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我们做挡箭牌。”
“三足鼎立是最稳固的结构,我们半路杀出,的确可以起到破坏作用。”
“可是,他们那么多人准备了那么久,怎么可能会轻易退宿?”
柳敬亭笑而不语,徐晴瞥了他一眼,随即明白过来,不等说话,杨丽璐接道:“我们拿出最好的剧本不就轻易解决问题了吗,就像《西游记》那样,大家根本无话可说。”
徐晴心中暗道:“也不知道那小子怎么哄了璐璐,她现在已经完全跟他站到一个阵营,晚上要跟璐璐谈谈。”徐晴道:“问题是,我们现在并没有准备,一个月内写出一部史诗级剧集大纲……喂,你是不是有想法了?”
柳敬亭点了点头,然后问:“你们听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吗?”
杨丽璐想了想摇摇头,徐晴沉吟片刻,问:“是刘关张三结义吗?”
“是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
徐晴一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表情,说:“你说清楚一点。”
“刘关张三结义”的故事流行于宋元时期,见于某些戏剧作品中。徐晴偶尔听过,但并不了解细节,毕竟这个典故真正发扬光大。是在《三国演义》风行之后。
柳敬亭简述了一遍这个故事,然后又相继讲了“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听得二女脸上不可思议、心中暗暗赞叹。
能把历史扭曲成这样,又如此引人入胜,这需要开多大的脑洞?
“你是不是早就在想这些故事了?”徐晴问。
“是啊,三国、梁山好汉,金陵十二钗,这些都在计划中了。”“金陵十二衩,那是什么?”杨丽璐问。
“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杨丽璐点点头,不再追问。徐晴有些泄气地说:“柳敬亭,你的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每次跟你头脑风暴之后,都让人对写作这个行当感到绝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你们觉得刚才的故事怎么样?”
“精彩绝伦,而且我估计你提得那几个词汇会成为流行语。”
柳敬亭颔首,道:“那我就放心了,故事里这种桥段还有很多,之后会一一呈现。”
“现在就开始么?”
“先看看石炜明天带过来的人什么水平再说,现在我们照常工作。”
下午柳敬亭继续写《哈利波特》。杨丽璐开始做翻译。
吃晚饭的时候,徐晴提到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还不习惯,晚上睡不着。希望杨丽璐给她伴几天怕,杨丽璐欣然同意。
……
“璐璐,你不要怪小姨长舌,那小子有没有跟你说什么逾矩的话?他,做了些什么事情?”
徐晴从来给自己的定位都是“酷阿姨”,现在扮演长辈打听大侄女的八卦,心里也是别扭得不行,但是她也没办法,受人之托。
“我们。就牵了手。”
“只牵了手?”
“小姨!”
徐晴叹道:“璐璐你太单纯,不知道那些男生在这件事上的天赋和手段。而且,那个柳敬亭……”
“小姨。”杨丽璐打断道:“我,我不喜欢听他的坏话。”
徐晴一怔,心中不由得苦笑:“女儿外向,这话却是一点都没说错。”
但是,那个柳敬亭深不可测,连自己都没有完全看透他,而自己的侄女又单纯得像一汪清水,没有长辈看着,还真有点不放心。
“小姨,你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让大家注意三观啊、三俗这些事情吗?”
徐晴不解道:“不是说有六个一工程要下来吗?”
“嗯,除了这些,他其实也是在替我们考虑,小姨你想一想,我们这个大家庭,大多都是在体制内工作,如果以后我跟他,”杨丽璐的声音低了下来,“在一起的话,说不定会有关系,所以他那么做,也是在替我们考虑吧。”
徐晴先是认同,随即心中一凛,问:“他跟你这么说的?”
“是我自己想到的。”
徐晴心思飞转,暗暗推测柳敬亭的真实用意,他那个人做事向来隐晦不明,走一步看三步,好似要把所有人都算计进去,如果他故意用这种手段针对璐璐,那璐璐这一生都要对他死心塌地了。
柳敬亭,柳敬亭,为什么一起旅行了三年,我仍旧看不清楚你在想什么呢?
徐晴一个人沉默良久,始终理不清头绪,最后叹了一口气,道:“如果他以后敢欺负你,我一定饶不过他。”
“小姨你放心吧。”
……
第二天,石炜带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编剧来到映日楼,初一见面,柳敬亭就从那男的身上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敌意,一脸“所有人都把你当名人,但我偏不把你当根葱”的表情。
“这位是著名青年编剧申宁,参与或编剧作品近二十余部,代表作品《汉宫秋》曾获得青年编剧金奖。”石炜介绍道。
“你好。”柳敬亭客气地伸出手。
“你好。”申宁象征性地跟柳敬亭握了一下,随即抽回。
“这位是我国著名编剧郑余老师的得意弟子、燕京电影大学的高材生袁飒。”
袁飒热情地主动伸手,说:“久仰柳老师大名。”
“柳总,就不用我介绍了。”石炜笑着说道,然后介绍徐晴道:“这位是《匠录》文字总监。《西游记》编剧丽阳老师。”
“丽阳姐你好,我很喜欢你的《带着鲤鱼出发》。”袁飒转向徐晴,同样谦恭地问候道。
“那行。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谈一谈合作的问题了。要不,柳总你先说下自己的想法。”
柳敬亭笑着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申宁身上,问:“申先生这次也有项目吧?”
石炜忙接道:“申宁是从《汉武帝》编剧团队抽调出来的优秀人才。”
柳敬亭心道:“难怪怨气那么重。”又问:“袁老师呢?”
“袁飒就是郑老师《魏武挥鞭》团队的中坚力量了。”
“这……怎么方便?”
申宁面无表情地坐着,客套话也懒得说,袁飒道:“我们是来向柳总学习的,柳总和丽阳姐的《西游记》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教科书中的范本案例,能有机会跟两位老师学习。感到非常荣幸。另外,听石主任说,柳总的故事也是关于三国的?”…
柳敬亭刚要接话,徐晴若无其事地踢了他一下,柳敬亭不动声色,道:“三国英雄多,故事多,确实是好选择。”
“那柳老师侧重的是哪一家?”
徐晴接道:“三国鼎立,很难取舍,不知道郑老师如何协调的?”
袁飒道:“老师的意思是尽量照顾到每一家。因为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石炜笑吟吟地坐在一旁,不时点头,对申宁的态度似乎也视若不见。
交谈气氛总体来说。还算和谐。
这时,柳敬亭笑着说:“我个人建议申先生还是继续回去做《汉武帝》吧,袁小姐的话,我认为《魏武挥鞭》可能更需要你。”
石炜脸色一变,急道:“怎么,柳总……这是怎么说?”
柳敬亭依旧笑道:“我认为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袁飒道:“柳老师不会是信不过我们吧?”
柳敬亭点了点头,说:“是啊。”
包括徐晴在内,所有人脸色都突变。
“柳总,你这话什么意思?”石炜问。
柳敬亭盯着石炜道:“石主任。我这次可谓诚意满满,满心想着一起做一部优秀的剧集对上响应号召。对下满足观众,可是你安排的这件事。实在让人看不透,你可能也知道,我这个人比较单纯,搞不懂太复杂的事情,这位申先生,我是欠了他钱吗?”
石炜怔住,徐晴反应过来,脸上隐隐流露一抹笑意。
“说句真心话,石主任,我们的工作风格十分不协调,你喜欢搞平衡、牵制,我热爱自由轻松,咱们合作就此为算,如果这是贵台的意思,我只能表示遗憾。”
石炜脸色沉了下来,说:“柳总,有些咄咄逼人了。”
“可是我很坦白。”
“你不怕被封杀?”石炜脱口道。
柳敬亭看着石炜,无奈道:“跟你们打交道真累,你爱封杀就封吧,嗯……不送了三位。”
袁飒刚要开口,徐晴截道:“令师在《西游记》刚出的时候,曾严厉批评我们宣扬迷信,鼓吹怪力乱神,后来《西游记》大火,令师又改口称赞我们有教育意义,袁小姐,你这次来这里,有什么样的任务,我们心照不宣,其他话,也就不需要多说了。”
申宁,年少成名的著名编剧;袁飒,老冤家吴启光的好友郑余的徒弟。石炜安排他们两位来到映日,就是为了制衡柳敬亭,方便以后分功。至于郑余给袁飒委派了什么任务,石炜也不清楚。
只是,石炜没有想到,柳敬亭会笑着笑着突然就发起飙来,而且,真正值得担忧的是,柳敬亭的暴起显然不是恃才傲物的狂傲,而是深思熟虑的计谋。
他可能已经看出来,这事情是自己出于某种私心的安排,跟电视台并没有没直接的关系,这样一来,自己那句狐假虎威的“封杀”就显得有些尴尬了,实际上,不要说自己,就是台里真正的老大,现在也不可能封杀柳敬亭。失算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一弹,黄蓉的争议
石炜、申宁、袁飒走后,柳敬亭对徐晴做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徐晴问:“为什么突然翻脸?”
“省时间。”柳敬亭意兴阑珊道:“实际上,听完申宁和袁飒的介绍之后,我就想下逐客令了,不过,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我明显成熟了很多,一直隐忍到袁飒想要套我们的话为止。”
徐晴无语地撇了撇嘴,道:“这么说,你也知道郑余?”
“听宫承恩提过,说他年轻的时候依靠专营投机,买断和抄袭他人创意‘写过’几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后来名声大了,开始收学生,组了自己的编剧团队。”
“我们国家的编剧行业不成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维权组织,全国零零散散地编剧人才只怕不少于二三十万,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寥寥几位,其他的更多的时候,只能做无名英雄,做枪手代笔,就比如郑余团队,不论是哪个编剧的作品,最后能拍成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的都要署上郑余的大名,如果有学生不听话,连署名的机会都没有。”
柳敬亭点头,说:“我也听说过一件事,说一个编剧花了五年的时间创作了一部历史剧,到处找人拍摄,但是没有人愿意投资,最后无奈之下卖给郑余,后来这部剧不仅大火,郑余还凭借这部剧拿了当年的最佳编剧奖。”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这次让袁飒过来帮忙。我敢打赌百分之九十九是让她过来窃取创意,只是她也太沉不住气了。”
“我倒觉得她也是故意这么做。”
“故意?”
“袁飒和申宁其实都不大乐意替我们工作,他们应该是对自己的剧比较有信心。这个也容易理解,自己投入那么多精力、代入那么多感情的作品,肯定是这个世界最好的作品之一,突然让放开手,多少会有些心里不平衡。”
“石炜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让他们过来帮你,让我们彼此间有个制衡。这就是你发飙的原因?”
“我以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种感觉让自己尴尬。”
“一厢情愿。”
柳敬亭笑。
“那接下来怎么做。真的不跟他们合作了?”
“我大概有计划了,这个剧本只能我们两来完成,多一个人都是麻烦,所以晴姨你也搬到我的办公室吧。顺便照看璐璐不要被我欺负。”
“嗯?”
“哈哈……”
“璐璐跟你说什么了吗?”
“晴姨你跟璐璐说什么了吗?”
徐晴立即知道中计。道:“我让她跟你说,倘若你敢欺负她,我绝饶不过你。”
柳敬亭接道:“我也是。”
徐晴摆摆手,接着刚才的话题:“剧本做好之后呢?”
“等。”
徐晴稍一沉思,明白了柳敬亭的意思。
……
《三国演义》剧本大纲完成的时候,《哈利波特与密室》也写了近三分之一,不过由于杨丽璐常常和徐晴一起被柳敬亭的故事吸引,翻译的效率明显在下降。而且现在到了听完粗纲,立即逼着柳敬亭讲细节的地步。
好故事的魅力就在于此。如果你不去看,也就不在意,不管他人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对你也没什么吸引力,一旦自己入坑,个人情绪随之投入进去,情不自禁地想了解每个细节。
央视那边暂时没有来消息,原因也很明显,一定是石炜在中间做了什么误导性传话,他是想晾柳敬亭一段时间,让这件事冷却下去,最理想的是,柳敬亭能主动跟他联系。
柳敬亭当然不可能再主动去联系石炜,这对他来说,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僵持。
另外,此时《匠录》六月刊已经上市,《神雕侠侣》连载到第三回《求师终南》,这一章里面,黄蓉对杨过的反感,已经被摆到明面上,有关黄蓉的争议,也就此拉开帷幕。
在《射雕英雄传》里面,尽管黄蓉有多处刁蛮任性,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些瑕不掩瑜的小问题,她女主角的光辉形象仍旧接近完美。
然而,到了《神雕侠侣》,黄蓉对杨过种种刁难和防范,对郭芙、大武小武却是各种护短,这种形象的黄蓉刚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就已经引起部分读者阅读不适,等到这一章深一层爆发,越来越多的读者抱怨古庸生是要毁掉黄蓉这个角色了。
主角怎么可能有这种人格上的问题,虽然读者现在对杨过的代入感不深,但他毕竟是一个小孩子,不考虑杨康那一层关系,还有穆念慈啊。
彼世的读者理解这个问题可能更方便一些,因为据旧版《射雕》,杨过的生母是捕蛇女秦南琴,而秦南琴一直喜欢郭靖,为此跟黄蓉有过嫌隙。
《神雕》的总纲设定,或多或少是延续了旧版的某些痕迹,实际上,黄蓉和杨过的矛盾,几乎延续了整部小说,直到杨过替郭襄做了那三件事之后,黄蓉也只是在心中感激他为国为民,对他是不是会继续找自家报仇仍旧拿捏不定。
“作为我心中一直以来的女神,黄蓉居然变成这种满腹心机的女子,我表示接受不能,不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尽管我知道这样写,更符合黄蓉的性格设定,也能与《射雕》前后呼应,但是看到黄蓉整天算计一个小孩子,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这个角色略崩,不知道古大怎么挽回?”
“《射雕》里的黄蓉是女神,《神雕》里的黄蓉有点像市井妇人,这个转变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
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剧情上,《神雕侠侣》在连载到第三章的时候,第一个大的争议点已经出现,《匠录》的编辑们也不敢像往常那样出面解释,类似“后面会更好”、“这才刚开始而已,后面肯定会解释清楚”、“这样写肯定是有目的的,请期待后面的剧情吧”这些话,更是一句都不敢讲。
“后面剧情更精彩?”
这些话一旦出口,以后肯定会被拉出来鞭打的。
第三百八十四章三国对决
《匠录》编辑部的聚餐,很少有气氛如此凝重的时候,即便是选题会,大家也都聊得欢快热烈,至于经常遇到的舆论危机、论坛风暴,更是大家办公室生活的调味料,为编辑们的茶余饭后创造了可观的谈资。
然而这一次,情况比较特殊,在已知后面剧情必坑的前提下,大家实在没有立场出手做公关,退一步说,几个编辑心里也是怨念满满,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含恨看完原稿。
“今天气氛有点不对劲啊,大家都有心事?”
柳敬亭停下筷子,环顾大家问道。
“没有。”
王见山、青椒、苏瑾三人毫无底气地答道,其他人表情各异,做专心吃饭状,过一会,徐晴轻描淡写说道:“大家在担心你小说连载的问题。”
“哪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