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零二章哈利波特首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柳敬亭的评论发出去不久,大片网友就唯恐天下不乱地艾特起郑余,或者单独开嘲讽帖,其中固然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纯网友,当然也有很多敏锐的网络推手借机炒话题。
即便是深谙娱乐圈游戏规则的金牌编剧,即便是熟练操盘自黑营销的顶尖高手,这次也被气得够呛,真刀真枪地骂没问题,可以欣然承受,但是柳敬亭这种拐弯抹角、含沙射影的嘲讽,他就难以接受,一是古庸生粉丝太多,一人一句“收起你的贱来笑一个”就颇具杀伤力;一则古庸生名望太高,作品造星力度又大,所以不论圈内圈外,能挂上v的博主都不愿意轻易得罪他,不要说别家没人帮忙,就是自己旗下的艺人也乐得装聋作哑。
郑余愤愤之下,于深夜时分,发了一条含义模糊的回应:“做人还是光明磊落一点好,特别是男人,更应该坦坦荡荡,不然晚上睡觉都睡不好。”
博客发出来没多久,就有人回:“所以,郑老师现在还没睡吗?”郑余即刻警觉,立即秒删了博客,重新发了一条简洁明了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二天,郑余秒删的那条微型博客还是被人截图发到各大论坛,网络上顿时又是一片欢声笑语,大家一致认为郑余编剧这次是真怒了,所以才会这么语无伦次。
郑余一大早上网被气得七窍生烟,早饭都没吃。思前想后咽不下这口气,决定捅破那层窗户纸,拿过手机直接艾特了古庸生。然后挑明道:“古先生是专靠文字吃饭的,玩文字游戏我不如你,如果我郑余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当面锣对面鼓地跟我讲清楚,或者大家约个饭局出来聊聊也不是不行,这样扭扭捏捏地人身攻击,手段是不是有些下作。不怕有失您诺贝尔作者的身份?”
大家的兴致一下被彻底挑起来,惊呼:“这就挑明了啊!”
被点名的柳敬亭和刚从家里归来的《匠录》编辑们才叫哭笑不得,常有道吐槽道:“这个郑余不管是正看还是倒看都是个无耻之徒。可是至少他以前无耻得比较聪颖,这次是怎么了,智商忘家里了?”
“以前对手太弱,玩什么都游刃有余。这次碰到老板。色厉内荏的本质暴露无遗,所以有点着慌。”王见山道。
“这个怎么回呢,都点了名?”
大家看向柳敬亭。
“不用回,等《大江湖》的连载放出来,真相自然大白。”
徐晴接道:“他一样会认为你是在借物抒情,指桑骂槐,这才叫做君子坦荡荡,伪君子长戚戚。”
大家又聊了一阵。最终还是扯到柳敬亭新书,常有道直言不讳说:“‘七种武器’给《大江湖》。让我觉得好肉疼,这种寓言式的武侠,感觉又能引一时风潮。”
“难度太大了。”王见山不以为然道:“道理好说,故事也好编,一起来就不容易了。”
“武侠小说早晚会被你写进死胡同。”
徐晴顺口感叹一句,办公室气氛突然冷却下来。这个论调早在《神雕侠侣》大热的时候就被提出,评论者认为《射雕英雄传》之后,武侠小说格局已经被写到极处,《神雕》固然奇之又奇,感情也写得激烈动人,但是就武侠小说这个类别,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柳敬亭笑着说:“还没有。”
“《七种武器》是创新,是可以另辟奇径,但是你得承认,像《射雕英雄传》那种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作品,很难再有。”
柳敬亭拖长音“嗯”了一声,然后说:“一步一步来吧。”
历史仍旧是重演了一遍,当初《射雕》出世的时候,评论界也是一致认为武侠一道再难寸进,直到金氏三奇峰掀天巨浪而出,再次惊神撼鬼,大家才意识到人的创造力的确不可估量。
……
郑余的责问终究没有得到任何正面的回应,反而是千红旗下杂志《大江湖》方面讳莫如深地做了一些说明,不过起初并未引起什么关注,直到千红官方微型博客挂出“古庸生新作武侠将重磅登陆《大江湖》!‘收起剑来笑一个’的真相在此为你揭秘!”
《七种武器》从出稿到交稿,没有做一个字的宣传,千红放出这个消息之后,大家一度认为是古庸生之前的旧作重新连载起来,多番催问之下,千红不得不再次出面做出说明:“说是新作,就绝度是全新作品,预计是七个中篇武侠的连载,保证你们看个过瘾!”
主编伊水安转发了这个公告,进一步说明道:“这次合作,算是我跟古庸生的一次换稿,他现在在做新人赛,邀了我一篇稿子,我随口一提,九分是说笑,因我知道他最近忙,不料他竟然答应,他就是这样的人,谁也不愿意亏欠。我是占了便宜的。”
伊水安文字的骨子里透着一股冷清劲,平日写博客也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唯独每次提到和古庸生有关的事情,个人情绪或多或少地有所暴露,若非她在之前的散文集里做过“他年纪可做我弟弟,见识却能做我老师”的描述,读者难免又会做多余的猜测。
千红的突然介入让这件事越发有趣、复杂,读者却大致摸到线索:“那句话根本不是针对郑余吧,而是新书里面的句子?”
随后柳敬亭又转发了伊水安的微型博客,留下那句经典的评语:“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爱赌的男人,运气不会太好。”
话说得挺好,但对当前的局势其实——莫名其妙。
三月的《大江湖》上市,销量虽然不及,热度几近《匠录》,因为《七种武器》第一篇《长生剑》正式登场。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陆艺筹轻轻弹了一下新鲜出炉的《大江湖》感叹道:“很多人以为古庸生这种武侠写法很容易学,也的确有很多写作者在模仿,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人能模仿出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就像是陆乘风模仿黄药师,只得其表,难得其精神啊。”
载入新一期《匠录》的韩朔和伊水安的约稿也像是约好了一样,一个写的是郭靖,一个写黄蓉。
韩朔的《郭靖当时已经是红领巾》把大学教育狠狠地涮了一把;伊水安的《只是黄蓉已不愿意》写的则是女子自主的爱情观。
一期杂志同时录了柳敬亭、韩朔和伊水安的作品,这种全明星般的含金量,在青春类杂志里可谓罕见又罕见。
“如果再约到薛慕亮的稿子,《匠录》岂不是要突破天际,四个人还可以坐在彩虹上打麻将。”
《匠录》新人赛的决赛终于成功落幕,经过一番血雨腥风的厮杀,最后一个十八岁的瘦弱女孩和一个十九岁的大二男生分获各分组冠军。
看到考场那些失利选手痛苦的样子,几个编辑也感慨良多,特别是女编辑,看得热泪盈眶。
“总算明白最强女生那些被pk掉的选手的心情了。”
“说到底,这世上的年轻人,包括你我,有谁真正抵得过,一夜成名的诱。惑?”
……
郑余方面也终于得到明确的答案,柳敬亭那句评论确实没有恶意,那个“剑”字实乃其新书“长生剑”之“剑”。
想想自己一系列的举动,实在是羞愧,因为这样,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做《魏武挥鞭》的斗志,总觉得这次不给柳敬亭一点颜色看看,自己就太难看。
“废话不再多说,作品见!”
当然,想给柳敬亭颜色看看的还有美国的蓝图斯,《哈利波特》和《星球纪元》公映在即,两家电影公司早就斗得如火如荼,水军之间的大战先不用提,片花、预告片的较劲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而电影公映前最后一次正面交锋出现在4月10日这天,因为两部电影选择了同一天做首映式!
《哈利波特》首映式放在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星球纪元》则选择了在好莱坞举行盛大首映礼。
虽千里之隔,却完全难阻双方白热化的战意,制片人互相炮轰之后,蓝图斯也在沉寂许久之后公开对柳敬亭喊话:“之前的约定仍然作数,如果你胜得过我,我还是会当着世界人民的面亲一亲驴子的屁股,不知道那位中国小孩还记不记得?”
柳敬亭这时正在跟自己的编辑开会,这次伦敦大首映,他为每个编辑都要了一份邀请函,算是公司的福利,不过,在临出发之前,总要布置一下工作,然后讨论一下伦敦之行的具体细节。
《匠录》的工作流程很快对完,其他工作多半是和柳敬亭个人相关:
给《大江湖》供稿;
关注《三国演义》的拍摄进度。
会开了一个小时利落结束,不料刚一散会,就相继看到来自郑余和蓝图斯的挑衅言论,看到大家都在用“腹背受敌”来形容他目前的境地,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心情不爽,听到几个编辑也在讨论,突然接了一句:“一起来就一起败,他们求着来吃屁,我就让他们吃到满意!”
柳敬亭说完就离开会议室,大家面面相觑,然后看到杨丽璐撅着嘴巴,一脸的不屈和委屈。
原来是吵架了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伦敦之行,孔雀开屏
“柳敬亭没脾气”是大家一致的认知,不要说王见山、青椒、苏瑾等人,就是常有道、康令月都没有见过柳敬亭大发雷霆的样子,偶尔批评人,也是采用“比兴”的手法,先以一个玩笑开头,然后一个适当的转折完成道理阐述。
也是因为这样,大家才觉得这位老板予人如沐春风感觉的同时,还有些深不可测。
不管怎样,在大家的印象中,柳敬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扭头就走、“绝尘而去”,不管是他个人被攻击还是公司遇到危机,总是一副“蛮不在乎”的姿态,然后谈笑间,将问题解决。
所以,“工作无难题”也是大家对柳敬亭的统一认知。
不是因为工作,不是因为他人言论,再联系杨丽璐的表情,柳敬亭刚才异常表现的原因已经呼之欲出。
徐晴走到杨丽璐跟前,问:“吵架了?”
杨丽璐摇摇头,眉间微蹙,又微微点点头,最后又摇头,道:“也不是吵架。”
大家自觉不适合深入地挖大老板的八卦,互相打了个招呼,一脸诡异表情的退出会议室。
“柳敬亭名满天下,也会跟女朋友闹别扭嘛。”
徐晴等其他人走完之后继续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丽璐道:“昨晚聊天,他突然说了个什么‘他人即地狱’的话,说什么这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在和别人互相羁绊。互相牵连,我就问他是不是觉得我烦了,他说不是。我就一直问啊……”
“昨晚你们在哪里聊天?”
“啊……那个……手机短信,wc,嗯。”
“你们了?”
杨丽璐低头。
徐晴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摇摇头,又说:“你不要介意他说这种话,在旅行的那三年里。他说过不知多少莫名其妙的话。”
杨丽璐抬头看着小姨,问:“他还说过什么?”
“说月亮和六便士,说人生枷锁。都是一些玄而又玄的问题,”徐晴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柳敬亭跟她聊过的那些话题,续道:“他这个人。把自己藏得太深。喜怒不形于色。你想想,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面对那么多流言蜚语,批评谩骂,心里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反应,只不过被他自己强行压下去罢了,一次如此,次次如此。积少成多,终需要偶尔爆发一下的。”
杨丽璐有些诧异。没料到小姨居然会为柳敬亭说话,而且还聊得那么深刻。
徐晴看了侄女一眼,笑道:“我看得出来,你心里除了他,是不可能再接受别的什么人,既然决定一直在一起,理解就变得十分必要。”
杨丽璐点点头,说:“我其实知道这些,可是,可是我过几天就来那个了……”
徐晴轻轻拍了拍杨丽璐的肩膀,说:“所以更要保持好心情,所有执着于写字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我可能是个思想家’的错觉,他现在试图探究人际关系终极意义,想多了,难免间歇性脑残。”
“小姨,他不脑残的。”
“好……吧,你们这些小年轻。”
……
像徐晴说得那样,柳敬亭最近的确是陷入人际关系本质意义的樊笼中,尽是一些形而上的问题,类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建立在什么因素的基础上,这个基础究竟有多牢固?
嫉妒、仇恨、爱、厌倦,这些情绪存在在什么地方,发生的节点是什么时候,比如,一个人是在那个时间点,突然意识到喜欢/讨厌另外一个人的?喜欢和厌倦是怎样突然互相转换的?等等。
小说写多了,悲欢离合见多了,总会下意识地去想这些事情,假装寻觅答案,说到底还是闲得蛋疼。
真正的原因,可能就是徐晴判断的那样,量变引发了质变,柳敬亭内心的负面能量积累够了,想爆发一次。
郑余和蓝图斯两个人也算是各自领域的成功者,有头有脸的,为什么就一定要揪着他柳敬亭不放,一副吃定了自己的样子,到底跟他们什么仇什么怨呢?
同样的烦躁以前肯定也曾经出现过,不过最后统统被自己硬压下去了,以至于自己也相信了“无所谓才能无所畏”的格言。
这次,不想无所谓了,哪怕任性一次呢?
……
淡定的徐晴前者一脸沉思的杨丽璐进了柳敬亭(现在是他们仨)的工作室,看到柳敬亭正坐在电脑前敲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
徐晴和杨丽璐刚要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柳敬亭突然站起来,走到杨丽璐跟前,伸手牵住她的手,不由分说地扯到窗户旁,回头跟徐晴说:“晴姨,您回避一下。”
“嗯?”徐晴、杨丽璐都茫然地瞧着他。
柳敬亭吐了一口气,也不再管徐晴,转身搂住杨丽璐,霸气外露地亲了上去,杨丽璐惊慌之下,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双手推着柳敬亭的肩膀。
徐晴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我”了一句,随即背转过身,快步离开办公室,边走边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点都不害臊了。”
话虽这么说,心中未尝没有一点羡慕,年轻人的爱情原本就应该这么热情似火,轰轰烈烈。
杨丽璐这个时候已经全线放弃抵抗,双手已经由起初的推拒变成环绕,眼睛也从圆睁变成微闭。
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开,柳敬亭尽量温柔地凝视杨丽璐的双眼,说:“他人即地狱,你却是乐园。”
杨丽璐笑了笑,说:“如果你觉得不痛快了。尽管表现出来,不用一个人忍着,以后。我都可以跟你一起分担,要不,你也向他们亮亮你的爪牙,让他们知道你也是个狠角色?”
柳敬亭笑着点头,说:“咱们这次去伦敦就亮亮爪牙。”
4月6日,《匠录》全体工作人员整装待发,集体出动去英国。临行前,柳敬亭把下一部稿子发给伊水安。
《七种武器》第二篇——《孔雀翎》!
……
飞机呼啸而起,冲入云霄!
13小时10分钟后。飞机在伦敦降落。
对他们这群人来说,有的是旧地重重游,有的是初来乍到,不管是哪种。总之每个人都情绪高涨。把行李丢到酒店之后,也没有什么倒时差的说法,稍作休息之后,直接结伴去剧院看戏。
对这群文艺青年来说,来到伦敦怎么可能不看场戏?
“其实在伦敦看戏并非文艺青年的专利。”徐晴介绍道:“是诸多娱乐方式或者说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看到传统的流传和延续,是文化发展最让人心动的一个环节。”康令月说。
“我们去看什么呢?”
“《哈姆雷特》吧,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行,听说这两部戏已经成为伦敦剧院的王牌作品。”苏瑾说。
柳敬亭微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