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警监 >

第52章

超级警监-第52章

小说: 超级警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抬头不见低头见,两个部门之间的人员又经常流动,很多工作还要相互配合,没你想得那样横眉冷对。更何况东靖市司法局是接受司法厅和东靖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的单位,他们被人看笑话,市委市政府脸上也没光。”

第八十一章走访排查

三天过去了,不是带着他那只“色狗”游山玩水,就是逛商场转摊狂购土特产,要么上查询本地有什么吃美食,中午一家晚上去另一家,大有要吃遍东靖之势。◇↓,

他们师徒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王局长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竟然破案要讲究什么火候,火候没到再着急也没用。

徐霞早早来到酒店,见基层同事忙活了三天准备的那些摸底材料,被一箱一箱的在角落里动都没动,禁不住问道“韩调研员,姜警官,今天我们去哪儿玩?”

韩大律师刚跟“有想法、有前途”的宝贝女儿在上聊了近一个时,心情格外舒畅,毫不在意她那带着阴阳怪气的口气,也不在乎她称呼“韩调研员”而不是之前的“韩教授”,伸着懒腰笑道“不能再玩了,要干正事。”

假期就剩下三天,玩得乐不思蜀的姜怡也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把“宝玉”踢到一边,“是应该干点正事,早点把正事干完才能早点回家。”

“那上午去什么地方,要不要给我们局长打个电话,请他帮着协调一下。”

韩均一边示意她坐下,一边安排道“不用了,上午哪儿都不去,就在这儿研究案情。生姜,案卷材料你看过好几遍,你帮我从头捋一捋,看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掌握哪些线索。”

师徒二人已联手破了四起命案,真正的“梦之队”。

姜怡非常有默契地捧出昨天买的白黑板,先贴上一张东靖警方从天提取的很模糊的死者照片,然后拿起水笔,在上面写写画画道“被害人虽身份不明,但在魏家巷租住了36天,与很多团结街道居民有过接触,留下了很多线索。先,他应该能大概听懂东靖方言,我们由此可以判定他在东靖生活的时间不会低于两年。”

韩均翻出一张东靖地图,若有所思地“两年时间不可能一个熟人没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市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没人去靖东分局认尸,这意味着之前的调查范围太,不应该仅限于市区,而应该扩大至所有东靖方言的县市。”

西郊分局调查“钟海俊杀人抛尸案”时,不仅把认尸公告贴满了全江城的大街巷,并且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布悬赏,向全社会征集有价值的线索。

从案卷材料上看,东靖分局可能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调查力远没有西郊分局那么大,不仅没到处贴认尸公告,不仅没布悬赏,连调查范围都显得有些。从最开始的团结街道,到最后的靖东区,只覆盖了半个市区,下面的几个县及县级市或许只了几张协查通报。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姜怡重重点了下头,接着道“被害人租住在魏家巷期间,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跟房东谎称出去联系业务,事实上却是去一家麻将馆打麻将。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只有11月1日上午,11月22日下午和12月2日上午没去。”

这三个半天去哪儿了没法查实,韩均示意她接着往下。

“被害人没有开伙,早饭一般在巷口的摊吃,豆浆、油条、稀饭、包子,很简单,每顿消费不过十元。中午一般在麻将馆对面的几个吃店解决,有时候吃面,有时候点一个炒菜吃饭,很节俭。”

姜怡顿了顿,又补充道“刚才忘了,他在麻将馆玩得很,不管糊多大都是2o元封顶,跟他打麻将的也都是些妇女和老人。另外现场勘查人员确认,被害时他钱包里仅剩下oo多元,也就是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他们要么不干正事,干起来居然有模有样,徐霞鬼使神差地“三十多岁,没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打麻将,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联想到死者求饶时的口音,韩均眼前一亮“徐,给团结街道司法所打电话,请他们调查一下被害人去过的那些早点摊和吃店,请摊主和店主们回忆一下,被害人的口味偏咸、偏淡、偏甜还是偏辣,一个多月时间他几乎天天光顾,老板们应该有点印象。”

“好的。”

她走出打电话,姜怡继续道“技术人员从被害人头部提取到一个dna样本,基本可以断定是凶手留下的,非常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调查。只要能确定被害人身份,就能缩排查范围,就能通过dna比对查到凶手。”

凶手为了泄愤,用戴着拳套的拳头狠揍,擦破点皮,留点血很正常。

整整拖了三天,火候应该差不多了,就算有什么怪异的想法别人也不会觉得太牵强,韩均权衡了一番,捧起司法局送来的材料道“生姜,我们今天把这些全部看完,重点关注那些人员比较多、犯罪时间比较长、社会影响比较恶劣的团伙,然后我们拿着东靖警方的复原照给他们认,只要能碰上,那我们就可以收工了。”

破这种案子就是靠碰运气,姜怡当然不会反对,何况以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为突破口是她先提出来的。

社会影响真正恶劣的犯罪团伙,公安局早把他们连根拔起了。被矫正人员所提供的线索有一大半是捕风捉影,要甄别真伪,再确定调查范围,这个工作量不是一点两点大。徐霞感觉不能干坐着,也参与进来,以一个本地人的身份给了不少建议。

其实韩均根本不在乎真伪,只要其中有一个团伙在东靖市辖下的南山市活动,只要能离真相近一点就行。

下午五点,所有材料全部看完,并拟出了一份疑似涉毒、涉赌、涉黄团伙清单。出来这么久,韩均一刻都不想耽误,又指着清单儿戏般地笑问道“生姜,你我们这次从头查还是从后查?”

“师傅,当然从后查,这还用问。”

徐霞糊涂了,思不得其解地问“为什么?”

想起“钟海俊杀人抛尸案”,姜怡吃吃笑道“因为从后查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

“生姜得对,运气非常重要。徐,帮我们收拾东西,收拾完就出。另外给你们局长打个电话,请他跟南山市司法局打个招呼,我们需要他们的协助。”

只要不再游山玩水,只要不再到处购物,让徐霞做什么都行。东西太多,收拾起来很麻烦,鸡飞狗跳的忙活了近半个时,三人才正式踏上征程。

南山市紧邻江城市的西霞区,是东靖市最西面的一个县级市,由于沿着长江又紧邻省会,经济比较,不止一次的被评为“全国十大财神县”。

南山人有什么事,要买什么东西,基本上都去更近的江城,只有到一定级别的政府人员,才经常因为公务往东靖跑。

同在刚到东靖市时一样,韩大律师先自己找了家酒店,然后让徐霞联系南山司法局,请司法局组织司法助理员和协理员拿着死者复原照和体貌特征,再次走访、询问那些有前科或游手好闲以及与疑似犯罪团伙有接触的人。

又是三天过去了,一无所获。

这次没坐等,而是和司法局干部一样走访,姜怡精疲力竭的躺在大床上,连逗“宝玉”的心情都没有,无精打采地嘀咕道“师傅,这里那么多外来人口,我感觉我们像是在大海捞针。”

这个案子非同一般,要不是怕别人把自己当成怪胎,韩均早跑到南山公安局去了,他略作权衡了一番,起身道“别大海捞针,大洋捞针也要捞。别偷懒了,跟我去酒吧街碰碰运气,那里鱼龙混杂,不准能有收获。”

“好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姜怡爬起身,又道“霞吃饭前房所长来电话了,被害人口味不是偏辣,而是特别喜欢吃辣。吃油条要沾辣酱,吃面要放辣酱,炒菜要老板多放辣椒。他东靖人口味偏甜,所以摊主和吃店老板印象很深刻。”

韩均明知故问道“什么地方人喜欢吃辣。”

“西川省、南云省、湘南省、湘北省,西南那一片都喜欢。”

“不管有没有用,至少又多了一条线索。”韩均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也不去隔壁叫徐霞,就带着她下了楼。

长江路酒吧街在城区非常有名,二人乘出租车赶到时夜幕刚刚降临,星星点点的彩灯亮起来了,各类夜行生物开始神出鬼没,整条马路光怪6离,显得那么地不真实。

或许不是周末,走进的第一家酒吧显得有点冷清,稀稀拉拉的几桌客人,人气并不旺,现场dj也显得无精打采,几场草草的钢管秀之后,就是不住地放歌,不过音乐还是蛮棒的。来不是玩的,见几个纹着身的年轻人围在吧台前喝酒,韩均径走了过去。

“做什么?”

“警察!”

这次出来真带了警官证,韩均拿出来亮了亮,不等他们注意到“司法”字样,就揣进口袋,换上照片笑问道“别紧张,我就是想跟你们打听个人,帮帮忙,看看有没有印象。”

警察的威慑力还是比较大的,姜怡刚掏出带有警徽的警官证,一个伙子就拿起照片凑到灯光下看了起来。

“没什么印象,应该没见过。”

姜怡生怕他们糊弄师傅是个外地人,亮出她的正牌警官证提醒道“再看看,看仔细点。”

“警察同志,我们又不是你们派出所的户籍警,哪能认识那么多人,而且这照片像是手画的,根本看不出来嘛。”

现场dj和酒吧保安显然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一个把音乐尽可能放低,一个不动声色地走到吧台边维持秩序。在确保他们不受打扰的同时,尽量不引起客人们的恐慌。

“再看看这一张。”

韩均拿出东靖警方从天截取的一张照片,描述道“他个子一米七左右,三十岁左右,身材偏瘦,普通话,可能是西川、湘南等西南几个省的人,但能听懂本地话。”

“没印象,真没有印象。”

“你呢?”

“我也没有。”

第八十二章线人之死!

问完一个又一个,问完一家又一家,都没印象。

问到最后一家时已经很晚了,客人不断起身,匆匆离去。一问到人家关门打烊,二人才走出酒吧。

夜色很美,风很凉,几个意犹未尽的男男女女追逐的打闹声,打破了空旷街道的寥寂。折腾了大半夜一无所获,姜怡灰心丧气“被害人穷成那样,都快吃完上顿没下顿了,怎么可能来这种地方。”

“一张门票几十块,顶他一天生活费,想想也是。”韩均摸了一把脸,喃喃地道“被害人是外来人员,我们这边查不到很正常,问题是已经七天了,监狱和戒毒部门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姜怡被糊涂了,微蹙起黛眉问“师傅,您是不是现了什么?”

她明天就要回江城市局刑侦局上班,韩均不想也不能再拖下去,放缓脚步循循善诱地道“一个在东靖呆了好几年的外地人,身上有那么多打斗留下的伤痕。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他起码进过两次以上医院,做过两次以上手术。

我跟东靖市局宁局长打听过,他告诉我东靖治安管理非常严,只要是打架斗殴受伤进医院的,医院都会及时报警。而一个多次因打斗进过医院的人,却没有案底!生姜,你是公安,±,并且在刑警大队警务室呆过大半年,你想想他能是什么人?”

看着她绞尽脑汁的样子,韩均提醒道“想想你经手过的那些账目,有没有不太好入账又必须报销的。”

姜怡醍醐灌顶般地明白过来,惊呼道“线人!”

韩均随手摘下一片树叶,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接着道“我问过你们吴局,他国家层面没有立法,对线人的监控、赦免、报酬和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国外那些‘证人保护计划’之类的措施,酬劳又不高,绝大数职业线人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中,经常换电话号码,不停换住处,手机通讯录里从来不敢留真名,身份证也不敢带在身上,生怕连累家人。”

被害人机智、聪明、灵活,扮什么像什么,在魏家巷住了一个多月,房主和周围邻居都以为他真是做生意的。租住房周围有好几个棋牌室,可他却宁可每天步行2o多分钟去更远的麻将馆,显得很谨慎。

对普通人而言“线人”似乎很遥远,或许以为只有电影和电视剧里才存在。姜怡则不然,她是警察,并且出生和成长在一个警察家庭。

她父亲就有一个线人,原来跟欺行霸市的托运站老大做事,后来偷偷摸摸地出来认识她父亲,给公安做起线人。那个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接二连三地被警方打击,引起团伙成员的怀疑,结果脚筋全部被人挑断了。

这样的案例西郊分局也有,刑警大队长刘义朋的一个线人在举报一起贩毒案后就人间蒸了,再也没有看见过他,怎么联系都联系不上。

“师傅,您这一我现被害人真可能是线人,靖东分局查不到他身份很正常,毕竟线人大多是为钱卖命,办特情备案手续的很少,估计在公安局根本没档案,只是私下里跟某一个干警联系。但这一推测完全建立在他那些伤都是近年留下的基础之上,验尸报告里好像没那些伤有了多长时间。”

“这跟个人的体质、恢复能力和营养有关,法医根本无法判断。”

这个推测很合理,同时又很大胆。

姜怡沉思了片刻,轻声提醒道“师傅,想证实这个推测不难,市局不太可能,靖东分局更不可能,市区几个分局也不太可能,只要问一下南山等几个县市局不就成了。”

“但我们现在是在帮司法局办案。”

韩均遥着远处的出租车,若有所思地“如果他真是线人,肯定得罪过很多人,肯定有很多人因他入狱。在社会上他很低调很难查,但监狱里应该很好查,或许是照片不够清晰,不然不会到现在都没消息。”

刚伸出胳膊,准备喊出租车,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回来一看,原来其中一个酒吧的dJ。穿得花花绿绿,头染得黄黄的,见他真是冲自己来的,韩均嘴角边勾起一丝笑意。

“这里人多眼杂,话不方便,我带你们去一个安静的地方。”他似乎怕别人看见,很紧张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故作不认识的走在前面。

姜怡欣喜若狂,禁不住拉了下师傅的手,韩均笑了笑,带着她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左拐右拐,拐到一条幽静的巷子里,dJ突然回头问“警察同志,西川是不是出事了?”

韩均反问道“你没看过我们手里的照片,怎么知道我们找的是谁?”

dJ显得很紧张,迟疑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你们在酒吧打听时我瞄了一眼,一眼就认出来了,只是当时人太多,而且什么人都有,我没敢认识。”

姜怡激动不已,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立即掏出照片让他再认一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指着手机电筒照射下的照片,非常肯定地确认道“就是西川,虽然有点模糊,但我不会认错的,警察同志,他是不是出事了?”

韩均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紧盯着他双眼问“伙子,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

dJ不假思索地回道“去年11月22号,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是21号工资,他是第二天来借钱的。”

“上午还是下午?”

“下午。”

“你借给他多少钱?”

“1ooo,我工资本来就不高,只能借给他这么多。”

时间对上了,钱基本上也能对上,韩均趁热打铁地问道“你为什么借钱给他?”

dJ忐忑不安地“我刚来南山打工的时候跟他住同一个院儿,我们都是外地人,我没钱时他帮过我,他走投无路,他没钱的时候我肯定也要帮他。警察同志,西川怎么了,他是不是出事了?”

“他死了,被人杀了。”

dJ流露出一脸痛苦的神情,咬牙切齿地道“就知道会出事,就知道会出事,他是你们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