拉上法庭,可惜,当时另一部大戏,龙门飞甲却慑于数个财团的压力,并没有站在张一谋一边。
就在张一谋已经毫无希望的时候,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广影部出手了,汪国辉下一任部长雷厉风行,明确表态站到张一谋这边。
广影部一动,下方的无数制作公司早就抱着满肚子的怨气开始了发难,五大发行公司,华谊,西影,光线等等全部站了出来支持张一谋,面对着全国的压力,这批院线身后的财团终于低下了头,提高了2%的分润比率。
仅仅2%!距离外国差了十几个百分点!
他们不能开这个头,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如果不是这次广影部忽然决定出手,新影联袖手旁观,饱受其害的几乎所有制作公司,五大发行商都站在了张一谋这边,他们还是不肯低头!
张一谋又怎么样?有本事别靠院线上映!
想明白了这些,林啸心中极其复杂。
汪国辉还是有责任心的,中影留下的烂摊子,广影部想自己解决。
难度多大?面对着数个财团,十几个议员,这不是一个广影部能扛得下来的!如果没有全国的压力,2011年那次张一谋根本没有希望。而万万没想到,广影部一直在寻找对这些藩王下手的机会,在06年,就已经准备清洗这个牌局。
“你们需要一个催化剂。”林啸沉声道。
不管是11年,还是现在,要解决这件事,都必须有一个催化剂,一个逃不过去的点!
那就是一部大片!耗资上亿,勾起全国人想看欲望的大片!
如果有了,院线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就有了谈判的筹码。
毕竟,中影还捏着一条新影联!
一旦不上映,那么院线每天的亏损将让这些财团流血,就看他们的魄力能挺多久!
汪国辉静静地看着林啸,心中有热血翻涌。
林啸也静静地看着他,对方要做这件事,真的是触及到了中国影视圈的命脉。一旦比率提上去了,才会有人愿意拍片,才会让中国不再活在这五大院线的阴影之下,这是从根本上开始革新中国影视圈!
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