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年在家还好吧。”他多问了一句,毕竟是照顾过他生活的人,自然要区别对待,从福利上就能看出来,肖霞领着服装厂相对最高的工资,他另外偶尔也时常发些福利。
“很好呢,我爸妈都让我感谢你。”肖霞开心的回道。
“恩,今年继续努力,把统计这块的能力在提高一点,以后我给你安排个好岗位。”方大军说着拍了拍肖霞的肩膀,然后就离开了办公室。
肖霞摸了摸他刚才手拍过的位置,怔怔出神……
——————
“四妹五妹,怎么样,喜欢这里吗?”方大军抱起五妹问道。
“喜欢!”“喜欢。”俩丫头都嚷嚷着,眼睛已经看不过来了。
随后他让李玉兰帮着陪伴家人,他也有点事情需要安排一下,叫来所有管理,简单的开个短会,时间也差不多了,货物上车,他又和李玉兰单独温存了一下会,随后上了车,继续出发。
车速依旧不减,服装又不重,只是占空间罢了。
第一站,仁义,县城虽然在他眼中破旧,可在家里眼中却是不一样,而且作为本县,以后也是生活经常来往的地方,所以有必要让家人熟悉,会耽搁一天的时间。
卡车直接到了信用社楼下,等他们下车这才前往县仓库,跟着还要去一次市里,虽然不想管工作上的事,都下面依旧要找他汇报情况,有些事也只有他能定。
县仓库是在城边上,除了仓库,正面还有一排铺子,已经在对外招收加盟商了,他把规则交了王英,让其和瘦猴几人协调着来,这边方明根也经常往乡镇跑,去拉加盟客户。每户收取一定的加盟费,主要用在了装修上面,店面必须要方大军的要求装修,主要是在招聘等方面,要统一起来。
以后的衣服就按出厂价来,因为联系不方面,所以需要什么服装就直接到县仓库来挑选,若是要运输,就额外支付费用,而服装的结算金钱,考虑到店主的资金压力,预先给一半,然后按协议补交,但运输费要当初结算。
摇了摇头,把工作的事甩出去,跟着就带着一家人到了房间,先把行李放好,主要是一些换洗和生活用品,外面当然又卖,可他自己的服装店,何必花冤枉钱,生活用品,熟悉的才用得习惯。
套二的房屋,晚上他当厅长,父母一间,二姐带俩丫头一间,不会显得挤,不另外出去住招待所,也是不想显得生分,陪着家人,睡下客厅有不是什么难事。
东西一放好,只呆一天,出来玩,当然没必要自己弄饭什么的,会很麻烦。
便带着家人一起出去了,方燕对城里也算比较熟悉,但只限于学校和招待所那片,其余地方也没怎么去过,但也能当半个导游了。
他带的资金充足,能满足各种消费,过程自然是愉快的,但他也被说了不少次,节约这个问题啊。
这会带着家人正走到二姐的学校外面,还有几天才开学,大门锁着的,外面的铺子也有些冷清,这些铺子主要的消费群体就是学生,现在学生放假自然就没有什么生意。
这也是父母第一次到这里,俩丫头都羡慕方燕能在这里读书,县的一切都晃花了俩丫头的眼。
方大军摸了摸俩妹妹的脑袋瓜子,头发已经没以前那么黄了,主要还是营养跟上了,皮肤也白了不少,看着都很可爱,四妹像方燕,五妹像大姐。俩丫头现在的穿着已经不差城里人了,但内在却还比不上。
中午时,找了家饭店吃饭,也让家人感受到了外面的物价,要比北斗贵一些,而饭店已经不能对应物价了,虽然略贵,可现在的钱真的太**了。
饭后,他就拉着一家人去理发,新年新气象,换一个清爽的发形也不错,他自己也理了发,直接修剪成了平头,看着也精神。
二姐几女自然不可能剪成短发了,只是稍微修了修,然后给盘了个相对时髦的样式,搭配上新潮的衣服,气质马上就不一样了。
理发师也很健谈,甚至还问他们身上衣服的价格,因为县里的服装店已经陆续开业了四家,他算了一家进销售部门,这也算是对其余六个投资户的补偿。
另外拉了一票老师进来,剩余的两个铺子就是他的私产了,没有自己去打理,全交给了方明根,手下养着七十号销售人员,每人贡献一点力量,又岂是他能比的。
理了发,他又带着父母去挑选手表,母亲坚持不要,说不看懂,戴着干活也不方便,方大军最后也没坚持,现在的表还真不太适合女式,表面太大气了点。
但给父亲挑了块一百多的高档表,二姐也给卖了一块,她自己挑了,六十多元的白色表。
至于他自己这块,虽然不贵,可已经戴出了感情,就没更换了,表的质量没得用,用上十来年都没成问题,出了问题,修一修也能接着用,就是不怎么防水,这点要注意,进了水里面的小零件容易坏。
早接着又买了三支金笔,他和父亲把笔别在胸口,二姐的说是留着高考的时候用。俩丫头也卖了喜欢的文具用品,书包什么的。
到是母亲的礼品,还真找不出太合适的,他看中的,母亲又不喜欢,最后说已经有了金戒指,就不要、了。
但最后,方大军还是给挑了一个银的镯子,不光能当首饰戴,还可以驱寒气。
两百多元就这样花出去了,放别的农村家庭,全家的存款也拿不出来,方大军却没放在心上,挣了钱就不是为了花的,趁着家人都还年轻,他也能多孝顺很多年,家人开心,他也更着开心幸福。
跟着带家人逛了很多地方,当然也没随意乱买东西,一是家里不缺,买了没用,二是不好携带,这次的终点站,又不是止于县里。
半下午时,父母都说要去看看他办公的地方,看来这点父母都很在意,方大军也只能表示理解,现在的思想观念不能以他的看法来。
他这个被绑架的主任身份,才是父母觉得光荣的职位。
这是小事,跟着他就带家人一起过去,说实话他自己都没详细参观过瓷砖厂,在厂里的活动区域也只是在办公楼,连食堂去的次数都很少。
这会也直接带父母去了他的办公室,厂里的门卫已经是熟人了,打个招呼就成。
“弟,你的办公室好气派啊,比我们校长的都好。”方燕坐在椅子上,看这眼前的办公室,还有屋子里的陈设,真的感受到弟弟现在已经是领导了。
“政斧的企业都是这样。”方大军笑着道,他昨儿才回过厂,没想今天刚来,厂长和支部书记就找上门来。
当然也礼貌的拜访了他家人,跟着就把他拉去谈大厦的事情了,另外还有改良的瓷砖,虽然没有同意他说的大批量生产,但是小批量还是没问题,养着这么多工人,不缺劳动力。
他也推脱不掉,父母也让他先去忙工作,只好跟着到了生产车间,见到了新样品,这种小方块瓷砖,其实是在后世的洗手间,以及外墙用得最多的样式。
而他替代的长条白,也恰好是外墙瓷砖,两个品种在用度就已经冲突了,小方块他要求有黑色、棕色等,但惟独没有白色,这下冲突得就更厉害了。
他建议是等瓷砖出来了,就用模型实验一下,看看效果,同时大厦的规划已经在进行了,但具体要占地多大,那什么位置,还没定。
不过大厦这个项目,几乎可以算是成立了,只是效率太低,现在还没个准确的信息。
没在车间呆多久,确认了样品了,他就离开了,回到办公室,恰好曾娟也从外面回来,便介绍了一番。
父母提出想晚上自己在家做饭,趁着现在天色不早了得赶紧去买菜,便一起出去了。
一家人又去逛菜市场,县与镇自然不一样,蔬菜更多,有些父母都没见过,而今年北斗也引进了不少蔬菜品种,这也是因为政策到位了,鼓励耕种,因为今年算是北斗试行分田到户的第一年,各方面都很重视,连杨梅才都下乡了多次。
最后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公粮上缴的情况下,还能改变村民的生活,只要达到这两点,那么政绩就出来。
村民所求的也不过是这点,吃饱穿暖有余钱,这曰子就算是有了奔头了。
晚餐很丰盛,但味道却感觉没家里好,没办法,用的是蜂窝煤和电炉,火气怎么比得上柴火,而且还是小锅菜,村里都是大锅,炒丁点菜也只能用大锅。
还有一个原因,没有电饭煲,在煮饭方面比较麻烦,电饭煲和牙膏,也是方大军今年为自己选好的项目,其余如水泥和服装这些,都打算放手了。
资金缺口,他考虑在煤炭上面去找出来,现在身份变了,搭上了国企这条路子,接下来就好攀关系了,钢铁厂需要煤炭,瓷砖厂也是一样,只是钢铁厂不要原煤,需要加工,这点就稍微有点麻烦。
但他拿到市场分额因为问题不大,通过一座大厦作为纽带,和国企业联系起来,同时也想吃下井县水泥厂的煤炭用度。
这些都是初步想法,开采煤炭看起来容易,挖出来就行,可是大型煤矿就要花钱了,根基不做好,越往后开采难度就越大。
思想打住,饭后,又带父母到河边去溜达,不算公园的公园,也是现成居民晚上休闲的地方,有很多人,也很热闹,甚至已经有了跳舞的大妈队伍,正在往广场舞方面发展。
恰好,又遇到了卖天鹅蛋的,想到当初和二姐吃天鹅蛋小的情形,那时候他刚才打鱼机上面挣到点钱,吃点小吃也心疼,转眼已经能吃一根,扔一根了,卖豆浆也能叫两碗,呃!
俩丫头虽然刚刚吃过饭,可依旧无法抵挡食物的**,吃了很多小吃,也玩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环境育人,他的计划是让俩丫头放假就到城里住段时间,适应城里的生活,同时也不要忘记乡村的根。
至于最后俩丫头长大后,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到时候在说吧,现在谈这些还太早了。
父母也有感兴趣的东西,母亲喜欢热闹,父亲喜欢老大爷扎堆的地方。
归途时,他问父母愿不愿意住在城里,他负责购买房屋,若是觉得无聊,可以经营一家小店,生活花费他来承担。
但父母却拒绝了,城里虽好,但还是觉得不习惯,不过偶尔出来看一看,却是很喜欢。
方大军也就由得去了,他穿越前算是在城里长大了,穿越后是生活在乡村,两种生活他都喜欢,所以也不会放弃某一种,那就换着来过,保持现在的生活状态,他就觉得很满意了。
回到家,俩丫头忙着整理购买的文具,画册等,母亲张罗着烧洗澡水,或是逛累了,看了会电视,一家人早早都睡下了,他睡在客厅里,沙发不是长条形,所以是打地铺,有些硬,但不冷,也是很快就进入了梦想。
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第二天一早醒来后,却又想不起梦中的情形,但应该是个好梦!
第三百四十八章火车票
翌曰一大早,昨儿还剩余了些饭菜,他又到外面卖了些油条和包子,一家人给扫荡光了,连他也没有浪费粮食的习惯,他舍得花钱在外面吃喝,但也不会铺张浪费,吃多少点多少,实在吃不下,如果剩余太多,也会选择打包,随了社会风气。
本山大叔“扯蛋”的小品还有很多年才会出现,到那时候,铺张浪费才会出现吧。
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是两个概念了。
早饭后没多久,张智鹏就来敲门了,依旧是乘坐卡车,这次是到市里,连方燕也没去过,到不是专门来接人,也是顺路,车上还着货,经常要往两边跑。
王家姐妹或许是见到了服装这块的利润,年后也往这边加重了关注,不光十二个铺子在出货,其余两女也找到了门路卖掉一些货物,而卖掉的那部门销售额,就不分成了,这也是之前协议好的,分成只算到出长价。
十二个铺面因为是双方一起投入,所以才五五,今年各自的终端市场,相互就没有瓜葛了,能卖得出去,那就是本事,挣到钱也是应该。
方大军猜测,有可能两女利用火车皮子,在往附近市县出货,可能找到了下家接手,他的目光已经放得更长远,这方面没和两女计较,只要出订单,就让服装厂加工。
同时服装厂接下来的收益,会投入到二期工程,在进行一点扩建,或许还会招收一些工人,这也只计划,他只控制大方向,准备放权了,让更多的人忙活起来,也让更多的人有自主赚钱的能力。
县到市的路程稍微要远一点,但路矿更好,中间虽有弯道,但几乎没有山坡,路途经过的乡镇也更发达,连带农田里的情形也更喜人,气候更好的原因,也跟地势有关系,比如再生稻,就是角山无法比拟的。
家人都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但他却看过多次了,开始闭目养神,也算是他经常用来休息的习惯,等回过神来,已经到市里了,虽然有仓库,但服装一般是直接进铺面,或是拉到王英那边去。
这次是直接到了市中心的铺子,住宿有点不太方便,办事处的房子有些简陋,而且随着市区留守的工人越多,办事处也已经利用了起来,安排家人过去多少有些不方便。
他是决定的住招待所或旅馆,但谁知一下车就见到了王英,却是昨儿张智鹏说了这事。
“大军,住房已经找好了,就在前面不远。”王英开口就说道。
方大军表示很疑惑,问了后才知道王英专门租了一套房子,而且是昨天租下来,生活用品那些已经准备齐全了,这让他相当惊愕,因为他只打算让家人在市里住一两天而已,这些搞得太复杂吧。浪费的钱还不如直接去住招待所。
但这是她的一番好意,王英也不差这点钱,也就欣然答应了。父母是见过王英的,在服装厂开业请客那
天,但方燕还是第一次见道。
不知道怎么的,她感觉王英和弟弟很亲近,动作也很随意,比如一见面就帮弟弟理了理在车上睡觉时弄皱的衣服,弟弟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也没有多想。
住房既然有了,也就不急了,行李安排人先送过去,然后他就带着家人逛店面,王英也说没什么事,一起陪着。
第一个铺子还好说,到另外一个铺面男士就要止步了,那是**店。他和父亲就没过去,瘦猴也赶来了,他家今年在水泥厂也分了五百元钱,占了一个股子,和方大军的关系就更铁了,今年干劲也更足,其大哥春子也出来帮忙了。
说实话,他对市里的熟悉程度还不如瘦猴,既然来了,那工作就先放一边,让瘦猴也跟着一起当导游。
店里也有角山出来的孩子,这样的环境,也让父亲适应了,不会觉得市里太过陌生。
没等多久,所有人一起回合,本来就是出来逛,自然就选择步行,用车也不太方面,哪怕找来小车,也坐不下这么多人。
一行人就沿着街道逛了起来,也进了其余的店面观看,到最后吃中午饭前,也不知道王英用了什么办法,居然给他家里每人都购买喜欢的礼物。
这点他不得不佩服了,王英在处事方面确实很强,特别是在这些细节方面,很容易拉进相互直接的关系,这可能是天生的,也是王英自身的优势。
中午饭也是王英安排的,吃的是汤锅,很有特色,家人也都很满意,俩丫头更是叫喊着下次还要吃。
方大军在次感慨,同样是花钱,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该怎么花,还是女人有发言权。
下午就是到处玩了,但最后给分成了两批,比如母亲和二姐喜欢逛服装店面等,父亲却没什么兴趣,最后他就带着父亲还有俩丫头一起,瘦猴也跟着。母亲和二姐让王英陪着出去逛。
这边他们去了公园,简陋的游乐场等小孩喜欢的地方,没想这些地方父亲也没喜欢,喜欢看。
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