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好莱坞-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尼尔本人亲自出演!
这一决定不要说一定会惊动媒体和影迷,即便是连库萨等人也吃惊不已。
9月丹尼尔就要进入伯克利上学,8月份谷歌的ipo也需要花费他大量的精力,因此在上半年极端忙碌之后,抽出一个多月的时间秘密拍摄这部片子,多少有点太拼。更何况,既然当初丹尼尔已经表明自己一年内不会有电影相关的工作,现在明确地自打嘴巴。当然也很不好。
不过明白丹尼尔的打算之后,库萨也就没有强烈反对,哪怕是特里弗,也都没有对此发表什么不同意见,谁让计划赶不上变化。
整部电影,除了丹尼尔。桑德勒之外,全都是签订了严格保密协议的新人或者菜鸟,只是丹尼尔出面邀请了不少硅谷名人客串了一把,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甚至史蒂夫。乔布斯也被他请来。不得不说,他在硅谷的影响力倒是不比好莱坞弱。
8月份,在谷歌的ipo前夕,这部电影正式杀青。
杀青聚会上,大卫。芬奇喝了不少,最后还是丹尼尔派人将他送回家的。
演员上还好说,这部电影本身也不是靠演员阵容的,何况丹尼尔。桑德勒一个人的星光就比得上别的电影一大片了。电影的重点是导演,这部作品原本就是大卫。芬奇执导的。但丹尼尔在考虑人选的时候还是很犹豫,毕竟,相隔多年,即便还是邀请芬奇。也很难保证电影会拍的差不多,既然如此,换一位导演也很正常。
但是考虑过之后,丹尼尔还是向芬奇发出了剧本。
这位知名导演毕竟已经风格确定。几年后他的技术可能更加圆满,但总体来说是差不多的。
芬奇接到这个剧本当然是非常吃惊的,但和剧本一起到的还有一份保密协定——通常来说。芬奇这种级别的导演很少有这个待遇,所以可以想象dd影业对这部作品的看重。等他看过之后,和戴维略作交流,才知道这个项目确实需要保密。
丹尼尔。桑德勒亲自出演!
一大串硅谷巨头客串出现在电影里!
这两个消息,无论哪一个放出去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背后的意义。
丹尼尔之所以打破承诺亲自出演,完全是因为这是一部有一点点自传性质的作品,当然大部分情节和设定都是虚拟的。
芬奇还记得戴维和自己在纽约碰面,他听到消息,脸上震惊的表情。
“你是说这是丹尼尔。桑德勒的半自传电影?”
戴维毫不犹豫地点头承认了。
芬奇虽然年纪不小,但对于时代变迁的感知是很敏锐的,是mb和f2f的注册用户,关注者很多。他当然看得出来电影主题就是mb和f2f合二为一的一个网站。
换而言之,mb或者f2f,或者干脆mb和f2f都是丹尼尔一手创建的?
尽管剧本里哈佛大学大二学生的设定是经过马克。扎克伯格的同意,嫁接过来的。后续发展也和丹尼尔的实际操作有明显的出入,但仅仅是芬奇的这一个疑问,就足以引爆影迷的热点了。
大卫。芬奇最终接下了这部电影。
随后,他和丹尼尔碰面了多次,5月份电影正式秘密开拍,芬奇宣称自己开始休假,华纳的《蝙蝠侠前传》原本有意请他执导,后来也自然而然地不了了之了。谁也不知道,他秘密来到了硅谷,开始拍摄这部作品,不得不说,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非常棒,加上丹尼尔在硅谷的人头比较熟悉,想要遮掩也简单很多。一直到他拍摄完成,这个秘密都得以保持住。
8月中旬,大卫。芬奇正在剪辑室里加班加点。
丹尼尔则携带mb的哈维尔和f2f的马克。沃恩,前往纳斯达克。
谷歌筹备已久的ipo即将揭开大幕。
佩奇在这一事件上的固执让丹尼尔感受很深,按照谷歌和普路托思的梯度协议,谷歌筹集的资金越少,对普路托思越有利——这也很好理解,谷歌的发展需要这么多的资金,如果从市场上没有办法得到这些资金,自然而然需要从别的方面来补充。所以,从这一方面考虑,丹尼尔是希望谷歌失利的,但作为一个合作伙伴,这么做其实有违原则。
丹尼尔还是抽时间劝过了拉里。佩奇,希望他改变采用荷兰式拍卖的方式来进行ipo的决定。
那样肯定会触怒华尔街。
但佩奇最终也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是固执己见,显然他对华尔街没什么好感,宁肯冒着风险,也不愿意将利益拱手相让。
……
当丹尼尔出现在纳斯达克的时候,财经媒体瞬间转职为娱乐版同行。
施瓦辛格、泰格。伍兹、基辛格等等好莱坞、政界的名流的出现,都不足以让人感到惊讶,毕竟他们是谷歌股东的消息早已经广为人知,丹尼尔却是新出炉的人物,尽管他在硅谷很有面子,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苹果公司此前收购了imp,也让财经媒体广泛认识这位好莱坞双料影帝,可是当他进入到谷歌在纳斯达克的ipo现场时,还是足以让人跌掉下巴。
相对于丹尼尔,和他一起到来的几位显然更加为记者们所知。
mb的ceo哈维尔、f2f的ceo马克。沃恩、coo雪莉。桑德伯格,不得不说,这三位如今风头正劲。前者不必说,作为谷歌的参股企业,而且很快就要追随谷歌ipo上市的明星初创企业,mb受到的注意力非常高。f2f目前的发展态势远超mb当时,它的社交生态也被认为极具潜力,作为社交网络蛋糕的前两位巨头,必然是媒体关注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普路托思的负责人雷蒙德,大家也并不陌生,作为mb和f2f背后的力量,挖出普路托思的背景,几乎成为财经记者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和他们一道出现的丹尼尔,就多少让人感到意味深长了。
mb和丹尼尔的密切关系。
f2f的迅猛发展也充分得益于丹尼尔,奥斯卡风波以来,f2f从丹尼尔的沉默里得益最多,而且,丹尼尔目前也是f2f主页人数最多的用户,刚刚突破百万,从blogger到mb,再到f2f,丹尼尔在受到互联网垂青的同时,似乎也在预示着互联网的发展潮流。
下一个互联网明星,是f2f?
这个疑问,伴随丹尼尔,为f2f一起制造了更多的关注。
除了mb和f2f,雷蒙德此前甚至是丹尼尔的私人投资经理!
考虑到这么多联系,不少记者心里难免有了一些猜想,尽管那些猜想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难以置信——但仔细想来,似乎可能性也不是想象的那么低。
得到消息的娱乐媒体,比矜持的财经媒体要疯狂太多。
各种各样的猜想,一下子将其它娱乐新闻全部覆盖掉。
一场新的新闻风暴以丹尼尔为中心再度展开。
第281章新的身份
谷歌在纳斯达克的亮相是盛大而又悲情的。
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或许还要加上ceo施密特,这三位掌舵谷歌的高级管理人员,一意孤行挑战华尔街,采用“荷兰式拍卖”进行本次募资上市,所谓荷兰式拍卖,投资者需要输入想要购买的股票数量以及愿意为这些股票支付的价格,而后出价最高的投资者可优先购得股票,直到所有股票被卖光时为止。很明显,谷歌创始人们心中所想的公司价值与公众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那么相称。
在意识到情况并不如自己想想那么美好的时候,佩奇修正了ipo定价区间为每股85美元到90美元,但是其最终的挂牌价格仅仅是85美元,也就是在这一定价区间的最下限。谷歌以此定价发售了1960万美元股票,而佩奇最初的希望是以每股108美元到135美元的价格发售2590万股股票。
前后落差可以说大到足以让人承受不起。
这一次上市,谷歌原本寄望与募资30亿左右,结果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17亿不到。
那挂牌价格尘埃落定的时候,尽管纳斯达克股灾以来,谷歌已经是为数不多能够成功进行规模庞大的ipo的科技公司之一。但这一数字显然让佩奇产生了重大的落差。
究其原因,当然还是佩奇的决策出现了问题。
荷兰式拍卖并不是完全不能采用,比如mb,可能相对来说就更加适合这种方式。
这种拍卖方式严格需要投资者和股民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这是很好理解的,这种拍卖式出让股票,首先当然是要有吸引力,这样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出价,价格才会被炒到更高。
佩奇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心中的谷歌的受认可程度并未和投资者达成一致。大家并不那么买谷歌的账,也并非那么多人认为谷歌将会成为值得尊敬的企业。除此之外,佩奇也高看了股灾以来,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
某种程度上说,谷歌是被牺牲掉的先行者,从谷歌的ipo开始,科技股开始焕发新的光彩,人们开始认识到搜索引擎将带来的巨量财富和际遇,乃至更多的互联网商机。
按照当时谷歌注资mb和收购blogger时的附加条款,也就是普路托思和谷歌的梯度收购协议——这些都是公开资料。需要向投资者说明的内容。谷歌的募资总额低于20亿,普路托思拥有以挂牌发行价70%的价格购入谷歌1000万股原始股。
这无论如何都是大赚特赚的一笔生意。
在形势复杂的谷歌ipo事件上,普路托思毫无疑问成为了最不用质疑的胜利者。
总计大约6亿美金的收购总额,是普路托思可以承受的,单单以目前的价格,普路托思已经入账2亿左右,更何况,股价上扬的趋势不可避免,这可能将成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一笔股市操作了。
……
“你认为这可信么?”
罗伯特指了指《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在谷歌上市的头条下面,一块不算小的范围内,粗体标题显著地让人感到刺眼。
“丹尼尔。桑德勒,社交王国的幕后王者?”
他面前并不是本部的迪克。库克。而是鲍勃和哈维——韦恩斯坦兄弟。
鲍勃深深吸入了一口气,昨天丹尼尔出现在纳斯达克,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如果丹尼尔真的是mb和f2f。乃至谷歌背后的操控者,他掌握的财富将是以数十亿美金计数的,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米拉麦克斯的的估值。更何况,mb还没有上市,有点上市,谁又能说不是第二个谷歌呢?那是百亿级别的巨无霸,百年迪士尼也不过数百亿市值。
这真的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罗伯特将他们请过来,却也没办法确定事实。
“如果这是真的,之前迪士尼的作为恐怕就要失算了吧?”
哈维突然说道,一些心照不宣的事情,这个时候说出来也没有那么尴尬了。
罗伯特脸色比他说的还要严峻。
事实上,根据不必要考虑丹尼尔新的身份能做什么,一旦他被确认这个身份,他在好莱坞的特殊地位将由此确立,迪士尼想要出手压住丹尼尔,再也没有可能。当然,好莱坞有好莱坞的规则,只是面对从未有过的情况,这种规则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罗伯特是没有任何把握的。
这个时间,全美有无数人在猜测《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的真实性。
唯独有一个人,已经能够近乎确定。
《今日美国》的网站编辑埃文斯——那位差一点探寻到丹尼尔背后的新闻编辑,在苹果和imp达成交易的时候,他曾经探寻丹尼尔和mb背后的普路托思的关系。
作为新闻记者,埃文斯有扫最新新闻的习惯,将各大网站的新闻一篇篇的扫过标题。
作为今天最热门的报导,包括《今日美国》自己都有相关新闻,这肯定是会进入埃文斯的眼睛里的。
只是看到这一条新闻的时候,埃文斯简直。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天啊。”
“你怎么了?埃文斯,凳子上被人放了蝎子么?”他的同事看他嘴里像是放了个热饺子一样,想要吐出来又舍不得,不吐出来又说不了话。
“不不不,丹尼尔,丹尼尔。”
同事这次明白了他的意思了,感叹了一声。
“你觉得那是真的么?也许他只是和施瓦辛格一样,在谷歌有原始股而已,他在硅谷很有些关系,这又不是什么稀奇的新闻。哦,对了,上次他参观谷歌的时候,新闻还是你做的呢。不过如果是真的话,那就太可怕了。他是不是最年轻的超级富翁啊?他会上福克斯么?上帝真是太偏爱他了,这样的人什么都不缺了,可我还在担心下个月的账单。”
埃文斯的同事早就被这个消息震惊过了,现在满嘴都是喋喋不休的抱怨。
“不,不是,”埃文斯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顿了一下,马上冲到了上司的办公室,过了一会儿,《今日美国》网络媒体部门的主编和他一起旋风一般地冲了出来。
意识到有些不对的同事们也围了过来。
埃文斯打开自己的电脑。从一层一层的文件夹里,找到dd影业的那位文件。
丹尼尔、戴维,还有普路托思投资公司!
“我的上帝!”主编感叹了一声,“马上,埃文斯,你马上编稿交给我。”
主编又旋风一样地回到了办公室。
后知后觉的那位同事,这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说dd影业也是普路托思投资的么?”
虽然证实这个消息,本身并不能为丹尼尔是普路托思背后之人提供万无一失的佐证。但横空出世的普路托思被发现另一宗投资行为。正好是丹尼尔。桑德勒的独立制片厂——这未免太过于巧合了。
很多时候,媒体也好、公众也好,并不需要十足十的证明,他们需要的只是说服自己的理由。现在来看,普路托思在dd影业中有投资,无疑就是能够让人说服自己的理由。
……
“意料之中,不是么?”
库萨苦中作乐地说道。
永不停止的电话铃声。爆满的电子邮件,瀑布洪流一般的新闻报道……
如果不是丹尼尔本人不在马里布的家里,那里肯定瞬间宾客盈门。
“我们将在8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件事情进行说明。”
再次以标准答案回复了一位来电者,库萨觉得自己有点脱力。
他们正在纽约的一家酒店内,和拉里。佩奇并不住在一起,佩奇现在肯定是忙碌到不行,丹尼尔却可以躲懒。
昨天晚上,佩奇长夜难眠,和丹尼尔在外面喝了不少酒。
谷歌成功上市,是个好消息,对于佩奇来说,确实是一场挫败。
“mb会交给华尔街那帮混蛋运作?”
丹尼尔点点头,“应该是的。还要感谢你们,谷歌的这场上市,无论如何都给mb带来一些鼓励,即便是和华尔街合作,也不至于落在弱势一方。”
这一点倒是实情,即便是谷歌被算计了一把,mb也没有必要因此感到畏惧。
谷歌的上市危机源自于投资者对科技股的疑虑和对谷歌本身的不信任,华尔街的推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意味着是决定性的。相对来说,mb比谷歌要更为人熟知,虽然谷歌的用户数比mb更多,但作为社交网路的头把交椅,mb就是和公众打交道的,投资者也好,股民也好,对mb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有了解的,更何况,mb的盈利能力早就得到了认可,尽管在拿到谷歌和普路托思的再次注资之后,mb将重心从盈利移到了吸引用户上,但它的盈利模式却一直在优化,这些都是在环伺在侧的投资者的眼皮底下进行的。
所以,他们对mb的认可度其实是超过了谷歌的。
毕竟,谷歌的年盈利确实有2亿多,但独独一个广告收入,无论如何都有些让人感到不保准。
考虑这些不同,mb即便采用荷兰式拍卖,华尔街也未必能够动太大手脚,谷歌上还盖了一层布,投资者看不到里面的肉,被华尔街操控是有可能的。mb已经是块明晃晃的肥肉,这个时候想要统一步调压低价格,就很难了。
佩奇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