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时代 >

第221章

文艺时代-第221章

小说: 文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见她抬脚,落步,在屋子里慢慢地走,从椅子踱到墙角,从墙角转到门口,又从门口回到椅子那里,稍稍顿了片刻。

然后又迈开步子,往前数米,最终停在了窗前。

她歪头,噙笑,看着窗外。窗外是靠近的楼群,是繁华人世,但她就是在看远处,看旅途。

而那旅途中,有长天,有旷野,有风吹过荒草,有云遮住夕阳,有遇见的故人,也有消失的烦恼……

她的眸子愈发清晰,同时身子有节奏地轻轻摇晃,东一点,西一点,始终寻不到方向,就像那云天中,偏离了轨迹的孤鸿。

褚青忽然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为她完全把自己讲的吃透了,表演的三个基础:体验、相信、想象。

汤唯比其他人强的地方,就在于她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而且能把观者带入其中。

她在旅途,你就在旅途。

她在远望,你就在远望。

她有无限惆怅,你便见到了临水落花,小窗思量。

……

“哗哗哗!”

三个人看着看着,不禁拍起了巴掌。

“呃……”

汤唯被声音打断,尚未从恍惚中恢复,一时间很是忐忑。

结果毫无疑问!

褚青左瞅瞅管虎,右瞧瞧王昱,都没意见,便取出一份完整的剧本,笑道:“你时间有限,要抓紧揣摩,合约和拍摄计划另有人联系你。”

那姑娘先是一怔,随即咬住嘴唇,止不住的兴奋,忙躬身道:“谢谢,谢谢!”

“哎不用谢,你用自己表现换来的。”管虎难得接了句茬。

“中戏那边你也不用担心,郝戎老师会处理,你这段时间就是好好休息,养足精神。”褚青又给了颗定心丸。

万事俱备,只等着自己,这种感觉让她大为无措,竟不知说什么,好一阵才支吾道:“那,那没事我就先回去了?”

“嗯,回去吧,注意安全。”

他摆了摆手,可马上叫住对方,道:“对了,还有件事,我们工作室要拓展艺人经纪事务,你要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我们谈谈签约。”

第三百六十三章陈道明

两天后,汤唯回了消息,愿意把经纪约签在工作室。

她虽然应允,但比王宝强那家伙考虑得更多。工作室的规模肯定赶不上大公司,实力却不弱于甚至超过了某些小经纪公司。光瞧两位老板的人脉,资源就绝逼丰厚,何况还能跟偶像一起共事,这算双重福利。

如此,褚青旗下已有两位新人,都是五年约,25%的抽成,属于偏低。他问过华谊的比例,以李冰冰来说,她刚出道时是50%,现在随着名气见涨,便降到了35%。

但他终究不是为了商业目的,也不好意思压榨得那么狠,所以一合计,就25%吧。

汤唯比较好运,刚来就有个女主角,还是部不错的电影,起步极高。王宝强则衰了点,这小子受形象和演技所限,在几年之内都挑不了大梁,只能慢慢磨。

而褚青制定的发展策略也不同,他给王宝强安排了几部电视剧的小配角,先混着,至于电影呢,得仔细选。

没办法,这货的戏路太窄,就算往后推十年,还是那副傻了吧唧的样子。

汤唯就简单了,天生的电影咖,拍剧都亏得慌,目前欠缺的只是经验,走的是打怪升级路线。

话说《在路上》敲定了女主,接着便是男主的人选。

起初送到褚青跟前的有四位:张嘉译,孙红雷,姜武,陈建斌……他一一斟酌,又一一Pass掉。

有的干脆没兴趣,有兴趣的片酬谈不拢,能谈拢的导演还嫌弃,说丫没有范儿。

什么叫范儿?

把你扔粪坑里,也能保持荆轲刺秦般的逼格与壮烈,那才叫范儿!

不谈别的,起码画风跟汤唯得搭吧。总不能一个是文艺女青年,一个是猥琐老流氓,那叫毛片。于是乎,他把这些人全部推倒,再满北京划拉。

经过一个礼拜的折腾,最后王彤的老公帮忙推荐了一位,褚青和管虎都觉着不错,这人叫吴秀波。

68年生,经历坎坷,横跨商场、音乐、影视三界。但仍没混出个鸟样来,今年才拍了第一部担当主角的电视剧,35岁了,还被叫做影坛新秀。

褚青找他聊了聊,发现是个特有魅力的男人,叔这个字眼,就像专门为他打造的: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专业工作,收入中产,有点品味,有点雅痞。70、80、90后的女人、女孩、女熊孩子,一概通杀。

更重要的是,丫帅啊,跟汤唯搭得上!

至此,《在路上》的班底集齐,制片顾峥,导演管虎,摄影王昱,配乐窦唯,男主吴秀波,女主汤唯,出品人褚青,以及王中军。

说实在的,华谊不爱投这份钱,根本看不上神神叨叨的独立电影。可谁让他们有合作关系呢,只得坐下来商量。

他也没逼人,每家拿了二百五十万,一共五百万,国内发行归华谊,海外卖片归工作室。

搞定了这些,转眼已是九月份。

范小爷总算在西班牙玩够了,顶着晒得油汪汪的一身皮,乐颠颠地回国。

可惜时间对不上,褚青不得不返回香港,两人只能相处一天,滚了半天床单,又吃了半天,恍恍惚惚就这么过去了。

他这次的成果非常牛逼,筹备了一部电影,签了俩新人,除了电影局批文死慢死慢的还没下来,堪称完美。

……

其实在八月末,《无间道3》就搞了一个祈福仪式。

刘伟强、华仔、伟仔以及新加入的黎明、陈道明均有出席,比较蛋疼的是,没有任何戏份的李冰冰也巴巴过来凑热闹,在现场像模像样的点香。

这部戏的出品方太复杂,大大小小的公司,各有各的背景根本掰扯不清。寰亚对外宣称是七千万投资,但稍微有点智商的都知道是扯淡,撑死跟第一部持平,甚至更少。

因为所有人,全特么是降价演出,性质跟《建国大业》一样。

那既然是政治任务,口径就要谦虚谨慎,三观正确,故此记者采访的时候,简直和谐得不得了。

刘伟强说,大家很团结。

梁朝伟说,我们确实很团结。

刘德华说,梁朝伟说得对。

黎明说,我是新人,很棒很难得。

陈道明说,我也是新人,更棒更难得。

诸如此类……

《无间道3》的开机时间定在9月2日,为了确保进度,分成两个组同时拍摄。而褚青的戏份少且碎,没什么被需要的地方,显得很轻闲。

若按他的个人想法,这戏的剧本都没咋看懂,线索交叉得丧心病狂,有点为了卖弄而卖弄。

因为前两部几乎耗尽了主创们的才智,如果要求第三部不失惊喜,还得承载如此多的巨星,那只能剑走偏锋,在时间线上做文章。

而无间系列可以说是他们的生涯巅峰,无可复制。刘伟强之后一路扑街,自己都不晓得在拍什么。麦兆辉和庄文强也是沉寂了好多年,直到《窃听风云》才又显出点峥嵘。

……

夜,酒店。

褚青驱车赶到的时候,已是十点多钟。他从不乔装打扮的,别说墨镜口罩,随随便便穿件大裤衩就出来了。

不过今天跟人家第一次正式见面,不好太邋遢,就换了条长裤和衬衫。

他坐电梯上了11楼,找到房间号,咚咚敲了两下。

“哪位?”

屋子里传出一个男声。

“陈老师,我,褚青!”他应道。

“哦,稍等一下。”

约摸半分钟后,便听细碎的脚步声,随即门被拉开。

陈道明穿着件灰色的短袖,下面是休闲裤,皮肤略黑,显得很瘦,嘴边留着一圈性感的小胡茬。

他个子要矮一点,笑起来牙齿很白,招呼道:“快进来,这么晚还让你跑一趟。”

“没事,我打扰您才是。”

褚青有些拘谨,跟着进屋,这是个大套间,外边是客厅,卧房的门关着,透出一丝淡淡的光晕。

之前两人在某些场合碰过面,但没怎么交流。这位给他的印象,一向是高冷Max,今儿一搭话,感觉还挺随和的。

“我问了问,您这型号的充电器比较少,店主挑了两个差不多,您试试。”他说着,取出了两组笨重的旧式充电器。

“嗯,真是谢谢你了,我那个不知怎么的,忽然就坏了。”

对方也摸出自己的手机,先试一个,没反应,再试第二个,屏幕亮了,便扔在了沙发上。接着转头一瞧,那小子还傻愣愣地站着,不由笑道:“你坐!”

“啊,好好。”

他这才一屁股坐下,左右扫扫,又见旁边的小几上摆着一桶方便面,压着盖子,看样子刚泡上,便问道:“您就吃方便面啊?”

“哦,晚上有点饿了。”

“那您点餐啊,这能吃饱吗?”

“这么晚麻烦人家。”

陈道明看差不多了,便把面桶挪到木桌上,道:“我对吃不讲究,而且独衷于方便面。九十年代那会儿,方便面刚出来,我太太要上班,她中午有食堂,我就每天在家泡一袋。”

他的语速很慢,每个字都讲的特清楚,声音偏低,却不厚实,反倒有种涓涓的清冽感,听着非常舒服。

褚青眨了眨眼睛,脱口而出:“您不会做饭啊?”

“现在会一些,以前不行。”

陈道明掀开盖子,热气瞬间升腾,用小叉子搅了搅,也没什么顾忌,当着小朋友的面就开始吃。

“……”

老实讲,褚青就没见过能把方便面吃得这么斯文的男人,虽然也有呼噜呼噜的声音,但很轻很轻,不是临时克制,明显是固有的习惯。

这过程中,两人没再对话,隔了四五分钟,对方才擦了擦嘴,问道:“听冯小刚说,你的手艺不错?”

“呃,还成吧,会几道菜,您要是有空,我做给您尝尝。”

“那你可显不出本事,我有盘菠菜炒鸡蛋就行了。”

他拿起纸桶走到卫生间,先倒干净汤水,才扔进了垃圾桶。

褚青在那儿坐着,又道:“对了陈老师,您第一场戏是哪天?”

“应该是6号。”

“那么晚?”

陈道明洗了洗手,返回座位,笑道:“《无间道》可没我什么事儿。”

第三百六十四章就这水准

话说褚青在《无间道2》里还算个配角,到了第三部就妥妥是个大龙套,一共才十几场戏。陈道明要好些,但分量也不多。

最突出的是黎明和梁朝伟,刘德华的存在感都要比他们弱一点点,而陈慧琳的戏份大大增加,算平衡了一下视觉效果。

所以,就像陈老师说的,《无间道》没我什么事儿。

他在香港的大部分时间是休息,或到处转转,只是偶尔才拍拍戏。那褚青就自然成了地陪,今儿去太平山,明儿去大屿山,后儿个又去长洲、黄大仙庙……

香港的景点着实很少,几天工夫就逛了个遍,连什么艺术馆和文化中心都去看了看。而随着逐渐接触,褚青对这位的了解也不断刷新固有印象。

在某种程度上,陈道明和姜文属于同一类人,高智商、高文化、高思想,有点俯视众生的意思。尤其是对待媒体的态度上,最明显:哎哟,总觉着特俗、特幼稚、特没道行。

其实换个角度看,他们都挺单纯的,非常直接,情绪化,高兴不高兴全写在脸上。心情好了跟记者涮几句,心情不好就敷衍了事,你要作死问到讨厌的问题,得,瞬间开喷。

还不是那种不讲理的喷,因为人家层次高啊,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把你喷得哑口无言,你还得点头装孙子,说是是是,受教了。

这便罢了,最令媒体圈憋屈的,你还不能对着骂。你黑与不黑,人家的咖位就摆在那里,屹然不动。

以至于每次采访他们的时候,娱记事先都得掂量掂量,万一走狗屎赶上人心情好,哇,喜大普奔!

但褚青个人觉着吧,这俩人心里都特纠结。

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拍好戏,可拍戏不是俩嘴唇一碰就出来了。它得要钱、要人、要势力,得找投资方、发行方,还得全国乱跑作宣传。

这些不可避免,你既然想拍戏,就得全盘接受,所以便造成了一种很古怪的外在形式:愤怒感。

你看姜文,看陈道明,看后期的冯小刚,看早期的田壮壮和陈凯歌,他们都有这种愤怒感。

当然,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也不一样。

姜文靠自己的天才逗弄电影局和观众,冯小刚凭借十几年的大票房掌握住了话语权,而陈道明呢,最为冷静和懒惰,选择了半归隐。

……

木鱼峰,天坛大佛。

在镜头拍不到的地方,褚青正扒着白玉栏杆看风景。天有些阴,云朵昏沉,放眼放去,山海间一片苍茫,有风,猎猎。

不远处,是染着铂金毛的曾志伟,正拈着三炷香虔诚叩拜,旁边则是黄志忠,一脸欠揍地讲着台词:

“中国是没有黑社会的知道吗?哎,国家需要财富啊!黑社会谈生死,生意谈生财,今天我们是来跟韩大哥谈生意的。”

曾志伟平身,笑道:“我可真的是黑社会。”

“No!No!No!”

黄志忠操着一口浮夸的语气,道:“韩大哥在我心中是最好的生意人,我们现在有一个亿的资金,想放到韩大哥你这盘生意上。生意上的事我们决不过问,一国两制嘛,只要能生财,主权的事就随便了。”

哎我个擦!

褚青听得直蛋疼,这剧本是咋过审的,忒牛逼了!

陈道明的角色叫沈澄,是个大陆公安,跑到香港来卧底,黄志忠演的叫沈亮,在戏中是兄弟俩。

好吧……你们一点都不像好吗。

要说黄志忠这位呢,早早就出道了,一直不红,演了《大宅门》之后才有点起色。这次机会是王京花硬塞进来的,非常珍惜,但估计是太重视了,有些用力过猛。

“Cut!”

麦兆辉却觉着还行,他作为香港老炮儿,很熟悉这种外放的表演模式,挥手喊过。

“下一场准备!”

“Action!”

这是陈道明在片中第一次露脸,他自己设计了一个小动作,就是背对镜头,望着前方的青郁山脉。

他的造型很有Style,黑色贴身的长款上衣,把那细腰一收,显得愈发瘦削,且孤傲嶙峋。

就见曾志伟和黄志忠走到近前,陈道明从左侧转身。而这一转,只转了半个,正脸居然还没完全显露。

“韩先生,你真的信佛啊?”

他回首,仰头,身子拧成一个角度,伸手指了指头顶的大佛,山风吹来,衣摆飘荡。

此时,杜可风才操控镜头迅速划了半圈,由侧面到正面,给了个大特写。

“阿弥陀佛!”

曾志伟道了句,眯缝着小眼睛凑到他身边。

“这里的风水真的那么好?”他问道。

“好,全香港最好的!”

“我想买个长生位……”

他们俩在那儿演,褚青全程旁观,不禁皱了皱眉,这是自己首次在现场看陈道明的表演。开始的姿势设定十分惊艳,可之后一开口,尤其把这段台词说完,就觉着不对味了。

康熙大帝的劲儿太强烈,就那种坐在龙椅上,然后一手剑指的即视感:你们这帮小逼崽子!

“啧!”

他咂巴了下嘴,貌似有点平淡啊。

且不提丫在这边乱想,那边继续拍摄,此段戏比较重要,关乎到沈澄这个人物给观众的直接印象。

麦兆辉比刚才要求得更严格,NG了五次,待第六次过后,才盯了监视器一会,又招呼道:“陈老师,您要不要来看看效果?”

陈道明却没动弹,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OK啊,非常棒!”导演道。

“那就行了!”他挥了下手。

“……”

全场人都一怔,这是啥毛病?

演员看监视器是常态,看了才知道自己演得如何,哪里需要改进,还头回见着这样的。

麦兆辉也愣了片刻,只好耸耸肩,喊道:“OK,下一场准备,青仔你有问题么?”

“冇啊!”那货离了老远,扯着脖子应道。

“Ready?”

“Actio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