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文采风流 >

第67章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67章

小说: 重生之文采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松江人民出版社的兄弟单位《松江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批判张铎。像《楚天日报》、《南方新晚报》、《湖广日报》、《东南都市报》等知名报纸也纷纷撰稿谴责,仿佛张铎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罪孽一般。

一时间,媒体的风向突变,之前还是人气偶像,武侠小说宗师的张铎,似乎一下就陷入了人人喊打的地步。读者们看到小龙女这段,心中疑虑顿生,只是不太敢相信,如今见媒体上的各种分析,自然再无怀疑,原本只是三分不解,也被引导成十分不满。

李君豪是张铎的铁杆书迷,对这段情节也是十分不解,在媒体的影响下,他义愤填膺地给张铎写了一封长信,表示张铎对这段情节的构思十分失败,希望他能改过来,否则会有很多读者因失望而离他而去。

已经中考结束,呆在家里的周琯琯更是给张铎打了一通长电话,说看到这段的时候都气哭了。可看到现在媒体上的态度,又开始担心张铎,表示会一直支持他。

而其他读者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了,有的读者在信里直接开骂,问张铎是不是脑子坏掉了,让男主角带绿帽子的桥段也能想出来,你还能在狗血一点吗?话说“星仔”家不会是“卖狗”的吧?

无数的读者写信给《松江晨报》,要求张铎出来道歉,修改章节,否则他们就不在支持张铎,不再订阅《松江晨报》。天量的读者来信让报社成了信件的海洋,《松江晨报》的销量更是节节下滑,看的唐天豪心惊肉跳,无比胆寒。

唐天豪眼见《松江晨报》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再到现在风雨飘摇,那是十五个吊桶打水,心里头七上八下的。他找到张铎说:“张少,现在形势太不利了,你可得拿个主意啊!”

张铎知道这个情节会造成读者们的不满,毕竟是从前世网文的年代过来,对读者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神雕侠侣》要是发表在网上,有这种情节肯定扑街了。

张铎叹气道:“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强烈的反应!”

唐天豪说:“主要是那几个报社在台前兴风作浪,更有一些出版社在幕后推波助澜,才会产生现在的局面。现在他们势大,要不我们先暂时退让一下?”

张铎却斩钉截铁地说:“万万不可,商场如战场,我们要是在这关键的时刻退缩了,让旁人看出胆怯,恐怕会有更多的人跳出踩我们。到时候媒体上众口一词,读者们在这种氛围下,就会背离我们,恐怕就真的危险了。”

张铎心中却想,我就算想道歉,可也没办法改啊!《神雕侠侣》紧乘上部《射雕英雄传》,同时为下部《倚天屠龙记》埋下伏笔,张铎没道理不写,也不得不写!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对手,不过是稍微虐主、虐心了一些,就被那些报社、出版社抓住不放,如今却是狭路相逢,退无可退,少不得要“亮剑”了!

第109章点评

前世在《明报》连载时,读者们看到现在这个情节如何反应,张铎不得而知,但想来是不严重的,应该没出现过张铎面临的这种危机。

因为《明报》能奇迹般地活下来,首先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吸引了一批固定读者,说《明报》是《神雕侠侣》支撑起来的也不过分。如果有过这种危机,那《明报》能否存在都会成为一个未知数,但金庸先生还是向读者妥协过。

倪匡认为《神雕侠侣》整部书的结构,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小龙女和杨过在不能不分开的情形下分开,黄蓉编了一个谎言,使杨过充满希望,等了十六年。这十六年,对一个深切认识到爱情是什么的人而言,是极度痛苦的煎熬。结果是十六年后,小龙女、杨过重逢,喜剧收场。

杨过在《神雕侠侣》中,自始至终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物,小龙女也是,因为他们和当时社会,完全不能相合。杨过、小龙女的重逢,对读者而言,是一个大喜讯,人人额手称庆,但对整部小说而言,却是败笔。试看小龙女再出现之后,哪里还有什么光芒可言?远不如让杨过一直悲剧下去好得多了!

金庸原来的创作意图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就小说论小说,《神雕侠侣》从一开始起,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是不是为了迁就读者的意愿,硬将之改成喜剧,不得而知。

作为读者之一,如今虽然说得口硬,但在看《神雕侠侣》时,也希望小龙女、杨过重逢,虽然在掩卷之后,一再认为悲剧可以使《神雕侠侣》更完整;也相信金庸在创作开始时,也以悲剧为主旨,不然,何必让小龙女失身于一个毫不相干的道士?金庸在写《神雕侠侣》的时候,喜剧收场,绝对可以谅解,因为那时,正是《明报》初创时期,《神雕侠侣》在《明报》上连载。若是小龙女忽然从此不见,杨过凄凄凉凉,郁郁独生,寂寞人世,只怕读者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明报》了。

虽然现在的读者们,有可能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松江晨报》,但张铎却不能妥协。他只是一个重生抄书的,哪有本事修改武侠名著,若是此刻屈服于外界压力,向读者们道歉,《神雕侠侣》写不下去不说,《倚天屠龙记》也无法面世了。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还不等张铎有什么反应,王诚却在《东北晚报》上发表评论《杨过之过》,批判《神雕侠侣》。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常常被解释为家庭中心,孝道本位。反映在传统武侠小说中,很多作品的人物发展线索便从报家族门派之仇开始,孝道为杀人提供道义依据。”

杨过认定黄蓉的丈夫郭靖是他的“杀父仇人”,而对于郭靖而言,由于杨过是结拜兄弟之子,所以郭靖收养了杨过,成为其事实上的养父。但在郭靖夫妇的眼中,杨过已有了“原罪”,郭靖为杨过所取的姓名,明显有父过子袭的意味——杨过,字改之,意指其父杨康的过失,要其子杨过来改正,也就是说,杨过一来到这个世间,就被深深烙上了耻辱的印痕。

如果说杨康的品行德操构成了杨过的“原罪”之“过”,那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则是他本身之“过”。小龙女比杨过大着好几岁,又是他的师傅长辈。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宋朝人的眼里,师傅便等同于父母。

可小龙女受辱于尹志平后,以为是杨过所为,居然心安理得地要做杨过的妻子,这无疑是挑战社会、破坏人伦的勾当。

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武侠故事,即便真的发生过,距今也有近千年的时光,但这都不能成为我们可以容忍它的理由。

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师生恋”也是主流社会所不能容忍的,何况是一个发生在理学盛行的宋朝的“师徒恋!”虽然不知道《神雕侠侣》后面的故事发展,但我不得不说,孟南星的思想很危险,如果他想大力歌颂杨过跟小龙女之间的爱情,那无疑是在挑战公序良俗的人伦底线,这是任何一个孔孟门徒,国学弟子所不能容忍,也是千千万万个读者所不能容忍的!如果他不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我王诚,定会与他奋战到底!

相比于《东北晚报》主编周晓锋的文章,王诚的笔锋则更加犀利。所谓“杀人诛心”,意为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用心。

郭老师则说过,如果在业务上打败不了对手,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从道德上攻击。周晓峰不过是从小说的情节对读者的阅读感受上分析,表示这种桥段太虐主,任何书迷都无法忍受。但王诚的用心就险恶多了,他从道德上入手,分析、披露孟南星写出这些桥段的用意,得出孟南星意在宣扬违背人伦的恋情的结论。

这就是不读者们忍不忍受的问题了,而号召所有读过书的人来抵制孟南星啊!

如今的王诚,人气虽然不及张铎,可在武侠迷中,也是有一群“铁杆粉丝”的。特别是他的《龙行天下》已经连载到朱佑樘在明孝陵中炼成九转莲华功和弥勒神掌,出陵墓后,遇见寻到此处的大内高手刘荀,两人在误会中交手,随即展开一场惊天大战。

在前文的铺垫中,王诚把刘荀写成一个仿佛练了《葵花宝典》一般的绝世高手,而神功初成的朱佑樘与老太监刘荀的这场大战,更是被王诚写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好多读者看到这段时,屏气凝神,被紧张激烈的情节刺激的大气都不敢喘。让王诚获得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人气暴涨,武侠小说宗师的名头,却是坐稳了。

现在武侠小说界中的孟南星和王诚,便如同“天龙”中的“北乔峰,南慕容”一般,是齐名的宗师级人物。如今王诚向孟南星宣战,还如此不留余地,顿时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王劼的徒子徒孙们,纷纷响应;无数的国学名家,跳出来批判。而在舆论几乎众口一词的影响下,好多小说迷也加入了声讨孟南星的大军中,声势对张铎却是越来越不利了。

金玉芝忧心忡忡地来到《松江晨报》找张铎,她不明白张铎为什么会把广受好评的《射雕英雄传》,续写成这个样子。作为女孩子,对于小龙女所受的遭遇,当然是无法容忍的。可她觉得张铎如何写作,自有自己的想法,外人也不好干涉,却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折。

她看过王诚写的那篇文章,觉得分析的很到位,不知不觉地就认同了。心中却是在想,张铎为什么要写一部关于“师生恋”的小说,他写这部书,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又或者,在影射什么吗?要知道,两个人曾经可是师生关系,年龄又差着好几岁的!

金玉芝进了张铎的办公室,落座之后,也不喝水,便对张铎说道:“阿铎,本来《天龙八部》热播,你人气大涨,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候。可你为什么偏偏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写出这种桥段?”

张铎无奈道:“小说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就像注定一般,我不过是把已经成型的故事写出来,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也没办法!”

“可现在这种情况,可怎么办啊?”

张铎走到窗台前,背着手说道:“世事如棋,兵行险招,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将来真的难以为继,我会尽快把整部小说的稿子写出来,由我的发行公司出版,到时这部书究竟是好是坏,读者心中自有答案!”

金玉芝瞧着张铎的背影,心中一酸,说道:“我去求我爸爸,让他跟文化口那边打个招呼吧!这样一边倒的舆论,对你太不利了!”

张铎忙说:“千万不要,若是你爸爸出手,即便我此时能赢,可从长远来看,却是我输了。我对我的作品有信心,也希望你能对我有信心。”

金玉芝哽咽道:“可现在的形势一天坏过一天,对你的批判更是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如同乌云密布一般。”

张铎笑道:“那又能怎样?我不是依然好好呆在这里吗?《松江晨报》的销量是下降了不少,我的书迷也有很多背离我而去,但终究会有拨云见日的时候。”

金玉芝这时才发觉,她心目中曾经的那个小张铎,真的长大了。一般人若是碰到这种情形,这种打击,不说崩溃也差不多了。便是金玉芝做为一个局外人想起来,也觉得胆寒,可张铎居然还能谈笑风生,真不知是该说他气度不凡,还是没心没肺呢!

金玉芝走到张铎面前,凝视张铎说:“阿铎,如果需要帮忙,记得找我。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你,我也会坚定的站在你这边!”

闻听金玉芝这番肺腑之言,张铎只觉得仿佛有道阳光,照进他的内心,把他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当下说道:“玉芝姐,谢谢你,更要谢谢老天,让我遇见你!”

第110章筹拍射雕

金玉芝听到张铎的心里话,清丽的脸上露出绝美的笑容,十分动人。特别是她慢慢低头,一副欲言无言,欲言又止的表情,让张铎浮想联翩。

望着那双摄人心魄的眼睛,凄婉深情的样子,看的张铎心中豪气顿生,恨不能为其赴汤蹈火;更想把金玉芝搂在怀里,这辈子,都不在分开。可谓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玉芝!”张铎轻轻地叫着。

金玉芝抬起头,有些吃惊地望着张铎,因为张铎还从没这样叫过她的名字,“嗯!”

“你……!”还未等张铎说完,他口袋里的电话便“嗡嗡”响了起来,张铎看也不看地伸手按掉,可对方却十分顽强,立刻再次拨了过来。张铎还要再按,金玉芝却说:“还是接了吧!”

张铎只好掏出电话,见是金玉堂打过来的,苦笑着摇摇头,按下接听键,便听金玉堂在电话中说:“阿铎,你没事吧,我看到王诚的那份评论,就给你打过来了,话说兄弟你不会扛不住吧?我刚到公司,一会出来,到君胜酒店,我陪你喝两个,一起想想办法!”

虽然金玉堂的电话来的不是时候,可张铎还是挺感动的。在这次风波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被这种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所迷惑,站到张铎的对立面。也有好多书迷坚定地支持张铎,只是现在的媒体舆论一边倒,这些书迷没有话语权罢了。

金水生、周琯琯、张小婉、李青萍,都表示过会绝对地支持张铎。秦兰则在不久前来过滨城一次,给他带过来一张横幅,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星仔”,我们永远支持你!“从笔迹上看,居然是班主任苏文恭写的。”

横幅上面有周强、许枫、李菲、赵宇、李成、韩广、李倩男,以及兴山市第一中学绝大多数人的签名,密密麻麻,不下一千个。虽说这种东西渴不能饮,饥不能食,对问题的解决,更没半点用处,却能温暖人的心灵。在看到横幅的一刹那,张铎觉得他那颗早已经波澜不惊的心,也被震憾到了。

对于金玉堂的关心,张铎自然不能怪他破坏气氛,笑着说道:“好啊,那我一会去找你,咱们中午喝几个!”

挂了电话,张铎笑着说:“玉堂哥的电话,说要陪我出去喝酒!”

金玉芝却恼哥哥破坏气氛,不悦道:“他不是忙着拍《亮剑》呢吗?怎么有空陪你喝酒!”金玉堂从京城回来之后,不过稍微歇了一阵,就出任《亮剑》的制片人,带着剧组转战各地了!此刻出现在滨城,还真让张铎挺意外的。

“我也不知道,也许是有事回来了吧,反正一会见了就知道了!”

张铎带着金玉芝出门,俩人开车去了君胜酒店,进了订好的包房,发现宋思危和金玉堂早就到了。见金玉芝跟来,金玉堂愣了下说:“玉芝,你怎么来了,你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拍戏吗?”

原来《天龙八部》热播之后,金玉芝被封为“四小花旦”之一,立刻身价倍增,炙手可热,找她拍戏的公司多如过江之鲫。可她向来性子冷淡,对演戏并不热心,连自家的《亮剑》都没有参演。如果有片约,第一反应则是先推出去。只是有些影视公司,看中金玉芝的长相和火爆的人气,托关系,找门路,通过熟人邀请,加上剧本不错,金玉芝才出演一部都市剧,担任女一号。

听金玉堂如此说,张铎这才记起金玉芝此刻确实应该在外地拍戏。心中暗暗责怪自己,一向自诩过目不忘,居然连这么重要的事都不记得,看来这次的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玉芝姐,你该不会是耍大牌,偷跑出来的吧?”

金玉芝不悦道:“姐姐怎么会干那么没品的事,我请过假的好不好!”

金玉堂诧异道:“现在的导演会这么好说话?”

“哎呀,我答应给他一部片约,行了吧!”金玉芝说。

张铎忙说道:“不是吧,玉芝姐,我还打算请你出演林诗音呢,到时可别档期冲突啊!”

金玉芝宽慰说:“放心,我只说三年内肯定会出演一部他导演的影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