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38章

大艺术家-第38章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妮-海瑟薇看到了顾洛北眼底的喜悦,顿时好奇起来,半坐起来,跪着爬过了床铺,整个人凑到顾洛北的手机旁边,正好听到最后一句话,也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安妮-海瑟薇直接就想开心地高声呼喊,但声音才从嗓子里泄露出来,就意识到顾洛北还在电话中,连忙抿住嘴唇,这还不够,接着又用双手捂住了嘴巴,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盯着顾洛北,喜悦的神采再明显不过了。

顾洛北的大脑也只出现了短暂的一秒空白,很快就明白了整件事,也明白了这个电话的意义。

他战胜了科林-法瑞尔,“狙击电话亭”原本的男主角,堂堂正正地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乔-舒马赫的认可,赢得了这个角色。当初“死亡幻觉”的时候,顾洛北是领先了杰克-吉伦哈尔一步,把这个角色率先抢到了手里,但这一次不同,顾洛北是在和科林-法瑞尔、瑞恩-高斯林的直接对抗中,成为了剧组的第一选择。无疑,这对于顾洛北绝对是极大的肯定。

当然,这一次科林-法瑞尔并没有直接出现在面试现场,之后乔-舒马赫是否再次单独和科林-法瑞尔见面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顾洛北成为了乔-舒马赫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太棒了!”反应过来之后,顾洛北直接就把内心的喜悦呼喊了出来。电话另一端的马里-芬恩不由笑了笑,果然还是十八岁的孩子,如此大胆直接。但马里-芬恩不知道的是,顾洛北反应如此诚实,并不是因为年幼,他的心理年龄可绝对不是一个孩子,仅仅是因为他性格本就如此。

拿到了泰迪-贝尔的联系方式之后——现在泰迪-贝尔不在家,不然顾洛北直接把手机拿给他接听就可以了,马里-芬恩就把电话挂了。看着眼前的座机,马里-芬恩有些出神。不可否认的是,顾洛北当天面试中的表现的确十分惊艳,远远超出了预期,无论是眼神表情,还是动作台词,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但马里-芬恩对于乔-舒马赫最后的选择,还是有一些疑惑的。

斯图-谢泼德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已经结婚了,并且背着妻子在外面还有一个情人。斯图-谢泼德每天都会到公共电话亭里去打电话给情人,只为了防止妻子查询手机电话清单,正是因为这个习惯,才让斯图-谢泼德被困在了那个小小的电话亭里,制造出了这部电影。

而顾洛北才不过十八岁而已,能否把斯图-谢泼德这个中年男子的心理揣摩到位,就是马里-芬恩此时心中的疑虑。特别是刚才电话里对方表现出来的直接纯真,让马里-芬恩越发不确定起来。

不过,选择顾洛北这个决定,是乔-舒马赫服了制作人、自己之后,一起做出的,所以马里-芬恩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还是再次拿起电话,拨通了泰迪-贝尔的手机。他只希望,顾洛北在电影拍摄中,还能展现出面试当天的状态,那就没有问题了。

电话挂断之后,安妮-海瑟薇终于放下了遮挡住嘴巴的双手,开心地大叫起来,就好像赢得了几千万的大奖一般,声音不可遏制地尖叫了起来,“成功了,你成功了!”

顾洛北看着眼前比自己还要高兴的安妮-海瑟薇,嘴角的笑容也大大地绽放了开来。

飞机晚点了两个多小时,该死的春秋航空,昨天的今天会补上的,十分抱歉!

补三号的第一更。



066开机仪式

这条西五十三街顾洛北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两侧分别是百老汇大道和第八大道,百老汇的排练结束之后,顾洛北经常就和朋友们沿着西五十三街往前走,寻找吃饭的地方。这一次,顾洛北在西五十三街却不是来百老汇大道排练的,而是来这里拍戏的。

“狙击电话亭”全片的拍摄场地就在这条西五十三街,这也是电影唯一的拍摄场所,在靠近百老汇大道那端的街口有一个红色的电话亭,就是男主角被困的地方。在熟悉的地方进行拍摄,对顾洛北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都可以回家了,泰迪-贝尔和凯瑟琳-贝尔想来现场观看拍摄的话,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接到面试通过的电话一周之后,顾洛北就进入了“狙击电话亭”的剧组,这是乔-舒马赫原本就拟定好的计划,速度之快超出了顾洛北的想象。最后顾洛北居然比安妮-海瑟薇还早几天投入了电影的拍摄之中,这也算是意料之外了。

来到剧组暂时休息的房间,在上街头准备开机之前,大家都愿意呆在房间里,二月份的纽约依旧是寒风凛冽,可不是什么风和日丽的郊游日子,还是房间里温暖些。

顾洛北在泰迪-贝尔的陪同下走进了房间里,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场面看起来很不错。工作人员都朝顾洛北微微点头示意,表示欢迎。虽然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微笑,但顾洛北却敏感地察觉到了大家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冷淡,比起“死亡幻觉”的剧组来,感觉的确不同。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一来大家今天才刚刚见面,要多热情也不可能;二来顾洛北就一无名小卒:知道“死亡幻觉”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的,要大家给予太多关注也是无理的要求;三来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要挑战斯图-谢泼德这个角色,而且还是电影唯一的主角,独挑大梁,大家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底,都抱着观望的想法,态度冷淡一点才是正常的。

如果要再加上第四个理由,剧组工作人员不冷不热的态度就更好解释了。房间里很快又来了几位演员,虽然“狙击电话亭”就是男主角斯图-谢泼德一个人的舞台,但还是有几个重要配角的,比如电话另一端的狙击手,比如男主角的妻子和情人,再比如警察的领头人。

福里斯特-惠特克,这位实力派演员在1989年就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绝对是好莱坞重量级的男配角。顾洛北还知道,这位在男配角上几乎赢得所有喝彩声的黑人演员,006年凭借这“末日独裁”中的精彩表演,拿下了奥斯卡影帝的小金人奖杯。这一次,福里斯特-惠特克将扮演剧中的警察队长。

因为“恋爱时代”而红遍美国的凯蒂-赫尔姆斯入围了去年全世界的最性感女星排行榜,在“狙击电话亭”中她将饰演男主角的情人。对于凯蒂-赫尔姆斯,顾洛北却更清楚她的另一个身份,全美偶像汤姆-克鲁斯的妻子。汤姆-克鲁斯001年结束了和妮可-基德曼金童玉女的十年婚姻之后,于2005年和凯蒂-赫尔姆斯喜结连理,他们漂亮的女儿苏瑞-克鲁斯也成为了全球最受瞩目的儿童。

饰演隐藏在黑暗中的变态电话狙击手的是基弗-萨瑟兰,他至今最著名的电影莫过于1987年的“迷的男孩巧合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乔-舒马赫。虽然基弗-萨瑟兰现在算不上一线大明星,但顾洛北对他却十分了解,因为基弗-萨瑟兰就是经典美剧“24小时”男主角杰克-鲍尔的扮演者,这部剧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在中国国内也拥有众多影迷。不过此时“24小时”还没有开拍,所以基弗-萨瑟兰也尚未声名鹊起。

再加上饰演斯图-谢泼德妻子的演员拉妲-米契尔也是演戏经验十分丰富的中坚演员,顾洛北这个仅仅出演第二部电影的菜鸟,得不到工作人员的信心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死亡幻觉”是独立电影,大家一起从零开始努力奋斗,所以气氛十分良好;但“狙击电话亭”却是二十世纪福克斯投资了八百万进行拍摄的电影,剧组气氛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顾洛北目前拍摄的两部电影,居然都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顾洛北知道了剧组工作人员不冷不热的原因,也知道解决办法:用自己的实力、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那就足够了。所以顾洛北也没有在意,直接在座位上坐下,拿出剧本就翻了起来,丝毫没有主动社交的自觉。在顾洛北看来,如果要顾全所有人的心情,如果要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好感,那活着就太累了。每个人都是有自己喜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有一件事一个人会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即使是金钱,喜爱的人再多也有视之为粪土的,所以不要奢望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感觉,自己觉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顾洛北的行为,在强调个性、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并不算稀奇。所以房间里的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异常都没有。神经相对大条一些的泰迪-贝尔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他之前也没有去过“死亡幻觉”剧组,又看顾洛北一副泰然的模样,所以也就没有多想了。

乔-舒马赫进入房间时,看到的就是如此一番景象,大家三三两两地或坐或站,把房间挤得满满当当,但却没有热闹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尚未融洽的生涩感。这对于乔-舒马赫来并不稀奇,他拍摄过多部周期十分短的电影,剧组工作人员之间完全就是工作关系,还没有来得及熟悉的时候,电影拍摄完成、剧组就解散了。所以,这种浓厚的工作氛围,乔-舒马赫十分习惯。

当然,乔-舒马赫也知道,选择了顾洛北作为男主角,也就意味着电影票房的压力全部都压到了他的身上。作为一个著名的商业电影导演,乔-舒马赫再清楚不过自己如此选择的后果。但他不后悔,反而觉得自己很明智,他在顾洛北的身上看到了对演技的热情,也看到了演技的灵气,有天赋有执着又有努力,他相信顾洛北会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比面试当天的表演还更大的惊喜。

“大家出去准备开机仪式了,主要演员们留下乔-舒马赫大声地到,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刹那间都开始往外涌去,原本懒洋洋的大家迅速变得麻利起来。

开机仪式,这个风俗在世界各地都有,在亚洲地区,开机仪式就是拜神、讨彩头,希望电影的拍摄能够一切顺利;而在欧美,开机仪式则更加侧重电影宣传。所以,工作人员十分重视,这可是“狙击电话亭”面对媒体的第一印象。

乔-舒马赫把演员留下,却不是要训话什么,而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毕竟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就要在一起合作了。顾洛北对基弗-萨瑟兰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上一辈子“24小时”的影响,也因为基弗-萨瑟兰在这部电影中角色的特别。

从剧本中就可以看到,基弗-萨瑟兰饰演的狙击手从头开始就只有声音出镜,一直到结尾时才出来闪现,若要从镜头的戏份上来可以算是一个龙套了,但从角色的重要程度来,却是和顾洛北一起对戏的重要配角。所以,顾洛北对基弗-萨瑟兰的声音十分敏感,带着中年人的沉稳,音调偏低,却意外地有一些深沉的感觉。不知道是顾洛北进入角色了,想当然如此;还是基弗-萨瑟兰的声音原本就是如此。但不管如何,这对于电影来绝对是一件好事。

所谓开机仪式,其实就是一个公开的记者见面会,在所有记者面前,电影的主创人员一一登场,接受拍照采访,为电影做第一波的宣传。

这一次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乔-舒马赫的信心并不是很足,前期投资八百万,其后因为在男主角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最后乔-舒马赫服了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保留了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希望。所以,顾洛北有幸参加了他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开机仪式。

眼前的记者们并不友好,不要和圣丹斯电影节上相比了,就和刚才房间里工作人员的态度相比,现场记者都恶劣了不少。就算记者们做了采访功课,知道“死亡幻觉”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受到的赞誉,顾洛北对于他们来依旧是“没有任何噱头的新人甚至许多记者都开始构思“舒马赫老眼昏花,采用男花瓶独挑大梁”的标题了。

“舒马赫,金-凯瑞不是有希望出演斯图吗?”

“我得到的消息是威尔-史密斯对斯图这个角色十分感兴趣“科林-法瑞尔不是一直都是你名单上斯图的第一扮演者吗?难道你们之间闹不和了?”

所有的问题都在朝乔-舒马赫飞射,站在旁边的顾洛北就好像隐形人一般,直接被所有记者忽略了。

补三号的第二更,今天的老时间!



067不容忽视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此时心里肯定很失落,毕竟他才是正牌的男主角,这就是最后确定下来的结果,他顾洛北就是男主角,而不是所谓捕风捉影的威尔-史密斯或者金-凯瑞。

但事实就是如此,记者宁愿把视线投向了其他可能饰演男主角的大牌演员,针对那些莫名其妙的传闻提些尖锐的问题,制造出一些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也不想把问题浪费在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身上。

但顾洛北却不一样,他很清楚这套程序是如何走的。上一辈子,他就是站在前面无视新人演员的记者,如果换做他站在底下,他估计也会如此,希望能够利用那些大牌的名字制作出一些爆料。要不然就是尖锐地询问新人演员,“你觉得你能够胜任这个角色吗?比威尔-史密斯、金-凯瑞还更适合?”毕竟,做媒体这一行的,没有爆点就没有销量、没有点击、没有关注,作为记者必须如此。所以顾洛北很淡定,反而细细地在琢磨这些记者问题的刁钻程度,觉得十分有趣。

结果,报应来了。

“贝尔先生,请问你觉得你凭什么资格获得这个角色的?你对这次在电影中独挑大梁有信心吗?你是否认为你比威尔-史密斯、金-凯瑞更适合这个角色?”记者从老道的乔-舒马赫那里没有获得任何噱头,都是一些官方的回答,十分无趣。看到顾洛北这个菜鸟,就有记者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希望可以从顾洛北的脸上看到慌乱的表情,当然,如果能够听到一些火花十足的回答那就更好了。

顾洛北听到这个问题,不仅没有慌乱,反而还露出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笑容,弄得下面记者全部都是一头雾水。但对于少数女性记者来,心跳不由加速了,撇开所有偏见来,面前这个挺拔俊朗的少年的确拥有让人心动的资本。

“谢谢这位记者,你们终于意识到我的存在了顾洛北的第一句话就让不少记者发愣了,顾洛北这话不是埋怨也不是生气,而是带着温温的笑意,彷佛只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罢了。这种自如随意,让提问的记者不由有些尴尬,讪讪地笑了笑。顾洛北却是接着到,“你刚才的问题可是有好几个,你是希望我一一回答呢?还是总体一起回答呢?下次提问的时候,记得把问题条理分清楚,一个一个地问,不然让我这样的新人很为难的顾洛北还在“新人”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十分清晰。

站在记者中间的威廉-伍德已经忍不住了,扑哧就笑了起来,身边的同事记者的表情着实太过搞笑了。在圣丹斯电影节就下定决心要抱住顾洛北这棵大树往上爬的威廉-伍德,就连“十一音乐工作室”网页的上线都十分清楚,何况是“狙击电话亭”开机仪式这种大事呢。

刚才大家都把箭头朝向乔-舒马赫时,威廉-伍德并没有着急向顾洛北提问,而是认真地在观察这位少年的表情。顾洛北再一次让他感觉到神奇。

十八岁的年纪,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死亡幻觉”接受采访时的场面绝对是温馨得不能再温馨了,换句话就是只有寥寥几名记者而已,现在的开机仪式面前超过三十名记者的阵容当然是大场面了。但顾洛北无论是表情还是眼神都十分沉稳,不要怯场了,就连所有记者明目张胆地忽视他这个男主角,在他的面前就问出一个个让他这个男主角感觉尴尬的问题,顾洛北也还是稳如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