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450章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450章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省的职业教育改革之所以搞得风风火火,还有一个意想不到优势。由于省内人口众多,又缺乏知名大学。许多本省考生原来深造只有高考这一条独木桥可走,想上好大学还需要跨省报名,竞争异常激烈。

而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比大学学期短,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而且中原省教育机构承认高职教育学历,即使参加工作,依旧能再参加大学学习,这让许多中原学子砰然心动。这几年中原省的职业教育生源不但满足省内需要,还向周围几省发展。中原高职学校中星空人力重点培养的几所学校学生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毕业后能迅速马上上岗,不少还成为技术骨干,是许多企业争抢的人才。中原省职业教育招牌也算是在全国打响,受到了〖中〗央嘉奖,要求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上海对中原高职教育改革也是暗自羡慕,相比中原缺乏名校,上海名校众多反而成了劣势。本地人既然能轻松上名校,对于像父辈那样在生产一线流汗当一工人自然没劲头,现在上海许多工厂里都是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才人员做生产主力,因此对于加强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本土专业人才的想法很强烈。

杨星就提议想在上海复制中原的成功模式,成立一个连锁高职教育机构,特别是中星将要建设一所属于自己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大学——中星大学,中星大学没有放在集团总部所在的香港,而是设在上海这里,还将作为上海高职教育连锁机构的代表,仅这一点就表明中星植根上海的意思了。

用杨星的话说,中星大学并不是普通大学,形式类似于麦当劳的汉堡大学,只对内部员工开放,主要用来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经营管理及领导力发展培训,确保中星在运营管理、服务管理、产品质量及清洁度方面坚守统一标准,这也是韦尔奇主政中星后一直强调的一点。

员工内部培训是几乎所有大跨国公司都要面临的核心问题,特别经过多次收购后,公司员工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连日常语言交流都成问题,又怎样形成凝聚力和接受共同的企业文化呢?中星此前一直在这方面下大功夫琢磨摸索,从“十方俱灭”表面无为而治,实际互相分工互相制约,到现在韦尔奇又提出制定标准、统一标准和执行标准,杨星经过股市动荡和私有化后,最终决定还是走〖中〗央集权的路子。

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驻扎在世界各处的企业和门店对管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储备和培养必须对此作出准备,以前简单的员工培训班已无法满足要求,于是总部考虑成立自己的企业大学。既然是自己的企业大学,以杨星对人才的重视和一向大手笔投入的习惯,他一下子就拿出20亿美元,打算在全球建设5所中星大学,第一所就设在上海。

4亿美元的中星大学外加承诺未来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美元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杨星对高职教育的重视让关子平非常感动,要知道06年上海教育经费预算只有150亿人民币出头,杨星的投入换成人民币有40多亿,相当于全市教育经费四分之一,实在是雪中送炭。

除了投资上海高职教育外,杨星还愿意为上海市树立城市新形象出一份力,那就是在东方之星大楼旁,协助上海市建设一所全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市政府的多年夙愿,当初上海浦东刚开发,市里就在核心区域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留出了地方,要建设几幢作为上海新地标的摩天大厦,拉高上海城市天际线,让外人看了叹为观止。这就是如今的上海金茂大厦、东方之星大楼和规划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

这三幢大楼呈“品”字型排列,金茂大厦曾当过一段时间全国第一高楼,而杨星挤掉〖日〗本人把上海金融中心改成东方之星,高度也一度压过台湾101大楼,做过一段时间世界第一高楼。要不是香港摘星楼横空出世,以超过千米的总体建筑高度夺得世界第一高楼冠军,东方之星还能作更长的世界第一高楼。即使这样,放眼全球,能在一个如此狭小地域内云集每座高度都超过四百米超高摩天大楼的,也只有上海了。

最快更新,请。

♂♂

第八百零一章生态崇明

规划中的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以及东方之星鼎足而三,一旦建成后,将是上海最高建筑标,同时脚下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也将创下拥有同一地段超过400米数量最多超高摩天楼的世界纪录,即使是号称摩天楼之都的美国芝加哥都相形见绌。为了超过曾短暂当过世界摩天大楼冠军的东方之星,这座新大楼在高度和外观造型上都不甘示弱的表示要有重大突破。

杨星观看过这座大厦的电子设计图,外观宛如一条深入浦江吸水的白龙,或是拔地而起,扶摇直上苍穹的龙卷风,总高度达到658米,让人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只是这样的高楼和特异外观必然造价不菲,上海市政府估算大约要花150亿元才能建成,即使以上海财大气粗也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开工,杨星记得好像还要等到2008年奥运会前才能实施。现在杨星为了讨好关子平,特地把这座上海新地标的大楼大包大揽下来,表示愿意投资承建这座大楼,作为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献礼。

当然,杨星面子上的话说得好听,私下里也是打了一番算盘的。到时中心大厦建成,三座大楼中的金茂大厦物业管理正是由星华地产下属物业公司负责,加上旁边作为中星大中华区总部的东方之星大厦和承建中心大厦,这三座大楼就都和中星资本有关系了,可以说浦东最有价值的核心地段尽在杨星掌握之中。无论是广告效应和向世界五百强落户上海时提供出办公室出租。想必都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显然投资中心大厦很为上海增光添彩,关子平也不好拒绝杨星的好意,紧接着杨星又和关子平谈起想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的经验移植到上海下辖的崇明县,关子平表示出极大兴趣,杨星就知道押对了注,果然这份礼物最能打动上海市领导。

崇明县位于长江出海口的崇明岛,这座崇明岛地理历史非常年轻,在唐代之前都还沉没在江水里,现在却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沙冲积而成的岛屿。

崇明岛年纪很轻,唐代才有历史记载,由于是长江河沙冲击而成,岛屿大小形状经常变化。直到近代才逐渐稳定下来。全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地势非常平坦。岛上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不少人都以为崇明岛全岛只有一个行政单位,这是错的。其实全岛分为两块行政区域,分属江苏南通和上海崇明县,只是南通所属部分极小,一般人才有全岛都属于崇明县的错误印象。

由于该岛地理位置优越。是上海发展大后方,因此作为上海这个国家直辖市管辖下唯一一县,其政治地位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县市。早在1996年,上海市投入123亿元巨资,建成一座长江大桥和一处过江隧道把崇明岛和市区联系在了一起,并成为上海北部国家公路网络一部分,交通十分便利。

崇明岛的自然环境保护十分得力,全岛森林覆盖率在东部沿海各省名列前茅,加上拥有湿地、海滩等资源,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海鸟来此过冬。崇明观鸟成为上海新兴的城市旅游景点之一。1996年该岛成立了市级工业园区,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运输量小、无污染和有规模、上档次、高品质的科技、资源、配套、技改和创汇型项目。

只是相比上海浦东改革后日新月异的变化来,崇明岛独处江心,岛上人口不足,发展潜力没有得到释放。上海市历届领导对开发崇明岛也是举棋不定,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方案。即使现在崇明县名利全国百强县,依然和上海的发展不同步。如今关子平主政,对这个面积相当于浦东新区大小的岛屿,作为上海区域内最后一块大的处女地,自然很想大干一场,因此杨星提出在此投资建设的想法,同他不谋而合,很是让他兴奋。

其实杨星来之前,上海已广邀国内外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发展崇明岛献计献策,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共识,如今上海市区人口密度过大,许多配套设施已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在上海周边建设卫星城,吸纳城市人员刻不容缓,崇明县就被定位为未来准备建设的11座卫星城之一。既要把崇明升格为卫星城市,又要尽量保持崇明的环境优势,如何规划才能保证崇明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和保护环境中取得平衡,就是摆在上海市政府和建设开发单位之间的一道难题。

杨星来之前早做好了准备,当他把一份《关于建设“生态崇明”若干意见》的多媒体电子文档演示给关子平后,让他和身边下属都为之眼前一亮。其实这也是杨星将海南兴建“国际旅游岛”的经验总结撰写出而来,里面开宗明义指出,要把崇明岛和旁边另两座小岛横沙和长兴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将其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建设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

“生态崇明”的计划核心由六大部分组成,具体提出

一、岛内自然资源必须保护,形成以国家自然保护区、岛屿平原森林、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为特色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森林花园。

二、保留崇明岛的海洋文化特色,建设一批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建筑物,形成与上海大都市有所差异、面向长三角和国际人群的环境幽雅、交通便捷的生态居住环境。

三、以优美的自然和居住环境为卖点,大力发展高端休闲度假业,针对大上海高端人群,形成岛内集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疗养、培训和会展为主体的生态旅游。

四、升级崇明原本的农业资源,形成以有机农产品、特色种养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成一批绿色食品基地,同时配合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贴近大自然的心态,开发农业旅游等新项目。

五、依托长兴岛深水岸线的优势,在岛上发展以现代船舶制造和港机制造为主体的海洋经济和海洋装备能力,吸引上海附近受条件制约无法扩大生产力的大型船厂和装备制造企业到此投资落户。

六、提高科技研创氛围,形成以科技教育、研发总部、国际论坛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型新服务经济,少建烟囱,多建实验室和会议中心。

关子平看后大加赞叹,这里面许多想法和政府不谋而合,但中星资本以在海南投资开发的经验做基础,概括总结的这六条发展规划却是明显更加有的放矢,操作性很强,让他不由不承认杨星从商短短十年就能取得佳绩,果然有两把刷子!

关子平既然觉得杨星发展崇明岛的计划有看头,他也是做大事的人,立即更改日程,推掉其他活动,带上相关部门领导,和杨星一起跑到崇明岛上实地考察了几天后,现场办公就把此事定的七七八八。

而且在岛上,他还替杨星找到了多处开发崇明岛的好处。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海市这边就推荐了崇明县作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有这个现成理由,上海市对开发崇明的财政补助和提供政策都方便许多,正符合了“生态崇明”升级农业的建议。

另外随着洋山港码头的建成,上海作为世界第一大港是板上钉钉,凭借深厚的制造实力,上海要大力发展海洋工业已成为各方面的共识。现在不但上海国字号大型海洋装备企业要扩张实力,许多民间企业也兴致勃勃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而上海附近优质海岸地段早被瓜分完毕,而崇明岛地处江海交界,海岸线绵长,自然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态崇明”中位于长兴岛的海洋装备产业区是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六大产业基地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振华港机、中船长兴、中海长兴等大企业入驻,其中振华港机占据全世界70%以上的港口机械制造,中船长兴则正成为世界最大船舶制造企业,预计崇明的长兴造船基地计划造船能力将达800万吨。

杨星当然对此也很有兴趣,他向关子平提出将崇明岛作为东方星城新产业区核心,只要政策到位,保证5年时间就能把规模扩大到如今东方星城的十倍,星辰制造的海洋装备中心就设在这里,作为研发海上钻井平台、液化天然气船和深潜器等高技术海洋装备的科研基地,到时候崇明岛会变成以“三高”(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品质高)为显著特色的世界级海洋装备岛。

这段时间练车,发布时间不稳定,请谅解!

♂♂

第八百零二章快时尚

杨星陪着关子平在崇明岛呆了好几天,摸清了各处的情况后,才算是彻底把星资本投资崇明岛的事给彻底定了下来,关子平对杨星的准备充分和实干精神很满意,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杨星也对关子平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赞不绝口。

这次崇明岛投资计划定下来后,杨星也没打算吃独食,还拉上了一大帮合作伙伴一起投资。当初**时汪云起就在岛上建有生物实验室和制药厂;荣新友的长集团这几年也把经营心转向钢铁、港口机械和造船业;何桂枝的喜洋洋集团更是大力进军生态农牧业,对崇明岛规划的未来方向很感兴趣,众人拾柴火焰高,杨星把他们拉上,一齐为崇明岛建设出谋划策,让魔都市政府相信不久的将来,崇明岛上将会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环保城市。

当然无论是投资魔都职业教育体系、合作建设魔都心大厦,还是重点开发崇明岛,经过这段时间进一步了解,杨星送出去的礼单果然赢得了关子平另眼相看。虽然还没到和杨星坦陈相告的地步,但已引为知音,拉近了彼此关系,这就让杨星感到很满足了。现在他已经给关子平留下了足够的好感,等来日关子平步步高升,成为国家新一届领导,加上之前程沧海和仁贵两届总理的赏识,杨星自信他的荣华富贵还能继续一二十年,地位稳固。

杨星在魔都春风得意,和未来国家领导人相谈甚欢,共话美好未来,可外面的世界却是浊浪滔天,惊涛骇浪不断。春节才过没多久,英国八家最大银行就被政府注资国有化。政府当老板的第一件事就是猛砍高层薪金,全面裁员降低运营成本。曾被视为全世界金融才子们心圣地的英国金融街顿时一片风声鹤唳,众多年薪百万英镑的金融人才被扫地出门,临走时还要接受全面搜身的羞辱,许多人无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当年亚洲金融风暴每天有人跳楼的一幕就再次上演。

大西洋彼岸的祸乱始发地华尔街投行更是集体沉没,贝尔斯登倒下后,前世高盛、摩根斯坦利还勉强全身而退。可这一世作为欧债危机爆发导火索,希腊和高盛之间秘密掉期合同遭到欧盟监管机构严查,发现高盛还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签署过类似协议,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幕后黑手。现在光对高盛提起的民间诉讼已高达上百亿美元,至于欧盟罚单只多不少。

而华尔街五大投行,美林公司正不惜自贬身价,打算以一美元象征价格投入美国银行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