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时代 >

第145章

文艺时代-第145章

小说: 文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达尔,大概骨子里就带着群嘲属性。

世界级的电影大咖中,这货拉仇恨的本事可谓天下无双。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还跟小屁孩一样骁勇斗狠,见谁喷谁,尤其看不惯那些美国佬拿钱砸人的暴发户德行。

戛纳开幕以来,戈达尔一直就没消停过,鄙视完《红磨坊》和《怪物史莱克》后,在他那部二战背景的新片发布会上,忽然又挑衅起斯皮尔伯格,并且义正词严地竖起了小拇指。

老家伙的真实目的,谁都知道,不就是借着由头宣传宣传嘛。大家也很理解,毕竟新浪潮时代早他妈烟消云散了,白顶着大师名号,挣扎在空虚寂寞冷的现今社会里,想找个人搭讪都得尴尬几分。

所以媒体自然给面子喽,以一种近乎悲悯的态度将其屠版,彻底刷爆了各大报纸。

褚青其实挺感激这老头儿的。

因为他超强的战斗力和理解无能的脑洞,恶心了一票普通影迷的同时,亦使得《今年夏天》看起来是多么的小清新。

“巴西这个人,给了1星!”

“丹麦,呃,还是1星!”

“澳洲这,哦,这个高点,1。3!”

去电影市场的路上,程颖捧着份最新的《每日银幕》,正巴拉巴拉地说个不停。

这本场刊通常会邀请各国影评人,对竞赛单元的片子进行打分,满分四星,仅作参考。因为跟评审团不是同一拨,经常会出现高分影片却屁奖没得的情况。

“行了行了,你就说平均分多少吧?”褚青打断她。

“我看看,呃,1。2分。”程颖居然蛮开心的样子,笑道:“咱们排倒数第二。”

他满脑袋黑线,问:“大姐,倒数第二有啥可高兴的?”

“啧,不是倒第一就值得高兴。”她挥了挥杂志,安慰道:“哎呀,不用太担心,目前最高的才2。4,连过3的都没有,去年《花样年华》3。2呢!”

他无奈道:“那根本没法比好不好,哎,有批评的没?”

姑娘胳膊一伸,亮出小半版的内容,道:“喏,这些都是骂人的。”

“还行,不算太狠。”

“拉倒吧,我是不忍心给你翻译。”程颖白了他一眼,道:“不过观众挺喜欢的,采访了几个,都说好看。”

“那就妥了,反正咱们是来卖钱的。”褚青耸耸肩,信心又增长了不少。

他们刚参加完一场小型活动,由组委会牵头,皆为独立电影圈的菜鸟新人,相互之间交流交流,算是官方公关。

戛纳的雨期仍未退去,时下时停,气温也降了几度。行人不再T恤短裤,纷纷加了件外套,报纸的花边新闻亦每天哀叹,希望不要影响到闭幕式的人体盛。

路面湿冷,褚青依然穿着皮鞋西裤,小心翼翼地溜边走,特羡慕一身休闲装的程颖。

前方不远即是电影宫,李玉早早便带着俩姑娘去站台,她英文不错,可以应付场面。张静初的补习班也不是白给的,口语还成,只有半文盲的范冰冰,纯粹是个力工。

“Hey!褚!”

两人正走着,忽听马路对面传来声喊,紧接着一个白人姑娘颠颠跑了过来,张嘴就叽里咕噜的一大串。

他挠挠头,自己可不认识这位,问:“她说什么?”

程颖抿抿嘴,笑道:“她说她非常喜欢你。”

“她说你身材特性感。”

“她说你的演技超棒。”

“她决定毕生支持你。”

“嗯,然后她想亲你一下。”

“……”

褚青对程大小姐的腹黑程度已经有所了解,疑道:“你确定?”

“当然!”她极其正经地点点头。

切!他才不上套,只是张开胳膊,做了个拥抱的姿势。

意料之中,那外国妹子兴奋地扑到他怀里,紧紧抱了抱,随即,利索地转身跑掉。

“哎,你怎么撒谎都不带眨眼的?”他避免了一次丢脸,忍不住问道。

“我眨了啊,你没注意?”她使劲抖了抖眼皮。

好吧,他真心想吐槽下程老头,你丫果然是个老流氓,才调教出这么个闺女。

……

许是今年的香港电影太过生猛,凭借人数优势便把戛纳吓得够呛,组委会专门划了两层摊位,用做香港馆的展出。

褚青要到自家展台,必须穿过这两层,现在的电影市场可不像第一天,流量起码翻了几番,正是交易最火爆的时候。

他和程颖在里面躲来闪去,称不上人挤人,但也挺费劲的,好容易寻着个宽敞地方,忙喘口气先。

“哎,你看看人家多气派!”程颖忽捅了捅他,指着旁边道。

褚青偏头瞧,就见一个超豪华的展台,光工作人员便有五位,面积比自家的大两圈,除了海报传单,还有各种纪念品和周边派送。

两人羡慕嫉妒恨地过去围观,当先便是那整面墙的大海报,色彩绚丽,衬着两张女人面孔,张柏芝,以及章子怡,却是徐克的作品《蜀山传》。

其实章子怡属于客串,可在西方名气大,就凸显了地位,反倒是古天乐和郑伊健两位男主,可怜得只剩下虚影。

效果自然也明显,有不少老外驻足停留,盯着章子怡的小脸蛋低声议论。随后,其中一个无意间扭头,一眼就瞥见了某位,惊喜道:“褚!”

“……”

亏得褚青已经很习惯了,没被吓得一惊一乍的,笑道:“Hi!”

不过这货也只有一句词,自觉地把位置让给程颖,待他们哇哩哇啦地说完,才道:“他不会也要亲我吧?”

“他问你是不是演了这片子,我说不是,他就表示很可惜。”程颖摊开手道。

“啧!”

褚青咂巴了下嘴,一时间心情颇为微妙,有点虚荣,有点骄傲,更有点尴尬。只是不愿多呆,冲那哥们摆摆手,便拉着程颖闪人。

穿过香港馆,上了三层,远远地就看见小伙伴们在努力拉客,脚步不由顿了顿,忽而又莫名平静。

李玉最先瞄到了,巴巴地凑过来,开口就是抱怨:“你们怎么才来?”

“还没人买?”他问道。

“有人买,但是我拿不准主意。”

“怎么回事?”

“刚才有三家公司,欧洲的,北美的,和南美的。”

几人进到展台里面,聚拢成小圈子,就听李玉道:“他们都想买断全球发行权,一家给三十万,一家给三十五万,一家给四十万。”

“分成呢?”

“别提分成了,谈了半天都没谈拢。”

褚青立时也纠结了,四十万美金,那可是二百多万人民币,不仅成本回来了,还能赚点,但如果真的要卖……

他跟李玉对视一眼,想法相通,都本能觉得还没到极限。

这种海外发行,通常是买断和分成两种形式。那些世界性的大片商,压根不会出很高的价格买断。一般会给个保底价,根据导演的咖位上下浮动,比如张艺谋可能是二十万,而菜鸟可能只有二万。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片商把宣传发行的费用全部扣除,最后看能收回多少。如果还有盈余,那就可以分成,如果没有,你就只能拿到保底金。

像后世,国内有很多公司说一个片子卖了多少钱,动不动就几百万美金,那纯属吹牛逼。

李玉这类新丁,若是分成的话,保底金肯定极低,而且究竟能赚多少,他们自己也没谱,万一赔了呢?

所以,买断相对比较安全,一锤子买卖,旱涝保收。可两人毕竟不甘心么,四十万就把亲生孩子卖出去了,还他妈是全球版权,总有点犯贱求抽的感觉。

第二百三十章MK2

原本呢,喜欢褚青的影迷不太多。

确切地说,很少有人会喜欢上一个演员。如梁朝伟,如刘青云,如张震,再好的戏,再低调的作风,粉丝们也只看到他属于明星的那一面。

因为演员这个概念,特纯粹,孑立于浮华之外。

褚青本来往这方面发展的,没承想被连续三期的场刊报道,愣给整出点明星气质来。《安阳婴儿》对了影评人的胃口,《今年夏天》讨好了观众,而《蓝宇》又把两个群体齐齐攻陷。别的不说,光凭那一身美美的肉体,就足以圈到相当数量的痴女粉和基佬众。

结果就是,他虽然自绝于国内,却在戛纳升级成一位小有影响力的家伙。尤其他还来自于中国,起初让老外很诧异,他们极少见到这样风格迥异又充满表演个性的东方电影人。先是惊讶,然后是探究,待影展临近结束时,已经完全接受。

此种情况,范小爷自然很欢快,特别是作为女朋友,颇有点“跟着他总算熬出头”的心酸敢脚。但更兴奋的是袁蕾,她仗着跟褚青结识的先手,几乎全程陪同,每篇都是独家,而且有图有料。

这不像柏林时的《小武》,那会儿大陆还处于懵懂状态,现在国内的意识形态逐渐放开,加之网络媒体的强势兴起,信息源四处乱飞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南都即便不能打脸广电总局,把褚青明晃晃地戳在报纸上,可对《今年夏天》的报道一点没少。李玉、张静初、范小爷三人的照片轮天放,顺便鬼鬼祟祟地提两句某人的名字。

至于最开始的那篇采访稿,袁蕾压根没想给出去,她在等,等到他解禁的那天。

好吧,又一个看热闹不怕事大的……

5月19日,电影节闭幕前两天。

细雨连绵,主场馆附近的小咖啡店,褚青收起伞,又抖了抖水珠,才侧身推开门让程颖先进。

姑娘的脸色有些倦怠,她一直陪着忙来忙去的,根本没清闲多少。褚青也比较惭愧,别的方面没法补偿,等回去包个大红包还是可以的。

店里很安静,客人不多,桌椅漂亮,小隔间设置得既隐蔽又舒心。

他正打量寻找,目标已经发现了他,笑着摆摆手。那是位高个子老外,斯文得体,又不失生意人的精干。

“你好,杜特龙先生!”他连忙凑过去招呼。

“很高兴见到你,褚!”

两人握了握手,程颖又用法语问候了一句,各自落座。

话说褚青在国外留的联系方式,都是程颖的号码,他那口烂英语也交流不了,只得由姑娘转述。

就在昨天,皮埃尔·里斯安忽然来了电话,说有位哥们想见见自己。没提啥事,但里斯安的面子必须给啊,便忙不迭地答应。

至于眼前这货的身份,他就记得名字,好像是个什么什么电影公司的高层。反正都一样了,还不是为了买片,管丫是哪家的。

“贾樟柯导演的近况如何?”

褚青本想客套客套,结果老外上来就一句话,搞得有点蒙,问道:“他正在国内拍新片,你认识他?”

“当然!《站台》的时候我就联系过他,想拿到电影的发行权,可惜他已经跟另一家法国公司签了合同。”

杜特龙满脸得遇名士的样子,笑道:“不过我告诉他,没关系,我可以等下一部。”

褚青听完程颖的翻译后,微微耸肩,如果换个场合,他倒有心情探讨下老贾的电影。但眼下正是郁闷的当口,为自家片子愁得不行,哪来闲聊的时间?

他直接问:“呃,不知杜特龙先生这次找我有什么事?”

“哦,是这样。”

老外似乎看出他的不耐,笑道:“我对《安阳婴儿》这部电影很感兴趣,但是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只好拜托里斯安先生跟你见见面。”

“……”

好嘛!

瞧我这男主角当的,还他妈得管发行的事儿。褚青瞬间兴致全无,可又不得不帮,毕竟王超也算哥们,片子能卖出去,自己脸上也有光。

他管程颖要了纸笔,刷刷写了两个号码,标注姓名,道:“这是导演和出品人的电话,如果还联系不上,也可以找我。”

“褚,真是太感谢你了!”杜特龙略微夸张地轻呼。

“呵,不客气。”

褚青暗自撇嘴,他还约了两家片商碰头,懒得在这费工夫,冲程颖示意,笑道:“抱歉,我还有约会,既然没什么事情了,我就告辞了。”

说着,起身就要撤。

“嘿,等等褚!”

老外赶紧站起相拦,双手往下压了压,道:“请坐,请坐,我们还需要谈谈你的电影。”随即,又推过小杯子,笑道:“这里的咖啡味道不错。”

褚青抽了抽眼角,不便拒绝,只得抿了一口,等着对方张嘴。

杜特龙也不绕弯子了,摸出张名片递过,道:“正式认识一下。”

程颖接过瞅了一眼,见上面标着行名头:法国MK2电影公司副总裁,劳伦·杜特龙。

哟!姑娘不禁弯了弯嘴角,她倒是听说过。

MK2,拥有法国第三大院线,从不掩饰自己是艺术电影的狂热拥趸,几十年来毫不妥协。

这些家伙,极其擅长在一票大片商看不上眼的剩片中捡漏,并将其普及化。曾经捧红过基耶斯洛夫斯基地《红》《白》《蓝》三部曲,以及大卫·林奇的《我心狂野》和《穆赫兰道》。而且对华语电影情有独钟,与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等文艺大咖,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正因为它的这种属性,从根脚上就跟别的片商不同。怎么讲呢?嗯,似乎多了一种安全感。

程颖对褚青眨眨眼,表示OK,后者则端了端坐姿,露出可以进一步沟通的意思。

“你们的发行工作进展得怎样?”老外问道。

程颖没翻译,直接就答了,道:“目前有十几家公司表露了意向,我们也在不断接触中。”

杜特龙笑笑,没理会她的小技巧,道:“我们觉得这部电影非常适合法国市场,决定购买它的全球发行权。”

“买断还是分成?”

“不,都不是。”老外摇摇头,道:“我们想代理。”

“……”

那俩人面面相觑,并非不懂,而是没想到MK2对《今年夏天》如此看好。

所谓代理,就是全权委托对方搞定,人家想怎么交易,是买断,是分红,是在自家院线上映,你都管不着。然后,从毛利润里,对方扣除一定比例的佣金,算作代理费,剩下的给制片方。

可以说,权限最大,自由度最大,全凭代理商的本事操作。

之前的公司,没有一家提出用这种方式合作,要么实力不行,要么不相信片子的票房前景,总之都是一锤子买卖,并不想费心营销。

而MK2的方案,先不管其他因素,至少诚意足足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闭幕

褚青纵然心动,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回去跟李玉商量了下。

《今年夏天》的发行工作很尴尬,貌似有众多买家,其实没半点干货,在四十万这个价格上卡得死死的,而且态度特渣,都他妈一副:赏!赐!还不赶紧跪舔谢恩的操蛋德行。

两人已经快挺不住了,合计干脆就卖了,谁知又冒出个MK2来,简直屌丝救星。

虽然李玉感觉没啥问题,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到处打探了一番。褚青把朋友圈都骚扰个遍,重点咨询了市川尚三和葛文这俩哥们,成功了解到MK2的家底以及操守,蛮值得信任的。

既然可行,那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代理费多少而已。

一般电影发行的代理商,要抽取净利润的6%到12%作为佣金,就算对方强势点,他们也做了最坏估计,15%以下,皆能接受。

又过了一天,到了20号,褚青等人再次约见了劳伦·杜特龙,商谈合同细节。颇为意外,MK2真的很实诚,没有漫天要价,没有霸王条款,只是提出个标准范围内的价钱,12%。

双方极其迅速地达成共识,并表示合作愉快。

海外发行往往是长线操作,可能一两年之后才能收回全部盈利,但起码是个念想,给李玉增益了各种Buff,不至于成天躁郁。

他们是这么琢磨的,结果呢,当天晚上,杜特龙就传来消息,已经卖掉了四国发行权。

褚青这边全炸毛了,还以为进了黑店,这回被玩死了。但一听后续补充,哪四个国家?荷兰、瑞典、匈牙利、阿根廷……

好吧,冤枉人家了。

话说欧洲的电影市场,主要集中在英法德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