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笃笃!”直接敲响了教室的木门。
里面的讲课声戈然而止,中年教师打开门,他这边飞快说道:“老师好,打扰一下,我找方燕,给她送点东西,我是她弟弟。”
“哦,那你等一会再来,还有十几分钟就下课了。”中年人脸色好了不少,因为方燕的成绩还不错,这时期的教师姓格鲜明,对待学生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学习成绩。
方大军马上说道:“门口的大爷只给了我五分钟的时间,老师麻烦你能不能现在就叫方燕出来,我把东西一给她就走。”
“这样啊,那好吧,你可别耽搁太久了。”中年老师点了点头,然后就回声叫道:“方燕,你弟弟来给你送东西,你出来一下。”
方燕已经看见了小弟,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她昨天下午才刚刚写了封寄回去,怎么今天就跑学校来了,送信过程至少都要两天时间啊。
虽然疑惑,脚下却飞快的跑了出来,中年教师冲方燕微笑着点了点头,跟着就虚掩着门继续上课。
这边方大军飞快说道:“姐,这是给你的东西,还有二十块钱,钱的事你别让爸妈知道,还有这个篮子记得一定要扔了,里面有一盆肉是公社董大厨偷着送我的,所以篮子你一定不能让同学们看见,找个空隙偷偷给扔了,千万记住啊。”
“小弟,你哪来的这么多钱,董叔又怎么会送肉给你?”方燕震惊无比,她走的时候粉条还没做出来呢,方大军这段时间在公社干的事情自然就全然不知了。
“没时间跟你多解释了,我今天晚上会住在县里,你什么时候下课?到时候我再来找你。”
“下晚自习要八点去了,我们宿舍在对面大楼,九点就要关宿舍门,只有一个小时能在外面。中午是不能出来的,食堂就在这边学校里面。”方燕解释道。
“那好,如果我要过来,晚上八点就在你们宿舍门口等你。钱你一定要花啊,要是省着不花我就收拾你,打得你屁股开花。”方大军说完这话,把衣服包裹和钱一塞转身就跑了。
“小弟,你等等!”方燕追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小弟已经跑没影了,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肉香,忍不住打开衣服一看,里面篮子里放着一大盆肉,看得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还有满满的鸡蛋,又看了看手上的二十块钱,不知道怎么的,心砰砰跳了起来,脸上也有点发烫。
方大军这一跑,却没急着出学校,好不容易进来一趟,这个机会不能错过了,展转了片刻,就看见了食堂,一溜跑了过去……
第四十二章这不可能
快马加鞭,方大军跟着到了食堂,整个仁义县几十万人口,就只有两所高中,胜利中学属于贫民中学,条件比较简陋,但学生却是另外一所县重点的两倍。
至于补习班的人比较少,一是现在农村对考大学的意志并没有那么坚决,另外就是补习班是不用交学费的,如果有成绩比较好的学子落榜,多半就直接去读县重点的补习班了,补习班可是不卡中考分数线的,只看高考那一次的成绩,只要连近考大学的分数线,就能选择其他更好学校的补习班。
高中的学费加上住宿等乱七八糟的,一学期是四块多钱,小学两块多,初中三块钱的样子。重点学校要稍微贵一些。
而读中专是不用学费的,加之中专毕业后会包分配,导致目前的中专比高中难考,也是大热门,农村的娃子都希望早点参加工作挣钱,也更倾向于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最好是能干一辈子的那种。
外紧内松啊,畅通无阻的进了食堂内,直接杀到了后厨,见几个老妈子正在洗白菜切萝卜,这不是重点,他是来看煤炭的。
“你是哪个班的,晚饭还早。”一个老妈子嗡声嗡气的叫道。
“没事,我不是来吃饭的,请问一下你们这里谁负责采购,我有半车大白菜没卖完,扔了可惜,就想给免费送到食堂来。”方大军说谎都不带眨眼的,白菜只要两分钱一斤,半车顶天也就三块钱左右。
“免费送菜?小伙子,你先等等,我这就叫管事的出来。”大妈马上就热情了起来,招呼了一声就往里面走去。
等这圆脸大妈一走,方大军可没嫌着,连忙抓紧时间和剩余的帮工套起话来,很快就搞清楚了大概。
心理这下有底了,不多时,一个戴着白色围腰的胖男人走出来了,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年纪,能在这里当管事肯定是有关系的,要不然就是能力很强。
“小伙子,你刚说要免费送半车白菜过来?”胖男人张口就问道。
“是啊,丢了怪可惜的,就打算送到学校来给学生们吃,你放心,我不收钱。”方大军说着就拿出烟散上,大前门香烟,三块五一毛,一根差不多就是一斤白菜价。
“走,我们到前面去说!”胖男人热情的招呼道,别人是来免费送菜,当然没有怠慢的道理,不然传出去名声可就毁了。
跟着两人就到了外面角落里,哪里刚好有一张桌子,整个大厅也就这一张桌子了。
这时期的学生吃饭不仅要自己带碗筷,并且还没有座位,打了饭要么回寝室坐在床铺上吃饭,要么就回教室吃,要不然就是找个地或蹲或站就把饭吃了,要喝一口米汤都得赶早。想想三十年后,学生们坐着舒服的吃着饭喝着汤,吃好后连餐盘都懒得收拾一下,反差不是一般的大。
“小伙子,你能想到给学校送菜这是好事,但白菜就算卖不完你也可以拉回去喂家畜啊。”
这话一出,让方大军只能感叹现在的大环境太好了,大家都比较淳朴,“没挣到钱不好意思回去,我也不想卖白菜了,利润太低,打算改行去卖煤炭。我叫方大军,北斗那边的,大哥你怎么称呼?”
“康友良,大家都叫我康师傅。你打算卖煤炭,怎么卖?”康友良随口问道。
康师傅?这名字到是很牛气啊,方大军张口就道:“还能怎么卖,找些兄弟挖出来拉到外面来卖就是了,就是我还不清楚县里能卖出煤炭吗?多少钱一吨?”
“煤炭到是能卖,但你能找到买家吗?就拿我们食堂来说,得拿条子到郊外正风公社去拉煤炭,别处不知道,学校是买成十块钱一吨。”康友良闲聊道,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十块钱一吨?还要你们自己去拉,这也太贵了吧。”方大军惊讶的说道,这反应并不是装出来的。
“大军,难道你们北斗的煤炭很便宜?”康友良心思一动。
方大军点头道:“不错,只要六块钱一吨,那不是我拉一吨出来就可以赚四块钱,能顶我卖十车白菜的钱了。”
“六块钱一吨?大军,你能想办法找你们书记要到条子吗,往这边学校送煤炭的条子,要是能要到,我给你八块钱一吨,有多少要多少。”康友良压低声音说道。
方大军大感意外,追问道:“要是没有条子呢?”
谁想康友良摇头道:“没条子别说我不敢收,跟政斧挂钩的单位都不敢收,除非你卖给老百姓,或是能卖给一些企业。”
“你是说,像学校、供销社、医院、政斧这些地方都要条子才收煤炭,但是像白塔瓷砖那样的企业就没问题了,老百姓购买也没问题。”方大军追问道,现在的学校、医院都是公立,也就是国家负责工资,由当地财政所报帐,目前自然就算跟政斧挂着关系了。
“不错,早些时候就是老百姓要用煤炭都需要换煤票才可以,现在到是不用了。但是我们这些单位还是需要条子,卖煤炭的要开,我们收煤炭的也要开。你如果把煤炭拉市场上去,老百姓能买多少,一次还不是百十斤的买,赚不到啥钱,还得担风险。”康友良解释道。
方大军思量了一番,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康师傅,不好意思,白菜我打算拉回北斗了,现在就回去,试试看能不能找我们书记开到条子,要是能开到我马上就来联系你,上好的煤炭只卖你八块一吨,要是你收得多,我还可以少五毛。”
“成,天色也不早了,你要回北斗可得赶紧啊。”白菜没了,康友良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更加热情了,只要煤炭有条子,他就能找到途径倒卖出去,一点白菜也就不算什么了。
“那个,康师傅你能不能给我写个什么条子,我是说送白菜,看门的大爷才让我进来了,现在白菜又没送,我下次来可就进不来了。”方大军撒谎道。
“呵呵,张老头就是那德行,老革·命了。你等着,我给你扯几张票,下次你来,拿着票直接就可以进来。”康友良笑呵呵的说道。
一小会后,方大军拿着食堂开的五张票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学校,把那老头看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小伙子到底是来干啥的啊,怎么转眼就拿到了食堂的通行票,还一次就拿了五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方大军这时心中思量着,煤炭他会卖,但这和粉条还有黄鳝都不同,这是长期贩卖,一吨煤炭平白被扣去两块多的纯利润,自然是不甘心的,看来要缓一缓,煤炭这事上不能草率了。
销售的基础就是市场调查,正好趁这次到县里,就把煤炭的事情摸个透彻,不了解这个行业,冒失的冲进去,铁定要吃亏。好比他之前以为煤炭在外面只卖五块一吨,结果现在突然才清楚县里能卖到十块一吨了。
思索间就到了公路边,他这一进去前后其实没花多少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吧。
“呵呵,我就说他能把东西送进去吧。”徐荣有些兴奋的声音传来。
跟着就接连响起了两道叹息声,曾冷玲当即叫道:“大军,你是怎么进学校的。”
“是啊,看门的老头没有为难你吗?”男干事李红兵接话道。
方大军一走进就摸出几张票来,“你们是不知道,我刚一到学校门口就碰到一个胖子,哭喊着要送票给我,硬拉着我去食堂吃饭,连我的名字都叫错了,说我是什么叫周阳的人。我都说了我叫方大军,可他就是不相信,没办法,我实在推脱不掉,就跟着进去大吃了一顿,随便把东西也送给我二姐了。唉,你说这叫什么事。对了,你们说看门的那老头到是有点印象,看我的眼神太奇怪了,估计以为是我把那胖子给骗了吧。”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曾冷玲发出了高亢的尖叫声,旁边的李红并却是一脸呆滞,喃喃念道:“怎么会有这种认错人的事情发生,他肯定把你当成哪个大官的亲戚了。”
“怎么不可能,你们看这五张是不是食堂的票,他还让我有空就拿着票再去食堂大吃大喝。”方大军信誓旦旦的说道。
这让两人更加呆滞,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这时徐荣却是笑道:“我看那老头并没有看错,真的是你把人给骗了吧。”
“徐工,你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就提着一篮子鸡蛋,身上又没有钱,拿什么去骗人啊。”方大军说着就拉开门上了车,催促道:“李干事,可以出发了,时间也不早了,到了地方还要开工呢。”
第四十三章八十年代
车上路了,展转到了南边县政斧区,目前还没有商品房一说,要么是原住民,要么就是和政斧相关的,例如事企业单位,要把房子搞进城,要么看户口,要么看单位。
县城虽然破旧,但是和公社比起来,就是鸟枪换炮了,虽然还是瓦房居多,但已经见不到土墙房屋,街道也还算平整,最关键的是人口聚集得多,热闹。
“大军,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先给你安排下住宿在开工。”徐工乐呵呵的说道。
“不用,直接开工吧!”方大军的心思可没放在这打谷机上面,也已经决定不在这方面搞文章,早点忙完也好搞自己的事情。
“那成,我们就直接到工作间!”
徐工和两个干事都是农业局的,这时期的农业局可是顶呱呱的工作,农业大国嘛。
一到工作间,方大军就感觉到了后世那种家族式的棚户加工车间,穿越前他所在的工厂是给中兴和移动生产通讯产品,产品卖得贼贵,但是原料却是从很多散户手中购买。
有很多次因为原料催得急,库房忙不过来,他就带着几个员工跟车去等着拉货,见识到那些散户车间条件简陋到无法想象。好比一个肥壮的汉子,赤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浑身的机油,半夜里在昏暗的灯泡下,弓着腿艹作着铃铛大响的破旧钻孔机,烟灰与废料齐飞,机器与催促声齐鸣,顶上是瓦粱,脚下是废料,身前是连石灰都没抹的墙壁,仿佛随时都会倒塌,车间外面是臭水沟,周围见不到三层楼的房屋,因为这地儿便宜。这种条件下加工出的材料,却送到了全无尘国际化的高品车间,最后加工成了高档产品卖给跨国大公司,服务给广大民众。
眼前的工作间情况也差不多,只是少了刺鼻的机油、油漆等,但整体情况却乱得一塌糊涂,还不如公社的木匠房。
“怎么样,这地方还不错吧,别看地方不是很大,但工具却是很齐全,你看那边的机器,可是从德国进口的,虽然是市里淘汰下来的三手货,但还是能用。还有那边,认不出来是干什么的吧,那可是……”徐工有些卖弄的介绍道。
可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方大军看来都是古董,要么应该拿去当废品回炉,要么就还有那么点收藏价值。
“都是好东西啊,县里的条件就是好。”方大军说了句违心话,然后就催促道:“滚筒机的材料在哪边,我想先见见实物。”
等一进去后,才发现这里面的好东西也不算少,虽然破旧,但后世的好东西不正是由这些工具演变而来的,这需要过程,也代表着国家的快速发展。
一个多小时后,滚筒机居然就解决了,以方大军的超越这个时代三十年的见识,再加上徐工是这时代的高手,这种虽然方便,但同样很原始的滚筒打谷机被攻破了。
这并不值得高兴,因为国外早就有了机器收割机,一个人仅一天就能收割几十上百亩农田,华夏落后的不仅仅是现在,也是未来。
他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以亲戚朋友过得好就行了,其它的感叹一番也就做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好啊,没想到这么快就给解决了!”徐荣大喜过望。
“太好了,这下咱们组可以有奖励了。”两个青年干事也显得很兴奋。
当即就拉着他要去吃喝,这地方自然就是食堂,但却可以另外花钱开小灶,入乡随俗,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断然不可能拒绝。
吃饭时到是发现县里食堂的菜色要丰富一些,不似公社里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菜,种子的事情应该也是农业局负责,不过现在村民还没分到地,没有自主权,此时就算拿着更多蔬菜种子回公社,也找不到土地种植啊,不急这一时。
“徐工,现在县里的电费是怎么算的?”饭桌上方大军开始了市场调查。
“生活用电两毛钱一度,农业用电四分,工业用电八分,你问这个干什么。”徐荣说着就散出烟来,是三毛钱一包的飞马烟。
方大军笑着给点上了,虽然香烟这玩意儿不是好东西,但偶尔抽一支到是无所谓,“县里的电费居然比公社要便宜呢。”
徐荣笑道:“这都算贵了,燕京的电费那才叫便宜,生活用电才只要七分。咱们这地儿啊,主要是把电费补贴到农业和工业了。”
方大军点了点头,这种状况会持续很多年,而且为了保证农业和工业不断电,每到过年的时候村民们就用不上电,就拿去年来说,他家过年的时候足足停了十几天的电。
“那咱们县都有哪些国企?”
“呵呵,这事你都不清楚?大一点的除了白塔瓷砖就只有大威钢铁厂了,其余还有些碗厂、锅炉厂,卷烟厂等,都是周遍产业,小厂子不景气的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徐荣随口说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