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警监-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哈罗公学,大学在剑桥。并且一鼓作气拿到博士学位,又在德国的马普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在欧洲呆了十五年。”
姜怡猛然反应过来,撅着嘴嘀咕道“师娘,您是不是打算让我去相亲?”
瑶瑶兴高采烈地笑道“博士耶,生姜姐姐,我感觉很不错。”
徐教授的电话,打消了给曹维清打电话的念头,韩均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凑到她面前笑道“十五年的熏陶,把常博士造就成一个真正的学者。温文儒雅。从骨子里往外透着雅致与清纯,连我这个大男人都感觉他玉树临风。”
白白净净,国字脸,轮廓分明,看上去不仅温文儒雅,有几分学者风,而且很帅。姜怡偷看一眼,愁眉苦脸地“师傅,人家是博士。家里又有钱,我高攀不上。”
“听你师娘完,了解完这个人再下定论。”
“好吧。”
张琳笑了笑,如数家珍地“前几年。西山省整顿治理煤矿,家明的父母顾大局,金盆洗手。将自营煤矿卖给政府,又将到手的几亿现金置换成美国、欧洲、香港和加拿大的房产。在国外做起了寓公。年龄刚过50,就知天命。享受起人生。
他父母出了国,他却回来了。
本来已经拿到美国阿贡实验室的ffer,但有一天,无意上浏览站,被江大的人才招聘启事所感动,仔细一看,是物理学院江院长亲自发布的。他专业又是核物理,正好对口,想到父母的亿万资产全部来自中国,但对中国没一点贡献,他心一热,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地回到国内,成为江大物理学院中的一员青椒。”
姜怡自言自语地“挺有主见的,不像那些花天酒地的富二代。”
韩均给了她个白眼,没好气地“亏你还是警察,居然这么容易被媒体误导。在富二代这个群体里,真正坑爹的没几个。他们拥有那么高起点,接受过最好的教育,成才成器很正常,不成才不成器才不正常呢。”
“是啊,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家。”
张琳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徐教授打听过,家明从懂事,没打过架,甚至连对象还没谈过,独立生活能力很强,没让父母操过心。想到他已经29岁,且一身正气,他父母也不好强行灌输他们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只好由着他性子来。反正家里有的是钱,也不怕他在国内碰壁,大不了再回到国外。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回国不到三个月,就落到寄人篱下,管我们借房子住的地步。”
姜怡一脸惊诧地问“师娘,您是他打算住咱家?”
“房间那么多,空着也是空着,能帮忙为什么不帮忙。”
“那他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这是有原因的。”
张琳喝了一口牛奶,强忍着笑解释道“宋院长见多识广、热情豪爽,家明又是他从国外挖回来的,对家明事事关心。回国时,亲自开车去机场接;回到国内的第一周,房子没安顿好,非要家明住在他家;在学校,领着家明四处拜会校长、副校长、处长和大牌教授……
大到帮找家明对象,到帮家明要ip,好得不能再好。家明在国外生活十几年,习惯了彼此间相交如水,没想到宋院长会如此热情。用徐教授的话,每每念及宋院长对他的关怀,家明常热泪盈眶,感觉宋江大概就是传中的雷锋。”
“领导器重,这是好事啊。”
“但宋院长的许多做法,也常常让家明哭笑不得。”
姜怡越听越好奇,不禁追问道“什么做法?”
“比如,家明跟你师傅一样,从来不喝烈性酒,最多只是晚饭时自斟自饮喝一杯红酒。但宋院长却常常拉上家明去陪不同的人吃饭,是要帮家明建立人脉。饭桌上总是逼着家明不停地端着白酒同别人干杯,不光要他喝酒,还要他主动与别人攀谈、要学会没话找话,这就让有点内向的家明很郁闷。”
即将搬到家里的房客跟丈夫真有些像,张琳深情地看了一眼韩均。苦笑着“宋院长热情得有些过分,不管家明心里怎么想。用‘沟通能力是成功之母’,‘胆量等于项目。酒量等于经费’,‘人脉也是生产力’等理论指导他、改造他。连家明经常背的双肩背包,也让宋院长很不满意,认为太学生气,缺少学者风范,镇不住别人。
再比如,家明很反感抽烟,在他看来抽烟就是害人不利己的另一层次的吸…毒。但学院领导层烟瘾都很大,在学校会场上还能克制。在学院开会时就我的地盘我做主,总是搞的会议室烟雾缭绕。家明等年轻人却不能抗议,因为多数会议都在讨论如何包装他们的项目,如何让他们pk掉其他学院的竞争者。”
韩均非常同情那个“水土不服”的海归,接口道“最让家明郁闷的是,他心爱的核物理专业,也被宋院长批的一钱不值,逼他改研究方向。认为现在石墨烯最火,研究石墨烯才可能拿到政府大钱。才是学院需要、江省需要、国家急需的。”
“宋院长怎么这样啊!”
“事情要一分为二看,宋院长多少也能体会出家明心中的痛苦,就像父母逼着孩子参加数奥,尽管孩子叫苦连天。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在他看来家明是个多年不遇的好苗子,有责任为他今后的发展负责。家明对宋院长,就像女婿对老丈人有一些不满一样。不管多苦多难,也只能自己嚼碎。吞下去慢慢消化。”
姜怡又问道“那他为什么要住咱家?”
张琳微笑着解释道“学校规定,海归博士比国内博士高一个等级。就像科长比股长要高一级别一样。安家费、工资、津贴、科研启动费等方面都要国内博士高。但因为上过太多当,政策又规定,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要在指定部门进行学历认证后才被认可。
这个认证通常要拖三、四个月不等。在通过学历认证以前,学校人事处不会正式承认家明的海归博士身份。换句话,在博士学历认证之前,家明连个国内的高中文凭都没有,学校也就没有了可参照的文件来给他发待遇。”
“没钱了,可他家不是很有钱吗?”
“听我完嘛,家明从没缺过钱,当初回国时父母要给他100万,让他零用,但他认为他回国后学校会给20万,还接聘为副教授,靠工资和津贴,自食其力绝对没有问题。如果再花父母钱,还谈什么为祖国做贡献。
没想到,国内东西价格比国外还高,加上租房子、买家具,带回来的欧元和英镑很快就花完了。上班两个多月,一分钱没拿到,手头上一下子拮据起来,连房租都交不起。从到大没向别人借过钱,他又不想跟父母开口,所以现在无家可归,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姜怡乐了,忍俊不禁地笑道“海归博士混成这样,真头一次见。”
韩均拍了拍她胳膊,似笑非笑地“徐教授看不下去,可钱又归徐太太管,只能给我们打电话,看我们能不能伸出援手。他父亲在美国置业的时候,跟我打过交道,老客户儿子落难,不能坐视不理。
我没时间回江城,这个艰巨任务只能委托你。钱是事,关键是怎么让他适应国内环境。这方面我深有感触,要不是有白主任,刚回国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辛苦一下,跑一趟,等他真正安顿下来再来找我们。”
瑶瑶掩嘴笑道“美女拯救博士,太酷了!”
姜怡被搞得啼笑皆非,挠了挠她胳肢窝笑道“我哪有时间拯救他,我有我的工作。”
“忘了告诉你,师傅我又当官了,公安部巡视员,不是副的。我的话就是命令,让你回去也是工作。上班时间在‘01’留守,下班时间帮帮那个倒霉蛋。他不是搞核物理的吗,实在不行帮他重新找个工作,去造原子弹、氢弹、核电厂什么的,没必要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师傅,我要是有这本事,我能给您当徒弟?”
“上啊,智联招聘,5同城,你看着办,只要他愿意,实在不行可以去教英语、教物理。”
师傅师娘决心已定,并且这是他们的一番良苦用心,姜怡不想让他们不高兴,想了想之后又问道“钱呢,他现在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您打算让我带多少钱给他?”
韩大教授耸耸肩,装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坏笑道“生姜,你师娘怀孕,你师傅我压力是越来越大,现在真没什么余钱。你有工资有存款,先垫一下,要是他将来不还,我帮你管他老子要。”
姜怡彻底服了,哭笑不得地问“师傅,您是不是打算让我连人带钱倒贴?”
“如假包换的潜力股,别好心不知驴肝肺。白主任要是知道我把这么好的机会留给你,她非得跟我急。”
“她不知道?”
“她在北河忙着赚钱,所以你要把握好机会,伙子人品好、家境好,我跟你师娘越看越喜欢,别让我们失望啊,再让我们失望,就跟你断绝师徒关系。”
韩大教授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那个钢管舞女孩的案子你别管了,陪你师娘去医院检查完我就去查,不会让她冤死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未雨绸缪的教育方式
上午点,两辆大客在一辆警车引导下缓缓开进上陆区殡仪馆。
公安部“滚雷行动”初查组到了,皇石市公安局领导等候已久,车刚在行政楼门口停定,便率领各分局、县局及几个起命案主要侦办人员上前迎接。
朱副局长是昨晚从省厅开完会赶回来的,初查组主要人员都见过,紧握着刚下车的一个中年人手,热情无比地笑道“凌处长,一路辛苦了,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颜局。”
gd省刑侦局大案要案处处长,也是负责皇石片区的初查组长,现在更是代表着“滚雷行动”指挥部,颜局长没哪怕一点副厅级领导架子,微笑着招呼道“凌处长,欢迎欢迎,按照厅领导指示,我们这边全安排好了,相关人员已全部到位,从现在开始听你指挥。”
按照徽省和西江省清查的惯例,皇石这一组初查完之后会接并入复查组,不是谁都有机会与“01”密切合作的,凌俊峰不敢拿大,侧身笑道“颜局,给您添麻烦了。我也介绍一下,这位是今早刚从江城赶过来的江省公安厅积案侦查处江处长。”
颜局长这才注意到他身边站着一位女同志,警号竟然是“00001”!
“颜局,认识您很荣幸。”
江慧如英姿飒爽地敬礼,颜局长意识到失态了,连忙回礼道“江处长,幸会幸会,‘01’如雷贯耳。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而且是位女同志。”
“让颜局见笑了。”
“江处长。你们专破积案,破案无数。哪里敢见笑。只是事先没接到通知,感觉有些突然。”
江慧如轻握了下他的手,笑盈盈地解释道“我们侦查处张祥副处长带队复查了一个月,夜以继日,没睡过几个好觉,需要回去休整一下。这次轮到我,先过来熟悉下情况,给后续人员打个前站,等初查结束再正式工作。”
“01”现在几乎是部刑侦局的办案单位。不像初查组查完就散,她们可以算半个京官,颜局不无地问“就江处长一个人?”
韩大教授不喜欢被人打扰,江慧如当然不会据实相告,若无其事地笑道“还有常,我们积案复查科民警常乐坤同志。”
“韩教授呢?”
“他过几天跟研判组一起过来,不过来也不会呆多久,最多两个时。颜局,天下公安是一家。我们跟初查组一起就行了,您用不着那么客气。”
十几个组今天同时展开初查,接下来一个星期必须分秒必争。作为组长,凌俊峰不想输。更不想输得太难看,抬起胳膊看了一眼时间,提起行李道“颜局。我们进去了,从现在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有什么情况我们会及时向您通报。”
“我们也是。”
江慧如不想搞特殊化,更不想浪费时间。同几位市局领导歉意地笑了笑,提起行李带着常乐坤一起跟进行政楼。
随行武警站岗,殡仪馆三楼随之成为公安部“滚雷行动”皇石初查组指挥部。上了专案,别人就不能过问。“及时通报”是客气话,从现在开始市局只有配合的份儿。
朱副局长是指挥部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后勤与协调。
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颜局长拍了拍他胳膊“老朱,别多想了,又不光我们皇石。服务好、协调好,经费方面有什么问题给我打电话。”
“那我进去了?”
“进去吧,别让人家等。”
“命案必破”是北湖省公安厅最先提出来的,厅领导重视,命案侦破力非常大,相比刚清查完的徽省和西江省,三年内未破命要少很多,皇石几个区县只有四起。正因为侦破力非常大,该查能查的人家之前早查过,这四起的侦办难也非常大。
凌俊峰不开全体参战人员大会,接成立四个初查组,他亲自负责一起,另外三位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各负责一起,在各自办公室里研究案卷材料,听取当时参与侦办的主要人员汇报。
“01”单独一间办公室,常乐坤登陆了下刚连上的公安内,禁不住抬头问“江处长,我们做什么?”
“把21案材料调出来,处长要亲自查。”
“要不要跟对门一声?”
江慧如一边回复短信,一边轻描淡写地“不用了,我们查我们的,跟他们没关系。”
“可是地方公安局人员配合,我们连东西南北都搞不清。”
“被害人老家在京门,在五汉生活过几年,遇害当天才到皇石的。该查的专案组全查过,对我们而言有没有地方公安部门同志协助区别不大。”
江慧如顺手带上房门,不无兴奋地接着道“常,再告诉你两个好消息,处长升官了,现在是公安部巡视员。另外他又要当爸爸,这会儿正陪张教授在医院检查。”
“真的?”
“真的,刚发的短信。”
大老板升官常乐坤同样高兴,扶了扶眼镜笑道“处长太厉害了,辞掉省厅的副巡视员,去公安部当巡视员。我就省厅的庙太,容不下他这尊大佛。”
江慧如感叹道“三十岁的副巡视员,不管干出多大成绩,在江省真没法再升,不然肯定会招来非议。去公安部就不一样,部机关起点高,把部单位算上,白衬衫能坐一大会议室,多他一个巡视员一点不显眼。”
这个世界很现实,大老板有前途大家伙才会有前途。
常乐坤越想越兴奋,忍不住问“江处长,滚雷行动一结束人员就要重新分配。您能不能透露透露,我是怎么安排的?”
这不是什么秘密。江慧如打开笔记本电脑反问道“机场能有什么大案,厅里花那么多钱培养你。能让你回机场抓偷?”
“不用回机场?”
“机场肯定不用回,如果我是你,就主动打报告下基层。南淮市局要人,黄港市局也要人,过去就是刑警大队长,比留在厅里熬资历有前途。”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常乐坤当然想去地方公安局干一番事业,可是刚交了一个女朋友,相处得如胶似漆。正准备谈婚论嫁,要是分开太远,又有可能告吹。
他暗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江慧如岂能不知道他担心什么,点了点鼠标,调出一份材料笑道“有得必有失,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不过市局领导们了,会像我们‘01’安排干警家属一样,安排‘01’过去的干警家属。”
“有这样的好事?”
“总共就那几个人。困难又不大。”
常乐坤欣喜若狂,掏出手机道“江处长,我跟她商量商量,如果她没意见我就打报告。”
动员年轻干警下基层是她这个处长的工作之一。江慧如点头笑道“联系吧,处长下午才会过来,我们有的时间。”
与此同时。正在医院里排队等着叫号的韩大教授,作出了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决定。
让14岁的孩子去看尸体。去接触社会最阴暗面,张琳真不乐意。真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