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时代 >

第219章

文艺时代-第219章

小说: 文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4日,北京。

褚青这次回来,完全是没办法。程老头来了口信,说事情出了岔头,电影局那边非要他自己上门解释,不然不给批文。

他还不懂,以为又犯啥政治错误了,后来老头一讲,犯他娘的错误,就是立威而已。

以国内的现状,即便整体政策开始松动,但两岸交流还是敏感区域,大陆影人去参加金马奖仍属于违规。像2001年,刘烨和秦海璐就费了天大的力气,最后还是国台办出面调解,电影局才盖了红章。

老头原以为,褚青现在风头正劲,不会花多大工夫,谁承想恰恰就给卡住了。

所谓上门解释,无非就是领导点局,你掏钱,巴拉巴拉说一大堆屁话,让人家看到你的决心和顺意。

程老头讲得特明白,这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自古以来,就没有官惯着民的传统,能给你解禁,能睁一眼闭一眼地放任媒体鼓吹,就够开恩的了。

而这个流程过后,自然还得敲打敲打,免得你年少得志,骄纵放肆。

你被禁的时候,完全可以不鸟它;等你恢复合法身份了,却不得不捧它的臭脚……就这种狗屁逻辑,特么的还得一边赔笑,一边往下咽屎。

第三百五十九章老愤青、摇摆人和小笨蛋

6日下午,褚青第一次见到了张献民。

瘦,嘴有点歪,眼睛很小,眉毛非常的淡,就像两道白毛呈倒八字斜插在鼻骨顶端。他本来面相宽厚,可就因为这眉毛,却显出了点孤桀之意。

如果说,褚青现在是独立电影界的Flag,那张献民就是九十年代的老炮儿。他在理论、策划和实质上,都极大推动了国内独立电影的发展。

彼此闻名已久,始终无缘得见,今儿因为是官方点局,而张老师跟那帮场面人很熟,便被请来做调和,牵线的则是贾樟柯。

事情并非预计那般,自己被叫去电影局,噼里啪啦的一顿训斥,然后伏低做小。对方居然约到了外面,这就有意思了。

非正式的场合,总不好太严肃。

这地方是北京的一家老号茶馆,门脸不显,但往那儿一坐,黄带子的装逼贵气就满满袭来,倍儿敞亮。

张献民一边看着穿白旗袍的小姐温壶润茶,一边半开玩笑地对后辈予以教导:

“请衙门的局,得心里有数,公商税法四大堂口,必须去私密又豪华的地儿,那叫会所。但像咱们,都属于文艺界,就讲究个欲语还休,喝酒吃肉忒俗,所以要喝茶。”

“呵,您说得是。”

褚青真不知道回什么,只得不住应和。

“昨儿贾樟柯给我打电话,我一听,得!还是老套路,这么多年他们就没点长进,左手提拔,右手压住。”

张老师忽然来了兴致,笑道:“要说你们这些人吧,张元以前是领袖,现在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娄烨越走越偏,一条路跑到黑。王小帅要踏实些,可惜格局不足……还有贾樟柯,那就是一从良的混混,不仅从良,还直奔着贵族去了。现在想投奔他的电影后生,两只手都数不满,忒没劲!”

他扔嘴里一块玫瑰猪油的酒酿饼,继续道:“但你不错,《小武》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能挺住,又能低头,这才混得长远。”

“呃,我不也是没办法么?”褚青尴尬道。

“哎,别觉着丢人,低头可绝对不丢人。”

张献民很无所谓,道:“就比如我,我当然希望艺术自由。可那是理想状态,各方面限制太多。我也是这边夸着《黄河绝恋》,那边又骂着冯小宁,这不矛盾。人格也一样,谁都希望人格是百分百自由,但不可能嘛,我们只能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自由的度数。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好,完全不自由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

褚青听完,自己默默地品了品,还真是。

2000年,官方硬性招安,让他跟那帮人划清界限,他觉着没法选。

2003年,上头改变策略,只叫他捧个场,便既往不咎,这下倒有了松动。

因为捧场和违背良心做事,这不是同一个底线范畴。

茶馆里的人很少,两人聊了好一会,约摸三点多钟,褚青估计差不多了,便叫过服务生把整套撤下去,又重新铺满。

别瞅那小碟小碗的,就这两桌,起码得几千块。

果然,十分钟后,就听楼下有人招呼:“先生您这边请!”紧接着,便是噔噔噔上楼的声音。

两人扭头一瞧,见是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穿着灰色的短袖衫,脸上带笑,不似想象中的古板。

哟!

张献民很惊奇,本以为来个处长就差不多了,没承想直接刷到副局。不过这也表明了,那边并非表面上的安稳,对褚青是相当看重。

来的人叫吴科,以前是某处一把手,换届后升职。当初就是他给贾樟柯训话,说我们要是不管你,就没人管你了。

而他亦瞅见了张献民,神情却不意外,笑道:“老张,我就知道有你一份!”

“哈哈,最近都好?”张老师回道。

“就那样。”

他转过头,伸出手道:“小褚,久仰大名。”

“您好您好,我可不敢当。”

褚青稍稍躬身,其实今天过来之前,他还想着是三堂会审的架势,但眼下一瞧,倒不是那么回事。

说着三人落座,吴科看了看桌上的茶水点心,不由道:“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你这还蛮地道。”

“嗨,随便喝喝。”张老师显然和这位有交情,言语间比较随意。

吴科瞥了他一眼,又问道:“小褚,近来在忙什么?”

“呃,正在香港拍戏,刚杀青一部,下半年还要拍《无间道3》和《爱神》。哦,《爱神》是王家卫导演的新片。”那货老实道。

“真够忙的。”

对方点点头,道:“哎,如果我没记错,你是五月份出去的吧?”

“嗯,三个多月了,刚回来。”

“努力工作是好事,但这边才是家嘛,还得多回来拍戏。”

“呵呵,一定一定。”

……

几人闲闲扯扯了半天,没一句正事。当然,可能是有,只不过包含在话里面,他没听出来。

而且主要是张献民在陪聊,他时不时地插个嘴,顺便给两位先生倒茶。

“怎么样,最近有什么风声?”张老师嗑着干果,随口问道。

“风声这个词特不好,你们把自己摆在一个被扫荡的位置,往往弄得我们很被动。”吴科反驳道。

“哟,与时俱进了啊,好好,不叫扫荡,叫肃清。”

“哎,你别乱扣帽子,我对独立电影没任何偏见,我只是身在其位,不得不谋其事。”

吴科连忙摆手,忽转向另一边,问道:“对了小褚,你接触得比较多,我还真想听听你对独立电影有什么看法?”

“……”

褚青不由一怔,先瞅了瞅张献民,见对方轻轻点头,便组织了下语言,开口道:

“呃,首先我觉得地下电影和独立电影是两个概念,地下电影是政治属性,独立电影是资本属性。独立电影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东西,也不是什么没人看的电影。它应该是那种没有资本推动,缺乏普遍关注度的片子。”

“国内对独立电影有一个误区,认为它们都是被禁的,而且有相当一部人热衷于这个。听说哪部电影被禁了,他就跑过来看,然后就出现越禁越火这种现象。其实这些人不用在乎,因为太容易流失。”

“有人说独立电影不好看,沉闷,看不懂,确实有很多。但我奇怪的是,大家对商业烂片的包容度很高,对文艺烂片的容忍度却很小。好像你拍出来一部文艺片,就必须要多么多么的高水准、高层次,不然就不要玩这个,浪费我们票钱。我不太明白这个逻辑关系在哪儿,我也觉得挺可怕的。”

“我在香港那边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以商业片起家,但也有专门的艺术影院,而且上座率非常高。

当然这有个先后顺序,商业片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就急着让观众看文艺片,那不现实。因为观众审美要慢慢培养,多数人都喜欢看大片,我也喜欢,你要让我花钱去看一部文艺片,我也没兴趣。

只有等商业片市场达到饱和,甚至超过容量时,观众经过成百上千部的电影熏陶后,才会有个性有选择地说,哦,我愿意去支持这部片子,它非常不错。”

“但不是说,独立电影现在就不用发展,反而它更需要被保护,因为它的意识是更高的一个层面,越因为这样,才越要给它空间去成长。所以,我觉得……”

他顿了顿,看了眼吴科,接着道:“我觉得至少要给我们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要互相尊重意见,这样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

席间一时沉默。

张献民满是惊讶,当着人家的面,居然还敢说出这么一番话,妥妥的刮目相看。

而吴科呢,表情没什么变化,仍然悠悠闲闲的样子。

就见他喝了杯茶,又吐出一口气,忽道:“好了,小褚你回去准备一份申请出境的材料,尽快送到局里。”

“啊?好好。”话题跳得太快,褚青比较懵圈。

张献民倒琢磨出点滋味,古怪地笑了笑。

接着又是片刻安静,空调似乎吹得有些冷,吴科拽了拽衣领,忽叹道:“以前我对张元、贾樟柯他们都讲过,今天再对你说一遍,不要怪我们多事,政策在变,意识形态就得跟着变,我们很为难啊!”

褚青尚未答话,张老师便先吐槽道:“对对,你们的为难,就是怎么为难我们。”

“啧!”

对方也没生气,指着他笑骂道:“你们这帮人啊,一管就死,不管就疯!你让我们怎么办?”

……

几人直坐到了太阳偏斜,方才散局。

褚青始终没搞明白,自己是过关了,还是Pass掉了,又不能细问。最特么烦的就是这些人,话不说清楚,老整得云山雾罩的。

但张献民十分乐观,说保准没事。

当然,两人谁也不晓得,吴科出来后,刚上车就给童刚打了个电话,大概意思就一个字:

“可。”

第三百六十章汤唯(1)

褚青花三天时间做好了申请材料,自己送去电影局,这次没见着吴科,只递到一个小干部手里,之后被告知,回去等消息。

等就等吧,他难得回来一趟,反正也没急着走。

范小爷已经飞去西班牙拍写真,据说碧海蓝天,异域风情,还有满是大洋马的古城。并表示这里没人认识自己,乐颠颠的成天逛街,顺便吃啊吃啊吃啊。

好吧,这傻媳妇儿,名气不高还倍儿兴奋。

既然老板娘出国了,他就得负起责任来,利用几天工夫把两人的资产疏理了一遍。这些东西都是丫头在弄,他还是首次系统性地查看,一看吓了一跳。

先是饭馆,不知不觉开到了四家,同属两味爷餐饮公司,总经理则是黄颖。一家鲁菜、一家川菜、一家云南菜、一家湘菜,口味不同,都非常受欢迎,每天顾客爆满。

当初开第一家的时候,只想着投点副业,没惦记挣多少钱。可随着两位爷越来越牛逼,带得生意愈发红火,按目前的进项来看,每年起码能赚个几百万。

将公司交给黄颖打理,两人也非常放心,这姑娘做事精细,不失变通,气质更磨炼得有模有样,十足的精英范儿。

而且她终于搬离了程老头家,买了一套两居室,倒是不寂寞,程颖经常过去蹭吃蹭睡蹭姑娘。

褚青有时想想,呃,这俩妹子貌似太亲密了点,总觉着特嗨皮。

至于工作室方面,运行仍然很稳定,把那个小文案调去了餐饮公司,余下九人。

那名商业主管叫杨凡,经验老到,专门负责国内的谈判和开发。程颖的工作会慢慢转向经纪和国外,毕竟欧洲那一块才是他的主要市场。

不仅如此,他还想再招两个外语人才,由程大小姐牵头,组成一个海外小组。

没办法,真的是缺人,像宁浩和刁亦男,过俩月就要去参加电影节。褚青不能总陪着,那样得累死,可又不能让他们自己去,太不讲究,所以就需要帮手。

除了这些,杨凡还提了个建议,说以工作室的规模,完全能签几名新人了。因为两位老板的人脉太过恐怖,以至于资源过剩,光推掉的戏约就有一大摞。

如果签人的话,一是可以扩大影响力,二是能抽些佣金,也算笔收入。

哎,褚青还认为蛮不错的,召集大伙开了两次会,又跟范小爷商量妥当,便通过了这个提案。

而相应的人选,他琢磨来琢磨去,觉着王宝强比较合适。

话说那小子拍完《盲井》后,一直坚持着路人甲的Style,在各个剧组乱跑。当然了,他以前是龙套,现在添了点资历,能混到些有台词的小角色。

不过他最怀念最感激的,始终是李杨和褚青,视为自己演艺生涯的伯乐与导师。

现在老大来找,那货二话没说立马就应承,还乐得屁颠屁颠的。褚青倒不好意思了,一直也没联系人家。

双方都不太懂艺人的经纪合同,询问王京花才弄出了一份,时限五年。

于是乎,工作室便有了第一个旗下艺人,特随便。

……

夜,细雨。

中戏附近的一条巷子里,路灯昏黄,带着缠绵雨丝。

汤唯骑着辆自行车,急冲冲地拐进巷子,又走了十几米,停在了一座院子外面。她先掏出钥匙,打开铁门,然后费劲地搬过自行车。

那门槛颇高,车子又重,她身子绷得紧紧的,才勉强过去一半。

“呼!”

她只得放缓,稍微喘了口气,随即胳膊使劲,往起一抬。

“咣啷啷!”

“哗啦!”

后轮是过去了,脚底下却一出溜,连人带车直愣愣地往前滑,扑通摔倒在地。亏得她及时侧转身子,才没磕到车把上。

“我操!大晚上的干吗呢?”

许是声音太响,院里有家住户推开窗子就骂。

“……”

汤唯抿着嘴,默不作声站起身,轻手轻脚地推车进院。

这里都是平房,很老旧了,更别提什么装潢。灯光一亮,暗暗沉沉地照着灰白墙壁,以及一张铁床和简单的桌椅。

她换了便鞋,不禁瞧了瞧自己,T恤的侧面已经全黑,满是泥泞,牛仔裤还好,只有腿部的一小条。

脸就不用看了,湿淋淋的肯定像个疯婆子。

“呵……”

汤唯忽觉着好笑,三两下脱掉衣服,随手甩在大盆里,撒了小半袋洗衣粉,再用水一泡。等了大概七八分钟,便拽过小马扎和搓板,开始洗衣服。

她只穿着内衣裤,上身消瘦,大腿修长,小腿肌肉很发达,线条显得很生硬。皮肤不算白,略微粗糙,却在灯下波动着异样的青春气,恰似晨前的风露。

她搓了好半天,又一遍遍地拧干水分,挂在屋里的长绳上。做完这些,只觉身体疲累,瞅着那盆脏水苦笑,实在没力气倒了。

甚至说,她都顾不得洗头发,仅用毛巾擦了擦,就栽倒在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中戏正是暑假期间,但艺校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很少回家,反而趁着假期到处跑组,希望能获得演出机会。

汤唯便是这样,在附近租了个短租房,骑着那辆破自行车跑了十来个剧组,全被Pass掉。

她考了三年的表演系都没考上,最后改成导演系才得以入学。所以她知道自己不漂亮,没优势,也比别人更加努力。

可如此结果,终究是不甘和委屈的。

尤其是今天,好像所有的倒霉事都集中在她身上,使得情绪愈发崩溃。

“呜呜……呜……”

汤唯斜枕着枕头,用被子蒙住脸,忍不住哭出了声。

外面的雨不停,啪啦啪啦地敲打着玻璃窗,而纷纷嘈杂中,忽又传出一阵不协调的电子音。

“叮铃铃!”

“叮铃铃!”

汤唯一怔,貌似自己的手机响,赶紧掀开被子,从床上的一堆东西底下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