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巨星_七七家d猫猫 >

第388章

巨星_七七家d猫猫-第388章

小说: 巨星_七七家d猫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个流言出现的时机却十分耐人寻味,一方面布拉德是依靠特蕾西的关系进入剧组的;一方面克里斯托弗在圈内口碑很好,他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老实人,而且凯瑟琳…赫本和他关系也十分不错。如此一对比,顿时就显得特蕾西和布拉德面目可憎了。

此时所有人都可以百分百确定整个事件背后肯定是有人在针对特蕾西了,只是大家都在猜测到底是谁,如此大手笔看起来实在太过惊悚。

刷票门事件的证据,“告别有情天”剧组内部的消息,最重要的是特蕾西的一举一动,因为这幕后黑手显然就是根据特蕾西传出来的流言制定计划的,让特蕾西挖坑陷害别人却最后害到了自己。

但这幕后黑手要猜测出一个真相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虽然大家都在推测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犹太人团体,却没有人敢真的说出口。不过,特蕾西的处境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其实特蕾西和雨果的二三事,圈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次特蕾西完全失去理智,竭尽全力针对“辛德勒的名单”剧组,完全就是以卵击石,这种举动让特蕾西的声誉大减。即使撇开最近的负面新闻不说,各大制片公司也不敢和特蕾西合作了,因为以特蕾西的这种个性,谁知道下一次又会什么时候爆发。

当然,特蕾西目前和雨果、史蒂文完全站在了对立面,没有人会选择她。无论是史蒂文还是雨果,特别是他们身后所代表的犹太人力量,现在才是制片公司们的最佳选择,他们可不会犯那种站错队的低级错误。

特蕾西手中一直正在筹备的“当男人爱上女人”剧组很快就传出了消息,曾经在“雨人”、“喜福会(the。joy。luck。club)”剧组大展拳脚的罗纳德…巴斯(ronald。bass),曾经在“乖仔也疯狂(risky。business)”、“战争(the。war)”、“新三剑侠(the。three。musketeers)”等剧组有过出色表现的乔恩…阿维奈(jon。av),两个人联手接过“当男人爱上女人”剧组,开始做进一步的筹备。

而特蕾西之前正在和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讨论的几个项目,都刹那间销声匿迹,这让特蕾西手上顿时一无所有,就连她的经纪公司——国际创新管理公司——也都一展莫愁,各大电影制片公司高层之中的犹太人显然都团结了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特蕾西只能是暂时潜水,希望时间能够成为缓冲垫。

现在特蕾西所面对的情况比起乌玛…瑟曼来说要凶险无数倍。

乌玛仅仅只是名声受损而已,潜规则的受害者、恶意炒作新闻等等负面新闻只是让乌玛的公众形象破灭而已,但是在好莱坞公众形象糟糕的演员数不胜数,之后重新获得公众认可虽然并不容易,但却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对于演员来说,作品永远才是核心竞争力,依靠“钢铁侠(iron。man)”结束了十年低迷的小罗伯特…唐尼就是个中典范。

但是特蕾西却不同,她作为制作人,各大制片公司的信任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让她获得投资、获得权力、获得资源,如果一旦制片公司们退避三舍,一旦身为好莱坞最大投资人的犹太人联手排斥,那么对于制作人来说工作就很难展开了。即使制作人依靠自己的能力重新获得投资,但名声受损之后要组建一个剧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不要说这个孤注一掷的作品能够取得成功的概率了。

所以,现在特蕾西处于一个十分可怕的境地,虽然公众根本就不知道她就是最近沸沸扬扬的那个加害者,但圈内的名望和声誉都已经彻底毁了,这是她花费了十四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东西,这就相当于她的实力证明,现在却频临毁于一旦的处境。

不过虽然现在特蕾西的情况处于一个十分困难的状况,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地狱,毕竟她还是“告别有情天”的联合制作人,只要这部电影能够在奥斯卡打响一个翻身战,即使各大制片公司短时间不会和特蕾西合作,但依旧可以成为特蕾西履历表上的一抹亮眼数据,未来的事情就说不准了。

当然,如果“告别有情天”再彻底失败,那么特蕾西很有可能就要退出这个行业了,连续五部作品全部失败,不仅血本无归,而且在颁奖典礼也没有任何收获,这对于一名制作人来说就是“没有任何价值”;再加上现在各大制作公司避之如蛇蝎,还有不断追寻真相的媒体记者,一旦事情全部爆料出来,那么特蕾西要再次寻找到工作机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所以,也许一切事情都会在奥斯卡落幕之后有一个最后的了解,地狱还是死缓,前者就是彻底结束了,后者则是一线生机——哪怕是十分微弱的一点点,结果全部寄托在了奥斯卡小金人的身上。

特蕾西始终都不明白,她隐秘的动作为什么会有人能够窥探得到,即使是史蒂文,也不合理。因为在此之前,特蕾西已经潜伏了一个多月,几乎没有任何媒体的焦点锁定在她身上,再加上她本来就是位居幕后的制作人,所以这一点她就和乌玛不同,没有狗仔队会跟踪她的行动。

但是,特蕾西所有的小动作、所有的阴谋,包括之前所有的动作似乎都处于一个被监视的情况,然后对方挖了一个陷阱,就等着自己有所动作。如果说特蕾西不再继续谋划,那么也许所有事情都不会发生;可是特蕾西有计划了,这就让对方握住了把柄,明明是特蕾西在给“辛德勒的名单”挖坑,但却最后把自己埋了进去,而她甚至不知道幕后黑手的真实身份。

真的是史蒂文吗?还是说……雨果?

特蕾西百思不得其解,她甚至没有办法理清一个思路,寻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去寻找到幕后黑手,可是,除了史蒂文除了雨果之外,她就想不到任何人了。这让特蕾西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一直以来,她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她设计陷阱,她策划阴谋,她打击对手,但现在,她一心想要毁灭的雨果却在她的打压之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现在已经强大到她都无法直接抗衡的地步了,更为可悲的是,她不仅无法抗衡,她还要先谋求生存才行,只有保留住了那一线生机,她才有继续下去的资本,否则一切就都结束了。

这真的是太荒谬了,太可笑了……

特蕾西躲在暗无天日的家里,她甚至就连灯都不敢打开,她知道今天是“辛德勒的名单”庆功宴举办的日子,但她却没有办法做出任何反抗动作,只能是静静得等待着判决的到来,这种折磨几乎要让她窒息。

雨果知道这一切都是约瑟夫计划的,只有约瑟夫。

虽然说史蒂文只提了一下感谢约瑟夫而已,但雨果的脑海里却忽然就想起了之前卡尔的话:约瑟夫那段时间很忙,真的很忙,甚至在公司都看不到他,而且不是凯奇的事也不是达蒙的事……

雨果知道,约瑟夫是在监视特蕾西,约瑟夫是在幕后调查,因为约瑟夫嗅到了危险的信号,从“告别有情天”和“辛德勒的名单”对决开始,或者从金球奖事件的时候开始,约瑟夫就知道,特蕾西永远都不会消停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特蕾西彻底丧失战斗力。

约瑟夫,约瑟夫……真的是约瑟夫吗?真的是那个工作慌乱得手忙脚乱、被朗…梅耶的谣言弄得焦头烂额、因为作品选择和雨果吵得不可开交的约瑟夫吗?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哈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653雷霆一击

“国家询问报”至今都还没有完全从女巫审判的余波之中缓过神来,不过他们原本就声名狼藉,所以对于“名誉”这件事也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一次关于雨果的谣言,虽然其中有些蹊跷,但“国家询问报”为了抢新闻独家,希望报纸尽快从低谷之中恢复过来,结果还是犯了老毛病——在求证事实之前就把新闻见诸报端了。

当看到“国家询问报”的报道之后,紧接着,约瑟夫的动作就开始了,“美国周刊”马上就撰写评论强烈谴责“国家询问报”,不过詹姆斯…拉特撰写的这篇文章十分讨巧,他并没有详细说到底是什么事件,只是说“国家询问报”伤疤都还没有好就忘了疼,一直在捏造新闻,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制造爆点、吸引眼球,这种行为对于整个新闻界来说都是一种可耻的存在。

“美国周刊”只是一本八卦杂志而已,他们的文章本来就是娱乐为主,当读者阅读到这篇评论时,更多是对“国家询问报”嗤之以鼻,等怀抱着好奇心翻开“国家询问报”阅读新闻时,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会让大部分人一笑置之,认为“美国周刊”的话语实在是再正确不过,“国家询问报”又一次捏造新闻了。

毕竟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的视角和圈内人是不一样的。圈内人看待这个新闻,是看到雨果依靠潜规则赢得演出机会,这才赢得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但是在普通观众眼中,却是看到雨果在四部电影里展现出的绝对实力,自然认为雨果是依靠实力从试镜之中胜出。

这种观念的差异,再加上“美国周刊”制造的先入为主观念,普通观众自然是认为“国家询问报”故态复萌了。

最重要的是,除了“美国周刊”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杂志对这次事件进行报道,也没有谴责“国家询问报”,就好像这只是一场八卦杂志之间的闹剧一般。所以泄露出去的流言只是掀起了一点点波澜,紧接着就没有了踪影。

但是,“国家询问报”的这一个并不成功的爆料却成为了约瑟夫下一步计划的突破口。不久之后,“洛杉矶时报”就惊爆一起好莱坞丑闻,被人们戏称为“刷票门”。

“洛杉矶时报”撰写了一篇文章,揭露好莱坞某位女性大牌制作人的恶劣行径,这位女性制作人曾经监制过奥斯卡提名的作品,也曾经奉献出票房出色的长红系列,是一位实力十分出色的资深人士,虽然近几年来因为作品的连连失利导致媒体曝光率急速下滑,但依旧颇具实力。

这名制作人近来的一件丑陋行径让人不齿,为了宣传自己最新推出的作品,她不惜利用职权之便进行了可耻的“刷票房”行为,虽然金额数目并不夸张,仅仅是几百万而已,但却完全破坏了圈内公平竞争的原则,北美票房市场应该是一个以观众为导向的存在,而不是由少数“权威人士”兴风作浪的游戏场。

该女制作人不仅进行了刷票房,而且捏造诸多负面新闻去打击直接竞争对手,最为可耻的是,她试图用潜规则的丑陋新闻将某位演员拉下马,对这位演员进行了无耻的污蔑和指责;但事实却是她看上了这名演员,求爱失败,潜规则也未能成功,因爱生恨,于是利用手中职权对其进行打压。

“如此恶劣行径,实乃是好莱坞业界毒瘤!”这是“洛杉矶时报”新闻的结束语,清晰地表达了尼古拉斯…麦克伦的深恶痛绝。

这篇新闻出来之后在圈内圈外掀起轩然大波,圈内人士震惊的是刷票房,这种行为其实已经逐渐被禁止了,因为这是破坏市场正常运作的行为,虽然依旧有人暗地里进行一些小动作,但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绝迹了,即使有,数额也不会太大。

这一次“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如果属实,那么圈内人士势必要再次展开调查和肃清,因为这关系着整个圈内的正常运转,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圈外人士对于“刷票房”的行为倒没有太多想法,因为几百万的票房比起电影总则上千万、上亿的票房数据,听起来就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对于“女制作人潜规则未果进而打击报复”这样爱恨情仇、狗血八卦显然更加热情,人们都在纷纷猜测,事情的当事人到底是谁。

一时间,“洛杉矶时报”这篇报道引发了圈内外的一片热闹,人们都在推测着当事人的身份,凯瑟琳…肯尼迪、诺拉…艾芙隆这些女性制作人都纷纷躺枪,她们也不得不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清白,一方面澄清自己,一方面也坚决谴责某些制作人破坏行业形象的可耻行为。

特蕾西…雅各布斯自然也进入了人们的猜测名单,这让特蕾西惊恐万分,她原本是做好了一切盘算,一步一步地将“辛德勒的名单”、将雨果拉入谷底,把他们的名声彻底抹黑,但还没有等到她下一步行动,一股阴谋诡计的惊涛骇浪就扑面而来,让她惶恐不安。

此时特蕾西终于感觉到,她的身后似乎有一只巨大的黑手正在摆弄着棋局,而她就是这盘棋局的牺牲者。难道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更为准确说是史蒂文所代表的犹太人团体吗?这是特蕾西唯一能够想到的对手,如果犹太人团体出手,那么特蕾西的生存希望就十分渺茫了,这让特蕾西一点一点地被恐惧所吞没。

不过猜测归猜测,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特蕾西自然不能承认,她在面对媒体时还是从容地否认了这些说法,并且也坚决地谴责了圈内这种潜规则的恶行,认为必须取缔,还好莱坞一个清净的环境。

伴随着讨论展开,新闻媒体一直紧闭着的嘴巴刹那间就张开了,顿时狼烟四起。

“纽约时报”以“男演员的生存状态”为标题进行了深度报道,这篇报道之中颠覆了所有人对于好莱坞的固定想法,人们一直认为女演员才是潜规则的受害者,但事实上男演员的潜规则往往更加恶劣,男演员不仅要经历异性的骚扰,来自同性的玩弄更是无法避免,这也使得男演员往往需要忍辱负重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只是男人比女人更加坚强更加坚韧,所以造成了外界的错觉。

事实也是如此,女演员虽然容易被冠上“花瓶”的名号,但女演员要闯出名堂远远比男演员容易,一脱成名、小妞电影一炮而红、性感形象搏出位等等,依靠自身优势能够取得的效果往往十分容易。可是男演员想要遵循同样的路数,就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女演员更新换代速度远远比男演员迅速的原因。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问世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顿时整个舆论都风声鹤唳,几乎所有在线上的男演员都被拿出来猜测一番。当然,女制作人、女导演们更是成为了枪靶子,人们对于“洛杉矶时报”报道之中的女制作人探讨更加热烈起来。

而随后“旧金山纪事报”、“今日美国”等全国发行的大型报纸也都相继报道了这一次的“刷票门”事件,将这位声名狼藉的女制作人推向了风口浪尖。

此时,这名不知名的女制作人已经不仅仅是被谴责而已,她完完全全就是成为了真正的“女巫”,所有新闻媒体都在把她当做典型进行批判,彷佛只要谴责了这一名女制作人,整个好莱坞都会得到净化一般。

这也是好莱坞的典型伎俩,潜规则处处存在,但却没有人愿意承受骂名,此时有一个替罪羊了,自然没有人愿意放过,所有污水都一口气往这名女制作人身上泼。其实这名女制作人经历的就是之前迈克尔…杰克逊经历的事情,唯一的不同就在于,迈克尔事件有受害者当事人的煽风点火,引爆同情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们更加痛恨加害者;但这一次却没有受害者,也没有明确清晰的加害者,只是一个行业现象,所以整体声势并没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此时的特蕾西只觉得草木皆兵,她只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暴露出来,然后她就会成为“女巫审判”的牺牲者。这种感觉很是糟糕,让特蕾西不仅觉得四面楚歌,更觉得自己此时就站在悬崖边上,狂风肆虐,她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但偏偏却又被吊在半空,不上不下。这种走钢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