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68章

好莱坞制作-第68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片已经到了结尾,乔斯曼渐渐冷静下来,迅速对影片做出最基本的判断。

这部影片的剧情并不出彩,外星人入侵地球在好莱坞只是个很老套的故事,其中用个人英雄主义堆砌出来的桥段,也早就被好莱坞渲染到失色了。

但是,乔斯曼还是在心中给出了a+的商业评价,因为影片的缺点明显,卖点却更多!

首先是演员的选择,杜克?罗森伯格显然经过了慎重考虑,其中份量最重最出彩的角色,分别选用了白人、犹太裔、拉丁裔和非洲裔,这是北美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几个族群,他们在影片中战胜外星人时,都发挥了巨大的甚至关键性的作用,不仅仅能讨好传统的白人观众。必然也会吸引其他族裔的观众!

二是场面,影片的大场面层出不穷,只有影院的大银幕才能体会到最棒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的特效逼真的让人佩服,刺激肾上腺素飙升的爆炸戏接连不断,感觉最为人盛赞的《侏罗纪公园》的特效也不比《独立日》好到哪里。

再就是情节了,情节确实一般,却带有暑期档成功影片最关键的要素——足够简单——《独立日》题材老套,可是有清晰的主线,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入了地球末日的危机氛围中。开门见山,丝毫不拖遢。

还有关键的一点,《独立日》不需要动脑就能看懂。也不讲究什么内涵艺术等虚无的东西,是典型的视觉听觉都能得到享受的娱乐大片,尽管影片的结局就像所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皆大欢喜,但观众谁不愿意看到世界和平。有情人终成眷属。正义战胜邪恶呢?

暑期档走进影院的观众就是来开心的,这个档期想要大卖的影片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让观众开心!

作为直接接触院线市场的人,乔斯曼很清楚一点,绝大多数观众走进电影院,就是花钱买娱乐的,而《独立日》恰恰不缺乏娱乐效果,甚至还做的特别出色。

这肯定是帝王院线七月初重点推的影片!

做出这种判断的不止是乔斯曼,还有amg院线的代表林奇。他同样认为《独立日》非常符合观众在暑期档的口味。

对于院线来说,什么是好电影?

专业评分八分以上的是好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的是好电影?思考人性和人文关怀的是好电影?让人脑子转不过弯来的是好电影?在结尾能吓人一跳的是好电影?让人半夜睡不着觉揣测导演手法和用意的是好电影?

电影又该怎么分类?

聪明的电影。技巧娴熟的电影和有智慧的电影?商业片、励志片、文艺片还是独立制片?

其实在院线的眼里,这些并不复杂,比如林奇看来,电影只有两种——卖座电影和不卖座的电影!

前者是院线欢迎的目标,后者是院线讨厌的对象,而《独立日》显然具备了前者的众多要素。

“《独立日》是一部技巧娴熟的电影。”林奇心中下了结论,“杜克?罗森伯格成熟的非常快,对市场的把握也特别出色,似乎特别了解主流观众的心态。”

导演杜克?罗森伯格非常聪明,没有像其他成名后的导演那样,迫不及待的想要跟观众在影片中探讨人生哲理,制作的依然是他最拿手的标准爆炸商业片。

或许在影评人眼里,商业片没有灵魂、没有内涵,都是被鄙视的存在,但在林奇看来,商业片就要有商业片的素质。

《独立日》绝对是他这几年看过的商业片中的翘楚,甚至远远超过去年试映时观看的《勇闯夺命岛》。

不去说炫目的特技,其他卖点同样清晰无比。

就说影响观众观影另一个要素叙事节奏吧,《独立日》情节的衔接和转换,有张有驰的节奏控制,人物群像的塑造,都做的极其出色。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两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几乎每个出场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

爱晕机的环保主义的信息专家,他的事业女强人前妻,他啰嗦的老爸,带有嬉皮风格的黑人飞行员,他开朗能干的脱衣舞女郎女友,作为正面人物典型的仁智勇兼备的总统——虽然过于高大全,却迎合了影片的需求——无能糊涂最后却成了英雄的农药喷洒员,神经兮兮的外星人研究专家,甚至是那个几乎没有台词的严谨年轻的上校,统统都能给他留下了印象。

别说这很容易做到,林奇记得很清楚,许多以严谨和艺术著称的冲奖影片,都难以在塑造人物上做到这些,那些影片的角色总是充满呓语和不知所云,以说废话的方式推动情节和人物向前发展。

别说这种电影缺乏人文关怀、人性深度等等,这些对于院线毫无意义,而且在林奇的印象中,大部分标榜着人文关怀、人性深度的片子勾勒人物的水准和技巧都显得做作和笨拙。

那样的影片拿不到高票房才是理所当然!

反观《独立日》,对桥段和技巧的娴熟,充分体现出了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对市场对观众的尊重。

“杜克?罗森伯格显然很清楚。”林奇低声自语,“在让一个故事变得伟大和深刻起来之前,至少要知道如何讲好、讲圆熟一个故事。”

这位年轻的导演聪明的讲了个简单却有趣的故事,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又很讨人喜欢的角色,再加上绚烂到华丽的特效,让影片看起来非常有趣。

就是这种影片,才是能为院线带来收益的类型!

相比坐在前排的那些院线方看片专家,有幸参加试映的希尔只是普通的影迷,作为一个接受过标准美式教育的青年,他最关心的是影片好不好看,会不会感觉很爽!

《独立日》不但没有让他失望,还大大超出了期待。

是的,剧情看起来很普通老套,但是画面绝绝对对一流!在电影院看的效果绝对震撼!

飞船的壮观令他惊叹,其突然发射出的毁灭性光束瞬间摧毁了全美各大城市,白宫、国会大厦、金门大桥、帝国大厦和自由女神像全都倒在了爆炸的火焰中,甚至让他一度感觉毛骨悚然,幸好人类的反击制造了一场振奋精神的世纪之战!

还有影片体现的‘大美利坚主义’,美国带领全世界走向胜利的主题,也非常符合他的胃口。

“这绝对是暑期休闲娱乐的佳作!”希尔如此对身边的朋友说道,“杜克?罗森伯格的巨制眩人耳目,最后美国总统带领全世界一起抗击外星侵略者的场面太爽了!”

想看外星人袭击地球的最绚丽最精彩的片子吗?《独立日》当之无愧!

这是希尔准备回家后,对家人和朋友说的话。

大场面,大制作,大主题,大到院线方和试映的观众纷纷给出高度的评价,哪怕试映会的具体统计晚些时候才能得出,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分散在影厅各处的观察员,已经从这些人的言谈举止中,确认了这一点。

当字幕落下的时候,掌声如同潮水一般涌来,杜克缓缓站起,也用力拍打着自己的手掌,影片能不能超级大卖,会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了,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即便他将特效制作的远比曾经那部精良,也无法保证票房。

杜克唯一能够确认的,影片绝对不会扑街,就算不超级大卖,收回成本问题应该不大。

“恭喜你,杜克。”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ceo汤森?罗斯曼率先走了过来,直接拥抱了杜克一下,“非常精彩的影片,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掌声经久不息,杰夫?罗宾诺夫颇有感慨,“你会成为观众的宠儿!”

“谢谢,谢谢……”

面对这些前来恭贺的人,杜克所能做的,只有一一道谢。

“罗森伯格导演……”

就在掌声渐渐稀落的时候,杜克看到帝王院线的乔斯曼走了过来,对方直接说道,“《独立日》是一部具备了暑期档所有大卖元素的电影,我会向公司大力推荐!”

“谢谢!”

在他伸过来的手上握了握,杜克没有太多惊喜,这些看片专家的收入,与推荐影片的票房成正比……

又与amg的林奇寒暄几句,杜克随着周围的人向外走去,后面还有一个媒体活动。

林奇和乔斯曼等院线方的代表则与制片方一起,等待试映的统计结果,以便第一时间向院线反馈。

第一百一十七章院线的选择

ps: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票!

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一座不大的水边小城,帝王娱乐集团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

拿到第一手的试映资料后,乔斯曼连夜乘坐飞机赶到了集团总部,金钱所能带来的巨大动力,使他没有任何休息的打算,下飞机直接去了总部大楼的院线公司办公楼层。

乔斯曼抵达公司没多久,几位院线公司的高层迅速聚在了一起。

“特效非常出色!杜克?罗森伯格的爆炸戏一如既然的精彩刺激!”

长条会议桌边,乔斯曼示意一位秘书将他带来的资料分发下去,“这是团队整体做出的评估,我们观看了影片的十二个人一致认为这是一部超a级商业制作!”

他的话引起不少人的重视,纷纷打开面前的资料,看了起来。

“乔……”坐在最前方的ceo曼迪诺问道,“说说具体的数据统计吧。”

“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没有邀请影评人参加试映会,专业口碑无从谈起。”

话说回来,哪怕到现在,乔斯曼也想不明白制片方为什么会打破惯例,不过这与院线无关,“观众口碑方面,有367名观众参与了调查,a级评分高达314人,c以下评分有49人。”

“坏评率好像有点高。”有人接了一句。

“影片的故事只能说一般,卖点是特效和煽情。”乔斯曼倒没有觉得奇怪。不紧不慢的说道,“我想大家应该明白,这样的影片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非常讨厌。”

不等其他人说什么,乔斯曼继续说道,“根据试映的统计和调查公司的随即调查统计,想看这部影片的人远远超过不喜欢的人,试映的统计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少人都在点头,以特效为卖点的影片。比如《侏罗纪公园》和《终结者2》其实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看过影片的人,乔斯曼清楚影片的潜力,也明白一旦影片大卖。他可能会拿到大笔奖金,此时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我认为应该给《独立日》更多的院线。”他继续说道,“并且每家多影厅院线投入最少3块银幕……”

看着统计资料上所有看片专家签过名的资料,ceo曼迪诺陷入了思考之中。许久之后才说道。“杜克?罗森伯格的前两部影片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独立日》又是他最擅长的类型,我认为乔的建议可行。”

其他几个人先后发表了类似的意见,经过一番讨论,曼迪诺做出了初步的决定,“保持《狮子王》和《阿甘正传》的银幕数有序递减,其他非热门影片降过底线立即下档!在7月1日之前,为《独立日》腾出足够的多影厅院线。每家院线以两到三块银幕开画,后续视公映首日成绩增加或者减少。”

“哥伦比亚影业最近一直在跟我们联系。”有人忽然提醒。“想要为《肖申克的救赎》争取足够多的院线。”

“不,不,不……”乔斯曼立即出言反对,“我认为应该控制《肖申克的救赎》的院线数,我参加过上个月的媒体、影迷和院线试映会,这部影片确实非常有意思,但我认为它不适合院线市场。”

“《肖申克的救赎》的试映专业评分高达9。8分!”刚才那人说道。

“实际上,影迷的试映口碑也不错,虽然监狱题材有些问题,但好评率远远超过百分之八十,不过……”

乔斯曼皱起眉头,坦白地讲,他认为这会是一部经典影片,但经典影片并不意味着会大卖,多年接触一线市场的经验,总让他对这部影片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感觉它根本不适合商业化操作。

要知道,好莱坞历史上,值得回味又被公认为经典的影片,票房惨败到吐血的数不胜数。

“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不适合院线市场。”

作为西海岸的首席看片专家,乔斯曼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曼迪诺综合了一下众人的意见,说道,“七月初腾出的银幕首先满足《独立日》,如果这部影片票房达不到预期,第二周缩减它的放映规模,空余出的院线再投入到《肖申克的救赎》上面,还有《狮子王》和《阿甘正传》的院线,如果《肖申克的救赎》首周表现出色,它们减档后的院线也可以投给《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非常稳妥的办法,哪怕是索尼哥伦比亚的高层在这里,也说不出什么来。

仿佛是有默契一般,除了北美第一大院线公司帝王娱乐集团外,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amg院线与全美艺术家院线同样做出了类似的决策。

影片进入院线,一切都要靠票房说话,即使院线数量不一样,还有单馆成绩做比较,如果《独立日》票房成绩不过关,哪怕杜克苦苦哀求,院线商也不会多给一块银幕。

同样的道理,只要后续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首周表现出色,不但可以保持原有的上映规模,再次扩大院线数也不是难事。

任何影片的大卖,都少不了宣传炒作,随着试映会结束,《独立日》的映前宣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各位主演不但频频出镜,就连杜克这个导演,都接受了几次专访,还配合福克斯的公关人员搞了街拍。

所谓‘街拍’,就像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看到的那样,如果有人认为那些美的冒泡的图片,真的是街拍而不是摆拍的话,那只能说被明星及其背后的公司糊弄了。

一般这些街拍,公关事先都会联络好记者和摄像师,双方在约定的地点,拿出专业性的精神,制造最良好的拍摄效果,而拍摄完的图片上报之前,也要经过经纪公司或者公关人员的审核,挑选出其中最为合适的那些。

当然,街拍方肯定要支付一笔公关费用。

报纸、杂志、海报、户外广告以及电视电台都是最为常规的宣传手段,各位主演的绯闻也被新闻集团和时代华纳旗下的小报炒作的风起云涌,甚至他们连杜克这个导演都不想放过。

大概是福克斯在《生死时速》时尝到了假扮情侣宣传的甜头,加上近一年来有不少小报炒作过杜克和娜奥米?沃茨的绯闻,不知道他们怎么说动了南希?约瑟夫森,想要让杜克和娜奥米?沃茨扮演一次情侣。

杜克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开什么玩笑,假扮情侣什么的,看着别人玩玩还可以,让自己来,还是算了吧。

宣传手段有很多,也不差这一种。

而且杜克也借此警告了南希?约瑟夫森,再次申明她不得干预他的私生活!

距离上映时间越来越近,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宣传攻势也越发猛烈,全美几乎稍大点的社区和广告栏,都能看到影片的宣传海报,预告片更是在六月下旬连续十天登陆福克斯家庭频道和nbc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就连早安美国节目,都在上映前一个周末播出了《独立日》特别版本。

一个拷贝也被制片方送进了白宫,比尔?克林顿全家享受到了优先观影的待遇,华纳和福克斯的媒体也不断拿克林顿说事,什么‘总统盛赞’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这个年代能用到的电影宣传渠道和宣发手法,《独立日》几乎全都用上了。

联络院线、准备拷贝、确定首映剧院、联络首映嘉宾等等,这些工作自然会有制片发行方负责,对于实力底蕴深厚的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杜克依然谨守合约规定的条款,除了极少的建议,基本不会干涉宣发计划,大部分时间也在配合公关人员制定的策略。

别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