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捡漏 >

第212章

捡漏-第212章

小说: 捡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第428章玉璧、玉环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希斯特拍卖行有些异想天开了,或者说太无耻了。

因为这快玉璧除了时间上和和氏璧相近,其他的与和氏璧根本扯不上半点关系!真不知道日本人把它说成和氏璧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董德昌叹息一生,要是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它打死都不会来日本的。它也决定以后无论日本人再放出怎么样的风声,它都不会再相信了。

‘怎么样?怎么样?‘众人见三位专家鉴定结束,忍不住纷纷问道。

‘董老,您跟大家说说?‘马尚都提议道。三人中他的年龄最轻,当然要谦让一番。虽然他也听说过卢姓老人,但终久是不熟,对他眼力也不甚了解,自然也就不会请他出马。

董德昌挥了挥手说道:‘小马呀,你也别谦虚了,你的水平早已经超过我们这些老头子了。一劳不烦二主。这个事呀还得你来。‘

董德昌说完目视卢姓老人,老人会意说道:

‘是呀,马老师还要麻烦您呀。‘

他和马尚都不熟,虽然年龄比较大,但还是尊称来一声‘马老师。‘

‘好吧,我要是说错来,两位老师可要纠正补充哦。‘

三人在这里谦让,早把台下的买家给急坏了,心说这事谁来不一样啊?谦让来谦让去干什么啊。

最终,马尚都站起身来说道:‘敬关社长,我们一致认定。这个所谓的和氏璧不对。充其量是一块比较好的玉而已。‘

马尚都一锤定音,顿时现场很多人面露喜色。

‘听到了吗,马老师说这个和氏璧是假的!‘马尚都说话很有分寸。但是台下的人可就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把‘假‘字说出来了。

敬关的脸色很难看,但是因为涵养,却也没有立刻发火。

‘马老师,您说这个话有什么依据吗?‘

‘依据自然有。‘马尚都说道:‘首先,和氏璧是一块璞玉,从它后来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传说可以推测出。它和一般的玉璧并非是一样的。‘

‘马老师!‘马尚都还没有说完便被敬关打断了:‘您基于和氏璧被加工成传国玉玺来推测和氏璧的形状。可是您也说了,和氏璧被制作成传国玉玺只是传说,并没有确实的证据。您基于假设推断出来的结论,试问有说服力吗?‘

不得不说敬关的反驳确实很有力度。虽然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认为和氏璧被制作成来传国玉玺,但是苦于没有证据。马尚都也是习惯使然,说出这样的话。没有想到立刻被敬关抓住了破绽。

马尚都微微一笑说说:‘好。如敬关先生所愿,我们先不谈和氏璧是什么样的模样。先说说眼前这块玉环吧。‘

‘玉环?‘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也被很多人立刻就发现了。

‘不错!正是玉环。‘马尚都斩钉截铁的说道:‘根据记载,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而孔洞比玉肉大的,叫玉瑗,而玉肉和孔洞均大的,叫玉环。但是后世进行了简化,玉瑗的概念逐步被取代消失。现在统一将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把孔洞和玉肉一样大或者比玉肉大的叫玉环。大家看这块玉。我们粗略量了一下,这块玉的孔洞和玉肉一样大,所以应该叫玉环而并非是玉璧。而和氏璧被口口相传至今是玉璧而非玉环,因此这块玉环根本就不可能是和氏璧!‘

马尚都的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立刻赢得了一片掌声。

敬关的脸一片青紫,他们推出和氏璧不过是一个噱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和买家。玉环和玉璧的简单区别,以敬关和希斯特鉴定师队伍的水平肯定不会鉴定不出来,如此视而不见不过是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说白了就是糊弄买家的。特别是中国的买家中土豪那么多,一旦涉及国宝回归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头脑发热,也不管东西是不是真的,都会花大价钱买下来,最是容易糊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炒作太过真实,而和氏璧的影响力又太大,竟然马尚都这样的古玩鉴定专家也会来到这里,这个玉环又哪里禁得起他这样细致而缜密的推敲?

敬关脸色青紫,说道:‘马先生,您也说了,玉璧、玉环、玉瑗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甚至连玉瑗的概念都消失了,那么以此来作为推断的依据,还合适吗?‘

敬关还想故技重施,用马尚都的推断的过程来反驳他的结论。。

但是这一次他失算了。

马尚都呵呵一笑说道:‘敬关社长此言有一些问题。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玉璧的顶峰期,玉璧是六瑞之一,所以其标准是非常的严格的,甚至于,不同用途的玉璧颜色都是不同的,比如礼天的玉璧,就必须使用苍青色,而不是白色,因为苍青色代表者苍天。一直到秦汉以后,对于玉璧的讲究才逐渐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敬关社长还认为这不能作为证据吗?‘

马尚都的话让敬关无言以对。

谁也没有想到马尚都的切入角度竟然会是如此简单。而效果却又如此的好。

‘敬关社长,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马尚都说道。

敬关咳嗽了一声,他现在真有些后悔听信助手的话,举办了这样一场拍卖会,而且还用和氏璧做诱饵。

本来,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没有想到的是被马尚都从一个乾隆斗彩鸡缸杯抓住了破绽,然后穷追猛打,不依不饶。

紧接着,村上直彦这个蠢货又调包失手,让这一丑行暴露于天下。非常成功的让希斯特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成为了众矢之的!

如果没有之前接连两次的失误,自己又何至于被逼的答应让马尚都等人观摩和氏璧?

敬关的心中暗恨,但是也完全没有办法。

‘马先生说这块不是和氏璧,那您认为这是什么玉璧呢?又是什么时候的呢?‘

敬关退而求其次,这块玉环体积很大,而且材质也属于上乘,即便只是素璧也应该价值不菲,以马尚都的目光不应该看不出来,只要从他的口中说出这块玉璧不简单之类的话,也能为希斯特挽回一点颜面。

他认为马尚都应该和中国许多老学者一样,性格端正,有一说一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马尚都腹黑的很,他一眼就看穿敬关的意图。

微微一笑说道:‘这我还真看不准。‘

一句看不准,已经将敬关推向了深渊,毕竟很多时候,看不准就是不对的意思。难道是这块玉连古玉都算不上吗?当然不是,这块玉确确实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玉。

但不论如何,马尚都这话说的没有错,至于别人怎么想,那他管不着了。

敬关心中暗恨,这个马尚都根本就是个腹黑的老油条呀。他的声名在外,再加上刚刚揭穿了希斯特的乾隆斗彩鸡缸杯的造假,在座的所有人对他相信到了崇拜的程度。他们怎么会相信马尚都看不出呢?只会认为马尚都是在委婉的表达这个玉环并非老物件了。

这个可恶的马尚都!

但是,虽然敬关恨的牙齿痒痒,却拿马尚都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且,马尚都还嫌不够,继续说道:‘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玉璧、玉环在春秋战国达到顶峰,相应的数量也就非常多,物以稀为贵,数量一多,价格自然会下降。‘

马尚都一边说话一边摇了摇头,配合他那惋惜的表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敬关手里拿着的是一块一文不值的顽石呢!

在春秋战国时玉璧常见?你倒是去找一块这么大的玉环给我看看呀?

但是敬关毕竟有错在先,现在即便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也时于事无补。只能时气的翻白眼。

第429章再逛展销会

敬关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是对于他的打击还远远不止于此。

正在这时,于飞突然站起深来,紧接着,董德昌也站来起来,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很快,整个拍卖大厅中,除了个别的日本买家或者托,其他的包括金黄头发的老外在内的几乎所有买家都站了起来,那种沉默的抗议让敬关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终于,于飞默默的放下手中的竞价牌,一言不发的走向大门前,在他的身后,所有的人都默默的跟了出来。

除了聊聊几个人,整个拍卖大厅很快就全部走空了。敬关仿佛在一瞬间变的苍老了很多。他缓缓的坐了下来,良久没有站起身。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虽然希斯特方面百般掩盖,但这件事还是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甚至一些网络媒体上还上传了当天的现场录像!

为此,一向温和的敬关非常罕见的摔了杯子。

‘不是不允许带摄像机进来得吗?这是怎么回事?‘他大声的质问着保安处负责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恐惧。

而在酒店中,于飞惬意的躺在床上,欣赏者视频中敬关目送所有买家离开时脸上如丧考妣的表情,自言自语道:‘这种针孔摄像机的效果还是不行啊,画面比较模糊,这要是拿着它去偷拍春宫戏的话,恐怕也看不清楚什么。‘

没错,上传这个视频的正时于飞。

在伦敦参加过索斯比拍卖会之后。于飞就有了买个摄像机的想法,如果当初将索斯比售假的过程偷拍下来,一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的。所以。这一次于飞才会事先买了个针孔摄像机。恰好又发生来如此劲爆的事情,于飞当然不会错过,全程进行了摄像。

对于于飞的作为,马尚都和董德昌也没有阻止,毕竟这一次希斯特做的太过分了,这是一次打击希斯特的绝佳的机会。至于,这件事能够给希斯特带来多大的影响。于飞并不关心,它和希斯特并没有仇怨,即便将希斯特打击到倒闭也没有任何作用。还又其他的拍卖行出来。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虽然拍卖会已经提前结束了,但是董德昌和马尚都却没有离开日本的意思,这两个人好容易来一次,又怎么可能轻易回去呢?当然要逛一逛当地的古玩市场了。而早来两天的于飞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向导。

对此。于飞本来是想劝两人的。毕竟日本的展销会比国内的古玩市场也不妨多让,里面充斥着没有价值的旧货和做假做旧的古玩。但是它毕竟在里面捡过漏,如果不带两人前去,情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无奈,于飞只能又带着两人去了古玩展销会。

展销会上的人依然很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于飞不由感到一阵压力。好在是冬天,不然在这样的的环境中穿梭还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董老。马老师,还真是您们?!‘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三人的身后响起。

三人回过身,发现说话的人正是刚刚在拍卖会上见到过的王光水。

真没有想到在这里又遇到了。

见到于飞三人,王光水显得很开心,他鉴定的水平有限,之前虽然见到几件不错的藏品,但是因为看不准所以最终没有出手。有董德昌和马尚都这两位鉴定大师在身边那就不用担心了。至于于飞,王光水只以为他是董、马两人的后辈,因此并没有当回事,只是点头打了个招呼而已。

四人一行逛了半天,除了于飞外都有收获。

马尚都低价买到了一件乾隆爆竹式鼻烟壶和一件紫檀弥勒佛根雕。特别是弥勒佛根雕,材质和工艺俱佳。因为没有款识,所以一时难以判定是出自何人之手,但一看就知道是名家作品,弥勒佛的包容的神态刻画的非常细致。

而董德昌则收获了一件紫檀三镶玉烟嘴和一件玉雕龙纹带板。据于飞的混沌之气观察,这件龙纹玉带板应该能到汉代了,是非常难得的珍品,价值不菲。

而王光水则在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的帮助下买了一件仿古白玉观音和一对清道光时期的青花帽桶瓶。所谓帽桶瓶顾名思义就是放帽子的。清代的客厅中一般东边放屏风,寓意男人在外平平安安。西边放镜子,寓意女人在家平平静静。中间放自鸣钟,整点的时候,钟声一响就是钟声(终生)平静了。

而帽桶瓶则放在钟的两端,清代‘以帽取人‘,男人头戴瓜皮小帽,回家之后就会把帽子放在帽桶瓶上,示意回来了。客人见到帽子才会进来拜访,否则的话是不会进门的。这也是古代男尊女卑的一种体现。

几人中,只有于飞没有任何的收获,是于飞眼力不行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是于飞的眼光太高了,一般的古玩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于飞还是不由对董、马两人的眼力极为佩服,自己有混沌之气,能快速的找到老物件也情有可原,可是董德昌和马尚都的两人则全是靠着自己的眼力和经验在如此纷繁芜杂的商品中找到古玩,这水平可不简单,起码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至于王光水,这小子纯属运气好!他对古玩的鉴定水平说是一窍不通也毫不为过,奈何他对古玩有这一种天生的直觉。就说那对帽桶瓶吧,虽然属于清代晚期,也不是官窑的作品,但是造型优美,品相更是完好,也算是颇有价值了。

‘我说于飞,你小子眼光可不要太高,总想着捡大漏,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像你以前得到的《兰亭序》和《洛神赋图》真迹这种价值的东西拢共也就那么几件,哪里是那么容易遇到的?你以为一个人的运气会一直这么好吗?要踏踏实实的。‘董德昌见到于飞一直没有出手,不由又教训开了,这次来日本把希斯特的拍卖会搅黄了,但是他们除了出了一口恶气之外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所以马尚都和董德昌都想带几件东西回去呢。在他们看来,于飞提前了两天来,付出的代价最大,但是这小子似乎光顾着泡妞了,竟然白白放过了如此好的机会。

其实,董德昌等人买的这几个物件,虽然比国内要便宜一些,但是要说捡漏也说不上。所以董德昌估计于飞是捡漏捡习惯了,所以才变的“不踏实”。

‘莫以漏小而不捡呀!‘董德昌末了又说道。

看到于飞一脸无奈的表情,马尚都暗暗好笑,虽然于飞的成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董德昌等人,无论是九州鼎还是《兰亭序》,还是《洛神赋图》,又或者是鱼肠剑、赤霄剑、湛卢剑中任意一件,甚至是《红白芙蓉图》、岁寒三友图元青花大罐,这些任意拿出一件都是要惊世骇俗的,引起轰动的。更别提还有那么多其他古玩珍品了。这样的于飞都让马尚都难以望其项背,和于飞相比,马尚都顶多算是捡捡小漏。

就这样,董德昌还是不忘时时告诫提点,这不能不让马尚都觉得好笑,在师傅的眼中,徒弟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

董德昌说的这些事,马尚都都知道还不觉得什么,但是王光水却是第一次听说。他没有想到身边的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年轻人竟然是造成一时轰动的主角,不由瞪大眼睛问道:‘您就是《兰亭序》真迹的发现者?还有《洛神赋图》竟然也是您发现的?这太不可思议了!您是我的偶像呀。‘

无论是《兰亭序》还是《洛神赋图》都是传世国宝,任何一件都价值连城,千金不换。这两幅画的先后面世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但是因为于飞可以保密,所以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猜到这两幅画是同一个人发现的。

董德昌这才意识到自己激动之下说漏嘴了,旁边还有其他人呢,不由冲于飞歉意的一笑。

既然王光水已经知道了,于飞也就不隐瞒了,说道:‘不过是运气好了一些而已,换作是你也会发现的。‘

于飞这当然是信口胡扯,国宝要是如此容易被发现,哪里还能等到现在?王光水当然清楚,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了不得的成就,但是偏偏还这么谦虚。他对于飞的佩服更甚了。后来更是缠在了他的身边,让于飞头疼不已。

看看天色将晚,再加上已经有所收获,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便准备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